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

第423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423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护犊子的杜爷爷他们不一样,翟爷爷这回是跟翟耀辉一国的!

    怕翟耀辉招架不住,翟爷爷直接就把前两天才刚送过来的基金运作账目塞给翟耀辉,这可是要紧事!

    小茶几旁,芽儿和翟耀辉在悄声核对账目。虽然基金运作有专人负责,估计也没人敢在翟爷爷这个老将军顾问的眼皮子底下打马虎眼,但哪怕再忙,芽儿依旧会翻看每三个月的基金总览。芽儿还指望自己那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可不希望半途被人吹灭了!

    孙媳妇和孙子在忙正事,翟爷爷看了一眼气的呼哧呼哧的杜爷爷,抓了一把松子嗑着,心情悠闲的很!

    翟耀辉是自家事自家知,下午的时候因为抵不住小媳妇的睡颜,就和衣小憩了片刻,哪里能想到几位老爷子竟然联袂而至。

    以翟耀辉的敏锐和身手,本来是奇偶能在老爷子们推门进来前“毁尸灭迹”的,只不过,偏偏就事有不巧,胳膊早习惯给芽儿当枕头枕着,而领口的扣子又缠着芽儿一缕头发。

    老爷子他们进去时,翟耀辉怕扯到芽儿的头发,正微微俯身解扣子上的绕着的发结呢,从老爷子们的角度看,那就是一只大尾巴狼正品玉摘香。

    翟耀辉还没怎么着,几位老爷子却羞红了老脸,非礼勿视,赶紧鸟悄的退了出去。

    到了院子,小冷风一吹,杜爷爷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自己该把翟耀辉那小兔崽子扯出来暴打一顿!

    等杜爷爷相通这一关节,翟耀辉已经面色如常的出来了,一点都没有被抓包的自觉。弄了半天,心虚的反倒成了自己,杜爷爷觉得自己肚子里的火气就好像是一拳砸到棉花上,有气没处撒!

510<;()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口头禅虽然听着粗糙;但朴实的字眼里蕴含着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悟到的那种平淡无华的幸福。

    杜爷爷这个当大家长的点了头;杜皓轩他们几个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可谓是曙光近在眼前。

    上午的时候,丑媳妇见公婆这一关顺顺利利,再接下来该是毛脚女婿去拜访老泰山了!院子里,天色渐暗,熬得粘稠的小米粥都端到客厅里的饭桌上来了;而那头;杜爹和翟学文这俩当长辈的还在口若悬河,亲自向杜皓轩他们几个传授讨好老泰山的经验。

    没人搭理的郭小海,怎么瞅哥几个脸上的喜气怎么觉得凄凉又心酸。八大金刚里边;现在也只剩下光棍一身轻的郭小海还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的肆意的挥洒青春呢!

    想当年,兄弟八个吃的是同一口锅里的饭;睡的是同一个大通铺,平时一起招猫遛狗,一起爬树掏鸟窝下河摸泥鳅,一起挨杜爷爷的大鞋底。

    郭小海越想越眼热,眼神里的艳羡藏都藏不住,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呢!别看郭小海平时吊儿郎当的,看着很洒脱,只是还没碰到合适他的那个人!

    这人吧,就怕心里不平衡,一不平衡就想挑点事儿!郭小海见老人那桌都盘腿上炕了,眼神闪了闪,无事献殷勤的递给芽儿一个刀切奶香小馒头,骨碌乱转的眼珠子在杜皓轩他们看来是明晃晃的挑衅,“芽儿,你对几个准嫂子有什么看法啊?”

    人们常说姑嫂难相处,到了这里,变成了郭小海这小叔子难缠了!郭小海虽然觉得几个准嫂子都还不错,但吃味自己宝贝妹妹这一条,郭小海心里还惦记着呢!

    冷不丁被郭小海这么一问,芽儿有点愣神。而那边炕头上,杜爷爷他们也都住了筷子,等着芽儿的答案呢!是呢,自家芽儿最精乖,看看她有什么看法!

    芽儿见几个哥哥神色有些紧张,眼都不错的试图从自己脸上猜出答案,顿觉压力山大,眨了眨眼,实话实说道:“我?我没什么看法啊!”

    “怎么能没看法呢?”郭小海被芽儿这句听着有些无辜的答案给憋住了,着急的跳脚,干脆挑明道,“譬如说,你觉得她们性格怎么样?能不能跟她们合得来?”

    “是啊,芽儿,你觉得怎么样?”杜皓轩也替郭小海补充了一句,显然也认为自家芽儿的意见十分重要!

    自己的看法竟然这么重要,怎么有一种自己在给哥哥挑媳妇的错觉!满心满眼的信任,好像自己只要说不好,就要去对方闹掰似的,芽儿使劲摇摇头,赶走这个荒谬的念头!

    “哥,我真没有什么看法,只要你们觉得喜欢就好!又不是我跟嫂子们一起过日子!”芽儿加重了语气,坚定表明自己绝对不当挑刺的小姑子的立场!

    “你!”郭小海是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憋得脸红脖子粗的,以前也没发现芽儿这么迟钝啊!

    见芽儿太漫不经心,郭小海忍不住危言耸听道:“芽儿,你就不担心将来嫂子娶进门,不奉翁姑,欺负你这个小姑子啊!”

    芽儿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这是把自己当小孩子吓唬啊!遂反问道,“小海哥,要是你,你能娶这样的媳妇进门?”

    当然不能!郭小海虽然没说出来,但变得义愤填膺的表情说明了他的答案!

    你也知道不能啊!杜皓轩他们把拳头握的啪啪响,郭小海皮痒了,竟然挑拨离间!

    拳头的关节错骨声,听的郭小海头皮阵阵发麻。哑口无言的郭小海,终于发现自己好像也把自己绕进去了!

    郭小海自讨没趣,舔着笑脸帮翟耀辉盛了一碗稀饭,能拉一个同盟军算一个同盟军!

    一家老少没人搭理赔笑脸的郭小海,该吃饭的吃饭。芽儿刚才那个答案虽然不像是答案,但仔细一琢磨,说的也挺有道理!

    又到周末,杜皓轩他们几个准毛脚女婿打扮的精神奕奕,各自提着礼品登门拜访老泰山。一大早出的门,天擦黑才醉意微醺的回到家!

    压根不用多问,就看几个人脸上的傻笑就能猜得出来好事成了!

    一连好几天,家里都喜气洋洋的。就连淅淅沥沥下了一天,还夹带着似雪非雪的冰滴的冷森森的冬雨,都没能影响一家人的好心情。

    而千里之遥的青山县,冬天要比京城冷一些,前两天也才刚下了第一场冬雪。虽然只有零零星星几片雪花,落地即化,但冬天真的来了!

    地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最喜欢冬天。春耕秋收,到了冬天,守着满仓的粮食,休养生息,从第一场冬雪猫冬到来年第一场春雨!

    初雪过后,寻常老百姓窝在家里猫冬,就是赶集的日子也都不爱动弹,连带小摊贩们的生意也都萧条不少。

    挨着红旗公社镇政府的那家小吃铺,这几天也清清冷冷的,不过,老板和老板娘却意外的满脸喜庆,乐呵呵的!

    早鸟枪换炮,弃了马车改用机动三轮车拉客的车老板子,一边呼着嘴巴,哧溜哧溜喝着奶白浓香的滚烫牛肉汤,一边跟老板闲扯,“大友兄弟,家里是不是有啥好事?瞧你乐的,嘴巴都酸了吧!”

    车老板子嘴里喊的大友兄弟,就是小吃铺老板王大友,也就是芽儿大姑父。人已到中年的王大友看着比以前风吹日晒出来的红黑脸皮白净不少,只不过,憨笑时却跟以前一模一样!被车老板子打趣,也就咧嘴笑笑!

    杜家大姑正好从柜台后面的小厨房端了俩热腾腾的硬面饼子给车老板子送过来,闻言,就接了车老板子的话茬,笑的爽朗,“可不是有喜事了!”

    “哦?啥大喜事能把你们两口子乐成这样?莫不是大妹子你老蚌怀珠,又要给大友兄弟添个小子了吧?”车老板子每天都来小吃铺吃饭,跟王大友熟的很,开玩笑什么的也没什么忌讳!言辞间,好像也眼热的很!

    这周围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清河湾的老杜家,孙子辈个个成材!听说杜家老爷子早就搬到京城享清福去了,住的是清朝时候的皇子皇孙曾经住过的大院子,整天吃的是鸡鸭鱼肉,可人家没忘了这里是根,又是铺路,又是建厂,帮着乡亲致富,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事!

    整个青山县提起清河湾的杜家,哪个都得竖起大拇指来!谁不眼热老杜家的那俩姑爷!媳妇不仅好生养,一生就是仨出息的小子,就连人家的老丈人和大舅子、小舅子都是好的!王大友他那俩大儿子能成材,可不是老爷子督促调教出来的!

    还有,就老杜家的那个小小年纪就会扎针的孙女,模样俊的跟画里的人似的,听说人家找的婆家可是连省长都得毕恭毕敬尊称一声老将军的大官家的孙子!当时,在清河湾下乡的时候就瞧上小姑娘了,哪得多大的缘分啊!

    大友兄弟就因为有俩有出息的儿子,还有家里彻底发起来的岳家,在整个红旗公社都能抬头挺胸的横着走,连公社书记都得礼让三分!

    在乡下,最不缺的就是爱传话的人。本来就传的影影绰绰的,暑假时,清河湾的老村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从京城回来,经由他们描述,这下子,杜家一家更是彻底被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妖魔化了!

    车老板子接过杜家大姑递过去的饼子,直接狠咬一口,自己早起晚睡的拉活,可不就是想着也能培养出来几个像大友兄弟家那俩孩子那么有出息的孙子!

    杜家大姑可不知道车老板子眨眼的功夫感慨了那么多,笑着直接顶了回去,“柳老哥,你真会开玩笑!就是我真还能生,也得生个香软的闺女!”

    王大友虽然知道媳妇肚里没娃,可一听闺女俩字,嘴巴还是忍不住裂了又裂,要是真能有一个跟芽儿那小丫头一样的闺女,才是大喜事呢!

    车老板子表情了然,追问道,“弟妹,那到底是啥喜事,说出来也让咱沾沾喜气!”

    因为是喜事,杜家大姑也不藏着掖着,嘎嘣脆的解释道,“这不,我们家大江和小江都终于找到女朋友了!前两天他们打电话过来,说他们已经去女方家见家长了!让我们有时间去京城一趟,跟亲家见见面,商量他们的婚事!”

    “哎呦,弟妹,啥叫终于找到女朋友了?就你家俩儿子的条件,漂亮姑娘还不得排着队让他们挑啊!不过,这可真是大喜事!你们两口子赶明都能抱孙子了!”车老板子平时拉客,也是个能说的,两句话就把杜家大姑说的乐开了怀!

    不过,杜家大姑嘴上还是谦虚了谦虚,“抱孙子那是以后的事儿,我啊,就盼着他们能早点结婚,我也好少一桩心事是一桩心事!”

    “可不,咱们当父母的永远操不完的心!”车老板子也是心有感慨,随后又满脸好奇的接着打听道,“对方闺女是哪里的人?也是吃国家粮的吧?”

    “嗯!家都是京城的!”杜家大姑虽然爱说爱笑,但关键时候嘴巴还挺严。

    没能打听出来更详细的,车老板子也不在意,笑着恭维道,“那你们两口子有大福气,能享城里儿媳妇伺候的福了!对了,听说你们家老小也在京城念书,那等大江他们结婚了,你们估计也得搬到京城去住了吧?以后想喝这么真材实料的牛肉汤可不容易了!”

    “咱们又不吃国家粮,住城里连个鸡蛋皮都得买,可住不起城里!”杜家大姑摇摇头,不愿意多说。

    虽然很想搬,可家里有老人,一时半会是搬不了家的!杜家大姑清楚婆家人是啥品行,可不愿意拖着一帮蝗虫打儿子们的秋风!

    王大友因为理亏,更没有吱声。家里老太太这几天三天两头的重新往这个话茬子上扯,虽然儿不嫌母丑,自己这个当儿子的不好说老人的是非,但是老太太心里是打得什么主意,王大友心里清楚的很!

    总之一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511<;() 
青山县周围群山绵延;而青山县下属的红旗公社坐落于群山之中;可以说是三面环山;唯一一条主干道就是通往县城的那条公路。

    杜家大姑夫妻这间小吃铺虽然开在这条主干道上,又紧邻着公社,算是繁华地带了,不过,生意也算不上有多好;甚至有些萧条!

    毕竟;这年头普通老百姓的兜里可没那个闲钱舍得下馆子!到王家牛杂铺落脚吃饭的,大多都像是车老板子这样往来做小买卖的,还有在公社上班又不愿意吃大食堂的!

    总之一句话;这间王家牛杂铺跟前几年他们在县城开的那家红红火火的小饭馆相比,生意清静的甚至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而且;小吃铺也就中午那一段时间开门,吃食也简单,牛杂汤,牛肉汤,面条,另外加上几样固定的招牌式家常小菜。

    不过,杜家大姑他们并不指望着这间小吃铺过活,只不过是人闲不住,挣俩活泛钱。毕竟,小吃铺的买卖虽然不温不火的,可也比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挣得多!

    当然,这也是杜家大姑夫妻俩有底气,手里不缺钱花!前几年他们听了芽儿的怂恿,跟杜家小姑合伙在县城里往来热闹的地段附近盘下来二十几间店面,每年只收租金这一头,就把俩家人的腰包撑的鼓鼓的。更别说,王大江兄弟也都孝顺,虽然知道父母手里有余钱,逢年过节的照样往家里寄钱!

    再说了,虽然小吃铺的买卖不温不火,可人也清闲不是!而且,离家又近,一早一晚的还能照应着家里。王家老太太前两年可没少酸言醋语的数落王大友夫妻俩,埋怨夫妻俩把老人抛一边,一点都不孝顺!

    王大友憨厚老实,杜家大姑性子泼辣爽利,王家老太太的性子执拗的很,人又偏心,以前就看不大上长子夫妻!后来,因为王大江兄弟考上了京城的大学,眼看着要有本事了,老太太这才消停下来!

    不过,老太太以前明明是一副要跟长子一家老死不行往来架势,却因为眼馋长子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被耍小心眼的小儿子夫妻俩一撺掇,王家老太太立马就抱着自己的行李,包袱款款住到王大友家!

    杜家大姑性子泼辣,早些年就跟婆婆生了嫌隙,不过,杜家大姑心宽,为人又明理,再加上家里条件宽裕,尽量无视婆婆的偏心,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对婆婆拿自家的东西帮衬小叔子和小姑子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难得糊涂发挥的淋漓尽致!

    刚开始,王家老太太因为理亏还有一些收敛,后来见杜家大姑恭敬柔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