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教主难为 >

第130章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130章

小说: 穿越之教主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他们早就听闻北方来了支财大气粗的商队,出手大方不说,运货的车还挺沉的,打尖时,还有人守着车,可见运送之物应是贵重的。

    他们便上了心,几经打探确认无误后就伺机出手。

    本来早就要动手了,不过他们家两个头头闹内讧,等到他们闹完了,点子都快走出他们的地盘啦!便是因此,他们匆匆赶来,一时疏忽叫人当场逮个正着。

    只是那些人很奇怪,明明跟这些人是一伙儿的,却帮他们来打这些人。

    听这些山匪所言,黎经时已经猜出那些人是谁了,只是,他们既赖着不跟分开走,又为何要设计人来谋害他们?想不通啊?

    黎韶熙也不明白,黎茗熙回来时,黎经时父子正丈二光头摸不着头脑,对坐发呆,亲卫们有一半在外头收拾善后,一半守着黎经时父子,就怕又会有人抽冷子放冷箭。

    “爹,我去看过了,商队的人都躲在帐篷里头,至于他们的护卫,说是守着他们那位贵人寸步不离。”

    “没找到放冷箭的人?”黎经时问。

    “没有。”黎茗熙摇头,“不过我觉得要是向那个领队施压,应该能从他那里套出些有用的东西来。”

    黎经时看着他良久,方才颌首同意,“那就去吧!别弄出人命来。”

    “知道。”黎茗熙咧嘴笑了下,朝他哥使了个眼色便出去了。

    “我看也不用搞清楚他们想干么了,直接赶路吧?”黎经时挠着头问长子。

    黎韶熙无奈的看父亲一眼,“您就不怕现在不把他们处理清楚,这些麻烦会跟着咱们回家,这么多年不见了,不代表我娘的脾气就改了。”

    被儿子这么一提醒,黎经时讪笑了下,“你说的是,还是把这些麻烦处理干净,省得跟回咱们家去。”

    与此同时,钦差们终于快到南城了,比原订时间多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没办法,他们这一行人身娇体弱的,在京城时,一个个身强力壮生龙活虎的,没想到出了京,竟然水土不服,先是要去宣旨的太监病了。

    原想只需服颗平日常服的药丸子,就能舒缓症状,不想情形越来越糟,到最后甚至是高烧不退,,两位侍郎只得暂缓前行,请大夫来给大家诊脉,才发现染病人数已上升到十几人,只是症状尚轻,还未开始发烧。

    等到大家调养好,已近半个多月过去了。

    好不容易重新启程了,两位侍郎却犯了难。

    “谨之兄,你说咱们到底是该上南城黎府,还是直接去岭南村的黎家小院?”礼部侍郎问。

    被称为谨之的兵部侍郎想了想后道,“既然黎将军成亲后就被分出府了,但到底没有断亲,黎老太太还是他的嫡母。”庶子建功立业,按说要请封长辈时,是嫡母排在亲娘跟前,但黎将军的嫡母早就把他分出府,那黎将军若要为母请封,就看黎将军的心意了。

    只不过,要是他们听到的那些事属实的话,只怕黎将军不只不会为其嫡母请封诰命,反要同她翻脸吧?

    “那老太婆也未免太过份了,黎将军虽不是出自她的肚皮,但好歹也是黎家血脉,她怎能把黎将军的孩子卖了?”

    至于降妻为妾,谁让黎将军的元配不过是个丫鬟出身呢?和老太太的侄女相比,那自然是不能比,但是那不代表他们就接受老太太擅自做主,替庶子降妻为妾,给她侄女儿让路。

    说起来这黎将军真是命苦啊!来到南城附近,才知道原来当初被征兵的并不是黎家父子,就说嘛!兵部怎么会征那么小的孩子去打仗,就算有亲爹带着,也不该父子三人都被征召。

    兵部不是没有征召过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实在没人时,也只能召这些孩子兵上阵,但黎家的情况显然并不是如此,楚岭一地,尚有不少城镇是没有征召的,南城黎经时嫡兄和族兄家里都没被征召,就是他住的岭南村也无人被征召,独独他们父子三人被强押征召,这一看就知有猫腻。

    兵部侍郎在养病时,就派人前往南城调来征兵资料,没多久就看出问题出在哪儿。

    “咱们把这些资料全都带回去,回头就给黎将军送去,权当咱们送的礼吧?”户部侍郎建议道。

    “也好。”兵部侍郎正愁没门路讨好这位皇帝跟前的新红人,不想这大礼就掉到自己手上来了!“咱们帮他一把,把事情理清楚,让他不必再派人细查。”

    “行。”同意后,又问,“那咱们要进南城吗?”

    “还是走一趟吧!”

    就这么决定了。

    隔日钦差们就启程前往南城,南城黎家早就接到消息,黎二太太整个人恍恍惚惚的,似没想到黎经时会成了大官。

    黎沁沁一接到消息就派人去莲城通知父母和祖母,等莲城回信时,不免向身边侍候的人道,“真是没想到,三叔竟然建了军功,成将军了。”

    “是没想到。”丫鬟们附和着,其实她们只听过黎经时的大名,却不曾见过他,因此黎沁沁说起时,她们很难搭话,只能暗暗期盼着,奶奶快些把这话题揭过去。

    黎家其他几个已出嫁的姑奶奶陆续回娘家探听消息,她们对黎经时父子出人头地是喜忧掺半,喜的是娘家有人为官,官位还不小,在婆家她们的腰杆子就能挺得直。

    忧的却祖母早就把三叔分出去了,也不知她们借不借得着三叔父子的势啊!

    当然,这些她们是绝对不敢宣诸于口的,只能放在心里暗暗发愁,唯一能让她们无所顾忌说话的,就只有娘家了。

    所以这些已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回得很勤,勤到黎二太太看着就觉烦,可她不敢表露出来,倒是二房嫡女们看出亲娘的复杂情绪,也很是无奈。

    黎经时建功回来了,一直挂着三房正妻名头的小蒋氏却已进二房为妾,想要再回三房去做正室?想都别想!二太太才不会让她如愿。

    但有老太太在,谁知道这老太婆会做些什么?会不会看三房有好处可捞,又把她侄女儿往三房塞?还有黎深深,那个贱丫头,一直跟在她娘身边,若说她不知她娘早就跟二老爷搞在一块儿,二太太绝对不信,可是那丫头在自己面前,却摆出一幅不知情的模样,二太太一想起来就觉得气。

    其实二太太是满腹怨愤无处泄,把怒气四发撒,黎深深一个孩子,她娘做什么事又不会跟她说,所以她怎么知道她娘和二老爷搞在一起呢?但对二太太来说,黎深深知情却不事先告诉自己,就是有罪,她只想怪罪别人,让自己好受,根本不管别人是否真的知情。

    黎深深丝毫不知黎二太太痛恨自己,得知黎经时父子建功立业,还得了皇帝赏赐后,她一时惊喜交加,但随之而来的失落提醒着她,她不是三房的嫡女,她不是黎经时的女儿,她甚至连她亲爹是谁都不知道。

    “大哥,你说这可怎么办?”黎二老爷抬手按着额头,“要是三弟知道他媳妇是被表妹给害死的,还有他那两个小儿子……”一个被他们老娘卖了,一个被他们那好表妹害死,还有他那小女儿,差点被大哥的女儿,和表妹的拖油瓶害死……

    细数一番,才发现这些年他们老娘和表妹可做了不少对不起三房的事情啊!要不是那个黎教主,浅浅那丫头那条小命早就交代了!

    “你说,三弟他们父子怎么会这么多年一点音讯都没有?”要不是如此,他们老娘也不会放大胆做那些事情!

    “不对,他们有送信回来的,只是被人拦截了。”黎大老爷想到长女之前信上所言,那时他是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不过几个下人,那来的胆子敢拦主子送回来的信和东西。

    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是有可能啊!要不然,沁沁怎么会发现不对?想到蔡嬷嬷是大太太心腹,曾经的心腹,黎大老爷暗暗咬牙,决定一会儿回房就立刻修书去给长女,让她派人盯牢蔡嬷嬷一家。

    他可以确定,三弟回来得知妻子、幼子已死,三子被卖得不知去向,小女儿……小女儿竟成了江湖人,肯定震怒,到时就把蔡嬷嬷一家扔出去,好平息他的怒火。

    还有降妻为妾的事……“既然表妹已是你房里人,那之前那一段,就别再提了。咱们得跟三弟修复关系,知道不?”

    黎二老爷点头应下,他也不想和黎经时闹翻,“大哥,你说三弟知不知道,他闺女儿如今是瑞瑶教教主啦?”(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混淆不清() 
“你该问的是,他可知道那个才是他闺女儿,你别忘了,表妹那个拖油瓶,之前可是挂在他名下。”老实说,黎大老爷一点都不想让黎经时知道那一段,要是让他知道,他们老娘做了什么好事,这隔阂怕是一辈子都消除不了。

    “老三的命也未免太好了!”他们兄弟一个是连个儿子都没有,一个虽有儿子,却病蔫蔫的,能活到这个岁数都像是偷来的,三房却有四个儿子,虽然夭折了一个,一个下落不明,但活着那两个,年少有为建功立业,跟着他们父亲在战场上活下来。

    他们原本以为,三房父子三人早就死啦!要不然怎会这么多年没消息?

    “幸好大哥当初多了个心眼,没有照母亲的意思去做。”

    不然就算黎浅浅那丫头不追究,也过不了黎经时父子那一关。

    他们兄弟两个没想着要拿黎深深去哄黎经时,因为他们知道,黎经时从小就比他们兄弟聪明,想忽悠他?小心偷鸡不着蚀把米。

    可他们兄弟两清醒,不代表别人脑子也清楚。

    黎老太太得知黎经时没死,还立了大功回来,先是怒得砸了最心爱的一套茶碗,可恶!不是说那些西越人很了得的吗?怎么愣是没把他们父子给弄死,还让他们立了大功回来?

    想到来了莲城,见了三房那死丫头,自己就变相被软禁在后宅中,黎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

    尤其是小蒋氏进了二房为妾后,她身边连个逗趣解闷的人都没了。

    先时顾忌她怀着孩子,不好叫她过来侍候,为了能让她能安心生下健康的孙子,黎老太太忍了,但现在孩子都没了,还是不肯让她过来,老太太就不高兴了,但眼下是在莲城,而非南城,不是她说一不二的时候,儿子们为了讨好黎浅浅那死丫头,竟宁可委屈自个儿的亲娘,黎老太太想起来就伤心。

    “老太太,您且放宽心,虽然三房被分出去了,但您到底是三老爷的嫡母,当今以仁孝闻名天下,三老爷既得皇上看重,必不敢轻怠您的。”黎老太太身边的丫鬟柔声劝道。

    不过黎老太太看她一眼,就撇过头去没理睬她,还小声数落道,“丑女。”

    被评为丑女,丫鬟脸上倏地闪过一丝怒意,不过很快就被她压了下去,“茶凉了,奴婢去给您重沏一壸来。”

    “不必了!你赶紧滚下去就是。”

    丫鬟咬着嘴唇退下,屋里头就只黎老太太一人,她站起身在屋里走了几步,便走到门边,这院子同她在南城住的院子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在南城黎府,她是当家主母,她住的院子是整个宅子最大最奢华的四进套院,左右两边各有一跨院,跨院里设有小花园,春夏秋冬各有美景。

    但在这儿,她住的这院子连仅一进院,还只有正房三间两间耳房,左侧没有厢房,就是一个小花园,院子右侧靠墙种着两颗菩提树,一张石桌和四张石墩,除此之外便乏善可陈,看惯美景住惯豪宅的黎老太太,看着这一院寂寥,就提不起兴致来。

    不过在屋里待久了,黎老太太觉得浑身没劲儿,见外头阳光正好,就扶着墙慢慢的走出屋子。

    一步一挪慢慢的走到石桌处坐下,适才去沏茶的丫鬟这时才慢吞吞的端着茶盘,从耳房里出来。

    一抬眼就看到坐在石桌旁的老太太,忙不迭的冲了过去。“老太太您怎么出来了?”

    “怎么?他们还不准我出门了?”

    “哪啊!”丫鬟讪笑了下,把茶盘放在石桌上,左右瞧了瞧,道,“老太太,我去给您拿披风来?”

    “去吧!去吧!”老太太不耐烦的挥手赶她走,丫鬟不悦的撇下嘴提脚往屋里去。

    黎老太太看着她的背影气得不行,也不知是不是有意的,自她身边的嬷嬷跟她说了黎经时回来的事之后,她身边侍候的人不是家里有人出事,就是摔了腿,要不是就是家里媳妇要生了,总之事多得不行,等她回过神来,她身边就只剩这么一个丫鬟了。

    这丫鬟是个聪明面孔笨肚肠,不止不会说好话讨好自己,还是个不灵巧的,叫她浇个花,她都能把花浇死。

    午后阳光暖洋洋的,微风柔柔,吹得黎老太太困意上来,靠着石桌打起瞌睡来。

    “姑姑,姑姑?”小蒋氏边喊边推,可黎老太太一点反应都没有。

    “怎么了?”黎深深原在看那丫鬟在做什么,听到她娘嗓门渐大,不由丢下那丫鬟跑过来。

    “你祖母喊不醒。”小蒋氏自己虽喊老太太姑母,但女儿却是自小就教她喊祖母,不过黎老太太并不怎么喜欢黎深深,一来她父不详,二来要不是因为她,自己也不会被娘家逼得去插手已分出去的庶子家的事,三嘛!谁叫她不是个带把的?

    不止黎老太太看黎深深不顺眼,黎深深看她也不顺眼得很,当着她娘的面,是对她和善可亲得很,但背着她娘,那就完全变了样,话里话外更是没少提醒她,要她谨记黎家和她老人家对她的好。

    黎深深走到老太太跟前,感觉到老太太的气息不太稳,又看她眼珠子在眼皮底下轻轻颤动着,不由冷哼一声,都多大年纪了,还跟她们装睡?有意思吗?真是无聊。

    要不是她谋划的事,得要这老太婆相帮,请她来,她都不想过来。

    “娘,祖母睡得沉,咱们就别吵她。”

    “那那那件事怎么办?”小蒋氏原以为待在岭南村那几年,算是她这辈子最难过的日子了,吃穿用度全跟个农妇没两样,直到进二房为妾后,她才晓得原来那段日子根本不算什么,现在的生活才是真苦!

    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