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 >

第103章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第103章

小说: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截胡() 
“难道你是想撺掇他们去找这个陆寒的麻烦?”行长夫人试探性的问道。

    陈行长点点头道:“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罩着他的王市长也走了,也该让他见识见识有关部门的力量了。”

    事实证明,陈行长的行动力还是很快的,没过几天,陆寒就有些焦头烂额了,这财务室里面有税务局在查账、车间里有消防在检查消防隐患、厂区里有卫生局在检查卫生,连厂门口有公安在检查安全设施,这些家好像都是商量好的似的,要么不来、要么就一起来,虽然现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做什么处罚,但谁都知道人家这是在向你展示力量,一旦你不听话,随时都可能将雷声转为瓢泼大雨。

    对于这种情况,陆寒就没办法了,完全按照这些部门的要求接纳他们要求安置的人员的话,那么在老板那里肯定不好交代;可如果不答应的话,这帮家伙天天在这里捣乱,肯定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如果因此而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交货时间,那在老板那里更加不好交代,于是陆寒只得向沙克鲁汇报。

    让陆寒感到意外的是,老板在听完整个事情的经过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开心的说道:“我正犯愁找个什么借口到其他地方进行考察呢,没想到居然送上门来了一个。”

    陆寒有些迷糊的问道:“老板,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额,我看你之前对付银行行长的那个办法很好,所以我打算学习一下。”沙克鲁故作神秘的说道,然后又解释道:“简单的说就是先暂停所有的招聘准备工作,然后放出消息,就说我要到黑省进行考察第二分厂的项目,并且有可能会取消第一分厂,将所有的设备和资金都挪到第二分厂去。”

    沙克鲁这么一说,陆寒顿时就明白了自家老板的目的,老板这次的做法的确跟自己之前对付工行陈行长的方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同样是掀桌子,老板玩的更大。现在的恒河医药第一分厂对于长春市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引进外资的政绩工程,更是一个利税大户和解决了几百名下岗工人就业的良心企业,如果真就放跑了这样一个外企,那市领导非得发疯不可。

    只是如果第一分厂如果真的取消了,那自己可怎么办?于是陆寒紧张的问道:“老板,您不会真的要取消第一分厂吧?”

    沙克鲁哈哈笑道:“放心吧,也就是这么传传而已,我怎么舍得取消第一分厂,那样的话我的生产任务谁来保证?不过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经商的铁律,所以我是真的打算再建立一个第二分厂。”

    这话并不是沙克鲁在忽悠陆寒,而是他真的有这个想法,当然了,这个想法里经商铁律并不是全部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他在中国的老朋友刘子安。几年不见,这家伙也算是有了正事儿,现在居然在黑省的一个地级市里混上了招商办的副主任。这招商办的头等大事和主要任务就是招商引资,所以刘子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印度土豪朋友沙克鲁,对于他的邀请,沙克鲁本来正在犯愁到底去还是不去、如果去的话会不会引起长春政府的误解,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正好给了他过去考察最好的一个借口。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登机的前一夜,刘子安又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但是听完这个电话之后,沙克鲁差点郁闷的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才勉强说道:“我说老刘,你这整的都是什么事儿啊?我这是去给你壮脸面的,怎么你还给自己找了个对手呢?这一下子接机的出来两家,你是想让我跟谁走啊?”

    刘子安苦笑着说道:“老沙,这事儿你当我想啊,要知道这事儿里头我才是受害人,才是最不希望发生的,不过没办法啊,胳膊拗不过大腿,我在齐市、人家在哈市,官高一等自然就要压我一筹,这要是换做当年我老爹还在位的时候,我能直接打到那孙子他家去,可现在不行啊,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这个时候沙克鲁才想起来,这几年刘子安之所以这么低调就是因为他老爹出了点事儿,所以退了下来,官场上人走茶凉,既然你不在位了,那你的话自然就不好使了,就更不要说你的子女了,所以刘子安最后能落下一个安置也就算不错了。

    正是由于对他没有了顾忌,所以在黑省的省会哈市的招商办得知沙克鲁这个外商要来黑省的齐市考察项目,就打算把他留在哈市,虽然威尔刚虽然在稍显保守的中国还不会有太多的人公开谈论,但是他的效用和名气却是无人不知,而且设在长春的第一分厂的红火程度也都是有目共睹,加上现在哈市的下岗大潮也十分严重,所以迫切的希望能够拉到这笔投资,一方面增加政绩,另一方面也能增创税收和安置一部分下岗职工,这么一举三得的好事自然是谁都不想错过,因此得罪了齐市招商办那也就是得罪了。

    “老沙,虽然这次我们被迫同意了哈市招商办也加入迎接你的队伍,不过我们领导还是支持我把你抢过去的,特意嘱咐我不要把矛盾表面化,这说明什么?说明该争还是得争,只不过得讲究点方式方法,所以,这次你还是得帮我,我今年的业绩能不能完成,可就全都指望你了!”刘子安又继续说道。

    PS:这几章是有点给人感觉主角改为陆寒的感觉,这只是因为我想把那个特殊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写出来,所以用陆寒的视角写了几章。其实很早以前我就想写一本这个题材的书了,可惜现在不让写,所以只好在这里小小的水几章过过瘾了,请大家见谅!。

第二百四十五章 接机() 
下午三点四十分,飞机正式降落在哈市的太平机场,沙克鲁刚一下机就看到了刘子安,在他身边还有一个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六七左右,瘦瘦小小的身材,不过只看那一对来回乱转的眼睛,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心思机敏之辈,后来经过介绍,沙克鲁才知道,原来这家伙就是刘子安的主要竞争对手,哈市的招商办副主任杨成。

    为了争取到这次的投资,哈市给出的接待规格极高,黑省电视台的拍摄人员居然进入了机场进行拍摄,而在机场出口处,哈市常务副市长秦兵也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里,随行的有十七八个人,还有日报、晚报和电视台的一干记者,长枪短炮都已经架了起来,着实热闹非凡。

    眼见沙克鲁这个外国客人到了,一干人等纷纷行动了起来,在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中,秦兵微笑着迎了上去,杨成赶紧侧着身子介绍道:“潘迪特先生,这就是我们哈市的市长秦兵先生,秦市长对于您的到访,非常的重视。”

    虽然沙克鲁早就打定主意不会在哈市投资,但是这些官面文章他还是得做的,起码是没有必要得罪这些人,于是他很是热情的说道:“能够见到冰城的市长,真的是非常的荣幸。”

    秦兵略有些吃惊的说道:“虽然早就听说过潘迪特先生的汉语水平非常的高,但真没想到您一个外国人的普通话居然比我都要纯正,真是太厉害了!”

    “因为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认识很多中国朋友,比如,贵处的刘先生就是我的老朋友,早在五六年前我们就认识了。”沙克鲁不动声色的捧了一下刘子安。

    虽然秦兵早就知道这次是哈市的招商办在截胡,不过听到沙克鲁这么说,他的脸上还是为之一愣,笑容在脸上僵了一下之后,不着痕迹的瞥了一样杨成和刘子安,然后笑着说道:“潘迪特先生一路辛苦了,市里一家为贵宾们安排好了休息的地方,请”

    只见他侧着身子延客,沙克鲁略略犹豫一下,向前迈步,两人就这么携着手,在长枪短炮的丛林中,冒着耀眼的镁光灯款款而行。

    当天晚上就在沙克鲁跟秦兵、杨成等人觥筹交错的时候,长春这里正在连夜召开政府班子会议,税务局长到的有点晚,不过当他走进会议厅之后,立刻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今晚这参加会议的部门组成有点怪啊,公安、消防、卫生加上自己的税务局,这算是个什么组合?

    怀着疑问他问了一下坐在自己身边的公安局局长,只见对方一脸苦涩的说道:“哎,咱们几个今天晚上就是来挨骂的。”

    “挨骂?咱们最近做错什么事儿了么?”税务局长一脸懵懂的问道。

    “还不是因为恒河那档子事儿!”公安局长低声答道。

    “恒河?恒河怎么了?”

    “我听说,好像恒河要搬走。”

    “什么玩意儿?恒河要搬走?好端端的干嘛要搬走啊?”

    公安局长也不答话,只是指了指税务局长、又指了指自己和在座的几个人,税务局长似乎有些明白了,但又有些难以置信:“你是说因为前一段咱们去恒河检查?就这么点事儿,不至于吧?”

    “那谁知道那个印度人是怎么想的,据说他是打算把厂子搬到黑省的哈市去,现在他人就在哈市呢。”公安局长有些无奈的说道。

    就在几个人窃窃私语的时候,常市长脸色铁青的走了进来,先是冷眼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几个人之后,这才缓缓落座,然后开口说道:“今天晚上召开这个紧急会议,为的就是咱们下半年的招商任务,你们都谈谈想法吧。”

    一听这种看起来跟自己毫无关系的问题,税务局长立刻就明白了,刚才公安局长说的没错,今天晚上自己等人就是来挨骂的,所以自然低着头一声不吭。

    其实常市长提了这个问题,就知道肯定没有人会回答,所以在稍微沉寂了两分钟之后,再次开口说道:“或许有的同志会在心里嘀咕,这招商引资应该是招商办的工作,跟我没有关系。没错,这的确不是你们的专职工作,但是你们不知道目前的形势吗?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改革开放、要招商引资,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小的方面,现在市内各个企业都不景气,失业现象严重、很多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个时候再不想办法把经济搞活,让群众的收入稳定下来、让群众的心稳定下来,那是会出大乱子滴!

    即便这不是你们的主要工作,可是你们也不应该捣乱吧?即便不能增加市内的招商引资项目,起码也不能因为你们而减少吧?”

    说到这里,常市长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厉声说道:“你们知道吗?就因为某些人的恶劣行为,很可能就会导致目前市内最大的一家外资工厂即将搬迁!现在这家工厂的老板就在咱们隔壁省份的省会城市里进行考察呢!这事儿说出去丢不丢人?别的城市在拼命的拉投资,可咱们在拼命的往外推投资,你们就等着让兄弟省份、兄弟城市看咱们的笑话是不是?

    好端端的一个利税大户、市里招商引资的一面旗帜、安置了几百名下岗工人甚至还可能继续安置更多的下岗工人的一家大厂,就这么眼睁睁的从咱们这里离开,你们心不心痛?反正我是非常的痛心。”

    如果沙克鲁此时在座的话,他一定会哭笑不得,因为他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要将第一分厂搬离长春,虽然最近厂子里是遭遇了点小问题,但是完全没必要就此搬家,而且这个搬家和重新招聘、培训、磨合的时间他也耽误不起,他的本意是要在哈市或者齐市开设第二家分厂,将新德里总厂的生产任务都接过来,让总厂慢慢的脱离生产任务,成为纯粹的业务单位

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外() 
其实打从当初一开始建厂,沙克鲁就对这些印度工人非常、极其、特别的不满意,在他看来,这帮子印度穷人他们穷是非常有道理的,其中种姓制度压迫、教育水平低是一个方面,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懒!

    可能说懒有点不太准确、有点冤枉人,那么说他们没有工作效率和对自己的规划就一点都没冤枉他们,好多人都是赚够了能够保证最低生活标准一个月的收入后,就辞职了,然后等钱花光了再来找工作,对于这种人,沙克鲁是气的没办法。招吧,这样的人太不稳定,谁知道他下个月还做不做了;不招吧,这些人还都是熟练工种,浪费了也可惜。

    因此在沙克鲁回想起,富士康曾经打算在印度开办十五家工厂,招聘一千万员工的新闻时,就是一脸的嗤之以鼻,开什么玩笑,你一个血汗工厂还想在印度这片既懒惰又民主的土地上生存,那太阳都能从西边升起来!

    从前没有做过这个行业的时候沙克鲁还没有什么清晰的印象,现在沙克鲁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中国的工人、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工人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只要你能保证他们最基础的要求,他们绝对会拼尽全力给你干活!

    之前沙克鲁用印度工人是没有办法,因为不发生这种下岗大潮,他在中国根本就招不到好工人,现在情况不同了,正是招工人最好的时候,那干嘛不利用这种大好机会,所以才有了沙克鲁的这次哈市之行。

    酒宴之后的第二天上午,哈市招商办安排的是去市属第二制药厂考察,哈市制药厂有东厂西厂之分,分别坐落在城市的东西两边,西厂的设备效益要好一点。

    哈市药业想扩充资本以便上市,于是以西厂为主干,再加上东厂的一部分优质资源,组成了哈市药业集团,剩下的东厂残余资源,挂牌成立了市属第二制药厂,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想要上市,必然得牺牲部分非优质资源。

    不过,第二制药厂也有其长处,一个是在市里有地皮,另一个是有部分熟练技术工人,所以,哈市招商办拿出了两个方案:你想独资的话,我就把地皮卖给你建厂;要不然就是我拿地皮入股,甚至市里可以追加部分投资。

    第二制药厂离市区不远,地方不是很大,也就两百多亩地,如果加上宿舍区,基本能达到四百亩左右,厂房很破旧,树木很茂密,这就是沙克鲁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东厂原本建设在西厂之前,也为哈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倾全厂之力建设了一个西厂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