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田园路 >

第8章

重生田园路-第8章

小说: 重生田园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黑漆漆的云彩,豆大的雨点子,还有呼呼的大风,哗哗的敲打着院子里的葡萄架。

    杜沈氏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枝儿也一脸的忧心忡忡,这天气,真是··

    二郎很乖觉的几口啃完了手里的苞米棒子,对杜沈氏和枝儿说:“娘,大姐,我吃完了,去写大字了。”枝儿回神,看见碗里还剩了几块,挑了块中间的递给二郎“再啃块吧!”

    “不了,大姐,我去写字了,你和娘不要担心,爹爹去县城了,一定会有办法的。”二郎懂事的安慰了心神不宁的杜沈氏和枝儿几句。

    “恩,娘知道。”杜沈氏可算回神了。一边应了句,一边看二郎往书房去了。

    而此时的县衙,县令大人和杜老爹一行4人,醉醺醺的回来了,县令大人是做到了不醉不归,里正和儿子也喝的不少,两人难得有机会跟县令大人坐在一起,一时高兴,喝的有些多。最清醒的反而是摆酒的杜老爹。杜老爹心底存着事情,打算去看看县志,因此在酒桌上就跟王县令讨了饶,便少喝了几杯。几人酒足饭饱,歪歪扭扭一路回到了县衙,管事还未来得及安顿好几人,大雨便不期而至。

    杜举人仰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眼前的雨幕连绵成片,已经看不清远方的景色了,心里更是焦急,“赵管事,在下有事在身,若是县令大人醒来,请替在下告罪一声,还有我这两位同乡,劳烦多加照顾了,若是他们酒醒了,问及在下,告诉他们,在下去翻阅县志了。”杜老爹跟管事交代一声,便往前衙而去。

    到了前衙,跟众人打了声招呼,杜老爹便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渺的县志中,翻来覆去的也找不到十多年前的县志,把杜老爹急得不行,旁边带着杜老爹来的师爷,见到杜老爹急的上吊的心都有了,有心奉承,便开口问道:“杜老爷,您要找什么?若是不妨事,您不妨告诉一声,好歹我也在这儿待了多年,比您熟悉这地方。”杜老爹一听,忍不住拍了一下额头,急声对师爷说:“看我都急糊涂了!有高人在前,反而自寻麻烦。是这样的,在下正在找寻十多年前的县志,便是那记载十多年前,清水河筑堤事宜的县志,烦请···”

    杜老爹话音未落,师爷便知晓杜老爹要找的是什么,走到相邻的书架上,抽出第三排南数第四本县志,扫了一眼,便递给了杜老爹“杜举人,您找的是这个吧?”

    杜老爹接过手一看,正是有关清水河的记载,实在是喜不自胜,连连向师爷道谢,师爷见到自己成功的卖了个好给杜举人,心满意足,摇手表示自己只是举手之劳,知道杜举人很是着急,便起身对杜举人说:“杜老爷,下官还有事在身,就先告辞,不耽误您了,外堂一直有衙役候着,若有吩咐,只要唤一声即可。”边说着,便朝外走去,杜老爹连忙再度表示了感谢。无论师爷是出于何种目的,他帮了自己是事实,既是如此,便应该对他表示谢意。

    师爷一走,杜老爹便全心的投入到了县志中,果不其然,县志里清楚的记载了当时的一切,杜老爹逐字逐句的从头开始阅览,看到最后,心里一沉,果然,当年负责修理河堤的巡按大人,是带着工部最善水利之事的官员一起主持的河堤修筑,当时那位官员曾说:拜县周边地区多山地,且村民冬季的取暖之材,多就地取于周围山麓,长此以往,每逢雨水多发之季,必有水患之灾。且因拜县周围特殊地势,极易积水,水流不出去,将会导致良田淹没,周边村子都会浸于水中,毁于一旦。此次水患,因积水较少,顾征集民力,排沟泄洪,终勉强度过,但必将导致田地肥力下降,若有下次,只有放弃一途,望县令等人能多令人育林,或百年后可解此难。这便是那位官员的原话了,当时并没有刻意隐瞒,或许是为了能更好的的避免水患的再度发生吧,当时他特意让所有参加修筑河堤的里正们都听到了这番话,为的估计便是哪怕县志不在了,经过众人的口耳相传,父子的代代叮嘱,这番话能一直传下去。可惜啊,杜老爹对自己家乡的事情自己有数,当时大家确实都记在心里了,但是不幸的是,不久之后战乱发生了,世道艰难,是以后遇到洪灾死,还是当时马上就饿死冻死,大家都是为了活着,没想到啊!刚遇上好世道,这恶果便来了。更让他担心的是,若真不幸发生了,河堤崩溃了,十里八乡的没于水中,那大家该怎么办?以后到哪生活?

    最终,杜举人也找不到解决之道,只能心思沉沉的离开了,刚回到后衙,便发现里正父子已经酒醒了,见到杜举人回来了,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杜举人曾说过,要去翻阅县志,看样子,肯定是忙活了一阵,而自己父子二人,什么忙没帮上不说,还酒醉哄哄的在后衙睡大觉,真是··想到这儿,里正赶忙问了句:“杜举人啊,你看完县志了吗?”

    杜老爹点点头说:“恩,已经看过了,若是里正酒醒了,那咱们就告辞吧,王县令公事繁忙,就别再叨扰了。”

    里正父子正觉得自己做事不地道,哪有不应的道理,连声答应了。

    杜举人又向管事询问,得知王县令酒醉未醒,便要了纸笔,给王县令留下了书信,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便与里正父子一齐往李家洼而去了。

    此时,大郎还不知道父亲的忧虑,正一门心思的往家赶呢!不巧也遇到了这瓢泼大雨,赶车的跟他商量:“老爷,雨下的这么大,实在是没法赶路啊!找个地方避一避吧!”

    “唉,只能如此了,老丈,我实在是着急,等雨水稍微一小,能看清路面了,我们便要赶路。”大郎掀开帘子,看到外面大雨临盆,实在是看不清路面,只好强忍着急切的心情,找地方躲雨了。

第十七章() 
杜举人等三人驾着牛车,缓缓的往李家洼去了,车上,里正看着这天,忍不住嘟囔了几句,“真是没完了,下个不够的!你看这破雨天,还不如赶紧一下子下完了呢!这么下一点下一点的,说是下雨吧,也就湿个地皮,说是不下吧,还就是干什么也耽误。”

    “唉,这是大的那阵刚过去!晌午回来时,那雨水啊!简直是都看不清人了。”杜举人听到这儿忍不住也说了句。

    “啥?下这么大啊?杜举人,真不好意思哈,你看我和我爹,一看见跟县令大人喝酒,就忘了自己是谁了,一杯一杯的就喝多了,啥事都麻烦你了。”赶车的李大山听到车里自家老爹和杜举人的说话,忙插了句,解释了几分。

    “就是,杜举人啊,你别见怪啊!我们平时哪有机会和县令大人坐一桌啊?这都是沾了你的光啊!”里正也忙说了几句好话。

    “没事,老哥,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在也帮不上忙,再说了,要不是你替我陪王县令多喝几杯,被灌倒的就是我了!”杜老爹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里正父子也没有坏心,只是为了回乡后有跟人吹嘘的话题,再说了,两人都目不识丁的,就是当时去帮忙,也搭不上手。

    “哎呀,多谢杜举人的体谅啊!对了,那县志是咋写的啊?”

    “唉,跟老里正说的一样,都是说,如果有个万一,那咱们这,就不能住人了。”杜老爹把翻到的告诉里正,“所以啊,咱们不能让河堤垮了,否则···”

    听到这儿,里正也害怕了,这年头,人离乡贱,谁也不想自己的家乡被水淹了,还永远的淹在水里,不由得考虑起加征徭役的安排来了。

    “吱呀吱呀···”一路无话,只有牛车赶路的声音。在杜老爹和里正各怀心思,满腹忧愁的时候,李家洼到了。

    “可算到啦,老哥,忙活了一天,进来缓口气吧。”李大山先把杜举人送到了家,在杜家门口,杜老爹对里正说。

    “杜举人,咱们就不用外道了,都忙了一天,你比我们操心,赶紧歇歇吧,我们就不耽误你了··”里正也急着回家跟自家老爹说明情况,便急着要走。

    正说话间,听到二黑叫唤的枝儿,出门来了。看见自家老爹和里正正在门口,“爹,里正大叔,大山哥,你们回来了?进来坐坐啊!”

    “哟,枝儿啊,甭外道了,你爹也累了一天了,赶紧接你爹回家吧,我们也回去歇歇。”里正看见枝儿,一边示意大山把缰绳递给她,一边说了句。

    听到这儿,杜老爹也就没再继续挽留,送里正走后,便和枝儿一起进了屋。

    一进屋,便看见杜沈氏和孩子们都在,连原本在写大字的二郎都凑在一起。一见杜老爹回来了,端水的端水,递茶的递茶,大家一通忙活,好容易都安顿好了,杜沈氏开始发问了:“怎么回来这么晚?县令怎么说?”

    “?悖?豢?纪跸亓钏凳浅?19幌鹿?模?桓疑米孕卸?ぁぁ被耙粑绰洌?派蚴喜寤傲恕?p》  “啥?都这样了?没什么事都不管?”

    “你急什么,我这不是没说完吗!结果我们没说几句,就来了公文,朝廷下旨,说是加征徭役,巩固河堤。”杜老爹嫌弃杜沈氏的插话,忍不住埋怨了一句。

    “哎呀,谢天谢地,总算有个章程了。”杜沈氏一听朝廷有说法了,心里顿时安稳了,至于杜老爹说的加征徭役,杜家是不愁的,有杜老爹这个举人在,赋税徭役在杜家都是常年绝迹的。

    “另外啊,还有个好消息··”杜老爹特意停了一下,看见妻儿都疑惑的看着他,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来。

    “你这人,有什么事你说啊!特意吊人胃口!”看见杜老爹不说话,杜沈氏忍不住急了。

    枝儿在一边也很着急,都这时候了,还能有什么好消息啊!爹爹还有心情逗大家,真是··不对!枝儿突然反应过来,说到好消息,对杜家而言,有一件事确实能算得上好消息,难道是大哥····

    “爹爹,是府试结果出来了?大哥考中了?”忍不住,枝儿问了出来。

    此话一出,杜沈氏和果儿,二郎更是惊喜,眼巴巴的看着杜老爹,等杜老爹说话。

    “孺子可教!还是枝儿聪慧!一猜即中!”杜老爹看枝儿猜到了,也就不再吊大家胃口,说了答案。

    “真的?大郎真考中了?大郎以后就是秀才老爷了!”杜沈氏一听,喜不自胜,忍不住连声追问。边上的姐弟三人也高兴的不行,枝儿想的是:大哥可算没辜负爹爹的期望;果儿想的则是:果然大哥是最棒的的;至于二郎,则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努力,不落爹爹和大哥的威风。这个消息冲破了大家对这天气的坏心情。

    “当然是真的,我还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吗?报喜的公文我都看了。”杜老爹这时候也不计较杜沈氏的追问了。

    ”好,太好了!那大郎怎么还没回来啊?难道是··”听到这个好消息,杜沈氏忍不住想到自家大儿子到现在还没回乡,又开始担心了。

    “你就别瞎着急了,大郎是在府城等揭榜了,喜报就在大郎手里,也就这几天,就该回来了。”杜老爹跟杜沈氏解释道。

    “这样啊!枝儿,你明天就去县里,买点肉,再买个鸡,咱们等大郎回来好好给你大哥接风!”杜沈氏简直是乐的不行了,马上开始安排。

    “娘~不用非去县城,灶下还有腌肉呢!去王婶家买王婶家的鸡就行了!我听果儿说,下游有人卖鱼呢,正好去买条鱼,大哥爱吃。”枝儿忍不住反驳杜沈氏,依照枝儿对大哥的了解,恐怕大哥现在正昼夜兼程的往回赶呢!说不定,明天就能回来了,哪还有空去县城买东西。

    “昂,也行,你赶紧去置备,先给你大哥接风,再等着在村里摆流水宴,咱们好好庆祝··”话音未落,就被杜老爹打断了

    “行了吧你,这是什么时候?还流水宴!你就不怕被水淹了啊?这时候瞎折腾什么,自家高兴高兴就行了。”杜老爹觉得自己有时候是真不了解女人,大郎考上秀才虽说确实是好消息,可在这节骨眼上,除了自己家人,谁还有心情高兴啊?!大摆流水宴?在这种时候?也不怕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怎么了?我这不是替大郎高兴吗?!”杜沈氏还很不服气。

    “行了吧!你就老实待着吧,这事啊,就交给枝儿了,枝儿,你去准备东西吧。我也得缓缓神了。”杜老爹一锤定音,把大权交给了枝儿,便准备休息一下了,自己忙活了一天,也真是累了。

    枝儿看到杜老爹确实是精神缺缺,便便拉着果儿和二郎退了出去。

第十八章() 
姐弟三人安静的从堂屋退了出来,往西厢枝儿的屋里去了。

    一进屋,二郎就忙不迭的说:“大姐,大姐,我跟你们一起去给大哥准备东西。”

    果儿忍不住白了二郎一样:“你?你大字写完了啊?也不怕爹爹再敲你手板?再说了,某些人不是跟爹爹学的什么君子远庖厨吗?这下子怎么又想沾手这些事情了?”

    “我~大姐,就让我跟你们一起去吧,我已经写了十张大字了,现在我也静不下心来,就是写也写的不好。再说了”说到这儿,二郎忍不住瞄了一眼果儿,然后理直气壮的说,“我也要为替大哥庆祝出一份力!”

    “恩···好吧,那二郎就一起来帮忙吧。我们想想要准备点什么。”枝儿知道大家现在都兴奋的要命,要二郎老老实实的坐在书房写字,真是难为他,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去置备东西吧。

    话音刚落,二郎就欢呼一声!果儿也叽叽喳喳的“大姐,大哥也是秀才了,爹爹是举人,大哥又是秀才,我们这可是十里八乡头一户了。一定好好好犒劳犒劳大哥。炖个小鸡,做个红烧肉,再去买条鱼,恩,我想想还有什么航”

    “要不明天就去趟县城?多买点肉,包顿饺子,再买点豆腐,大哥喜欢,搁肉团里一起做个肉丸子汤。可以再买几个猪蹄,做个猪蹄炖黄豆··”枝儿也犹豫了,一面担心和大哥错过,另一方面又想好好庆祝庆祝。

    “大姐,你要是怕明天错过了,要不我们现在就去?”果儿一听,跃跃欲试。“现在才申时,我们赶紧的去一趟,赶在酉时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