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田园路 >

第4章

重生田园路-第4章

小说: 重生田园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去后面菜园看看,弄点菜咱晌午吃。”杜沈氏一边应着,一边拿起斗笠,准备往外走。

    “娘,眼瞅着爹爹晌午回不来,就咱娘儿四个,简单做点行了,灶下还有点茄子,辣椒。”枝儿赶紧拦着娘。

    “你爹不回来,咱也得吃菜啊,二郎不喜欢辣椒,我去寻摸点别的。这一阵这雨下的,也剩不下什么菜了,我去看看。你们俩在家好好待着。”杜沈氏带上斗笠拐起筐子就走了。

    枝儿和果儿只好一起进了屋子,“我先去看看二郎。”枝儿小声说了一句,就打算去书房看看。

    “姐,我也去,看看二郎那小子有没有偷懒。”果儿兴冲冲地跟着枝儿去了书房。

    “二郎,怎么样?写了几张了?”枝儿推开门问道。

    “大姐,才写了三张,”二郎一见大姐,就哭丧着脸“怎么办,爹爹还要检查的,我要是写不完,又要挨手板了。”

    “该!谁让你昨天偷懒来着?这下好,报应来了吧。”果儿一听,开始幸灾乐祸了。

    “大姐,你看看二姐,她真讨厌!”二郎听见这伤口上抹盐的话,更伤心了。

    “果儿!”枝儿瞪了果儿一眼,转头安抚二郎,“让大姐看看你写的怎么样,没有数量可以有质量嘛!”

    若是换到以前,枝儿还真看不出这毛笔字的好坏,大家都早不用毛笔了,谁还知道什么是好啊!可是回到这大历朝,又跟着杜老爹启蒙了这么些年,总归看出了一些门道的。

    “恩,不错,比前些天有进步呢!”枝儿看了看,二郎确实是用心了,看来爹爹的那顿手板还是有用的。

    “那是肯定的!我今天真的很努力的,一笔一划的。”二郎努力板着小脸隐藏脸上的笑意,一本正经的强调。

    “是啊是啊,所以半上午了,才写完三张,某个人不是答应爹爹,要写十五张吗?也不知道写不写的完呢!”果儿总是爱和二郎闹,一天不刺二郎几句就难受。

    枝儿看二郎马上垂头丧气的,赶紧安慰:“二郎,这是你自己的错哦!要不是你昨天··每天十张大字,你是绰绰有余的,这下子知道了吧?只有用更多的努力才能挽回错误。慢慢写,但是一定要用心,爹爹最近很忧虑,火气比较大,你可千万别往枪口上撞啊。”

    “大姐,我知道的,雨下太多了,大家都说会决堤,都很担心,所以刚刚爹爹才会和里正大叔去县衙,我都知道。”二郎懂事的对两个姐姐说道。其实,二郎也是很懂事的孩子,虽然有些贪玩,可是,哪家的小孩子不贪玩呢?才六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不容易了。在现代,六岁的孩子还在学前班调皮呢!只是这是在古代,人均寿命很低的古代,只能把八十年能做完的事挤在五十年内完成,所以,只能懂事早,成婚早,死亡也早。

    枝儿欣慰的摸摸二郎的头,柔声说:“欲速则不达,慢慢来吧,一定要保证写的用心。要是实在写不完,跟爹爹好好说说原因,爹爹会谅解的。”

    “恩,知道了大姐,不和你们说了,我要接着写大字了。”二郎一边答应着,一边开始接着和那剩下的十二章大字继续奋斗了。

    枝儿拉着果儿从书房退了出来,回到东间堂屋,一边说话,一边接着做针线。

    “大姐,你看,刚刚里正大叔还夸你做的大伞呢!”果儿一边接着绣着帕子一边美滋滋的回忆刚刚里正的惊讶和赞美。

    “行啦!里正不过是客套话,你还当真了呀?”枝儿笑着泼了果儿一盆冷水。

    “什么嘛!我看里正是真的很惊讶啊!而且他也真的夸大姐了呀,大姐,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这可是你说的呢。”果儿一本正经的教育大姐。

    枝儿只好笑了笑不说话。其实,这所谓的大伞,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也算是枝儿难得的几件“发明”,枝儿上辈子只是普通的文科生,什么物理反应化学反应都早早就还给老师了,所以在这十多年了,也没能发家致富,虽然杜家也不用她发。跟大家比较起来,枝儿依仗的只是自己在现代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在现代所开阔的眼界。这把大伞就是其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像编蓑衣一样,把棕编起来,围成一个圆,在编好的圆内侧,插了不少较粗的树枝,然后找了一根粗木棍,在一端钻了不少孔,用的时候将树枝插进去,便能将伞撑开了,虽然比起现代的雨伞要差很多,但是在这个世道,比起娇贵的油纸伞,已经算是简单好用了。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瓢泼大雨中,赶路时撑这么把大伞,都要少受罪很多,这便是枝儿发明的大伞。可惜啊,这年代,有牛车的寥寥无几,所以枝儿这东西根本没有普及的空间。

    “哎呦!”枝儿惊叫一声,赶紧回神,把手指放进嘴里。

    “大姐,怎么了?又扎着自个了?让娘看见又得说你了,你还是去给爹爹纳鞋底吧,这个还是我来吧。”果儿见怪不怪的要接过大姐手里的针线。

    “好吧,我记得二郎有件褂子划破了,我去找找给他补起来。”枝儿老老实实的放下手里的活,去找衣服了。

    没一会,枝儿拎着破掉的褂子回来了,飞针走线,不一会,就整整齐齐的缝好了,“果儿,先别忙你那手帕了,来给二郎这衣襟上缝片竹子,遮遮丑。”枝儿端详了一下,还是不满意,灵机一动,叫妹妹来帮忙。

    “知道啦!就会指使我,等我绣完这帕子不行啊?二郎又不等着穿,我这帕子可等着用呢!”果儿满心不愿意。

    “怎么了?你又和秀儿逞强了?”枝儿猜,秀儿是枝儿邻居徐大叔的女儿,和果儿是同年生人,徐大叔是有名的瓦匠,盖新屋子的人家十有**会来请徐大叔,所以也攒了不少家底,而秀儿上面只有三个哥哥,可想而知,秀儿也很受宠,果儿和秀儿年岁相当,小姑娘家也总爱比较,今天比衣服,明天比鞋子的,这次恐怕又比帕子了。

    “哼!这次我的帕子一定比秀儿的漂亮!”果儿信心满满,“姐,二郎的褂子等我绣完帕子就绣,先让我绣帕子吧,好不好嘛!”果儿拉着姐姐撒娇,她知道姐姐很吃这一套。

    “好啦,你先忙你的帕子吧!”枝儿没辙了,只好点头答应了,姐妹俩一个纳鞋底,一个绣帕子,各自忙活开来

第八章() 
“枝儿,和你妹出来帮我一把。”姐妹俩还在闷头做着针线,就听见杜沈氏在门口叫人

    枝儿抬头一看沙漏,已经近午时了,赶紧拉着果儿下炕去帮杜沈氏忙。一出堂屋,发现雨虽然还下着,但是已经小了很多,算是毛毛细雨了。

    在门房,看见杜沈氏背拎了一筐子的菜回来,“娘,你怎么弄了这么多?”枝儿一边问,一边和果儿搭伴拎着筐子。

    “趁有空,雨小了,一块多刨了些,就不用天天去划拉了。正好看见你徐大婶,给了我几个苦瓜,你爹最近心里窝着火,等晚上做给你爹吃。”杜沈氏边说边扑落身上的泥水。

    “哦,那娘你先去屋里换身衣裳,我和果儿去弄饭。”

    “对了,筐底下有芋头,二郎爱吃,中午炖点,剩下的就放着吧,反正放的住。”杜沈氏不放心的叮嘱了句。

    “知道啦,娘偏心,就惦记二郎。”果儿爱娇的跟杜沈氏抱怨。

    “行啦,多大的人了,还和二郎争!筐底下还有苞米呢!既然你这么说,那今中午就不做了。”杜沈氏特意逗果儿。

    “啊?娘最好啦!大姐,走吧,我们赶紧去做饭。”果儿一听,连忙快走几步,往灶房去了。

    进了灶房,姐妹俩把框里的菜一样一样拿了出来,发现除了如娘所说的芋头、苦瓜外,还有点冬瓜,菜豆,更有几棒苞米,算起来,苞米也算细粮了,这个劳动力底下又没有化肥的年代,大家总是先种上好几亩的番薯,以防万一,再根据产量,种点高粱,苞米,水稻。后几样算是细粮,得好好侍弄的,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早早掰了让孩子过个瘾的,毕竟留到秋天,这就是几碗饭呢!也就是杜家这样,不愁嚼用,又宠孩子的人家,舍得掰嫩棒子给孩子解馋的,就是这样,杜沈氏还特意放到了筐下面,免得被人看见说孩子馋,名声不好。

    “大姐,今中午就把苞米炖了吧?再炖个芋头,炒个菜椒。哎呀,还有韭菜呢,可惜就这么点,也没点黄瓜什么的。”果儿一边提要求,一边翻着筐子。农家孩子懂事早,虽说因为杜举人,枝儿家与普通的庄户人家有些差别,但是,也没奢侈到能买些丫头下人的地步,这日常的开火做饭都是自家动手的。而自从枝儿长大后,这后厨就成了她的地盘,因为家里人更是喜欢枝儿的手艺,所以枝儿也就有了后厨的支配权,果儿想吃什么了,跟姐姐商量就好。

    “恩,好啊,那就炖了吧。嗯~芋头爹爹也喜欢,先别忙着做了,等晚上一起吧。二郎喜欢韭菜,这点韭菜,赵大婶送的鸡蛋还有几个,给二郎做个韭菜炒鸡蛋吧。再炒个菜椒,捞点咸菜疙瘩,四个菜,怎么样?”枝儿一边打算着中午的饭菜,一边征求果儿的意见。

    “太好啦!大姐,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啊?”果儿一边高兴一边好奇。

    “怎么?不愿意啊?那就算了··”枝儿特意逗果儿。

    “哪有!!人家只是好奇!四个菜呢!爹爹还不在家!你平常哪能这样啊。”

    “你算是沾二郎的光了!他今天挨打了,算是给他好好补补,你别老刺他。”枝儿开始忙着收拾菜椒,头也不抬的应着果儿。

    “哦!我去抱点柴来,这样天,生火真不容易。”果儿嘟囔着往外走了。

    枝儿也起身去找鸡蛋,准备给二郎开个小灶,枝儿家是不养鸡、猪这些牲畜的,杜老爹爹嫌弃不干净,弄得家里一股怪味,杜沈氏则觉得,好歹自家也是有身份的人,弄得满地粪便有辱杜举人的形象,所以,家里一直是牲畜绝迹的。但是杜老爹在开了个小私塾,总有学生交不起束?,乡里乡亲的,大家有时会拿些自家产出的东西来抵束?,杜老爹总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大多时候都是同意的,为此,家里总是有一堆吃不完的鸡蛋鸭蛋,没办法,谁让家家户户几乎都养这些呢!

    不一会,果儿抱了一堆柴火进来了,“姐,外面雨停了呢!”一进门,果儿就赶紧跟姐姐报告这个好消息。

    “停啦?!太好了!”枝儿一听很高兴。

    “姐,多亏咱家的柴火放在柴房,不是垛在外面,要不,都得让雨淋烂了!”果儿一边熟练的生火,一边跟姐姐聊天。

    “可不是呢!枝儿一边赞同果儿说的,一边往锅里添水,准备开始热窝窝头,一边将苞米切成小段,准备一起煮着“添点柴煮着吧,去烧那个灶台,赶紧炒点菜。”

    果儿一听,赶紧添了把柴,就去烧另个灶了,说起来,现在的人做菜基本上就是一样,添点水,加点盐,煮!所以,当枝儿掌厨后,一改往常那种煮煮煮的做法,加荤油炒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连杜老爹都说,枝儿做菜比杜沈氏强多了,其实,凭枝儿的手艺,比杜沈氏还差很多,最起码,枝儿就不能仅靠着一锅水,一勺盐,就做出各式各样的菜来,但是,大家都肚子里没有油水,所以,舍得放油,舍得用料的枝儿做的饭菜便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

    看着洗干净的嫩韭菜,还有已经打好了的两个鸡蛋,枝儿舀起一小勺荤油,倒进果儿已经烧热的大锅里,唉,枝儿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她是多怀念香喷喷的花生油啊!可惜花生的产量太低了,少有人种。炒好了鸡蛋又倒进韭菜,简单的抄一抄,就可以出锅了,就着锅底剩的油,枝儿将切好的菜椒到了进去,清炒了一会,也装碟成了出来。

    “行了,果儿,我去捞个咸菜,你去看着大灶的火。”枝儿叮嘱了果儿一句,自己便去厨房门口的大缸里捞咸菜疙瘩了,咸菜是最简单的芥菜疙瘩,捞出来,拿清水一冲,切丝后倒点酱汁、醋,极是下饭。

    “姐,行了,吃饭吧?”枝儿正切着咸菜,果儿问道。

    “恩,好,你盛出来,我去叫娘。”枝儿摘下围裙,往堂屋去了。

第九章() 
正当这头大家都担心着天气的时候,那边,千里之外的府城,被爹娘惦记的大郎,正在知府大人府中,与众人一起等着知府大人的到来。

    原来,府试早已结束,大郎之所以久未回家,并不是雨天难行,乃是听说家中雨水连天,大郎觉得在这府城更容易得到消息,便留了下来,一边打探消息,一边等待府试结果。就在前几天,府试终于揭榜,大郎名在榜上,今日随大家一起来拜座师。

    一边等着知府大人,大郎不禁想起这几日的事情。

    “杜贤弟,难道不担心结果吗?”放榜当天,嘈杂的客栈中,众位参加院试的书生,吵吵嚷嚷的等待着报喜人的到来,而枝儿的大哥,杜家老大杜仲华,正在其中。但是与众人相反的是,他并没有激动的与周围人说什么,而是暗自在为家乡的水情担心,但是这副淡然的样子,更引得有人看不惯,终于有性急的不禁发难了。

    “唉,杜贤弟恐怕是知道自己机会渺茫,必不会中,正在暗自忧愁吧?哈哈···”有人发难,就有人接起了话头,这也难怪,谁让这么多的童生中,杜大郎算是年少有为的呢?!对比周围,在二十岁之内考取童生的人,寥寥无几,而这寥寥无几的数个人,从住进这客栈起,便总会被人针对。

    “江兄多虑了,在下在家中时其实未想过要来参加院试,奈何父亲觉得小弟可以一试,小弟便来了,其实小弟觉得自己尚有不足,未能中,但是,小弟年龄尚小,还有时间多试几次,不像江兄··”大郎的话虽是笑着说的,但其中的嘲讽,大家还是听得一清二楚,这是事实,虽都为童生,但杜仲华才十五岁,而那位江童生,都已过而立之年了,还在这院试上熬着,有人针对大郎,他也敢接话,在座的免不了有不少人心里他暗骂蠢货,难怪杜仲华敢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