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田园路 >

第24章

重生田园路-第24章

小说: 重生田园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的想法呢,我也知道,无非是怕躲出去了,河堤反而没事,干忙活一场,”李老汉倒是没李大山那么大的火气,不紧不慢的说着,“可是啊,这干忙活总好过万一出了事情,丢了性命吧!”

    见到屋里的众人又有出声的趋势,李老汉没有给大家机会,“这水灾啊,我当年是经历过的,当时也有人不听劝,结果,这大水可不认人,有个万一的话····”

    “行了,这事儿,我也替你们做不了主,我的意思呢,你们也都明白了,要怎么办,你们自己掂量着办!都散了吧!”一旁的里正等自家老爹说完,就下了逐客令。

    “大山啊,你怪爷刚刚吆喝你不?”见到乡亲们都离开了,李老汉扭头看向一边的孙子,一边仔细打量着李大山的神色,一边问道。

    “爷,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大山,这人心啊,是最难揣测的东西,尤其是这时候,你刚刚的话啊,简直就是得罪人的。”

    “爷,我也是气急了,实在没忍住。”李大山解释。

    “年轻气盛啊!其实,现在大家都乱的很,才会这么没有章法···”还没等李老汉借机教育孙子几句,里正媳妇就出言打断了公公的话,“爹,咱们咋办啊?”

    “有什么咋办的?你赶紧和大山媳妇收拾东西,要是到了戌时,这雨还不停,咱就只能撤了。”

    “都回屋收拾东西去吧。”李老汉也发话了,这节骨眼上了,还是先顾眼前吧,教导孙子以后有的是时间。

    杜沈氏从里正家出来,因着没看见爹爹和二哥,便特意去了一趟娘家,跟爹娘说了说情况,也好提前有个准备,等到杜沈氏回了家的时候,枝儿正在厨房忙活晚饭呢!

    “枝儿!别忙活了!过来帮我!”

    “娘,怎么了?里正怎么说?”枝儿听到杜沈氏的声音,赶忙进了屋。

    “也没说什么,就说实在不行,就赶紧收拾东西,先撤出去。”杜沈氏一边说着,一边摊开了包袱,准备收拾家当,“你别愣着了,赶紧过来搭把手!”看见枝儿站在一边,杜沈氏急了。

    “哎!”枝儿一边应着,一边跑回自己屋里去了。

    进了屋,枝儿急急忙忙的翻着自己和果儿的首饰,说是首饰,可是自己和果儿年纪还小,也没有什么,也就是自己的两只簪子还有手上的一对镯子,果儿的簪子今儿戴着去县城了,就剩下一对镯子,把东西都划拉出来,又把几件料子好些的衣裳翻找了出来,枝儿抱着就去了堂屋,一进堂屋,就看见杜沈氏东西摆了一炕,枝儿把怀里的东西刚放下,杜沈氏扫了一眼,就着急了:“你这孩子,就这点东西?!这万一发了水,可什么东西都剩不下,我都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带上了,你倒是大方!”

    “娘,就咱娘三个,这收拾的多了,咱也拿不了啊!牛车不在家的,爹爹书房还有不少书呢!”枝儿提醒杜沈氏别乱了手脚,看杜沈氏的样子,似乎有打算把整个杜家打包带走的样子。

    “这到也是,对了,你去叫二郎,让他去收拾他和大郎的东西。”

    “我和二郎说过了,二郎正在东厢忙活呢!”枝儿一边说着,一边跑到书房去了。

    这年头,讲究个黄金有价书是极金贵的东西,其实这倒也是真的,毕竟,一本普普通通的论语都要好几两银子呢!若是杜老爹或是大郎此时在这,怕是会将所有的书本都打包带走,可惜,在家的是枝儿,枝儿进这书房却不是为了这些沉得要命的书,而是为了杜老爹的那个小金库,因为天晴了,枝儿将那用不着的三十两银票放了回去,这回儿,枝儿后悔死自己的急性子了,早知道这雨还下,就不往下拆了!

    “娘,”枝儿捧着银票去找杜沈氏。

    “你缝在你和二郎的衣裳里吧!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杜沈氏想了想,安排好了这三十两银子的归属。

    等到枝儿缝好了东西,回到堂屋的时候,杜沈氏也已经收拾好了包袱,大大小小的四五个包袱,看的枝儿头大!

    “娘,这么多?”

    “多什么啊多!多亏你爹和你大哥的衣裳都带到县城去了,要不还得多!”

    “娘!咱娘三个,咱俩是女人,二郎还小,要是路上,有人看咱东西多,起了歹心,那····”枝儿很是担心,不是她小人之心,万一真出事了,人心惶惶的,怕是干什么的都有。

    “没事,实在不行,到时候,咱和你姥爷家一起走,相互有个照应。再说了,这只是先准备着,还不一定用不用的上呢!”

第五十一章() 
“谢天谢地!这雨终于停了!”枝儿母女三人围在炕上吃着晚饭的时候,杜沈氏突然惊觉发现屋外“啪啪”声似乎已经消失一段时间了,就着昏暗的天色仔细看了看,发现是雨水停了,顿时杜沈氏是长舒了一口气,定下了心来。

    “娘,那咱们···”

    “这雨都停了,那就不用撤出去了,白忙活了一场!”说是白忙活,可是杜沈氏依旧是很高兴,她宁愿这么虚惊一场,也不想这大包小包的真的派上用场。

    “娘,这雨也不知道能不能再下,咱们还是上山躲躲吧!”枝儿跟杜沈氏想法不一样,现在这天气,实在太无常了。往最坏里打算,万一河堤溃了,这晚上黑灯瞎火的,跑都跑不出去,还是先上山躲躲吧,要是没事,大不了明天再回来。

    “这····”杜沈氏听到枝儿的话,也是满心的犹豫。

    “娘,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二郎才六岁,人小腿短的,真有个什么情况,那·····!”枝儿看到杜沈氏犹豫不定的样子,只好拿二郎来动摇杜沈氏的慈母心。

    听到枝儿提到了二郎,杜沈氏终于下定了决心,“那也好,吃完饭,咱就走!二郎,赶紧多吃点,今儿晚上可是不好过!”

    一边说着,杜沈氏心里一边暗自后悔,早知道,就逼着枝儿和二郎下午跟着柱子一起去县城了,当时这姐弟俩要在家陪自己,自己寻思去县城也没什么事儿,就答应了,现在想来,真是恨不得时间重新拨回午时!她当时就领着这姐弟俩一起去县城了!也免得现在心惊肉跳的!

    “枝儿,你和二郎慢慢吃,我上趟你姥爷家!”杜沈氏匆匆吃了几口,放下筷子就往沈家去了。

    “二郎,你怕不怕?”枝儿目送着杜沈氏出了门,嘴上问着在一旁大口扒饭的二郎。

    “不怕!二郎是男子汉!会照顾好娘和大姐的!”二郎鼓着腮帮子的小样子,实在是跟这副豪言壮志对不起来,枝儿看着二郎这副小大人的样子,实在没忍住,伸手就去捏了几把二郎圆嘟嘟的小脸蛋,

    “好好,我们的小男子汉杜仲业呢,今天一定要好好保护我和娘哦!”

    “大姐~松手~”二郎一边拍着枝儿的手,一边嘟囔着。

    “好啦,二郎慢慢吃,大姐去厨房准备点东西!”枝儿看到二郎点头后,便去了后厨,准备煮点鸡蛋,芋头什么的以防万一。

    这边杜沈氏一片好心的去了娘家,结果这回,不止娘亲大沈高氏,就连爹爹沈四,都不赞成她的做法。

    “芳儿啊,这雨都停了,看着天,怕是也不能再下了,咱就别折腾了!”

    “娘!这都什么时辰了,乌漆抹黑的!哪还能看出这雨能不能下了啊!这万一接着下呢?“

    “妹子啊!咱家可不比你们,妹夫的名声摆在那,没人敢上门!要是俺们都这么出去了,不说别人,就李九那泼才,说不准就敢趁着没人进屋把咱家给翻了!咱家可就这么点家底!”嫂子沈高氏说的倒也直接。

    “芳儿,你嫂子说的在理!这雨也停了,我们等等看看再说吧!”一旁的大家长沈四发话了,“倒是你,你自个儿带着枝儿和二郎在家,先出去躲躲也好!”

    见到实在是说不动爹娘,杜沈氏只得怏怏的离开了,一路上,杜沈氏因着沈四的话,思来想去,自己倒又是动摇了,拿捏不定主意。

    “娘,你回来啦!姥爷他们呢?我想过了,半山腰上有个草亭子,咱到那儿去吧!”枝儿听到杜沈氏进门的声音,连忙跑了出来。

    “枝儿啊,你姥爷打算看看情况再说,咱们····”

    听到杜沈氏欲言又止的话,枝儿头一次这么恨杜沈氏这耳根子软的毛病,刚要开口,就被杜沈氏打断了。

    “枝儿,这不说其他的,就是二郎,他那小身板的,这刚下完雨,在外面待一晚上,不得冻出毛病啊!咱也等等,要是这雨还下,娘什么也不说,马上就上山!”

    听到杜沈氏这么说,枝儿实在是没话反驳,只好应着了。

    “对了,你俩今晚上都上堂屋来睡吧!咱娘儿三个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因为阴云的缘故,戌时左右,天便已经完全黑透了,二郎早早的被杜沈氏哄着睡下了,而枝儿和杜沈氏因为担心天气,一直都辗转反侧,母女二人不约而同的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屋外的声响,偌大的屋子里,只有二郎悠长的呼吸声。

    “枝儿,你听,是不是下雨了?”这已经是杜沈氏第四回这么问枝儿了。

    枝儿马上集中精神仔细的听了一小会,屋外确实有声音传来,枝儿赶紧爬了起来,从窗上仔细分辨了一阵:“娘,不是。是起风了,而且风还不小呢!”院子的石榴树被挂的啪啪作响,也难怪精神高度紧张的杜沈氏会听错了。

    不止是在枝儿家,在整个李家洼,还有这沿着清水河的众多村子里,这一幕都在上演,众人都在胆战心惊的祈祷着,祈祷着今晚上是虚惊一场,清水河不会出事!

    可惜,天不从人愿!雨水好歹停了一个时辰,乌云一直未散,亥时左右,一直没入睡的枝儿还是听到了雨水落下的声音!

    “娘!下雨了!”枝儿一只手摇着杜沈氏,一只手去扯二郎。

    “下的大吗?”杜沈氏也是刚刚打了个盹,就被枝儿惊醒了,睡意还未驱散,杜沈氏就赶紧问道。

    “娘,咱们赶紧撤吧!都这时候了,别管雨大不大了!”枝儿一边帮着二郎穿着衣服,一边对杜沈氏说。枝儿这会是真的急了,这么耽误下去,万一河堤不行了,洪水一来,跑都跑不出去!

    正说着话呢,一道白光闪过,只听得“轰~轰~”几声闷雷在远处响起,杜沈氏一个激灵,连声答应:“好好,咱这就走,赶紧走!”

    母子三人急急忙忙的背上包袱,二黑在前面开路,就出了门。走到沈家门前,杜沈氏看到沈家灯火亮着,知道娘家也有了准备,便脚步未停的带着枝儿和二郎往村外去了。

第五十二章() 
半山腰的那座草亭子是当年杜老爹提议修建的,杜老爹原本的意思是为大家提供个上山下上歇脚避雨的地方,可是乡亲们厚道,纷纷出工出力,这亭子也就成了了李家洼引以为傲的“我们村的亭子”。说是亭子,实际上很是简陋,亭子虽是不小,但屋顶是茅草堆起来的,亭内也没有什么雕廊画柱,只是简单的石桌石凳,凳子多是从山上捡来的大石头,简单的打磨过了,便摆在了亭子里,而石桌则是杜老爹花钱专门请人做的,真说起来,这整个亭子最花钱的地方便是亭中央的石桌了!

    正当杜沈氏母子四人黑灯瞎火的艰难跋涉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地,半山腰的亭子里已经聚了三五家人了,大家都是见机快,早早撤出来的。

    “怕是又有人来了!”听到传来的“汪汪”声,亭子里有人开了口,说话的是里正。里正一家算是最早到的,他就眼看着众人冒着大雨躲进亭子,然后默不作声的找地方坐下,悄然等待着最终的结果,亭子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氛,这么久了,亭子里也聚了十数个人,但是整个亭子都是寂然无声的,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哪怕是夜色已深,看不清外面的景色,大家也都瞪大着双眼,竖着耳朵,紧张的担心着外面的天气。

    “再来几户,这亭子就装不下了!也不知道这来的是谁!”里正并没有期待有人回答他,他也只是喃喃自语,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罢了。

    来的便是杜沈氏母子三人了,因着这滂沱的大雨,枝儿和杜沈氏一介女流,二郎年纪又小,三个人一路行来,很是艰难,眼看着目的地近在眼前了,三人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很快的靠近了亭子。

    此时,靠的近了,亭子里的众人也都看清了来人,发现了来的是杜沈氏母子三人。

    “哟,杜娘子啊!赶紧进来!”里正媳妇一边说着,一边朝外走了几步,来迎迎杜沈氏。

    三人进了亭子,才舒了一口气,杜沈氏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四周,发现亭子里的都是自己村子的人,里正也在,顿时心下安心不少。

    “李婶子,你们在这很久了吗?”枝儿小声问迎过来的里正媳妇。

    “嗯,算是有一会儿了!枝儿啊,亏得你们来的早,要是再等会,怕是这草亭就挤满了!”

    “嗨!怕啥?这可是杜举人出钱建的!没谁的位置,也不能没你们母子的!”有人接话了,看见是杜家一家冒雨进来,就像是打开了开关似得,亭子里瞬间活了起来。

    “就是,来,枝儿,上这儿坐吧!”

    枝儿谢过大家,拉着杜沈氏和二郎找了个相对避风的地方坐下,虽是穿着蓑衣带着斗笠,可这冒着大雨一路走来,也是冻得不轻。

    “二郎,冷不冷?”杜沈氏担心的问着二郎,枝儿也仔细打量二郎的脸色,二郎毕竟年纪还小,这年头,医学不发达,有个小病小灾的就可能要了人性命!

    “不冷!”二郎一边说着,一边想伸手把怀里的什么东西递给杜沈氏,“娘,这个给你,你也暖暖!”

    “娘不冷,你自己好好抱着!”杜沈氏赶紧拦着了二郎的动作!

    二郎怀里的其实是个小手炉,杜沈氏一直便是畏寒,这手炉是杜老爹专门给杜沈氏做的,用来冬天取暖,说起来还是枝儿心细,早早翻了出来,临出门时,塞了几根木炭便让二郎捧在了怀里,这一路走来,有这么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