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心动 >

第129章

重生心动-第129章

小说: 重生心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们给学生继续鼓气,大家也相互鼓气,方宁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朝苏灿等人都点点头,异口同声的喊着,“加油!”

    “一二三!加油!”大家互相打气,随着人群一同上了舞台。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二十四朝能纳多少篇章() 
    观众席上的学生们已经出现的失控的趋势,当然这里仅仅只有高二的,高三的学生还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让疯狂尖叫起来,至于高一党们只能什么话都说不来,静静拭目以待。

    蹬蹬蹬蹬!

    突然间,大礼堂舞台上的灯光全部暗了下去,有些如云流水一般流畅,随着灯光暗下去,暗红色的幕布缓缓的闭上了,在场的学生们都闭上了嘴巴,因为他们知道最重要的一切节目即将来临,心里也不免汹涌澎湃起来。

    准备演出的学生快速在舞台上就位,那些巨大的青铜器编钟也摆放整齐,还有箜篌和古琴,一些穿着襦裙的女孩们在古琴的位置下盘坐好。至于那编钟下手拿着击打乐器的音乐才女杜若则穿着白色的对襟襦裙,长袖善舞,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就位。

    舞台上最后面的壁画背景写了列子的汤问,“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

    程曦,苏小小,程仙子,方舟四位对襟襦裙的女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互相点头,经过数十次的彩排,已经有了足够的默契。

    随着深红色幕布缓缓的拉开帷幕,黑暗中,一场干冰产生的雾气笼罩了整个舞台,女孩们的身影在雾气中若影若现,四周的灯光瞬间亮了起来,投射到舞台的最中间,穿着汉服的方宁手持着话筒缓缓登上了舞台,让大家把目光齐聚到他的身上,无数激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伴随着杜若敲打着编钟,那深远悠扬的编钟声逐渐响起,在这折叠的大礼堂内回响。

    观众席上的学生们紧紧注视的舞台,许多人被着古典醇厚的编钟引起了共鸣,内心有了剧烈的起伏,开始汹涌澎湃,微微急促的呼吸,不用多说什么,哪怕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差生,在这一刻,也被源自血脉里的共鸣所感染,那是来自先祖的呼声,仿佛随着这编钟的声音回到了先民们茹毛饮血,斩荆劈棘的时代。

    随着编钟前奏的声音悠远绵长,方宁的声音响起来,虽然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前年三国鼎立分天下,去年八十一难抵天竺,今年万神封榜耀四方,愿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积厚流光!”

    只是一开口,便引得观众席上的人一阵阵喝彩,纷纷激动的难以自己,群魔乱舞,嗷嗷乱叫。不用多说什么,光是这开场念词就已经足够征服大多数的人,包括那些校领导们都不由自主的微微点头,给予肯定。

    方宁的念词极具共鸣性,瞬间就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弦,那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有着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的骄傲。

    方宁念完,他停顿了一下,编钟声音高昂起来,又是一男生走上舞台,穿着汉服,行不露足,束着高冠,仿佛让人穿梭回到古代那个衣诀飘飘的年代。

    一排排灯光纷纷朝苏灿的身上投射过去,只见他同方宁一起站在舞台的中央,背后是四女柔软的倩影,在那雾气中依然一动不动,融为了两人的背景。

    苏灿拿着话筒,敦厚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千载史乘谁称王,二十四朝几篇章?昆仑风雪曳玄黄,江河巨浪卷洪荒。龙亭封侯造纸忙,史官齐圣理圆方。太史狱中通今古,谪仙酌酒赋汤汤。且听今朝万神纪,犹念当时封神榜。历纪辉煌今何在?华夏子民心中藏。不求功名拜金榜,只盼元气满东方。溯回上下五千载,我为万古第一狂!”

    他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既沧桑起伏又颇具特殊,在灯光的萦绕下,在女孩的背景下,在那编钟悠扬下,观众席上的观众们心中仿佛藏着一股不吐不快的抑郁之气,偏生好像男儿就应该如此,穿着我汉家衣裳,唱歌我华夏歌谣,让那曲水流觞,让那流风婉殇。

    “好!好一个万古第一狂!让我们看看,这群人到底怎么狂!”单校长激动的哈哈长笑,校领导们纷纷点头致意。

    有人把苏灿认出来了,说这不就是那个课堂上说汉服之美的苏灿吗?有人恍然大悟,这就是苏灿啊,果然非常狂!

    就在大家激动不能自己的时候,前奏的编钟声很快一变,慷慨激昂起来,方宁和苏灿缓缓退下,接下来就是女孩们的舞台了。

    随着伴奏音乐的响起,那些萦绕在身上的雾气也散开了,女孩们柔美的身躯,也随着旋律开始缓缓的律动,在这一刻,舞台是属于这群剑心琴胆的女孩们的,背对着观众席,雪白的肌肤,如瀑的长发,白色的袖子,白衣飘飘吗,让人目不暇接,直流口水,这或许就是二中历史上颜值水准最高的一届。

    穿着对襟襦裙的李思思拿着话筒上了舞台,攻气十足的歌曲从她嘴里响起,金石碎玉。

    “吞吐间是云水泱泱,指尖上是尘土茫茫,我检点五千转飞光,太初混沌一双明目启张,持巨斧劈开这洪荒,开宇疆以叩问三皇,谁将我在琅环阁藏,二十四朝能纳多少篇章。”

    “焉有火光,取星辰之辉来耀四方,尝百草,也豪饮大泽河渭汤汤,斩断鳌足,立天柱万仞以正玄黄,如今它,仍旧是我挺直的脊梁,鱼龙阵内,我金戈既出无人不降,一战死,留英魂常镇八方万邦。”

    “飞鸢为旗,齐迎我驾北斗星到场,中原九万顷,须由我写下历纪第一章!”

    李思思的唱词又再次点爆全场的气氛,随着雾气弥漫,灯光闪烁,那些腰肢的女孩和身材健壮的男生们纷纷上场,在她的歌词下扮演了神话中的传奇人物,让中华上下五年前历史中人物一一粉墨登场。

    有盘古开天辟地,有三皇五帝,尧舜禹相传,有夏启始创炎黄,源远流长。

    有后羿拿着一张大弓,弯弓射日,目光深远悠扬,有夸父逐日,渴饮江河,有燧人氏钻木取火,取华夏火种。

    有伏羲画卦阴阳前,有女娃斩熬足,泣血补天,有神农尝百草,客死异乡。

    有精卫填海,有刑天舞干戚随死犹不悔,有九天玄女

    还有很多很多神话中的人物,他们一个个或性格鲜明活跃在莹幕上或在纸张上,或荒唐,或怪诞,可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深深的植根于华夏子民的血脉之中,让人不可遗忘。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十二楼听谁将故事弹唱() 
    女孩们妙曼的舞姿在这雾气逐渐弥漫的舞台上律动,四面八方都是明灭不定的灯光,时而高昂的编钟,时而振奋的鼓声,时而清脆的箜篌,时而悠远绵长的琴声,在这舞台之上化作一个个灌耳的音符,让人同头到脚都热血沸腾。

    四女中以程仙子最为突出,也最吸引观众席上的目光,无论是高三党还是高一党对这个女孩都非常有印象,他们之所以听过这个女孩的名字,主要是源自一些尖子生口中,或入学后前辈们的告诉,或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或黄昏日落的放学时,或在红榜的年级排名上,总是能够听到这个披着彩衣女孩的名字。

    此时舞台中央的程仙子也并非是那个只知道学习的乖乖女,而是化身神话故事中的九天玄女,白衣飘飘,清丽的眸子转着流光,圣洁而如谪仙,也就是这一刹那,观众席上的观众们仿若穿越到了三皇五帝治世时期,那个天帝使者,传授黄帝兵书,教化世人。

    程曦在高二中不是很出名,这和她的低调有关,一身白衣,扬起流云袖,环绕在李思思身侧,足尖轻点,柔腰旋转,刚柔并济,似朝夕悟道,似天女散花,化身神话故事中的女娲,手持招妖幡,万妖来朝,皆俯首称臣,而她也将女娲之美演绎的身临其境,让人欲罢不能。

    程曦和程可淑两女觥光交错,在一众几欲化成禽兽的男生吼叫声下,舞动袖子,缓缓退下,把舞台让给苏小小和方舟。

    而李思思则宛在水中央,唱着,“出岐山我抬头看见彩凤飞翔,招妖幡动众精怪俯首称我为王,列宿次第开,该由我揭下封神第一榜羲和的金车走了多长,望舒御月去了何方!”

    舞台灯光闪烁,音乐合鸣,万神纪继续点爆到高潮,随后中央的灯光投射到苏小小她们身上,投射出大片大片的阴影,在这阴影中央就是那柔情回转,俏丽挺拔的鼻子被阴影分成立体分明的两面,然后又是李思思唱到最高潮部分,“借热意,我笔下漫书琅环典藏,披览篇章,遁入传奇作一番荒唐,溯回五千年,任由我自诩万古第一狂!”

    苏小小明媚的笑容在那灯光的投射下莲步轻移,襦裙轻舞,穿越花海,四野绚灿,宛在水中央,如同洛水河畔的洛神甄宓,茱萸解玉佩,香兰杜若,抚琴弹唱九歌一梦。

    方舟轻颦浅笑,那纤瘦的身影在灯光下旋绕,她化作了神话中的十三月望舒,望舒御月,上游银河下走华夏五千年,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舞蹈动作,便将望舒御月的动作表演的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

    四个女孩们各有特色,璀璨而绚灿,用她们的舞蹈将神话时代中的人物在舞台上一一展现,形象鲜明,鼓掌声一轮接着一轮响起,经久不息,哪怕是学生和领导都无一不叫好,尤其是这个节目中表现内涵,孕育着民族的希望,而中华民族也像舞台中表现的一样,源远流长。

    “我们的血脉里蕴含着祖先的希望”学生们握紧拳头,血脉共鸣,不可遗忘。

    李思思将万神纪唱完以后,全场再度寂静下来,她退到四个女孩的中间,盈盈而立,女孩们交辉相映,这一刻居然是那样的好看,她们默契无比,做了一个侧微蹲礼。

    她们古典的礼仪,又让观众台上掀起阵阵激烈的掌声,欢呼声不断,可以时候是鬼哭狼嚎了。

    方宁和苏灿再度上场,站在女孩们的中间,手持着话筒,优雅得体,抬手微微压着那连绵不断的掌声。

    全场一下子暗下来。

    场上出现了暂时的屏息安静,他们知道,这两个男生有话要讲。

    苏灿念着,“节目到这里,已经落下帷幕,可是舞台上的民族精神却仍未结束,他在我们的血脉里,以血脉为薪火,传承不绝,虽然这种传承无形无体,但他们是我们祖宗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荣耀与精神!”

    方宁也接着说,““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谁想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这就是这个民族不可亵渎的东西!”

    暗红色的幕布拉开,无数的群演和女孩们如洪流般从后台涌了上来,他们黑发黑瞳,他们挺直脊梁,他们骄傲而自豪,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

    那些或在舞台上匆匆一瞥,或敲击编钟的女孩,或弹奏箜篌的男孩,人影瞳瞳,在一盏接着一盏明亮起来的灯光下,编钟那清脆醇厚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女孩们微微旋转起来,衣袖渐渐垂落,男孩们舞着长剑,慷慨激昂,又是雾气萦绕,光影斑驳。

    节目的最后以方宁的念词再次循环,可又不单单只是他一个人孤独的念着,大家齐聚起来,人心所向,所向的地方就是血脉流淌。

    这些男孩和女孩们,声音低沉却蕴含着力量,“前年三国鼎立分天下,去年八十一难抵天竺,今年万神封榜耀四方,愿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积厚流光!”

    就是这样,或那样,稚嫩的面容,带着微微青涩的表演,却让观众席上的学生校领导老师们的鼻子微酸,有人忍不住想要落泪的冲动,内心在汹涌澎湃却又极度克制,喉咙有些不吐不快,随着他们的落幕词,那些观众席上的师生们也激动的喊着,愿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积厚流光!

    “愿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积厚流光!”

    掌声掩盖不了越发浩大的声音,就像伟人说的,我们这个民族有大希望。

    于是二零一二年十月的文艺晚会就在这轰轰烈烈的共鸣中悄然落下帷幕,可是却又有些新的东西在他们心里悄然生根发芽。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谓华夏?() 
    岁月那么长,长到那个晚上上发生的事情哪怕过去了那么久,也依然在大家的脑海里面鲜艳而明亮。

    或许已经不记得舞台上那几个小品的笑点,或许也不记得了是谁唱了一首软绵绵的情歌,但是总有些事情是不会忘记的,他深深的烙印在脑海之中,比如说长袖舞剑的程曦,刚柔并济,阴阳调和,将柔和刚之美调和的那么协调,

    还有白衣飘飘的程仙子,那清丽的眸子让人永远难以忘怀,或者也正是那一刻,让大家记住她的并非那优异到让同龄人窒息的突兀绝好的成绩,而是那每一个恰到好处的舞蹈动作,也正是这个时刻,仙子的名字才是众望所归。

    还有穿着对襟襦裙的方舟,那纤瘦的身影下究竟埋葬了怎么样的倔強,是祖先的坚持让她蜕变成最好的模样?

    当然更忘不了苏小小那明媚的笑,正是那种极具感染力的微笑,让人看到原来女孩穿上汉服居然有那么美,忍不住让人想起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这个年代的穿越了花海的苏小小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再是那孤独立在水中央的伊人了,不仅有苏灿,有程仙子,还有很多很多人。

    再来说说节目里面蕴含的民族希望,而这也似乎是一个老话常谈的口号,可究竟是怎么样才是民族希望?包括已经处在天命年龄却还在奔波劳碌的单校长也不懂,他也蹭站在时光岔路口回首停望,见证过太多的事情了,明明知道这些都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希望,可就是说不出来,原本以为自己也要像那些其他的碌碌者一样抱憾终身,可直到这次文艺晚会开场以后,伴随着那深远绵长的编钟声,古典厚重的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