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田园路 >

第21章

重生田园路-第21章

小说: 重生田园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二郎的话,枝儿是心有戚戚,任你是铁人呢,也招架不住每天七八波人上门,目的还都一样!不凑巧的话,两三波人赶在一起了,你说你儿子实在,我就说我孙子机灵,说着说着都能吵起来!真是···尤其是今天,那孙婶平常说话就嗓门大,这一着急,就和吵架似的!声音又尖又细,吵得她耳膜都疼!

    “行啦,你俩都消停会儿吧!别吵吵了!”枝儿看着杜沈氏疲惫的脸色,一边出声制止了果儿和二郎的争吵,一边对着姐弟俩使了个眼色。

    “娘~~”被大姐这么一说,姐弟俩都看见了杜沈氏倦怠的脸色,想到刚刚两人的争吵,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杜沈氏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门口传来了声音

    “芳儿?在家不?”

    “是你姥姥!”杜沈氏一听,是自己娘亲的声音,忙翻身打算下炕去迎迎。

    可惜被枝儿眼疾手快的按住了,“娘,我和二郎出去把姥姥迎进来,你在家吧,都是自家人,不用讲究那些虚的,果儿,去厨房抓两把果子来。”

    一出屋子,枝儿就看到,在门头房的是姥姥大沈高氏和舅母沈高氏,枝儿赶紧急走几步,出声招呼:“姥姥,舅母,你们怎么来了?”

    “没啥事,我们来找你娘。”说话的是舅母沈高氏,她脸色有些不自然,看见枝儿,她就想起自己相公说的话,那天公公和婆婆吵了一回,晚上就祖孙三人去了杜家吃酒,第二日公公把柱子支了出去,明明白白的跟婆婆和自己说,以后别再打枝儿的主意,杜家不愿意。杜沈氏清清楚楚的记得公公的话“两家结亲的事,以后别再提了,以女婿的心性,就是不结亲,也会帮扶这咱家。”这几句话,浇的沈高氏心头哇凉哇凉的,就觉得是小姑子从中捣鬼,看不起自己的宝贝儿子,这回看见小姑子没出门迎自己婆媳两人,心里的火气蹭蹭的往上冒,忍不住挑刺“枝儿,你姥姥上门了你娘咋不出来迎迎?”

    “舅母,娘这几天累狠了,在屋里歇着呢!刚刚非得出来迎迎姥姥和你,让我给拦下了,都是一家人的,不用讲究那些子虚头巴脑的。”枝儿怕引起误会,赶紧解释,这万一姥姥不高兴了,伤心的还是娘。再说了,枝儿也知道舅母的敌意从哪儿来得,大郎把事情的原委跟她说过,当时就把枝儿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她可是把柱子当哥哥的,这表哥表妹的天作之合,枝儿真是敬谢不敏。

    “姥姥,舅母,进屋吧!”看见大姐和舅母之间诡异的气场,二郎乖巧的出声请二人进屋。

    “娘,嫂子,你们怎么来了?赶紧进屋。”杜沈氏到底还是出来了。

    “妹子啊!哎呦···”沈高氏还打算说几句,被婆婆暗地里拧了一把,只好不甘心的收了声。

    “娘,你有什么事你让柱子来说声不就完了!怎么还自己亲自来了”进了屋,大家刚安顿下,杜沈氏就忍不住问自己老娘。

    “也没啥事!”大沈高氏看见媳妇跃跃欲试的样子,忍不住瞪了她几眼,没眼力劲的!哪有一上门就说事儿的!“芳儿啊,你爹回去都和我说了,都是娘钻了牛角尖了,这事儿就算了吧,柱子还是你侄子!你别怨娘!”说到这个,大沈高氏其实是心有不甘的,可惜自己老头子说的清楚,这女婿不愿意,谁也没法子,原来女婿还愿意帮衬柱子几把,可是自己这么犟下去,事情非但成不了,还得惹怒女婿,要是惹怒了女婿,到时候一撒手,什么不管了,可就真是哭都没地哭了。

    “娘,咱家就柱子这一根独苗,只要有我在,您就放心吧!”杜沈氏也不愿和娘家闹得太僵了,娘有再大的不是,那也是自己的亲娘啊,自己哪能不管娘家呢!

    “妹子啊!你也说了,柱子是你的亲侄子,你不能不管他,那这回,妹夫和大郎遇上这大好事,你咋也不知道拉柱子一把!”听到杜沈氏这么说,沈高氏自以为抓了理,毫不客气的埋怨上了,“妹夫和大郎去见知府大人,这是祖上烧了高香了,有这露脸的事儿,你咋不说声,让柱子一起去?柱子机灵嘴甜的,这村里谁不夸啊!要是去了,肯定能给知府大人留个好印象,谋个好前程!这样的好事,你咋不多为娘家想想!”

    “你嫂子说的没错,芳儿,这样的机会,过着村就没这店了,你赶紧捎个口信通知大郎一声,趁着知府大人没来,让柱子赶紧去。”大沈高氏也一脸理所应当的开口了,不仅开口了,还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对了,把你们家牛车借给柱子吧,别等赶不及,再说了,柱子这么行步走去,也不好看。”

第四十四章() 
此话一出,不止杜沈氏,就连一旁的枝儿直接被姥姥婆媳两人不按常理出牌的这一出惊住了!这··这··这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吧?王县令为什么单单邀请杜老爹和大郎?还不是因为两人都有功名在身!大郎年纪轻轻就是秀才,前途可期,杜老爹是举人,可以见官不跪,柱子算是哪门子人物啊!还真以为知府大人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到的啊!再说了,这不是件小事,杜老爹又只是作陪,怎么能做主带着柱子去?退一万步讲,就是柱子和杜家父子一起去了,柱子一介白身,知府大人凭什么看得起他!机灵嘴甜?满拜县机灵嘴甜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知府大人凭什么会对柱子高看一眼?姥姥和舅母实在是太想当然了吧!枝儿心下腹诽不已。

    “就这么定了,芳儿啊,你准备准备牛车,你嫂子回去跟柱子说声!”大沈高氏似乎是没看到枝儿母女犹如石化的表情,自顾自的就把事情定下了。

    “娘,嫂子,你们等等。”听到大沈高氏的话,杜沈氏也顾不得震惊了,连忙阻止。

    “怎么了?”沈高氏看到杜沈氏有意拒绝,忍不住看了婆婆几眼,见婆婆也有些不高兴,便大胆的嘲讽了几句,“妹子,你刚刚还说以后会拉拔柱子,现在这么个事就不愿帮忙了!”

    “娘,这真的不是个小事···”杜沈氏很是着急。

    “行啦!你就说你干不干吧!让你帮扶帮扶娘家你就这么不愿意啊!一回回的,你说你哪次顺着我了?这回你再··”大沈高氏这些年对女儿的意见也是越来越大,女儿过的好了,就该好好帮帮娘家,可自家这个倒好,不说以前,就这几年吧,让她出钱给柱子做生意她不肯,跟她聘枝儿给柱子她不愿,这回,难得机会,要是柱子能入了知府大人的眼,她就是以后去见老沈家列祖列宗也能挺直腰杆了!可是她还找理由不干,真是个白眼狼。

    “姥姥,不是娘不帮柱子哥,是王县令只请了爹爹和大哥去,柱子哥···”枝儿看到杜沈氏被姥姥挤兑的上不来话的样子,忍不住帮杜沈氏说了几句,万一杜沈氏扛不住姥姥和舅母的胡搅蛮缠答应了,这打乱的可是爹爹和大哥的大事。

    “大人说话,小孩子家家的,插什么嘴啊!枝儿,这没你说话的地儿。”沈高氏是借着机会把杜家拒婚的气撒到了枝儿的头上。

    “嫂子!他爹在家的时候,有事还和枝儿商量呢!怎么到了这会儿她还不能说话啦!再说了,枝儿说的是实话!”杜沈氏听到嫂子说了语气不善的吆喝枝儿,这火气也蹭蹭的上来了。

    “也就你们家惯得!一个姑娘家家的,什么事情也敢掺和!”

    听到这儿,一旁的果儿忍不住准备出声反驳,在她心里,大哥大家是最棒的,舅母对大姐这么指指点点的,她又怎么忍得住!枝儿眼疾手快的赶紧一把拉住了果儿,拦住了她!说实在的,枝儿自己也是被这舅母气得火冒三丈,可这时候的当务之急,不是跟舅母辩这些鸡毛蒜皮,而是赶紧打消两人的想法,再说了,无论如何,那是长辈,真吵闹起来,最后的结果总是她们吃亏。

    “芳儿,枝儿刚刚也说了,是县令大人请的女婿和大郎,让柱子一起陪着怎么了?大郎是我亲外孙,帮帮我孙子,谁能说出不是去!”大沈高氏见有转移话题的趋势,赶紧把话头扯了回来。

    “姥姥,这回,爹爹和大哥可是住在王县令府上,柱子哥也去住?爹爹和大哥都有功名,见官不跪,柱子哥呢?天天见了王县令磕头问安?再说了,柱子哥拿什么身份去住?可别说什么亲戚不亲戚的,照这说法,难不成这拜县所有秀才的亲戚都能住到县令府上?!”枝儿说了这么些,简单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沈柱没有资格。

    “这,柱子可以去住··”大沈高氏一听,有些犹豫,她也没想到这女婿直接住到县令大人府里去了。

    “还有啊,爹爹在王县令跟前还有几分面子,可知府大人高高在上的,谁也不知道脾气怎样。到时候万一那句话不中听,惹怒了他,爹爹和大哥有功名,知府大人不能随便惩处,可柱子哥一介草民,要生要死的,咱们可没法子。”枝儿特意夸大其词,吓唬大沈高氏婆媳。

    果不其然,枝儿这话一出,大沈高氏婆媳俩都犹豫了,她们是想借力谋个好前程,可也不能让沈柱出事!老沈家就这一根独苗!

    “娘,您还是回去跟爹爹和二哥商量个对策再说吧。”杜沈氏看到女儿几句话就吓住了自己娘亲,赶紧趁热打铁,爹爹和二哥的性子自己知道,绝对做不来这么没成算的事情,肯定是娘亲和嫂子自作主张,等二哥知道了,必会拦着的。

    好说歹说,总算送走了姥姥和舅母,可是,她们这上门一搅合,大家的好心情都没有了,枝儿尤其不理解,就是重男轻女,也不至于到这地步吧?姥姥做的也太离谱了吧,“娘,姥姥和舅母怎么··”

    “唉!你姥姥这些年,越发的左性了!”杜沈氏早早把果儿和二郎都打发了出去,这会儿见到枝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杜沈氏忍不住解释几句,她也不想女儿因为这个对娘家有了芥蒂,“你姥爷和二舅倒是心里有数的,就是你姥姥···”

    “姥爷和二舅都通情达理的,可姥姥也太强人了吧!”

    “你姥姥早些年不这样,就是让你舅母挑唆的。”杜沈氏叹了口气,娘家老这么折腾,弄得自己也下不来台!她是想拉拔拉拔娘家,可也不能为了娘家,就不管自己的儿女了,侄子再亲也亲不过儿子啊!娘前些年还让自己出钱给柱子做生意!柱子爹娘爷奶的都在,自己的算是那个排位上的人啊!再说了,娘话里话外的意思,还不是借给柱子,是自家有钱,就得帮帮柱子,直接出钱给柱子当本钱!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是为了大郎和二郎以后的,这给柱子算什么?!还有这一阵的一桩桩一件件的,真是让人想想就凉心。

    “枝儿,你也别怪你姥姥,前些年,她也不这样,当初,我和你爹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常来帮咱家。这些年啊,我估摸着她也是觉得咱家过的好了,才老巴望着咱能多搭把手帮帮忙。”不论对自己老娘多失望,那也是自己的亲娘啊!杜沈氏说是心凉,可到头来还是忍不住的给找理由替自己老娘说话。

    “恩,我知道的,姥姥也是没有恶意的。”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枝儿也只能好好的安慰杜沈氏。

    (强人,qiāng一声,是胖胖家乡的方言,意思是勉强人,逼人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怕有的亲不知道,特意解释一下o(n_n)o~)

第四十五章() 
(看了半天,觉得不满意,还是改了改)

    第二日的清晨,一如往常,乡村的早晨总是来得早些,当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李家洼的枝儿母女四人,早已经起床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枝儿姐妹俩当仁不让的在厨房忙活早饭,只是果儿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枝儿发现果儿怔怔的盯着灶火发呆,忍不住发问:“果儿,想什么呢?走神了航!”

    “啊?哦!”被大姐这么一喊,果儿一个激灵回了神,“没事哈,大姐。”说是这么说,可是果儿皱成一团的小脸就差明明白白的写上“我很烦,想不通”几个大字了。

    枝儿笑笑也不点破,她自是知道果儿在纠结什么,无非是昨天姥姥和舅母的来访。

    昨天的事情,不光是果儿,就是枝儿想起来,也觉得无法理解。不单单是姥姥大沈高氏,就是在现代,这种长辈枝儿也听说过不少,可能父母都有一种劫富济贫的想法的,总是心疼没本事的那个,有出息的儿女就该多出力,努力多帮帮弱势的那个,以便达到儿女共富裕。而在这个年代,更夸张!还不是儿女们携手奔小康,而是儿子们共富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出嫁,过的好坏各安天命,命不济,只能吃糠咽菜,那也没办法,家产是儿子的,但是女儿过好了,就要多从婆家往娘家搬东西,要不就是娘家白养你这么多年···

    “大姐,以前,姥姥不是这样的啊!怎么··”果儿是翻来覆去的想不通,印象里一直都很疼她们的姥姥,这次怎么会这样。

    “枝儿,你来·····”枝儿还没来得及对果儿解释什么,就听到屋里杜沈氏叫自己。

    “来啦!”枝儿一边高声应着,一边往屋里走去。

    “怎么了,娘?”一进屋,就看见杜沈氏一脸的欲言又止。

    “枝儿啊,娘昨天晚上翻来覆去的想过,今儿我得去找你二舅舅说道说道,你舅母回去啊,指不定怎么编排我呢!”杜沈氏与其说是在征求女儿的意见,不如说只是想找个人证明自己做的没错。

    “那您吃完饭再去吧!”枝儿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支持,“还有啊,娘,要不您和姥姥、舅母说说,等过几天知府大人走了,让柱子哥去接爹爹和大哥回来,在知府大人面前我们没本事,但是县令大人····”

    “恩,行!这事可行!!”枝儿这么一说,杜沈氏是眼睛一亮,忙不迭声的夸赞了枝儿几句。

    “娘,大姐,吃饭吧?”这边母女正说着话,那边果儿已经忙活完了早饭,进了屋小心翼翼的对杜沈氏说。

    “恩,我去叫叫二郎,咱先吃饭。”杜沈氏一边说,一边下了炕。

    “娘,我去叫。”枝儿拦下了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