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

第20章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20章

小说: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给曹操同学的第四道作业答案,做了如下批示:你曹操受降成性,没有人投降你就周身不爽,这也是虚荣的表现。为什么你非让他来江北呢?你接纳黄盖本也无可厚非,你可以让他砍了孙权或者周瑜的脑袋来,作为投名状啊,或者让他继续在江东潜伏,借机捣乱,策应曹军进攻。以后你要记住,大战前免费送来的都是毒药,或者是钓鱼的饵料,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切记切记!另外,你曹投降兵多将广,要黄盖一老头和一百几十号人有啥用,冲过江去,遇妖杀妖。遇鬼杀鬼,什么都是你的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是血的教训呀。

    综上所述,曹操同学连出四大昏招,被统一北方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彻底忘记了兵贵神速的根本法则。战场上瞬息万变,做战时机稍纵即逝,又是劝降,又是等降,这边喝酒,这边吟诗,焉能不败!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刘禅遥想赤壁之战,得出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其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从善如流,集思广益。尤其是在自己无比强大的时候,更不要盲目乐观,麻痹大意。以后在夷陵之战之时,更须注意。其二,战争须速战速决,不要繁文缛节,不要舞文弄墨,迟则有变。不能给对方有喘息之机,更不能盲目乐观。其三,今后的斗争就是曹魏、刘汉、孙吴三方的博弈。历史上,蜀汉失败的原因,就是在三方的博弈中,蜀始终处在被动的弱势一方。

    只有随机应变,合纵连横,随时变身,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超越曹操奸绝和孙权阴绝,成为一代变绝,才有胜利的可能。纵横捭阖、此消彼长之后,更高明更有耐力的一方,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和最后的胜利。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第17章 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一)()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刘禅和小伙伴们在明熙书院,进行全封闭的修心、习文、学道,已经一个多月。对只有8、9岁天生好动贪玩的孩子来说,已属不易,对荆州主要官员的家属来说也是个考验,毕竟每个父母都心疼自己的骨肉。

    但大家都明白,生逢乱世,必须面对现实,没有一身本事,怎能在乱世当中生存繁衍安身立命。何况孩子是跟着大汉皇叔、左将军、主公的儿子,未来的接班人陪读,前途无量啊。主公是真龙天子,百年之后阿斗就位居九五,从小无猜的小伙伴们只要紧紧跟着阿斗同学,吃香的喝辣的,闯荡天下、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统统不在话下。展望未来,前途是无比的光明,前景值得的憧憬。

    刘禅在后世的记忆里知道,西汉、东汉的教育在古代里还是比较发达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将星闪耀、高士如云,与官学、发达的私学即乡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发达的教育体现导致了大量人才的井喷。

    名满天下的五瑞,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龟司马懿、白虎陆逊、冰镜司马徽皆私学育出的顶尖大才、不世高人。

    西汉汉武帝开始“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汉平帝“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日学,县、道、邑、侯国日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东汉光武帝更加重视教育,呈现了“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情景,盛况空前。后世的“学校”名称就是源自汉朝。

    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政治腐败,卖官爵粥,严重堵塞了通经入仕的阶梯,导致官学凋零,但是反过来促进了私学的进一步发展。三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皇权或者王权与世家大族的互相依赖、互相利用、互相牵制。世家大族出身的儒者和官僚大力举办私学,培养家族人才和学生,培植私人势力,形成恩师门生体系。私学成为世家大族联结政权、宗族、乡里的强大纽带。天下大乱,官学废弛,私学在广大的乡村大行其道。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颖川荀氏、下邳林氏等,都以世传家学、授徒讲学,成为名门望族。

    不过,由于教育的重点放在经学上,一部分学生变成了夸夸其谈,只会谈经论道的腐儒。

    刘禅深感三国之间的争夺,实力的消长,其实就是人才的争夺。决定大办教育,并且想好了具体的方案。

    这天晚上,经过慎重考虑,他去拜会了诸葛亮。

    “学生首先感谢先生的悉心教诲,斗儿毕生感激,将发奋努力,必不辜负先生的栽培,早日中兴汉室。然,学生昨晚又梦见了姜太公,吾有一想法,供先生斟酌,可否。”刘禅深深一拜,笑嘻嘻道。

    “斗儿,无须多礼,汝有此心意,吾十分欣慰。有何想法,快说。”诸葛亮笑道。

    刘禅忧心忡忡叹道:“今曹操雄霸北方,掩有青兖豫徐司雍凉并幽冀,及荆州北部、西域,天下三分有二,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财力雄厚。麾下猛将如云,谋士似雨,兵精粮足。孙权雄据江东,已历三世,国富民强。唯吾方只占荆州七郡,地小人希,势单力薄。且荆州为百战之地,实乃夹在曹孙北虎南狼之间之肥肉。此乃,所谓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迟早成为他人口中之美食。吾父如今被刘璋困于葭萌关,进退两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之奈何!”他心中暗笑,不小心把诸葛亮在以后的《出师表》里说的话剽窃了。

    “斗儿果然进步神速,刚刚入学月余,学业精进如斯,讲解高深精妙,实惊天地泣鬼神,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真乃神人也。主公幸甚,大汉幸甚!”诸葛亮以手加额叹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不是神仙下凡,又是什么呢。

    “先生过奖,吾师才是大汉经天纬地之大才,学生能拜先生为师,是阿斗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吾父得先生,犹如大旱逢甘霖,如鱼得水,霸业可成矣。”刘禅与诸葛亮互相吹捧起来。

    “然,斗儿不必忧心,曹操虽然强大,但是赤壁惨败之后,他心有余悸,始终忌惮孙刘联盟,况且孙刘是姻亲,他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孙权乃一代雄主,必懂唇亡齿寒之理,不必多虑。我主有庞统法正相助,假以时日,必取西川。”诸葛亮双目炯炯有神,胸有成竹道。

    刘禅心里暗笑,亏您老还如此深信孙权这个阴险小人。这个贪婪成性的阴绝,马上就要亲手终结他亲手建立的联盟了,您的信心难道来自您的哥哥诸葛瑾吗?庞统先生也快要完了。

    “先生,那是后话,容后再议。这几天,我辗转反侧想了几天,即使斗儿和伙伴们都能成了经天纬地之才,终究感到人单力薄。正如先生一样,事必亲躬,手下没有几个能帮得上忙的。今天下诸侯之争,实人才之争也。”刘禅笑道。

    “斗儿有何高见!”诸葛亮的心动了。斗儿不幸言中了他的心事,尽管自己信心满满,但是手下大才稀少,以致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

    “经我搜索得知,昔武帝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平帝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日学,县、道、邑、侯国日校。校、学置经师一人。光武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大汉之所以延祚四百余年,皆因国家官学兴盛,人才辈出之故。自桓灵以来,宦官外戚横行,官学衰落,私学为盛。培养之人才、部曲成为世家大族拥兵自重、牟取私力之工具,导致天下大乱。先生以为如何?”阿斗言出惊人,真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深知,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只有如此,方动其心。

    “斗儿有何良策?快快道来”果然,诸葛亮略一沉吟,急切问道。

    “今天下战乱,为今之计,只有大办官学,限制私学,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根本问题。这样官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文人就成为国家行政的官吏支柱,武人就成为国家军队的精英栋梁。世家大族就再也不能与政权讨价还价,胡作非为了。不拒众流,方为江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此,方能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拥有一支只忠于大汉,所向无敌的强大队伍,将指日可待!”刘禅又装模作样地开动搜索神器,慷慨激昂道。

    “大举办学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流芳千古,造福万代之壮举!”刘禅心念一动,读出石破天惊的千古名句。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第18章 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诸葛亮来回独步,反复叨念着、咀嚼着,神色由惊异到激动莫名,欣喜若狂,继而击节狂赞道:“为大汉重建立国精神,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说得太好了,强炼精辟,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惊世骇俗,真乃圣人千古神作,可以为办学之座右铭、大汉复兴千秋万代之国训!”

    说罢,诸葛亮取来文房四宝,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记了下来。

    “先生所言甚是,姜太公日此四句乃仙界理学张圣人所作,号为横渠绝句,可以作为吾辈毕生努力奋斗之目标,而舍生忘死、义不容辞、赴汤蹈火、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刘禅摇头晃脑地说得头头是道。

    张载,字子厚,乃后世北宋大儒、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之一)。

    今日刘禅借来用之,效果极好。

    “昔日天下汹汹,先是黄巾之祸,接着是董卓之乱,帝国势微,军阀混战,北方尤为惨烈。不少大族士人群体纷纷南迁。荆襄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为东西南北通衢之枢纽,从而成为中原士人乱世中播迁的首选人文乐土。朝廷任命的刺史刘表单骑入荆州,用蒯越武功之谋,武力平定荆州之乱;取蒯良文治之略,蒯良的路线发展荆州,兴建学校,招揽名士,刘表亲自参加射礼,出现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母凯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之空前盛况。以宋忠为督学,集合各家学者编《五经章句后定》为州学教材,同时教授天文历法、刑法、兵法、音律、丹青等。从教的儒士有三百多人,在州学就学的生徒有千余人,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也远超出郡国学校的范畴。从此,荆州州学大兴,正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荆州代洛阳一举成为大汉官学魁首。”

    “今天下战乱,为今之计,须继承发扬光大荆州之办学传统,大办官学,辅以私学,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根本问题。这样官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文人就成为国家行政的官吏支柱,武人就成为国家军队的精英栋梁。世家大族就再也不能与政权讨价还价,胡作非为了。不拒众流,方为江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此,方能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拥有一支只忠于大汉,所向无敌的强大队伍,将指日可待!”刘禅慷慨激昂道。

    诸葛亮闭上了双目,陷入了沉思。转世北斗星果然不虚!

    刘禅真乃姜太公亲传神童也,见识如此惊世骇俗,奇思妙想世属罕见。

    “亮深以为然!小主公真乃千古神人也!”诸葛亮作揖行礼道。

    “先生折煞学生了!”刘禅赶紧还礼。

    “然,官学所需钱粮经费何来?”诸葛亮忧虑道。

    “吾自有妙计!先生勿忧!”刘禅笑道。

    师徒俩一直商量到深夜。

    第二天,荆州城贴出告示:一、左将军府决定兴办官学,荆州成立明熙书院太学,设博士,学制一年,新录取各级官吏必须是太学出来的学生,而且要经过府试,也就是左将军亲自或者委托其他官员,进行府试合格方可通过。二、南郡、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各郡成立明熙书院中学,设学官,学制两年。三、各县设明熙书院小学,设教授,学制三年。食宿服装全部免费,全封闭全日制,世家大族和平民子弟皆可报名。如捐献五百石或者一千两银子,或者50人劳役的,经考核合格后优先录取。四、得入太学者,可成为左将军公子伴读,毕业后颁发左将军府盖章,刘公子亲笔签字的学业证书,视才能高低安排到各级府衙任职。五、优秀的低级学生,可以提前跳到高级学校就读。差的高级学生降到低级重修。六、各地私学经考核合格后,可以整体加盟,官府任命学长为学官。

    告示一出,荆州五郡彻底炸锅。

    不少有眼光的官员和荆州大族家主、大商贾,看出了明溪书院的门道,不想错过发展壮大的良机。都纷纷托人情、找门路、找关系,或者宴请,或者捐钱,或者主动送劳役帮助府衙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一而足。

    总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削尖脑袋想把子侄外甥亲戚,送进明熙书院读书。

    一时间,荆州府衙、官员、家属门庭若市,酒肆茶楼、工地热闹非凡。

    这情景,跟刘禅在后世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只是物是人非的区别罢了。

    几天时间,荆州府衙就收到了大量的钱财,行进中的劳役也得到解决。

    诸葛先生深觉民心可嘉,民力可用,信心倍增,经过与马良等幕僚商议,征求了阿斗的意见,请示孙夫人首肯,拟出了明熙书院的办学大纲和招生简章。

    刘禅更是得意洋洋,想不到,他把后世的办法拿来用,还真的有用。

    办学是个好办法,通过学生与家长纽带的关系,就可以把荆州的人财物等资源全部统揽整合,对迅速壮大荆州的整体实力非常有效。

    那天晚上,刘禅详细对诸葛亮说出了,自己办官学的想法和计划。对目前报名近二千名孩子,要多方面的层层考察,符合办学大纲和招生简章要求的正式录取进明熙书院各级学校。学校分重点班、普通班、预备班。对家长的考察,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条就是,政治上要可靠,是否忠于大汉,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