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

第107章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107章

小说: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彻底无语地摇了摇头,心里悲催地大叹命苦。

    看来又要花心思来办面条、米粉厂,种菜、养殖、开饭店、开菜馆、开酒楼,改良饮食文化,改善三国人民生活的重大责任,又要历史性地落到自己幼小的肩上啦!

    想到这,刘禅把手一摊,皮笑肉不笑地笑了一下,心道看来自己只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笑纳了。

    接着,刘禅让樊建拿来二十斤咸马肉干切片,让厨子们全部切成小块,悉数放到一个大铁锅里,放入马骨汤。

    马骨汤刚好淹没马肉干,然后支开众人,让傅彤放入了一个大香包和姜一起焖烧熬制。

    吩咐傅彤一小时后出锅,洒上蒜、葱。

    十分钟以后,满屋飘香,令人垂涎欲滴,引得众人纷纷围拢上来。

    “公子,你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傅彤吞着口水问道。

    这可问住刘禅了,他挠了挠头,低头思衬起来。

    这种类似自己后世家乡的风味小吃,是用牛肉做的,叫“牛巴”,但这道菜是用马肉做的,就先叫“马巴”吧。

    “暂且先叫‘马巴’吧!”刘禅摇着头,苦笑道。

    他总觉得名字有些别扭,以后用牛肉做再叫“牛巴”吧。

    “啥?‘马巴’?!”傅彤也皱着脸,不停地嘟囔道:“这名字确实怪。”

    刘禅吩咐厨子们迅速准备好两百碗马腩汤饼,加上马腩、马筋、肉酱、鱼子酱、蒜、葱及马骨汤,还有两百份“马巴”,要求至少人手一份。

    厨子、家丁、丫鬟们一听这些为达官贵人准备的美食,居然有他们的分,顿时张口结舌,集体跪拜刘禅,声泪俱下,叩头谢恩不已。

    刘禅也被惊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区区一碗马腩汤饼竟然能让他们如此感恩戴德,古人也太容易满足了吧。

    刘禅让傅彤、习珍两人紧紧盯住大铁锅,不让任何人去拿哪些大香包。

    这些香包就是专利产品,如果被别人拿去了,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186章 皇小弟千岁() 
这时,樊建匆匆忙忙赶来请刘禅过去,说县乡的官吏、父老要见他。

    刘禅带着一身厨房的香味匆匆赶到会场,却见已把基本来意都说清楚了的糜竺,正与一班县乡官吏拉家常热聊着。

    “列位诸公,这位小公子便是大汉皇帝之弟,当今皇叔、荆州牧、行大司马、左将军刘备刘玄德之世子,大名刘禅刘公嗣是也!”糜竺拉过刘禅,满面春风地介绍道。

    呵呵。刘禅一听糜竺的介绍,乐了!

    我舅舅这个介绍别具一格啊。这是把我拼命往皇室里拉的节奏啊。

    果不其然,与会的一百多人,竟然一个个眼圈发红,热泪盈眶,齐刷刷地跪了下来,拱手磕头。

    “草民赵义,叩见皇小弟千岁!”其中一个六十余岁头发花白的长者拜倒在地,叩头不已。

    随后,其他与会人员连同围观的老百姓,竟然一同拜倒在地异口同声喊道:“草民,叩见皇小弟千岁!”

    “皇小弟千岁?!呵呵。”这名字有点意思,刘禅忙不迭地赶紧伸出手要扶起他们,道:“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如此大礼折煞小子也!”

    对他们这些德高望重的长者,特别是乡父老和里父老更是不可小觑。

    他们可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族长宗老,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地头蛇、话事人。

    刘禅脑子搜索了一下,得知:三老之设,古已有之。刘邦建汉之初,为更好地维持乡村社会的稳定,稳固其政权之基础,即下诏着手恢复三老之制,其标准就是:年老德高。目的就是将乡里宗族血缘共同体的领袖人物纳入统治机构。

    乡、里是汉代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汉政权按照地缘划分居民,由官方任命地缘行政组织和管理者,如乡官吏、里正、什长、伍长,层层加强管理。

    在官方设置的组织和管理者之外,乡、里父老这个特殊群体,对本宗族的事务起着关键的决策权,积极参与维持乡村治安、督促农桑、催缴赋税,以及祭祀、求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活动。

    在官方设置的行政组织和管理者外,作为乡里地缘关系外壳与宗族关系内核的桥梁纽带,乡、里父老群体对维护维护基层的秩序和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特殊的作用。

    后世的“父老乡亲”一词就是肇始于此

    刘禅想道,呵呵,皇小弟!这个称呼还真的有点意思,这位长者还真的是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大大的下了一番功夫了。

    因为“弟”与“帝”同音,如果叫皇弟,不明就里的别人便会误听成“皇帝”,成为欺君之罪,刘禅也会背上大逆不道之罪名。

    如果叫小皇弟,也被误解成“小皇帝”,也同样不妙。

    所以此老者可谓用心良苦,异常用心。真的是令人佩服!

    刘禅想到这,不由多看了老者赵义一眼,突然觉得有点眼熟,却一时记不起来。

    “赵老,您为何称呼吾为皇小弟千岁呀?”刘禅笑道。

    “主公乃当今皇帝的叔叔,那你岂不是皇帝的小弟。皇帝号称万岁,你肯定是千岁啊。”

    “呵呵!还真有点意思。诸公,都请起来吧。”刘禅心情大好,笑道。

    然而,他们却十分执拗地长跪不起。

    “快快请起!有什么话起来再说吧。”刘禅傻眼了,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拱手深深向他们鞠了一躬。

    “皇小弟,只要您答应我们一个不情之请,我们就马上起来!”老者抬头看着刘禅,不慌不忙道。

    呵呵,这是几个意思呢?刘禅眉头一蹙,惊奇地向身旁的雷绪投去了询问的眼光。

    “公子,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像您身份这么尊贵的人,您现在可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小弟啊!”雷绪小声笑道:“也许他们有什么事,要求公子帮忙呢。”

    “好吧。那你说说你们的要求吧。”刘禅淡淡道。

    “那老夫就代表数万当阳人民大胆进言了。前者,夏侯渊率数万曹军进犯当阳,我当阳全城军民倾尽全力支持汉军大败曹军,令曹军伤亡惨重。众所周知,曹操一向睚眦必报,动不动就会举兵屠城,尤其是他吃过大亏的地方,我们是担心曹操以后会对当阳加以残酷的报复。故而,为当阳人民安全计,我等请皇叔、皇小弟一定要留重兵把守当阳!”老者情绪破为激动,慷慨陈词道。

    “哈哈哈。吾以为是啥事,原来就这么一桩。区区小事,本公子答应你们就是。快快请起。”刘禅眉毛一扬,哈哈大笑道。

    “谢公子!”老者带着一干人等,站起来落座。

    “此番刘曹大战,当阳人民与荆州牧府、汉军勠力同心,精诚团结,终于大败曹军,当阳人民居功至伟。当阳之功,必定留名青史,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当立纪念碑让千秋万代铭记之!”刘禅慷慨激昂道。

    众人轰然叫好。

    “禅在此代表吾父及荆州牧府,对当阳人民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和最最崇高的敬意!”刘禅声音高亢道。

    啪啪啪!会场上的一干人掌声四起,欢声雷动。

    刘禅话锋一转,道:“诸公有所不知,为了保护当阳人民,吾父决定安排汉寿亭侯、荡寇将军、领襄阳太守云长将军,驻守青泥隘口,修筑青泥城,以防曹军。”

    “原来如此!有关将军坐镇青泥,当阳无忧矣!”老者抚须笑道。

    “大家可知,关将军乃我汉军第一良将,前者斩吕常,伤曹仁,秒杀乐进,击败夏侯渊,令曹军闻风丧胆,威震天下,海内震动!”刘禅两眼放光,意气风发道。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频频点头。

    “各位父老乡亲,有威震天下的云长将军亲自坐镇,又有我军青龙营、雷龙营数万精锐进驻,足以虎视许昌,威胁曹军。加之曹军被我军斩首数万,胆气丧尽,元气大伤,数年内必不敢觊觎当阳。当阳可以高枕无忧矣!”糜竺朗声道。

    “当阳父老叩谢皇叔、皇小弟天恩!”众人又是一阵跪拜不已。

    “父老乡亲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大家都是一家人,实在是不必太过客套,太过拘礼!”刘禅胖胖的笑脸堆满笑容,又忙不迭地还礼,把他们请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繁文缛节真是太多了!刘禅叹道,后世他是个豪爽不拘小节的人,如此这般实在是太累了。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187章 隆重表彰() 
“周公制礼作乐,天下秩序井然,中国文明大兴。君臣有别,礼节不可废也!”老者神情严肃,正色道。

    “好。就依老人家。”刘禅收起笑脸,整顿形态,也严肃认真揖手道。

    遇到这么认真的老人,刘禅也只好顺应民意了。

    说完,刘禅侧头问雷绪道:“这位老者是?”

    “此老者叫赵义,为人忠厚,急公好义,乃庙前乡三老。长子赵累,乃青龙营振威部军司马;次子赵韪,现为青龙营奋威部曲将。”雷绪附耳悄悄道。

    “原来是他!”刘禅恍然大悟道。他终于想起来了,两军决战前夕,在汉军大营门口见过,当时习祯做过介绍。

    “原来是赵老!小子拜过赵老。”刘禅走到赵义面前,诚心诚意鞠了一躬。

    “折煞老朽了!”赵义赶紧站起,忙不迭地还礼,声音颤抖激动莫名道。

    “众所周知,赵老乃吾父麾下老兵,忠君爱国,忠公体国,长子赵累、次子赵韪在汉军青龙营服役,可谓是满门忠烈。作为庙前乡三老,德高望重,急公好义,率先垂范,人退心不退,身残志坚,战时积极组织义勇营支援前线战事。”刘禅大声褒扬道。

    “皇小弟谬奖了。为汉军尽力,为国家尽忠,义不容辞,这都是老朽应该做的。”赵义双手乱摇,谦虚道。

    “赵老,就是我们当阳父老乡亲忠勇爱国之楷模,拥军爱民之典范!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象赵老一样,忠诚热血的义勇之士,战时积极支前,农时助耕军眷。故吾大汉才能存亡继绝,火种不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刘禅朗声道。

    “说得好!”众人纷纷叫好喝彩。

    “刘禅在代表吾父谢过赵老及在座诸公,望各位将义勇营忠勇爱国、拥军爱民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兴大汉、四海归一、海清河晏之伟业出谋划策,尽心出力!”刘禅继续喊道。

    “谨遵皇小弟之钧命!”众人轰然应答,气氛热烈非凡。

    “为了感谢各位对国家的贡献,吾父准备了一些礼物送给大家,以示表彰,以资鼓励!”刘禅决定再加一把火,一挥手,大声道:“抬上来!”

    向宠、习珍、阎宇带着一百多名军士把礼物抬了上来,这些礼物有美酒、布帛、大米、铜钱,披红带彩,十分喜庆。

    “今天与会的县官、丞尉、吏士、亭长、亭侯、乡绅、乡吏、里正、父老、族长代表,人手一份。每份包括一坛美酒、一匹布帛、一袋大米、两千铜钱。将士们,都分发下去。”刘禅道。

    领到奖赏的人们一个个热泪盈眶,激动万分,老泪纵横。

    “奖赏的东西不多,也不名贵,只是略表吾父子的一点小小心意。请诸公笑纳。”刘禅揖手道。

    “大汉万岁!皇叔、皇小弟千岁!”雷绪、赖恭等县官带着所有得到表彰的人全部哭拜在地,情真意切。

    几曾何时,开天辟地以来,他们这些当阳最底层的草民得到过皇室的褒奖。

    “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哪!”糜竺激动万分,喃喃道。

    他满脸笑意地看着刘禅,心里赞赏道,此子以三言两语、几件礼物便尽收民心!真有皇帝的潜质,与主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大汉中兴有望!

    赵云、向朗、雷绪、赖恭也是面露喜色,赞赏不已。

    “把牌匾抬上来!”刘禅大喝一声,招手道。

    向宠和习珍把一块用名贵木材金丝楠木做成的牌匾,抬了上来,牌匾长约一点五米,宽三十厘米,金黄色的木板上横向刻着“满门忠烈”四个隶书体红色大字,扎着红布和大红花。

    整个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豪华无比,闪闪发光!

    用后世时髦的话讲就是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赵老接匾!”刘禅笑容可掬,微笑道。

    “老……朽朽……在!”赵义激动得语无伦次,差点说不出话来。

    幸福来得太突然,他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他日,如果主公和小公子能登上大位,这个荣誉将流芳百世,青史留名!

    “好!”在樊建的帮助下,赵义接下了牌匾,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赵义谢过主公!主公没有忘记老朽啊!”赵义老泪纵横,双手颤抖,跪拜在地。

    刘禅把赵义搀扶起来,笑道:“吾父当然忘记他的老战友、老部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所有忠于大汉,为大汉复兴而付出的每一个子民!”

    “刘禅在此代表吾父拜谢所有的军民!”刘禅揖手环转,向三个方向的人们分别鞠躬深施一礼。

    他转身对雷绪道:“雷太守,请您按照荆州牧府战前的承诺,以及告示上的标准,对百姓捐献出来供将士们在战场上杀敌,诸如柴刀、菜刀、斧子等铁器,落实对他们的奖励。按照事前登记在册的名字,让有司部门到战场勘察、收集、登记、核对后,按照如下标准进行统一奖励:凡是登记在册的,每把奖励五百钱;劈死一个敌人,一把奖励两亩良田;劈死一匹敌马,一把奖励一亩良田;如果敌人侥幸不死,沾有敌血的奖励一千钱。要在数天内全部兑现。”

    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掌声雷动,欢呼雀跃。

    刘禅双手下压,示意静声,继续道:“望诸公回去广为宣传,在旁大力配合。大家要公正廉明,严格把关,绝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