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

第426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426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婶子来回打量了几遍婆媳俩的脸色,明明是特意赶过来劝架的,突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口了!

    杜家大姑见老婶子过来了,赶紧下炕让老婶子炕上坐,还脸上带笑脆声跟老婶子问好。杜家大姑想的明白,大不了自己去京城投奔儿子和爹娘去!虽然知道离婚俩字伤了男人的心,也心疼男人,可丈夫耳根子软,自己得下一剂猛药,再也不能再这么纵着老太太了!

    跟杜家大姑的坦然相比,盘腿坐在炕头上动也没动的老太太嘴角耷拉着,脸色是一阵红一阵黑,阴郁的不得了!

    王大友刚才猜错了,老太太不是漠然,老太太是气愣了,吓呆了!这几年,舒坦的日子过习惯了,竟然忘了大儿媳妇是什么脾性了!

    儿子和儿媳妇离婚,老太太当然想过,这些年还没少想!不过,老太太虽然性子孤拐,但心里什么都看得明白,尤其是有小儿媳妇和俩闺女整天在耳边嘀咕,什么开了大厂子了,什么大院了,什么出国,什么省长县长的……

    听说那俩以前并不得自己意的大孙子现在一个比一个有出息,要是老大两口子离婚了,估计俩孙子就真的彻底成老杜家的了!清河湾老杜家,这几年也越发展扬了!跟老杜家亲近,往后好处多着呢!虽然不管怎么着,自己就是不喜欢大儿媳妇,但是,就是再换一个儿媳妇,也比不上老杜家的闺女!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太太也不敢逼儿媳和儿媳妇离婚!要说这世上还有执拗又左性的王家老太太害怕的人,非清河湾老亲家杜爷爷莫属!

    王老太太见儿子也不嫌家丑外扬,真的去找几位叔公和村长,气的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王家老太太平时最爱面子,哪里愿意丢这个人!

    老太太因为一时没提上气来,没能叫住王大友,等气息平稳了一些,狠狠的瞪儿媳妇,这婆娘还好意思提当年分家的事儿,还敢说离婚!

    当年,只给了五十斤粮食让两口子出来单过,算是自己考虑不周,可是,第二天清河湾杜老头就带着他仨儿子和清河湾十几个棒小伙子拿着棍子铁锹冲到大王庄。虽然说是帮闺女拉走嫁妆离婚的,也没喊打喊骂,可人在自己家门口堵了三天算是怎么回事啊,吓得自己有半个月没睡好觉!

    还有,还有那亲家母平时在外人面前和和气气的人,那话和声细语的从她嘴里说出来,比刀子都厉害,臊的自己有一两年没能在大王庄抬起头来!

    就是现在想起来,王老太太还心有余悸!有这样的爹娘,闺女能好招惹到哪里去?

    幸亏京城远在千里之遥,杜爷爷被小孙子亲了一脸油乎乎的,虽然连着打了几个喷嚏,饭后嘎嘣跟糖丸子似的嚼了一颗芽儿配的药丸子,也没在意。

    要是知道王家老太太这么嘀咕自己的,杜爷爷说不得又要带着自己大大小小十几个孙子外孙和孙女婿杀到大王庄了!

    娘的,自己什么时候去堵亲家的家门了?自己当时是真的帮大闺女拉嫁妆去了,不过,那时候自己才知道,自己给闺女打得嫁妆都被偏心老太婆要给陪送给她闺女了,还怎么拉?闺女眼泪汪汪,怀里还抱着刚出生大外孙,女婿又一个大耳刮子接一个大耳刮子扇他自己,自己心软,怎么开口让两口子离婚!

    要是不让小伙子们抄上家伙,带上铁锹和棍子,自己怎么给闺女和女婿搭两间茅草房,怎么砍两棵树现打一张木床凑活着过日子?

    当然,杜爷爷确实故意让那群小伙子往篱笆院前堵了几回,还不兴帮闺女出口气的啊!

    当年那件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杜爷爷和杜奶奶早当成过眼云烟了,不过,王家老太太却是实实在在的心有余悸!

    等老太太好容易才平复心中突然涌出的因为那件往事带来的惊魂未定,才发现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叔公和村长都已经过来了,连院子里也站了不少看热闹的乡亲,好面子的老太太羞得面皮一阵青一阵红!

    大王庄之所以叫大王庄,是因为村子里几十户人家没有一户外姓,都姓王。要再往上数,都是一个祖宗的!在村里,几位老叔公和村长说话比公安局管用!

    能请动几位老叔公出马,在大王庄那就是顶天的大事!上一回,还是村里翻修小学呢!而那一回,乡亲们都记着呢,王大友一家资助了大头,为此老太太还闹了一场,大友又出钱帮他妹妹家翻修了房子!

    这边,王家老太太却看王大友的神色越发不善了,大儿子就是一块榆木疙瘩!殊不知,老太太表现的太明显,看得几位老叔公连连摇头,大友是多仁义厚道的晚辈。

    而杜家大姑性子爽利果决随杜爷爷,身正不怕影子斜,杜家大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乡亲们的眼光是雪亮的,自己这个当晚辈当儿媳妇的一点都不理亏!

    知道几位老叔公和村长都好烟,杜家大姑特意拿出来几包王大江他们带回来的特供烟,给老叔公和村长他们点上。

    作为大王庄的最高行政长官,村长颇有些见识,看到烟盒上那特殊标记,眼睛亮得放光,闻了闻,压根没舍得抽,小心翼翼的把烟别到耳朵后面。就带着标记的烟,估计连省长平时都不一定能抽的到!大友家那俩孩子能耐大着呢!你说,这老太太咋就看不明白呢?

    几位老叔公虽然不知道烟是什么烟,但也是把烟卷别到耳朵后面,这回是来断家务事的!虽然老话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几位老叔公觉得这家务事还真不难断,难的是怎么解决今天的事儿!不能因为婆婆孤拐不管老人,可是,大友媳妇又委屈!

    本来很敞亮的大瓦房里,几位老叔公坐在炕下的太师椅上,王老太太和老妯娌坐炕沿上,王大友和杜家大姑在一边拘谨的站着,门口挤满了周围的街坊邻居,一时间鸦雀无声!

    杜家大姑见几位老叔公都没说话,知道他们为难,自己主动开了个话头,“几位叔公,今天把您们都请过来是为了啥事,大友在路上肯定也跟您们说了!现如今,我这个当晚辈的实在做了难,恳请您们几老帮我拿一个主意!

    要是婆婆她真看不上我这个儿媳妇,我今天晚上就卷铺盖走人!要不然,婆婆就麻烦她看得顺眼的儿媳妇伺候了。毕竟,婆婆她两儿两女,不能指望我们一家!”

    说后面几句的时候,杜家大姑瞥了两眼躲在角落的小叔子夫妻俩和小姑子!王大友闻言,下意识的抓住杜家大姑的手、

    几位老叔公听杜家大姑这话说的嘎嘣脆,面面相觑,突然觉得老话说的还真对,清官也难管家务事儿。儿媳妇讲的有理,而当婆婆的看来也不会服软!

    在几位老叔公面前,村长算是晚辈,摸了摸耳朵后的烟卷,只好开口道,“大友媳妇,可别再说离婚不离婚的,咱大王庄就没有拆伙的夫妻!大江和小江有出息,眼看又要成家了,你们夫妻享福的日子都在后头呢!”

    王老太太被彻底强硬起来的大儿媳妇弄得头晕,又愧又臊的,刚才一直犟着没有吱声。这会儿见道理好像全跑儿媳妇那边去了,立马清醒了,“都说嫁鸡随鸡,我一把屎一把尿把王大友拉扯大,你是他媳妇,难道你们两口子不该给我养老了!”

    刚才一直跟缩脖子鹌鹑钱招娣见婆婆重拾威风,也忍不住站出来帮腔,“是啊,大嫂,从咱们分了家,这前二十多年可都是我跟大志赡养的娘!”老太太这把年纪了,不中用了,万一要是再有个三灾八难的,不光得伺候她,花销肯定也不少!钱招娣好容易才哄着老太太住到老大家里,可不愿意再把老太太领自己家里去!

    瞧瞧,这才是亲婆媳俩,一唱一和竟然配合的默契无间!

    人的思想最容易被拐到沟里去,不光门口有不少新进门的小媳妇嘀咕,就连村长和几位老叔公也是真为难了,“大友媳妇,你看这?”

    杜家大姑挑了挑嘴角,面露嘲讽,不把几位老叔公逼到份上,他们最会和稀泥!

    把刚才拿烟时塞到兜里的纸条摊开,递到几位老叔公面前,“几位老叔公,还有村长,当年我跟大友就扛着五十斤粗粮和一口破锅被分家出来单过的时候,那会大江还没满月呢,我们一家三口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那天,我们求到长辈们跟前的时候,婆婆直接给我们签了这张纸条,以后婆婆的事儿,我们生不养死不葬,这纸条上面还有村长叔和几位叔公的手印呢!”

    半张泛黄的纸条,寥寥两行字,还有六七个因为年份已久印泥变得暗红的手指印,立马愧的几位老叔公老脸通红,那桩家务事也是经的他们几个人的手,一家三口当时真的算是被老太太狠心扫地出门!

    门口,年长的也都记起来了,忍不住跟这些年才娶到大王庄的媳妇们讲一讲!

    如果说王家老太太刚才是又愧又臊的话,这会却是真的恼羞成怒了!

    杜家大姑也不给老太太再倚老卖老的机会,“当年,要不是我爹带着我娘家兄弟给我们两口子搭了两间茅草房,又勒着肚皮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布袋的粮食,说不定第二年的春天,我们一家三口坟头的野草都老高了!那时候,老太太咋就不想想王大友也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呢?”

    “还有,弟妹,你说前些年都是你们养的老,那我问问你,那几年都还吃不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一个月十五斤粮食,后来又加了五块钱的零花!后来日子好过了,一点点的长,四季的换洗衣服,逢年过节的鸡鸭鱼肉,我哪一个节令忘过了?这几年,娘非要跟我们住,我提没提过这张纸条的事儿,一次都没有!老太太住我们这里时,你们有谁送过一斤粮食?老太太有吃有穿还一个月跟我要三十块钱的零花,老太太把零花花谁身上了?……”

    杜家大姑一番话可以说是字字心酸,王大友即心酸又心疼,堂堂五尺汉子也差点掉眼泪下来!

    有那些心软的小媳妇和大婶子也跟着抹泪,这要是换成她们,肯定是老死不相往来!

    那些上了年纪的,看杜家大姑的眼神满脸疼惜,这样的媳妇多好,有人咋就不知足呢!整个大王庄,有谁舍得给老人三十块钱的零花,别说三十了,三块都没有!还有,王大友也足够对的起他那几个兄弟姐妹了,帮着收拾了多少回烂摊子,平时帮衬了多少!

    乡亲们的指指点点,听的王家老太太耳朵嗡嗡响,气的直喘气,恨不得直接就晕过去!就说老杜家的闺女属猫的,看着老实,一不注意就挠你一爪子!

    谁说这婆娘是直肠子,一肚子的歪歪肠子,有她这么指责长辈的吗?王家老太太是真的想晕过去,只不过,这几年吃好喝好,身子骨康健想装也装不了!

    杜家大姑是最冷静的一个,“几位叔公,村长,我还是那两句话,虽然不该让您们几老掺和我们的家务事,我这不没办法了吗,您们帮着我拿个主意吧?”

    几位老叔公虽然有些偏心,处事都还算公正,再一想王大江哥俩还有清河湾老杜家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心里的天平不自觉就倾向杜家大姑这一边。拿下刚才别到耳朵后面的烟卷,抽了几口,等屋子里被抽的烟雾缭绕,这才开了口,“大友娘,你看呢?”

    所有问题不都在这老太太身上吗?你说你好好的享享福,折腾啥!就说那几个孩子被她宠成啥样了?

    王老太太黑着一张脸,不说话!

    王大志和钱招娣夫妻俩一看,这样不行啊,老太太的压箱底的东西早就都让他们花了,他们现在可养不起老太太了!可是,偷瞧了一样几位面若沉水的老太公,夫妻俩又没胆子说。

    王翠英是嫁到本村的,刚才也被村长顺路叫了过来,因为丈夫在身边,刚才一直没说话,虽然是同村,但毕竟是外嫁女,她没说话也没人往她那儿扯!

    不过,这会见二哥二嫂都蔫了,王翠英终于站不住了。要说王大友他们兄妹几个里边,就王翠英小算盘多,老太太要是不跟大哥大嫂住,自己上哪儿蹭好处去!

    就是大哥现在不想给小锋再找份工作,将来老太太跟大哥他们搬京城,自己一家跟过去,大哥他还能开口撵人?至于离婚,王翠英首先是一百个不同意,要是大嫂跟大哥真离婚了,那俩侄子不下狠手收拾二哥和自己才奇怪呢!那俩小子可不是好招惹呢!

    王翠英比钱招娣会说话多了,张嘴就连连示弱,“大嫂,当年也是因为家里穷,当然,娘也有做的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那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了,咱就不提了!咱现在就说给娘养老的问题!

    大哥,大嫂,你们看二哥他家那条件!娘跟二哥他们住哪有这里舒坦,我啊,也劝劝娘改改她那臭脾气!”

    说完,王翠英跑到老太太跟边,又是给老太太抚胸顺气,又是细细劝慰,好一通忙活!老太太的脸色也越来越好,王翠英能想到的,老太太能想不到?再嫌弃大儿媳妇,也得承认跟着大儿子他们住,小日子不知道有多舒坦!大不了,大不了自己以后忍忍脾气!

    杜家大姑心里戈登一声,可不能让小姑子坏了自己的大事儿,直接看向王大志夫妻俩。王大友心疼媳妇,也不能真不管老太太,更不愿意跟媳妇拆伙,今天晚上也是第一次开口。

    “大志,弟妹,老太太跟我们两口子脾气再不对付,那也是长辈,我们也不能真不管她!婆婆既然跟你们住的顺心,那这样吧,弟妹,你费费心,我们一个月给老太太缴五十斤粮食,五十块零花,逢年过节再加两百!”老太太眼不见心不烦,自家也花钱买个省心!

    杜家大姑和王大友不愧是脸都没红过的老夫老妻了,连说的话都一模一样!

    夫妻俩话音未落,屋子里一片抽气声!五十斤粮食?五十块零花?还能再加两百?

    这几年,村民虽然不愁吃喝了,但除了心眼活泛有能耐的,靠天吃饭地里刨食的老百姓手里还真没俩活泛钱,一个老太太哪能用得了这么多!

    王大志和钱招娣两口子更是眼睛放光,想也不想就连连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