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攻取天下 >

第146章

攻取天下-第146章

小说: 攻取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赵晋缓缓点了点头,听大臣们这么说,他心里顿时也有了些底气。

    不过很快,另一则消息,却让赵晋大惊失色!

    风军也动了!且其动向,更是直奔燕地而来!

第329章 以谁为帅() 
在出兵之前,吴起向陆辰分析,此次攻燕,天下列国的反应,首先,连国现在只图自保,可以忽略不计,楚国那就更不用说了,唯一可以帮燕国的,就是青国,而青国现在,也不可能直接对风国宣战,即便助燕,那也是攻景,而若青国攻景,实则,对风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陆辰采纳他的建言,当即抽调四十万步军,十万铁骑,共计中央军五十万,以攻燕地。

    而燕国那边,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紧急抽调国内四十万中央军,赶赴仓州。

    仓州本来是以前的章地,不过现在却是风燕边境,在赵晋看来,景军不可怕,可怕的是风军,但因韩云驻守衡阳的原因,所以在以谁为帅这件事上,燕国朝堂发生了分歧。

    丞相李昭说道:“风军之骁勇,天下闻名,此次攻我燕国,又是风王亲征,并兼有萧望、苏牧之两大名将,更有赵川、武越、夏侯杰等当世虎将,其来势汹汹,我国在任用统帅一事上,必须要慎重!否则,必定无法阻挡风军!”

    “因此,微臣建议,不仅要有一名能掌控全局、极具统兵能力的帅才,还需一位纵横沙场、骁勇无敌的虎将!”

    赵晋闻言,颇觉有理,说道:“当今天下一流统兵上将,我国仅有两位,一位就是韩云,可其却在衡阳对抗景军,还有一位,就是秦牧。可秦牧……”

    说到这里,赵晋停了一下,众臣都明白他的意思,秦牧虽有能力,但却不得赵晋信任,追根究底,就是他当初在赵晋即位的时候,站错了队伍。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燕国朝堂上的大臣,那都是忠于赵晋的一班心腹手下,赵晋也早就将异己铲除干净了,秦牧这个人,虽然不在异己之列,但却早就被贬,现在虽然还在都城中,但却根本没有资格进入朝堂。

    另有大臣出列说道:“大王,秦牧虽然为当今一流统兵上将,但大王万不可任其为帅!其一,秦牧乃当初三王子的心腹,其对大王的忠诚度,有待考证。其二,秦牧用兵,一向喜欢弄险,不按常理行军,对阵其他列国或许还可以,但此次面对的却是骁勇善战的风军,一旦兵行险着,使全军落入险境,那就完了!”

    还没等赵晋说什么,李昭便接道:“刘大人此言差矣,正因为面对的是骁勇善战的风军,所以秦牧才最为合适!正所谓兵者、诡道也,若是一板一眼的和风军正面对决的话,我燕军战力,断然不如风军,可若由秦牧用兵,则诡诈无比,一定会打的风军晕头转向!再者,秦牧当初虽然是三王子的心腹,但现在是我王执掌燕国,秦牧再怎样,他也还是我燕军将领!岂能不忠于大王!?”

    那大臣又道:“总之,微臣还是认为,以秦牧为帅,对阵风军,有诸多不妥。”

    赵晋闻言,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看了眼大殿中的众人,问道:“众卿以为如何?都说说啊。”

    人们互相看了看,又有大臣出列道:“大王,最好还是不要用秦牧,因为自大王即位以来,就疏远秦牧,都过了这么久了,秦牧肯定已心生怨言,若由其统兵的话……”

    话说到这里,那大臣便没再往下说,可其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赵晋听完之后,暗觉有理,他说道:“好了!秦牧之事,就不必再说了,还是想想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将领吧。”

    “臣建议,江龙江虎两位将军,可以胜任。”有大臣出列说道。

    江龙江虎是两兄弟,在燕国军中,颇有名气,哥哥江龙,乃一文将,虽然不在上将军之列,但其却自诩熟读兵法,甚至有时候和韩云在一起交谈,讨论战术战策,连韩云都能被他说的甘拜下风。

    而弟弟江虎,那可就更不得了了,是真正的燕国猛将,天生神力,惯使一杆长枪,纵横沙场,无人能敌,素有燕国第一猛将之称!

    以江虎为先锋大将,这赵晋没有意见,也早在心中就已经将江虎定为了最佳人选,可若以江龙为全军统帅的话,赵晋有点儿心里没底。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江虎之勇,素有万人敌之称,由他随军冲锋陷阵,本王没有意见,可其哥哥江龙,虽然贵为中将军,但却没打过什么大仗,本王担心,他缺少临敌对阵的经验啊。”

    听完他的忧虑,那大臣立即说道:“大王多虑了,江龙将军熟读兵书战策,微臣曾听闻,他与韩云将军在府上讨论用兵战术,就连韩将军,都被他说的哑口无言,由此,可见其胸中,深藏兵法韬略啊。”

    “恩。”赵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说道:“这样,明日宣江龙将军上殿,本王要问一问其用兵之策。”

    赵晋因为某种原因,不愿任用燕国原上将军秦牧,而听从其他大臣的谏言,决定任用江龙江虎二人。

    “大王诏令,宣,中将军江龙入殿~~~~”

    “宣,江龙入殿——”

    在第二天的朝议上,江龙奉命入殿,在大殿中,他身穿将官盔甲,后披披风,跪地施礼道:“臣,中将军江龙,叩见大王——”

    “免礼平身。”赵晋微微摆了摆手,而后直接说道:

    “江龙将军,风军此次挟五十万之众,欲攻我燕地,以你之见,我国当如何行事啊?”

    江龙的年纪,不到三十岁,白面无须,虽然身穿盔甲,头戴将盔,但其浑身上下,都有一股书卷之气,他站在殿中,拱手说道:“大王,风军来势汹汹,必是为占我燕地而来,因此,臣以为,我军不可退让,两国对决,势在必行!当与风军,一决高下,一战,而定胜负!”

    “何人能胜?”赵晋又问。

    “勇者胜!”江龙答道。

    “恩。”赵晋点了点头,随后朝江龙伸了伸手,道:“江龙,若本王命你统军,以四十万燕军以拒风军,你可有完胜方略?”

    江龙闻言,当场就说道:“不瞒大王,臣,有备而来。”

第330章 纸上谈兵() 
“哦?”赵晋眉头一挑。

    “大王请看。”说着话,江龙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抖手将其展开,并摊在了大殿的中央。

    赵晋见状,连忙从王座上起身,迈步走了下来,而其他众多燕国大臣,也都纷纷围了过来。

    赵晋指着地图说道:“江龙,今日朝议,专议你如何用兵一事,你可在此与众大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微臣谨遵王命——”江龙先是朝赵晋拱了拱手,然后指着地图上仓州的位置,说道:

    “列位请看,仓州,乃一旧城,并非天险雄关,若我军龟缩城内,以城防坚守的话,仓州城小,且城防也必定经受不了风军的连续打击,早晚必被攻破!而一旦仓州城破,风军杀入城内,与我军在城中展开巷战的话,我燕军虽勇,但打这种乱战,恐怕不是风军的对手,因此,臣以为,毫无意义的坚守一座旧城,还不如集结大军,在仓州城外的大平原上,与风军正面交锋,一战而胜!”

    “正面交锋,一战而胜,谈何容易啊。”赵晋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当初几十万章军驻守猛虎关那种天险雄关,都尚且被风军杀败,如果能这么轻易在正面战场上击败风军的话,那风军,也不会被称为什么虎狼之师了。”

    “兵者、凶也,风军虽骁勇,但我燕军战力亦是极强,不与风军真正打一场,岂能分出谁强谁弱。”江龙说道。

    听到这话,有大臣立即说道:“江龙将军,天下皆知,风军骁勇善战,上下士卒,打起仗来,那都跟不要命了似得,若与其正面对决,将军又有几成胜算。”

    江龙看了那大臣一眼,说道:“凡战者、士气为先,此次风军,乃攻我国土,我军将士,必定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而只要此战胜了,则必定会将风军打的畏惧我军!继而一溃千里,再不敢轻易对我燕国用兵!而若我国只知一味防守,节节败退的话,士气则会越打越低迷,同理,风军则会越战越勇!”

    他的话一说完,周围的一帮的大臣,不由都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

    “恩,好像有点儿道理。”赵晋也微微点了点头。

    另有大臣问道:“那将军认为,我军可胜之机当在哪里。”

    江龙说道:“此次风军攻我燕国,乃风王亲率大军出征,必定求胜心切,故,唯有先使我军不可胜,而敌军可胜之机,方能,一战而知。”

    他说的,模棱两可,众人闻言,不由纷纷对视了一眼,丞相李昭说道:“本相还是觉得,舍弃城关,不以固守,而主动迎击风军,是为不妥。”

    江龙笑了笑,道:“丞相此言差矣,须知,用兵之道,贵在速战、速决、速胜,如若一味被动挨打,时间一久,一来,我军士气疲惫,锐气皆无,二来,我燕国国力本就不如风国,到时物资枯竭,国力耗尽的话,即便能守住城关,那也有倾国之危!”

    “将军说了这么多,可有详细的用兵方略。”又有大臣问道。

    江龙说道:“兵者,乃征战之道,征战之道,如同天上之行云,变幻莫测,故统兵将领,当深谙兵法韬略,以观天时、地利、人和,再行如何用兵。而善战者,善于造其势也,其蓄势如同满弓待发,发而同离弦之箭!一箭,而毙敌命!”

    “如此说来,将军的攻势,甚为单一。”有大臣道。

    “非也。”江龙摆了摆手,看向那名大臣道:“攻势看似单一,实则不然,凡知兵者,方知其中之玄妙。”

    “你!”他的话,明显是在暗讽那名大臣不知兵,后者气的伸手一指江龙,赵晋则是连忙摆了摆手道:“江龙将军,你接着说。”

    “是。”江龙拱了拱手,接着道:

    “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之组合变化,却层出不穷。”

    “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然五味之浓淡轻重,却任由妙手调停。”

    “我之攻势,亦是如此,期间,又凭主帅之帅才,任意变幻,其中奥妙,非一语能蔽之。”

    他的说法,看似极有道理,赵晋闻言,缓缓点头道:“看来,此战如何打法,将军已了然于胸。”

    “回大王。”江龙拱手道:“兵法有云,为统帅者,智、信、仁、勇、严,亦不可不知阴阳、寒暑、时制也,更要具备纵观全局的大局观,我,以此观之,我军必胜!”

    “恩。”赵晋再度点了点头,继而转身回到了王座上,说道:“今日朝议,江龙将军用兵之道,本王已经知晓,听令!即任江龙为平西将军,江虎为平西先锋,率四十万燕军,以拒风国!”

    “臣等谨遵王令——”众臣齐齐说道,丞相李昭嘴角动了动,他还准备再说点儿什么,可现在王令已下,他只好想着私下再去找找大王。

    看着脑袋高高仰起,一副志得意满模样的江龙,他缓缓摇了摇头。

    朝议过后,李昭又独自一人求见赵晋,在书房内,李昭跪地施礼之后,直接说道:“大王任用江龙为帅,微臣以为,还是有些不妥啊。”

    赵晋挑眉看了他一眼,说道:“今日朝议,江龙将军所说,李大人难道没有听到吗?”

    李昭说道:“大王,江龙将军虽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知兵者,并非只是熟读兵书那么简单啊,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且江龙将军,从未统帅如此多的大军,微臣恐怕……恐怕其缺少临敌对阵的经验啊。”

    “哎?”赵晋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江龙以前不是率兵剿灭过几次叛乱吗,战场上经验,还是有的,再者,连韩云和他讨论战术战策,不是也说不过他吗?”

    这,这能一样吗?这可是纸上谈兵啊,真到了战场上,面对几十万风军,江龙还能应对自如吗?李昭很是忧虑,不过见赵晋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而且,现在燕国,除了韩云和秦牧,表面上,也只有这个江龙可作统兵将领了。

第331章 秦牧() 
燕国都城,秦府。

    现在的秦牧,早已不是什么燕国上将军,而是整日赋闲在家。

    此时,管家正在为他上茶,秦牧端起茶杯,刚轻抿了一口,管家却微微躬着身子道:“老爷,小的听闻,朝中好像发生了大事,说是大王任用江龙将军为帅,统兵四十万对阵风军,眼下,大王正率文武百官,在祭台祭天,为我军壮行呢,老爷您不过去吗?”

    “什么!?”秦牧闻言,大惊失色,他惊的不是燕王祭天为燕军壮行,而是惊的大王竟以江龙为帅!

    他腾的一下就站起了身,说道:“大王好糊涂啊!江龙虽熟读兵书,但却夸夸其谈,只会纸上谈兵,让他统兵,对阵骁勇善战的风军,那会害死我燕军将士啊!”

    说着话,他在府中也待不下去了,他赋闲在家,朝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可以不管,但唯独此事,他不能坐视不理!

    毫无疑问,虽然被贬,但秦牧绝对还是心系国家安危的将领,他起身就准备出府,管家见状,连忙拦住了他,说道:“老爷,您这是要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当然是向我王谏言,让大王收回成命了!”秦牧直接说道。

    “哎呀!老爷啊,大王王令已下,且更是在举行祭天大典,老爷这时候去让大王收回成命,那不是找不自在吗?老爷,您可不能犯糊涂啊!说不得,性命难保啊!”管家急道。

    “即便大王要了我的性命,我也不能坐视不理!看着我燕军将士,白白送死!”秦牧正声说道,说完,他则是推开管家,大步朝外走去。

    等他赶到王宫的时候,祭天大典早已举行完毕,赵晋此时,也正在王城中,亲自送江龙率军出征。

    看着面前盔甲鲜明的江龙和江虎,看着其身后四十万的燕军,赵晋刚准备再说点儿什么,哪知这时,却有宦官来报,小声说道:“大王,秦牧求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