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颜娇 >

第61章

重生颜娇-第61章

小说: 重生颜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这般随意闯入含玉的房间吗?这事阿奶还不知道,阿奶知道肯定会责罚你。”

    “是我想的不周到。”林念儿低低的声音传进颜含玉的耳中。

    “两位小姐莫说了,看在林老夫人的面子上,此事奴婢不再追究,两位表小姐也请不要节外生枝。郑大少爷的事情,还请念儿表小姐记在心上,他心思不正,念儿表姐勿错信他人才是,一个官家子弟,做出这样的事委实荒谬。”

    “洪嬷嬷说的是,这次的事确实是我鲁莽,我应该跟含玉表妹道歉。”

    “我们小姐……”

    洪嬷嬷的才说了一半,就听颜含玉的声音传出来。

    “洪嬷嬷……”

    洪嬷嬷揖礼,回头进了屋子。

    “你们刚才在说什么事情?”等洪嬷嬷进去,颜含玉就直接问她们在外面说的话题。

    就在刚才颜含玉沉睡的时候,林念儿在郑老夫人那边遇上了郑俊熙,一起走了一路说了几句话。郑俊熙知道含玉午膳时喝了酒,就关心的问了几句,林念儿也说含玉表妹回去的时候醉着,这会儿也不知道醒了没。

    郑俊熙便说想来看看她,就跟林念儿一起到了客房的院子。

    那会儿洪嬷嬷在厨房准备醒酒汤,没在院子,林萍儿来看颜含玉的时候却见林念儿正带着郑俊熙往屋里进,当时也没细想,以为含玉醒了,一起来看含玉来着。

    洪嬷嬷回来的正及时,进了院门就喊住了他们,“表小姐,请等一等。”

    洪嬷嬷对郑俊熙一番正面指责,说是即使她家小姐醒了,可房门闭着,郑大公子也不该如此这般无礼的闯入,这般行径与乡野莽夫无异。

    那郑大公子连道是,满面羞愧的离开。

    林念儿的行为也被洪嬷嬷责问了一番,毕竟事关她家小姐的清誉,可不能算小事。

    林念儿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总之答应这样的事情就是心思不纯,颜含玉现在也不想深究,总之与她远离是选择对了。

    “这事没有别人知道吧?”

    “除了萍儿表小姐看到,没有别人知道了。”

    “那就好,不要把这事告诉我外祖母,让她知道了,郑林两家的关系都会闹僵。”

    至于郑俊熙,她可会把这事记上一笔。

    因为明天就是绝佳的机会,一个让他出丑的机会。(。)

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老夫人提出离去回苏州,郑老夫人自然是一番热情的挽留,必须得在金陵多呆几日,郑老夫人还自责招待不周。林老夫人听罢,犹觉得惭愧,郑家已经照顾的很周到,答应说再留两日。

    金陵每三年都会举办一场诗会,是由谢家的谢老为主家,和几个有些学问的学者共同举办的。谢老邀请的不仅仅是读书人,更有各家公子哥,甚至是读过书的寒门少年,想见识谢老学问的都可前去观看。谢老还会考那些少年公子的学问,遇上资历好的,得了他眼缘的,不论身份卑微,都会当下收入门下,悉心教导。

    谢老的大才,早已声名远播。

    当朝二品大员,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他的师父正是谢老。

    吕蒙正为人宽厚正直,如今深得眷宠,官职步步高升。

    想那吕蒙正出身不是寒门,可也是曾经生活落魄过。生母刘氏虽说是嫡妻,却因生父内眷众多,父母亲关系不和,生父把刘氏跟吕蒙正一起赶出了家门。吕蒙正却没因为生活窘迫而消极颓废,而是寒窗苦读,四处求学。

    谢老在当时的才名已是名满天下,吕蒙正来到金陵,苦求谢老收他为徒,得偿所愿之后更是发奋读书,勤勉好学。

    如今想要拜谢老为师的自然人数不少,每三年从外地慕名而来的人都是数不胜数,而谢老收徒更是每三年都会要求更高一些,让那些知识浅薄的学子只能望而止步。

    这样一来,金陵自然少不了热闹,也少不了许许多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其中,有青年才俊的地方,就少不了一些适龄小娘子的出没。如此下来,这三年一度的诗会又成了一场盛大的相亲大会,邂逅出不少郎才女貌的浪漫唯美的故事。

    当世秦淮河河西的夫子庙,跟旧朝的乌衣巷有着不同于世的声名。只不过前者在秦淮河西畔,后者在秦淮河东畔,而东畔的乌衣巷早已物是人非,繁盛不再。

    建造夫子庙是用来祭奉孔夫子,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教化。而每三年一度的诗会就会在夫子庙内举行。

    在上一世,颜含玉就来参加过谢老的诗会。

    知府大人郑老爷受邀参加诗会,且他三个已经启蒙的儿子也一同参加了,而他的目的正是想让他的儿子也能有一个可以收入谢老门下,以后考取个功名,振兴郑家,发扬郑氏家族。

    谢老是个年过古稀的老者,白眉长须,气度儒雅,与人说话时不温不缓,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是个耄耋老人。

    谢家四辈三代都学术精深,却没一个入朝为官的。颜含玉想不明白,却也觉得没必要想明白。

    夫子庙靠近秦淮河,秦淮河畔有一片木槿花林,气微淡香,颜含玉就在那里清闲着,望着大片的木槿花口中喃喃自语,“木槿花,以色白、朵大者为佳,其性味甘苦、凉,有清热、凉血、利湿的功效,可治痢疾……”

    “含玉表妹,含玉表妹……”

    颜含玉默念着木槿花的药用功效,还在想着采收一些带回去,却突然被一道惊喜急促的声音打断。

    “念儿表姐,可有事?这么开心?”她回头,不解的问着林念儿。

    林念儿满面笑容,一路几乎是跑过来,步子都是轻盈的,“念儿表姐,你怎么还在这里?谢老要收徒了,刚才谢老说除了他的曾孙,在金陵要数郑大表哥的学问最好,谢老似乎有意收郑大表哥为徒呢。这真正是太好了!”

    “哦?是吗?收郑大公子为徒?”

    林念儿双腮绯红,双唇弯弯,连连点头,“真的真的,她们都这样说。”

    “那也是郑大公子的事,与我们无关,念儿表姐这般开心作甚?”颜含玉状似调笑。

    林念儿俏脸更加红了,“含玉表妹,郑大表哥是我们的表哥啊,郑大表哥若是拜在谢老门下,那可是很有脸面的事,我当然开心。”

    颜含玉脸笑眼不笑,不再接着她的话题,只应,“嗯,我去看看外祖母,念儿表姐可要一起去?”

    “外祖母带着大姐正跟谢家的老夫人说话呢,我远远看到了,就没去,所以就来找你了。”

    外祖母去跟谢家老夫人搭话,无非是因为林萍儿和林念儿的婚事,林萍儿的性子外祖母看中的是郑安,而谢家都是读书人,难免心性清高,所以外祖母不会把林萍儿搭在谢家,而是想着以林念儿的心性更适合谢家。外祖母不看重多高的门第,也不看中那人多好的才华,看的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林念儿不想凑过去,也是知道外祖母的心思才没有凑上去,她现在心心念念着郑俊熙,就差把心事直接说给外祖母听了。

    “念儿表姐若是不去,我就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谢老还会继续讲学,含玉表妹可会来?”

    “等我去见了外祖母再说吧。”

    谢老的讲学,颜含玉自然想听。

    跟林念儿道了别,颜含玉往外祖母的方向去,等到了一个无人经过的地方,颜含玉低声道,“洪嬷嬷,你去吧。”

    “大小姐,您一个人?”

    “无碍的,洪嬷嬷放心,我去找我外祖母,再说我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我会保护自己,不会有事。”

    洪嬷嬷知道颜含玉有银针护身,应下跟颜含玉分开了。

    林老夫人虽说是武将门第出身,性子豪爽不羁,而谢老夫人自小浸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端庄温婉,可两个老人见了面却是只恨相见得太晚,话题从苏州和金陵的风光说到两处的风俗习惯,又从儿孙的身上说到各自命运的苦楚。

    谢家四世同堂,谢老是谢家太老爷,谢老夫人是谢老的大儿媳,如今也是大把岁数,只是她在年轻的时候夫婿就亡故了,留下了一子。谢老夫人品性好,这么多年把儿子孙子都教育的极好。

    而谢家的子孙,那些资质佳的,都是谢老亲自悉心栽培。

    颜含玉见了谢老夫人,免不了给长辈行礼。那谢老夫人知道她是太傅嫡孙女,连连称使不得,扶她起身,又赞她温雅清贵,当真是清贵人家的儿女。(。)

第一百三十三章() 
横塘谢氏虽说才学渊博,可依旧是平民,颜含玉给谢老夫人行礼,一是因为谢老夫人是长者,不问家族尊卑,她是晚辈礼数就不能少:二是因为含玉敬重其人,谢老夫人心胸开阔,持家有道,谢家安平,有谢老夫人一半的功劳,如此妇人值得尊敬。

    跟谢老夫人说了会儿,谢老夫人交代谢婷带着颜含玉和林萍儿到外面四处走走。

    夫子庙进门的前院设堂,正是举办诗会,谢老讲学的地方。

    而女眷是以踏秋的名义相聚,大多都在观园四处走动,观园在夫子庙对门,紧临着秦淮河畔。

    谢婷带着她们一路解说,以前举办诗会都是在这观园里。观园四季风光分明,春景新,秋景美,园内建有游廊,设有凉亭,一大片木槿花开的正艳,还有荷塘一片,荷塘中锦鲤闲游,年年世族踏春、秋游都会来此处,或赏景,或垂钓,惬意不已。

    新朝成立,先帝重文,崇尚读书为重,大改前朝修建遗留下来的三处学宫,金陵的学宫就包括其中,并亲自派人下来督建新学宫,把原本的学宫整改,扩建了现在的夫子庙。

    那夫子庙的大门口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摆着纸墨笔砚,有两个书童站在门口守着。这就是参加诗会的进去的条件,只需写下自己的名字,就能进去参加诗会,听谢老的讲学。

    谢婷拂着袖,率先写下自己的名字,端秀的字迹犹如她的人。

    颜含玉也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谢婷见她字体,惊讶不已,颜妹妹的字迹竟和颜体如出一辙,端庄方正,大气磅礴,竟看着不似女子写的。

    林萍儿看着上面两面两个人的字迹,只恨不得换张纸来写。虽说她不喜欢看书习字,可写自己的名字还是会的,字迹看着没那么端秀,也总算是能入眼。

    进了夫子庙,谢婷问她,“颜妹妹的字迹雄秀端庄,饶有筋骨,可是临摹前朝书法大家清臣先生的字帖练的?”谢婷看过的书不少,又有祖母亲自教导,自然认识不少字体。颜体楷书方中见圆,用笔浑厚有力,容易辨认,而她虽然喜欢这样的字迹,却觉得这字体不合适女子,才选择练小楷,故而颜含玉下笔之后,谢婷当下就知她的字体。

    “我是拿我爹的字帖练的,我爹喜好写这样的字体。”

    “原来如此。”谢婷并未追问。太傅长子故去多年,她若追问必会触到颜妹妹的伤心事。

    她们才刚进大门,林念儿和林珍儿就迎了上来,还有郑家二姐儿和郑薇薇,告诉她们,后堂园子很多人都聚着,看他们玩游戏。

    颜含玉跟着她们的脚步去,只看着郑二姐儿眉飞色舞的说着,她大哥哥郑大公子和谢十三两个人在长龙诗中接的词最多。

    长龙诗就是诗词接龙,在场的人都能玩这个游戏,故而刚才那会儿园子里特别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就比谁能接下去的诗词最多。

    一众公子中,郑俊熙能文会武,确实也算金陵年轻一辈的翘楚。

    那赵惟吉也在其中,远远看到颜含玉,径直走了过来。

    颜含玉看他过来,也不看他,跟谢婷说,“谢家姐姐,我要去那边走走,可要同行?”

    谢婷点头表示同意,颜含玉抬脚转身离去。

    赵惟吉眼看着她离开,越走越远,伸手指着她离去的地方,口中发出一声,“诶?”摇头表示不解。

    学宫长廊曲折,四处景致风雅开阔,能进夫子庙的学宫读书,也不是一件易事。

    “谢家姐姐这是第几次来夫子庙?”

    “不瞒颜妹妹。这还是我第一次进夫子庙,往年年幼,我祖母都不大让我出门,在家除了绣花,还要看书习字。以前来过观园踏春,却没进过这夫子庙。”

    颜含玉能想到谢婷的功课不会比她做的少,气质是与自身性情结合浑然天成的,谢婷的书墨气韵少不了每日都要习字看书。

    跟谢婷说了几句话,颜含玉说去大门口看看洪嬷嬷是否有来,她让洪嬷嬷在那片木槿树林中采摘木槿花,说好了这个时辰到夫子庙门口等着的。

    目送颜含玉离开,谢婷也准备走回去,谁知她刚转身就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目光相触,俏脸微红,盈盈欠身,“赵公子。”

    颜含玉到大门口的时候,一个洪嬷嬷也正好到那里。

    “洪嬷嬷,怎么样?”

    洪嬷嬷手里拎着一个包袱,目光看着大门口,点头,“已妥,奴婢看着进去的。”

    颜含玉眉眼清冷,唇角勾着笑,悠悠开口,“跟着一起进去吧,凑个热闹。”

    “含玉妹妹。”

    颜含玉刚进大门,就听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顺着声音看过去,正对上赵惟吉一双清亮的眼。

    “赵家哥哥有礼了。”颜含玉欠身行礼。

    “你今日为何对我视而不见?”

    “赵家哥哥想多了,我没有。”

    “还说没有,我远远就在喊你,你却是听而不闻,转身就走。”赵惟吉满腹埋怨。

    这会儿赵家公子像是个无理取闹的小男孩儿,颜含玉真有些无可奈何,兀自摇摇头,低叹一声,“我怎觉得我应该比赵家哥哥大些,不若这样,我以后也不喊你赵家哥哥了,你也别喊我妹妹,干脆直呼其名罢了。”她说的一脸认真,即使站在他面前矮一个头,却依旧摆着小大人的模样。

    “哈哈哈哈……”赵惟吉真正是被她的话逗笑了,这小丫头总有能耐戳中他的笑点,让他笑到前俯后仰。

    等赵惟吉止住笑声,颜含玉开口,“刚才听谢姐姐说夫子庙后院有口古井,井水千年未干涸,井水清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