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

第263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263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俩比芽儿还要大上两岁的姑娘,这会都眼巴巴的看着芽儿,要求道,“芽儿,等过完年,你给俺们补课吧!你以前给俺们寄回来的参考资料,俺们有好多地方都看不懂呢!不光俺们俩,村子里还有好几个呢!俺听柱子哥和二栓哥他们说过,你比学校老师都管用!”

    自从恢复高考,跟十里八乡的村子相比,清河湾的大学生是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

    原本眼光浅,不舍得拿钱供孩子念书的家长们,看看已经毕业捧上铁饭碗的杜家兄弟几个,还有二栓和柱子他们,那叫一个眼热。

    再看看被接到城里享清福的杜老头他们,有好榜样在眼前,朴实的乡亲们观念早改过来了。都是为了孩子好,即然多念书好使,家里就是穷的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念书。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的,当年芽儿给杜皓宇他们补课的事儿,被乡亲们传的极富神秘色彩。清河湾的乡亲大智若愚着呢,都知道老杜家的芽儿是文曲星下凡。你不信?那你就去打听打听,人家可是满分的高考小状元。

    淳朴的家长们骨子里也带着那么一点小狡猾,都知道胖丫和荷花这俩丫头跟芽儿关系最好,这是让她们俩来打头阵来了。

    老杜家一大家子看芽儿多稀罕,心知肚明的家长可不敢直接跟杜老头商量这事。大过年的,让杜老头的小棉袄给几个学生补课,不被杜老头拿扫帚扫出来才怪。

    不过呢,要是芽儿自个同意了,那就是两说了。说不定,杜老头还会主动提供好吃好喝的,顺便提供暖和和的地方。

    被精明的家长带到沟里的荷花和胖丫,两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一边一人,抱着芽儿的胳膊跟小时候一样耍赖,“芽儿,行不行啊?”

    荷花和胖丫俩人分量都不轻,芽儿被坠的打晃,赶紧答应,“行!当然行!年后就补!”

    芽儿的一声行,喜得俩姑娘把芽儿好一阵揉搓。F省是个山省,教育水平本来就比较落后。而在F省里,青山县又属于扯后腿的那种。学习成绩在学校只处于中上的胖丫和荷花,现在有了芽儿的保证,似乎,录取通知书都到手边了。

    正跟芽儿玩的好好的奶娃子们立马不乐意了,坏人,敢抢他们的芽儿姐姐。

    一群穿着厚棉衣愈发显得圆滚滚的奶娃子们,用全是肉窝窝的小胖手推啊搡啊,想把霸占了他们芽儿姐姐的俩人推开。

    荷花和胖丫俩大姑娘都是孩子性子,利用自身的体重优势,跟一群奶娃子闹的不亦乐乎。

    芽儿遭了秧,被两帮人马挤的左摇右摆。

    直到,浓浓的饭香味钻过密实的屋门,透过门帘子,传到屋子里。鼻子尖的胖丫抽抽鼻子,捂着肚子开始喊饿。

    可不是,杜爹把人接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半晌午了。刚才,这老老少少的又听外面的新鲜事听得入迷,都忘了时间了。

    现在,早就过了开饭的点了。要知道,冬天是乡亲们猫冬的季节,饭点比平时要早。

    胖丫闻到饭香味了,其他人也都闻到了。整个清河的人,差不多都聚在杜家宽敞的院子里。这会,闻到饭香味,虽然还没听够,也都纷纷告辞。

    杜爷爷见状,赶紧朝告辞的乡亲喊一声,“乡亲们,今天家里准备不足,我就不留大家了。家里忙活完的乡亲,明天都别忘了早点来这边帮忙。三天流水宴,到时候都敞开肚皮吃。”

    不少人立马乐呵呵的回道,“成!杜大爷,只要好酒好肉管够,让咱们啥时候帮忙都成!”虽说这几年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不少,可是真能敞开肚皮大鱼大肉的吃的机会并不多。

    “放心,好酒好肉绝对管够!”人逢喜事精神爽,杜爷爷可是第一次掏腰包掏的这么痛快,鸡鸭鱼肉准备的相当充分。

    不过,想到鱼,杜爷爷赶紧朝一帮壮小伙吆喝两句,“二柱子,栓子,你们回家赶紧吃饭。下午都帮大壮和文昊他们去塘子里起鱼去!鱼还是现捞的新鲜!”

    “好嘞!杜爷爷您不用操心!反正那些鱼也都是要进俺们的肚皮,绝对捞够!”清河湾这群棒实的大小伙子最爱干这事。

    山脚下的几口塘子,是清河湾的集体财产。这两年,每到了年底,塘子里起出来的那些鱼,除了村子里留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都拉到县里的菜市场去卖。

    小商小贩早就不是投机倒把了,于是,乡亲们最朴实想法就变成,鱼肉是好吃,可兜里揣着钞票老百姓心里才踏实。刚进腊月的时候,村子里就起了一回塘子。剩下的,都被杜爷爷包圆,继续在塘子里养着。

    乡亲们来的快,走的也不慢。今天老杜家一大家子好不容才团圆,咱们可不能那么没眼色。三三两两回家的村民,嘴里嘀咕着刚听到的新鲜事,心里琢磨着,刚才来的急,没捎点啥东西,等吃完午饭,再送点过来,好歹也是咱的一份心意。

    当然,村民也不是都走光了。最起码,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几位老爷子老太太,和村长一家被杜爷爷留住了。要不是一家子都高兴的脑子转不大动,说不定流水席都已经提前开上了。

    不过,即使这样,准备午饭的杜妈她们也累的够呛。光杜家就有几十口子人,再加上村子里的这些长辈,最后,满满三大桌才将将坐下。

    杜奶奶她们几个老太太,带着杜妈妯娌仨,芽儿,还有帮着做饭的几个婶子大娘在杜爹杜妈的房间开了一大桌。杜爷爷他们房间开了两桌男席,须发银白的老爷子们和杜爹兄弟几个一桌,年轻一辈的杜皓宇他们一桌。

    热腾腾的家常菜端上桌,小酒斟上,杜爷爷看看坐在自己下首的仨个兄弟,坐在自己对面的两个老哥哥,心难得的平静下来,自己这辈子死无所憾了。

    杜家的饭桌子够大,杜爷爷自个给自个倒了满满一杯小酒,端起酒杯,先来了一个开场白,“老五爷,几位长辈,村长大兄弟,李老哥,翟老哥,利白兄弟,老爱兄弟,还有老二和老三,今天是我们老杜家团圆的好日子。说实话,我盼这一天盼了好几十年,不过,今天终于盼到了。我将来合眼的时候,这眼睛也能闭上,没啥遗憾事儿了。啥也别说了,干了这一杯!”

    杜爷爷一仰脖子,跐溜一口,相当有容量的一杯白酒全都进了肚子。这样的好日子,当浮一大白!

    杜爷爷这个开场白说不上多好听,可是,除了半知半解的爱德华,剩下的也都跟着一口闷。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杜爷爷的好酒量和好体格,高浓度白酒下了肚,随之就是几声咳嗽声。

    辈分最高的五爷爷随意的抿了一小口,不过,五爷爷为人处世虽然睿智,可是,老爷子也信那些有的没有的忌讳。

    等大家都一口闷了,五爷爷这才忍不住开始说道犯了老人家忌讳的杜爷爷,“先荣,今天是合家团圆的好日子,可不能再说那些有的没的。咱们村的乡亲谁不羡慕你,好日子往后长着呢。更何况,就冲你喝酒的架势,那都是几十年以后的事儿了。”

    杜爷爷一琢磨,还真是这个理,跟着傻乐,“对,兄弟,咱们以后好日子长着呢!”

    五爷爷说的真的在理,杜爷爷虽然是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年纪,但白发间还夹着不少黑头发。身量依旧硬朗挺拔,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怎么看都才将将六十左右。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比平时又显得年轻不少。

    跟保养得宜,常年被芽儿这个小妙手用心调养的杜爷爷和李老爷子、翟老爷子他们比起来,杜仲义和杜季诚这俩当弟弟的,反倒是更显得年长。

    杜爷爷又自个给自个倒满,“这第二杯,就敬咱们的兄弟缘分!老二,老三,你们俩可都要记住了,在座的几位都是咱们亲兄弟。对了,还有利白兄弟,大哥再托一回大,你也要记住了,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亲大哥。”

    朴实的语言最感人,相处出来的亲情,割舍不断的血缘,把所有人紧紧的融合成一个家。

    杜爷爷这几句,在五爷爷他们和村长听来,也很中听。有句老话,不就叫远亲不如近邻?

    酒桌上的气氛,被杜爷爷带动起来。杜爷爷也是越来越来劲,呼拉呼拉往嘴里塞几筷子菜,接着来,“这一杯,就敬老爱这个外国友人!说起来也是缘分,几十年前,洋医生救了俺兄弟,几十年后,俺家芽儿也帮到了外国友人!”

    爱德华和老管家俩外国人,刚才一直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中国话他们只会说那么一两句,可是关键时候他们没有翻译啊。

    这会,听见叫自己,跟中国人的黑眼睛截然不同的深眼窝蓝眼睛依旧迷迷瞪瞪,直到杜季诚给他们翻译过来。白酒爱德华喝不了,也不能喝,以茶代酒,喝的那叫一个干脆。

    不过,只冲爱德华喝茶的架势,杜爷爷就十分满意。

    “这一杯,为咱们每个老头子都健健康康的干杯!”

    “这一杯,为咱们的父慈子孝干杯!”

    “这一杯,……”

    老爷子们那桌,一杯接一杯,喝的好不热闹。

    翟耀辉和杜皓宇他们那一桌,在老爷子跟前,可不敢那么喝,只能胡吃海塞往肚子里灌食。下午还得去起塘子,得吃饱喝足攒够热量。

    隔着一道门,几个老太太带着娘子军们也吃的也热热闹闹的。不过,那边动静越大,这边,老太太们眉间的黑线就越多。真是的,还以为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子啊,都七老八十的了,还敢这么喝。

    芽儿却佩服的不轻,想不到关键时候自家爷爷这么能说。

    被俩嫂子夹在中间的赵清,在一帮老太太跟前,羞得抬不起头来,一个劲往嘴里拔着干饭。丑媳妇见公婆,虽然不是亲公婆,但准新媳妇却不这么认为。

    一顿饭下来,芽儿也算见识到老爷子们的酒量,见识到了什么叫宝刀未老。

    饭后,谁都顾不上收拾了,杜爹和杜家二叔一人抗一个,挨个送喝的晕头转向的村长他们。倒是五爷爷,头不晕脚不晃,跟老伴一起溜溜达达的回家了。

    杜爷爷喝的最多,可这会脑子最清醒。笑眯眯的看看也跟着忙活的杜青山他们,看到不知道在捣鼓什么的杜建设,却瞪了眼,“你小子,捣鼓啥呢!要不帮着收拾,要不帮着起鱼去!”

    杜建设也急的一头汗,“爹,我这不是在找三轮车的钥匙么?丁香和丁叔他们下午的火车,我一会得接他们去!”

    杜爷爷一拍脑袋瓜子,可不是,咋把亲家他们给忘了。

    等打发走杜建设,杜皓宇哥几个也提着水桶扛着渔网准备出门。至于第一次回老家的杜青山他们看见了,也都赶紧跟了上去。他们都被清河湾彪悍的婶子大娘吓怕了。

    杜妈妯娌俩在厨房里收拾,屋子里清净了不少。

    杜爷爷看看盘腿坐在炕头上的兄弟,再看看正拿着笤帚忙的跟小蜜蜂似的宝贝孙女,心终于满足了,“宝贝孙女,来,过来,让爷爷稀罕稀罕!”

302<;() 
  虽然有句俗话叫;酒不醉人人自醉。不过呢,这句俗话用在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杜爷爷身上;就不太管用了。

    有的人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杜爷爷却是喝酒庆喜喜加喜。老爷子们酒喝了不少,可这精神头却比平时还要亢奋。

    也盘腿坐在炕头上的杜爷爷;这会也琢磨出味来了。今天这一惊一喜的;应该就是宝贝孙女说的那什么惊喜。

    芽儿很乖觉;见爷爷叫自己,立马把手里的笤帚递给翟耀辉;自己偎着爷爷坐到炕边上。

    杜爷爷摸摸宝贝孙女柔顺的头发,拽拽芽儿为了省事特意编的两条麻花辫;再扯扯宝贝孙女白里透红的小脸蛋,捏捏宝贝孙女挺翘的小鼻子,把芽儿好一阵揉搓。

    打扫卫生的翟耀辉,明知道杜爷爷没使劲,可是随着杜爷爷的动作,心还是一揪一揪的疼。媳妇是自己的,老爷子们也不能欺负。当然,周遭更多的还是浓浓的酸气。老男人可不想承认,自己是在嫉妒小媳妇跟老爷子之间的亲昵。

    不过,翟耀辉再不舍得再吃醋,也只能干瞪眼。翟耀辉知道轻重缓急,自己还没有提亲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老爷子的碍眼。

    翟耀辉在屋子里东忙西忙,杜爷爷心情正好,看翟耀辉也不那么碍眼。

    杜爷爷把宝贝孙女揉搓的小脸粉扑扑,被老伴瞪了一眼,这才想起来跟孙女算账,“芽儿,说吧,今天这一出是不是你小丫头搞的鬼?咋不提前给爷爷打个招呼!”

    芽儿一听,就知道爷爷这是要翻旧账了。故意揉揉被爷爷捏了好大一会的脸蛋,可怜兮兮的反问道,“爷爷,要是真提前跟您打招呼了,您还能在家里坐的住?哎,前些天也不知道是谁,小爷爷坐了一天两夜的火车,有人就在家里折腾了一天两夜,折腾的鸡飞狗跳!”

    杜爷爷看着宝贝孙女摇头晃脑的小模样,又怜又爱,那还能顾得上算旧账啊。杜爷爷一边看宝贝孙女耍宝,嘴上却是连连讨饶,“还是咱家芽儿孝顺!芽儿真是爷爷的小福星!”

    屋子里的人见杜爷爷这么快就举手投降了,一个个都憋得肚子疼。

    杜爷爷哪能不知道大家再看自己的笑话。不过,杜爷爷是连一句重话都不舍得说宝贝孙女,可怜杜皓宇他们都是被杜爷爷用鞋底抽着长大的,杜爷爷可不会心疼。

    幸好杜皓宇他们运气不错,这会估计都该到鱼塘子了。所以,杜爹就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芽儿,你说你爹这都快当爷爷的人了,咋办事还这么不靠谱呢?你二爷爷都到家门口了,也不说先跟爷爷吱一声!害的爷爷在乡亲们面前出丑!…”

    屋子里,因为芽儿向来是老爷子老太太们捧在手里的小棉袄,所以杜爹就成了那唯一的一条被殃及的池鱼。至于翟耀辉,早就见机不对,去院子里帮忙了。

    喝的头晕脑胀的杜爹,被数落的恨不得拿头磕桌子。

    芽儿看着老爹头大的模样,立马心疼了。趁杜爷爷喝水清嗓子的空歇,赶紧打断,“爷爷,您还没说喜不喜欢这个惊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