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

第830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830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翟爷爷乃当之无愧的神队友!

    四胞胎被翟耀辉和芽儿先带着回家了,一行人不用担心小宝贝们饿着冻着,温居温的那叫一个仔细,就连犄角旮旯都得走走看看,增增人气!这不,等转了一大圈回到家里时,天色都已经黑了!

    虽然杜家大姑她们的新家锅碗瓢盆的样样不缺,但寒冬腊月毕竟不是搬家的好时候,又搬的这么仓促,吃晚饭的时候,杜奶奶还在念叨,有心让杜家大姑她们过完年再搬出去住!反正过年的时候,大家还得一块过!

    知道自家婆婆和妯娌啥样的人,杜家大姑哪敢松口,只说以后经常过来吃饭!

    为此,杜奶奶念叨了一晚上!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估计就是杜奶奶这心思了!不过,第二天跟风尘仆仆从青山县老家赶过来的亲家们刚打了一个照面,杜奶奶就再没提过,是真怕了亲家们了!

第1009章 城() 
话分两头,这天芽儿一下班就匆匆忙忙的赴温锅宴去了,而徐老主任却因为宋院长的那通电话吊足了胃口,心里好奇的就跟百爪挠心似的。但是到底矜持惯了,嘀咕了一下午,也没拨电话簿上的电话,打算明天再一问究竟!

    结果,第二天徐老主任一大早赶到医院时,芽儿早已经进手术室了!

    今天要做手术的小病号正是救助基金这批资助的几个孩子当中的最后一位,既是年纪最小的,才刚三岁多,也是除了米甜之外,病情最严重的小病号。

    手术之所以安排在最后,一来是因为小家伙刚住院那会儿身体状态太差,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小家伙调整身体状态,二来也是为了调整芽儿这个主刀医生的手术状态的!芽儿以前主刀的那几场手术,甚至都可以说是为了这场手术的万无一失而练手的!

    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任何突发状况,手术方案事先经过了十几次的反复推敲!但到了这天,尽管事前做了万全准备,整场手术下来还是远超出预期的手术时间,上午八点进的手术室,晚上将近七点才从手术室出来!

    从手术室出来,别说芽儿这个主刀医生和齐主任他们了,就连手术过程中一直在旁边观摩的其他几位医生也长松了一口气,手术总算有惊无险,成功的可以用干净漂亮来形容了!

    小病号的爷爷一听手术十分成功,如果术后恢复的好的话,还可以还赶得上回家过年,简直是喜极而泣,揪着心在手术室外守了一整天,一听到这好消息,彻底松了一口气,人顿时绷不住了,腿一软,直接瘫坐到地上,吓得医生和护士差点没直接把这做爷爷的也直接推进手术室!

    而小病号的爸爸,抓住每位医生的手语无伦次的反复道谢。尤其是对手术服下身形格外单薄纤细的芽儿,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还是芽儿不好意思退开了几步,这做爸爸的才渐渐冷静下来,搀着老父亲眼巴巴守在手术室门口等着小家伙从手术室推出来!

    众人都比芽儿行医资历久,类似的画面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但依旧令人动容。手术室外的气氛一时间也凝固起来,沉甸甸的压在每个人胸口,一种复杂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齐主任最先从这种复杂情绪中回过神来,看了看情绪失态的病人家属,又看了看这场手术下来脸色苍白疲惫的芽儿,“小杜,你先回去吧,其他有我们安排!”

    小姑娘最近风头正劲,不仅因为容貌精致、气质出众,年纪轻轻就医术精湛不俗,最令人八卦的是,已经名花有主。估计整个医院都知道了,她家有四胞胎!

    闻言,芽儿也不客套!每次站在手术台前,都是一场对医生的体力和耐力的严酷考验,整整十个小时下来,芽儿是真绷不住!殊不知,楼上徐老主任正等自己等的心焦!

    中医部这边住院的病人一向不多,挂中医科的病人有急症的也少,这会儿窗外天色早暗下来了,平时都按时上下班的徐老主任,竟然还一直留在办公室里,心不在焉的随手翻着几份住院病例,偶尔侧耳听一听楼道里的动静,不知道扒着袖子看了多少回手表了!

    别看徐老主任上了年纪,这么些年来,脾气一点都没改,心里藏不住事儿。自从昨天接到宋院长的电话,一直在心里嘀咕,那小丫头所学庞杂但基本功扎实,医术精湛可谓妙手回春,徐老主任好奇的是,小姑娘出版的那本著作具体涉及到哪方面?含金量是不是跟她发表过的几篇论文一样高?

    越嘀咕越坐不住!这不,因为下班渐渐安静下来的楼道里突然由远及近隐约传来一阵脚步声,徐老主任情急之下,腾地一声站起来,几步过去一把拉开虚掩着的办公室门!

    可惜,办公室门口站着的正抬手准备敲办公室门的是一位板寸平头、身穿深色大衣身高腿长的男人!那气势看上去颇为器宇轩昂,但满脸风尘仆仆,难掩疲态!

    “你找哪位?”徐老主任脸上表情还没来得及收敛,打量了一眼早安静下来的楼道,上下瞥了瞥来人,困惑道!医院早下班了,就是挂急诊也在一楼大厅,摸不到这里来!

    可惜,没等对方开口,楼道里先远远传来小姑娘又惊又喜的惊呼,“哥,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得,听芽儿这称呼,来人不是下基层锻炼的杜皓宇又是哪位!

    “下午刚到的!正好没事,过来接你回家!”看见宝贝妹妹,杜皓宇也不记得刚才那副稳重成熟的高冷范儿了,立马转身大步迎了过去!仗着自己身高的优势,抬手就揉芽儿的脑袋,手感一如记忆里那最柔软的怀念!

    芽儿笑的纯粹灿烂,也下意识的拱了拱脑袋上的大手,还别说还真有点怀念!说起来,兄妹俩有大半年没见了,就连生四胞胎那会儿,杜皓宇也只是寄了一堆婴儿用品,没能赶回来!

    可落在百爪挠心的徐老主任眼里,就成了这兄妹俩“旁若无人”寒暄起来是没完没了!可又不好意思打断兄妹俩,再看向杜皓宇时,眼神里不自觉流露出三分审视,这年轻人气质看着倒也不错,但也就如此罢了,没看出来哪儿跟这小丫头有神似之处?

    可惜,任徐老主任心里头百般嘀咕,芽儿压根不知道老主任这么晚还没下班就是为了等自己一解他好奇之心呢!

    最后,徐老主任倒是搭了一回顺风车。可惜,注意到小姑娘脸上的疲惫,直到下了车,徐老主任也没问出来!

    再说芽儿,徐老主任在车上时还记得维持自己的稳重大方。但徐老主任前脚刚下车,后脚芽儿就忍不住满肚子的八卦了!

    挑着柳眉,哥俩好似的拿胳膊肘子捣了捣驾驶座上的杜皓宇,笑的促狭,贼兮兮的八卦道,“哥,这么久没回来,怎么没先去看看嫂子,约人家吃顿饭什么的!怎么想起来接我下班了?”

    “芽儿,你们主任的脾气是不是不大好!”透过车后镜,杜皓宇蹙着眉看了一眼背着手进家属院的徐老主任,几乎同声问道!在基层也锻炼了一段时间,论察言观色杜皓宇早可谓是个中翘楚了,这老主任一路上都沉着一张脸!

    啊?芽儿让杜皓宇这没头没脑的一问弄的发愣,下意识反驳道,“没有啊!老主任其实人很好,无论医术医德还是性情为人都值得尊敬!”

    听芽儿这么评价,杜皓宇也没多问,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芽儿也没放在心上,继续挤眉弄眼的八卦道,“哥,所谓有情人都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不信你真不想嫂子!”

    说着,摇头晃脑的啧啧两声,“你怎么看着一点也没有马上当新郎官的状态和自觉啊!”

    “那你说新郎官该是什么状态?”杜皓宇被芽儿“咄咄逼人”的逼问弄的耳根发热,抬手给了芽儿一个脑崩。停顿了片刻,突然又接了一句,“对了,老家过来参加婚礼的人今天上午也都到了,估计是直接包了一节火车车厢过来的!”

    后半句这话听着没头没脑的,芽儿愣了一下,才小心试探道,“哥,你特意跑过来接我该不会是为了躲清静来了吧!”

    “宾果!恭喜你猜对了!”杜皓宇挑着眉朝芽儿竖了竖大拇指,可惜,勉强扯着的嘴角的那抹笑意怎么看怎么无奈和头疼!

    可不就是为了躲清静来了!婚礼在即,杜皓宇这一直当甩手掌柜的准新郎官风尘仆仆的朝家里赶!谁知道,没来得及喘口气的赶回家,看到的就是鸡飞狗跳乱糟糟的场面!

    一边是有些眼生的七大姑八大姨嘴上说着第一次来京城,但压根跟当成自己家似的满院子乱窜,进屋就左翻翻右动动,身后还有一群熊孩子看见好吃好玩的就连吃带拿的。

    这些姑且还都能忍,关键是大姑父和小姑父家的那两位老太太,杜皓宇突然也想啧啧两声……

    婚礼的事情自己一直没管过,杜皓宇倒是想去准丈母娘家看媳妇去,可实在怕了七姑八姨们的那张嘴,要是不在家陪着,害怕她们到时候挑理儿!这不,一个头两个大的杜皓宇忍了一下午,等王大江他们都下班回家了,趁着众人不注意,借口接芽儿下班回家,赶紧跑出来让耳根子躲躲清静!

    人们常说,岁月就像是一把杀猪刀!在芽儿眼里,这把杀猪刀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渐渐磨掉了自家哥哥们身上的棱角,一个个变得圆滑内敛,深不可测!

    尤其是杜皓宇,因为在一众小辈当中年纪最长,身上的担子也最重,小时候那个护短又“侠肝义胆”到有些莽撞的大哥,变得沉稳内敛,变得不动声色!芽儿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自家大哥这一面了!

    而能把大哥逼到这份儿上,芽儿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安的预感!而事实情况,还真不是杜皓宇夸张,故意吓唬芽儿。

    因为是杜皓宇和王大江兄弟几人一块举办婚礼,娶得还是京城的媳妇儿,婚礼又是在京城举办,几家人的亲戚这一回可以说是倾巢而动!

    尤其是王家和郭家的亲戚,早就知道王大江他们有出息,连老家的镇长都会给面子,一直很想到京城来见识见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正巧赶上自家亲孙子(亲侄子)的婚礼,又说好了包吃包住的,两家人老老少少的几乎全来了。一来组团参加婚礼,二来说不准还能让侄子们给安排个好营生,以后也留在京城当城里人!

    就连芽儿大舅他们,这次过来,不仅特意带上芽儿的几位表哥表嫂,还有家里的几个孙子辈的!

    再加上杜建设这当亲小叔亲小舅的一家子,还有杜爷爷特意打电话回去邀请的清河湾的老村长和太叔公他们,这么多人可不得坐满一节车厢!

    光是这么多人就能想象有多乱了,更别说有人还别有心思了!

第1010章 城() 
套用二十一世纪那句广为流行又霸气侧漏的网络俗语“别崇拜哥,哥只是一个传说”,当初凭借着“打虎亲兄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闯劲和狠劲,杜皓宇他们兄弟八个人在青山县城赢得了“八大金刚”的美名,可谓威名赫赫,无人敢惹。至今,在周围十里八乡同龄人之间仍是这般传说中的存在!

    当然,八大金刚在青山县老家如此经久不衰的存在感靠的可不当初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

    在青山县,杜皓宇他们绝对属于“农家子跃龙门”的励志典范,给乡亲们脸上争光啊!如今说起这堂表兄弟八个来,十里八村的老乡都不得不竖大拇指,羡慕嫉妒恨的感慨上那么一句“老杜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要知道,由于时代使然,说到在六七十年代谁最光荣,绝对是工人老大哥啊!尤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哈哈的年复一年的靠老天爷吃饭的老农民,最眼馋那些每天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用担心旱涝的城里人了!

    光是工人的铁饭碗就能让农民这么羡慕了,就更别说谁家出个鱼跃龙门的大学生了!要知道,在乡下谁家能有那么一门当工人的亲戚都是倍有面子的事儿,在村里谁会高看一眼,卖个面子!

    但是,古人都说了,仓廪实方能知礼节。道理都懂,但那年头老百姓肚子都填不饱,谁家有那个闲钱舍得供孩子念书啊!

    在老百姓眼里,供大学生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绝对的凤毛麟角啊,十里八村的多少年都出不了一个!自家孩子能认得几个大字,能写会算哪怕在村里当个小队长记记工分啥的,乡亲们就已经十分知足了!

    说到底,那年头日子过得清苦,再加上时代使然,在不少老百姓眼里,念书无用啊!

    不过,这凡事都有例外啊,还真就有人哪怕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也舍得让孩子念书的!当年,不知道多少人为这事儿,等着看杜也笑话。

    老杜家那几个孙子外孙都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的,身体板棒实的很,下地挣工分绝对不比成年劳力差!偏偏那杜老头,有几个闲钱也不说张罗着给都半大小子了的孙子们盖房子娶媳妇,偏偏让他们都去读书,念完初中能写会算了,还接着念高中!

    那两年,不知道多少人嘴上奉承着,心里头不知道怎么嘀咕,就等着看笑话呢!

    这老杜家,哪怕再往上数三代也还是泥腿子出身,顶多早些年的时候家境好些罢了!但再怎么说,也是寻常乡下人!村民们就闹不明白了,杜老头挺精明的一个人,咋就死活闹不明白这简单的道理呢!小一辈的念再多的书,杜老头是有关系能把孙子和外孙弄进县里的厂子上班,还是有门路让孩子们去念工农兵大学啊!

    但村民们也没看多长时间的笑话,杜老头没把孙子外孙子弄进工厂,倒是杜建设这当小儿子的赶上好机会,进县里的厂子上班了!这不,没过多久,同时进去的那批年轻工人都还在车间出苦力呢,能写会画的杜建设已经开始坐办公室学画图纸了!

    为这,不少村民心里开始冒酸,咋就这么好运气呢!可这酸气还在肚子里头打转呢,老杜家又让整个青山县的乡亲们刮目相看了一回!

    上头下达新政策,要恢复高考了!而就在恢复高考的那年,杜老头那八个念书的孙子和外孙子齐齐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