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90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90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飞身边只有四十人,一旦战斗打响英军就会发现这里的异常,不可能守住三个地方,所以决定防守最坚固的二沙湾炮台。

    凌晨五点,天色开始发亮,基隆港远处海面出现了一支舰队,为首一艘正是广州号,它肆无忌惮的快速向港口冲来。

    在它身后,六艘蓝级装甲巡洋舰紧紧跟随。

    英国海军也发现了突然出现的不明舰队,警报声将整个基隆惊醒。

    广州号冲进基隆港率先开火,威力巨大的火炮顿时将一艘蒸汽巡洋舰炸沉,随后闯进的六艘装甲巡洋舰也纷纷开火,英舰队只来及射出十几枚炮弹就全部葬身海底。

    英国舰队覆灭,运兵船很快开了进来,一队队士兵开始上岸。

    岸上的陆军也反应过来,开始集结士兵,准备防守,指挥官瑟姆上校见对方有军舰掩护决定依城而守。

    “来人,给我去炮台看看,敌人已经占领港口,他们那里怎么还没有反应?”瑟姆的话刚说完,就听山上传来两声剧烈的爆炸声。

    “上校,是炮台,炮台好像爆炸了!”

    瑟姆错愕当场,没想到现在唯一的依托出现了问题,“比利,你带五百人上去看看,如果发现敌人给我全部消灭!”

    二沙湾炮台上,几个士兵正在组装两挺加特林机枪,不过这两挺机枪不是架在炮车上,而是安放在一个三角架上,这是刘峰未猛虎队专门设计的,比车轮架搬运方便,可以随猛虎队出入各种地方。

    其他队员趴在炮台上,手中拿着斯宾塞连珠枪,眼睛瞄着外面,在他们身边,还有一箱箱手榴弹,其中外面的一排已经拧掉后盖。

    “来了,洋鬼子上来了!”鹰眼喊道。

    果然,五百名英国士兵出现在二沙湾炮台前面的小广场上。

    “啪!”鹰眼率先开火,一枪将这支队伍的指挥官爆头,随后,另外四支狙击枪也相继开火。

    英军开始列队还击,并缓缓靠近,他们现在已经知道炮台被敌人占领,决定将其夺回。

    英军士兵很快进入斯宾塞的射程,猛虎队员纷纷开火,虽然只有四十人,但火力却将敌人压制。

    “机枪射击!”

    两挺加特林也加入射击行列,英军纷纷中弹到倒地。很快,五百英军只剩下两百人,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凶猛的火力,纷纷逃回山下。

    “靠,这么不禁打,连用手榴弹的机会都不给!”一个猛虎队员说道。

    “不要着急,一会儿英军还会上来!”

    果然,没过多久,瑟姆又派出八百人上来,炮台是他们反击的希望,所以必须拿下。因为无法向山上运送火炮,这次他们带了一百个掷弹兵。英军军官很快发现加特林的弱点,就是移动不便,他将士兵分散开来,从三面进攻,有效的避开了机枪的火力。

    这次特战队终于有机会使用手榴弹,它的投掷距离远超球形炸弹,将英国人炸的死伤惨重,激战一个小时,英军仍无法占领炮台,最后无奈撤回。

    之后英军没有再派出军队,因为在基隆城的战斗中他们被全面压制。基隆城有很多的大街小巷,根本不适合列阵作战,前装步枪在巷战中更显笨拙,而负责进攻的是海军陆战队和独立师的快枪团,他们手中的斯宾塞简直就是为了巷战而生,再加上手榴弹,英军节节败退,最后退出基隆城。瑟姆准备率残军到沪尾与卡迪根会合,但半路上就被截住,在得知卡迪根被击败投降后也放弃了抵抗。

    另一边,刘永福与支援嘉义的彰化援兵相遇,他迅速将其消灭,随后拌成自救军诱英军出城野战,再胜,最后攻进彰化城,全歼守敌。

    在接到攻占彰化的消息后刘峰派出杨玉科扫荡台东的噶玛兰厅、莲花厅等地,不到一个月,台湾彻底被收复。

第一百八十五章 建设基隆() 
台湾之战,英法列强的驻台湾派遣军除了在上海的一部分全军覆没,俘虏二国官兵15000余人,印度士兵21000余人,缴获大小战舰十二艘,火炮120门,步枪7万余支,欧洲战马350匹,弹药无数,另截获价值四百万两白银的财物。己方三个师伤亡近7000人,其中第五师损失最大。

    占领全台湾后刘峰立刻任命林文察为台湾省省长,林国华、颜斗猛为副省长,戴潮春为台湾驻军司令,负责台湾防务。

    现在台湾百姓已经知道洋人被打败的消息,并且成为了军政府的治下,本来他们有些忐忑,不知道新政权会对他们怎么样,但随着军政府的各项政策传开,台湾百姓无不拍手欢庆,与他们相反的就是以前那些地主了,因为他们坐拥大量土地,军政府会超出的部分全部征收。这等于是割他们的肉啊,但他们面对能将洋鬼子打败的革命军也只能将“忍气吞声”。

    另外。戴潮春以及林文察、林国华、颜斗猛三位大家族率先相应军政府的号召,将自家的土地全部捐了出来,有了他们带头,其他乡绅不敢不从,只能将多余的土地交了出来,作为补偿,他们都得到了乡长、县长的职位,但这些职位可不同于以往的大清官员,每个地方政权都派驻了检察官,如果发现有鱼肉百姓的行为将受到惩罚。就这样,仅仅一个月,台湾各地的政府机构被搭建起来,开始推行各项惠民政策,百姓也从开始的忐忑、好奇最后变成拥戴,例如,现在大街上的人几乎超过八成都剪了辫子。

    这一天,刘峰和刘八登上白米翁炮台,从这里俯瞰整个基隆港。

    “父亲,这个基隆港口如何?”

    刘八答道:“当然好了,这里比香港地势还要险要,更适合舰队驻扎。”

    “这里的地理位置确实非常优越,从这里我们可以以它为据点直接进入太平洋,我将在这里进行大规模建设,将港内外的礁石全部清除,我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大型海军基地外还要建造一个大型造船厂。”

    刘八知道自己儿子相中了这块地方,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建设。

    “这些我都不懂,你看着办就行了,对了,海军基地要优先完成!”

    “没问题,保证给您打造一个攻守兼备的大型海军基地!”

    五天后,一支百余艘的庞大的船队到达,他们卸下水泥、钢筋等建设物资,另外还有大量的工程人员,老戴维斯就是其中一个,他将指挥造船厂的建设工作,按照刘峰的要求这里的造船厂比广州的还要大。

    “亲爱的督军大人,恭喜你又打败了英法帝国的军队,还得到了这座美丽的大岛!”老戴维斯恭维道。他现在满面红光,显然在中国的生活非常不错。

    “戴维斯,客气话就不要说了,你看看这周围哪里适合建造船厂?”

    老戴维斯拿着望远镜观察整个港区,最后指着外港的一处地方说道:“那里地势开阔平坦,比较适合建造大型船厂,不过还要具体勘察一番。”

    刘峰道:“好,快些将地方选好,晚上我请你吃这里的特产鹿肉,好酒管够!”

    “哈哈哈,督军大人,我马上就去办!”

    老戴维斯走后刘峰亲自指导海军基地和炮台的建造,基隆将成为一个大型港口,而周围也将建成工业基地,所以防御是重中之重。

    将原有的三座炮台全部建成钢筋混凝土炮塞,白米翁炮位增加到八座,将全部安放280mm大炮,二沙湾炮位增加到二十五个,安放280mm炮两门,其余全是150mm加农炮。改动最大的就是大武仑炮台,大武仑炮台是扼守基隆港西侧的重要据点。射角包含港口的东北、北、西三个方向,东与二沙湾炮台共扼基隆海域,西边控制情人湖至万里一带,是一座海陆两用炮台,英军在这里安放了十门对海32磅火炮,刘峰要将这里扩大,对海将安放三门280mm炮,十二门150mm炮,对陆安放两门150mm炮和六门105mm炮。

    工程人员按照刘峰的简易图纸开始绘图,划线,不到一天,炮塞就开工建设施工。

    在这里劳动力根本不用愁,近三万的俘虏分成两拨,其中四千人进行基隆港的建设,一万人在周围修路,剩下的全部装船运回广东,支援那里的建设。

    另一端的台湾城要塞也开始修建,建设主力就是法军俘虏。

    刘峰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留下刘永福的第二师暂时驻扎台湾,率领独立师返回广州。

    此时革命军收复台湾的消息早已传遍华夏大江南北,刘峰放走的外国商船还将消息带到了世界各地。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内,慈禧、慈安、奕䜣三个掌握大清最高权力者正在商讨国事,此时早朝刚散,讨论的事情有喜有忧,喜事有两件,一是与太平天国的战事已经到了最紧要时刻,曾国藩上奏明年就能攻下天京,这是另清廷满朝文武最高兴的事情,十余年的长毛贼乱终于要平息了,那样大清就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海贼。第二件喜事是海贼收复台湾,当然,清廷高兴的并不是革命军打败英法二国收复台湾这件振奋人心这件事,而是海匪为此招惹了两大帝国。他们听说台湾之战英法帝国的舰队、陆军全军覆没,英法二国政府必然为之震怒,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攻打海匪,那样自己的大清就可以坐收渔利,剿灭海匪。忧的是海匪竟然能击败两大帝国的海陆军,其实力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既然海匪能拿下重兵防御的台湾城和基隆,说不定就能北上进攻大沽,直扑北京。

    “议政王,海匪实力强悍如斯,可有什么对策?”慈禧现在终于知道了革命军的实力,他们能将把大清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洋人给杀全军覆没,给她的惊吓的不轻。

    “是啊议政王,现在海匪已经成为大清的头号大敌,赶紧想办法遏制他们的势头才是。”慈安忧心道。

    奕䜣看着坐在垂帘后的两个女人心中不忿,虽然他手握大权,但仍被两个女人压得死死的,尤其是那慈禧,现在就已经在朝中安插了不少亲信,开始对他形成制衡。

    “回二位太后,此事莫要忧心,奕䜣已经打听清楚,海匪虽然收复台湾,但与英法二国交战的他们也损失不小,恐怕一时间无法北上。还有,臣已经重修大沽炮台,还加强了守备力量,还在天津到京城一线布置了十五万大军,再加上京城大营,有超过二十万大军,这些士兵全是清一色的眼前洋炮,海匪敢来,绝对能消灭他们!”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多隆阿复出() 
慈禧和慈安听到京城周围有二十万火枪兵,心安不少。

    “短短两年时间议政王就训练出如此多得火枪兵,实在是我大清的栋梁。”慈安赞道。

    奕䜣躬身一礼,道:“能为大清、皇上、二位太后分忧是奕䜣分内之事”

    旁边的慈禧却是眼光闪烁,心道这二十万大军大部分奕䜣的部下,而且奕䜣此人野心也不小,不可不防。

    想到这里,慈禧眼珠一转,说道:“议政王,哀家这里有一个人想到军营,希望你能安排一下。”

    奕䜣说道:“既然是西太后的人奕䜣马上安排,不知此人是谁?”

    慈禧答道:“此人你应该熟悉,他就是荆州将军多隆阿,此人乃是大清的一员猛将,差点将长毛贼的英王擒住,可惜去年被人偷袭,身受重伤,这不经过一年的修养已经痊愈,南方猛将如云也不差他一个,我就让他就留在京城,还望议政王给他安排个职位。”

    奕䜣明白这是慈禧在安插自己的亲信,但话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答应,还有京城周围确实没有能征善战之将,有了多隆阿这样的悍将在也能让他心安一些。

    “天津将军一职正好空缺,相信多隆阿将军能够胜任。”

    慈禧眼内寒光一闪,她虽然不懂军事,也知道天津是最前线,而且这样也可以将多隆阿从自己身边调走,这奕䜣打得真是一手好算盘,不过她也不是吃亏的主,说道:“那好,就让多隆阿任天津将军,再给他一个钦差大臣的身份,整顿天津防务!”

    天津将军只负责天津军务,如果加上钦差大臣一职就可以不受总督制约,权利极大。

    “我看可以,多隆阿是大清骁将,况且直隶总督署已经迁到保定,天津乃是京城门户,是应该有个有本事的主事之人,议政王,你说是吧?”慈安在旁边上说道。

    奕䜣暗叫一声厉害,这两个女人一唱一和就把天津的军政大权揽在手中,要知道那里有僧格林沁亲自训练的两万精兵在,再加上团练兵、水师足有六万余人,这多隆阿以前只是一个小小的荆州将军,手中最多握有两万兵马,如今一跃竟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员。他刚想反对,随即心念一转,这天津是京城东面的海防重地,在未来必定是海匪的攻击要点,凶险非常,何不就此让出去,就算以后出了问题也不会追到他的身上。

    “多隆阿将军是大清名将,由他镇守天津臣也安心不少,还请二位太后下旨!”

    三人又商议一些其他政事,待一切处理完后奕䜣离开了大殿。

    “妹妹,没想到议政王这么痛快就将天津的大权交了出来!”慈安高兴道。

    慈禧不以为然,“姐姐,这天津乃是凶险之地,他当然让的痛快了,这样也好,省得多费口舌。对了姐姐,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慈安知道慈禧心思玲珑,说道:“你我不是外人,妹妹有什么话就说吧!”

    “是这样,多隆阿虽然骁勇,但手上兵将不多,如今奕䜣手上握有二十万大军让人心里不踏实,所以我想让这多隆阿在天津扩军,将来也能制衡一下奕䜣。”

    慈安说道:“可以,着户部拨钱就是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很快一道懿旨被送到多隆阿的府邸。

    多隆阿,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的他此时消瘦了不少,虽然在家里好吃好喝,清闲舒适,不用为战事操劳,但让身为武官出身的他非常不适应,加上与长毛贼的战事已经进入决战之刻,他却待在家里,内心颇为煎熬,一月前他想要复职的折子交了上去,可是到现在也无音讯。

    “将军,是圣旨,不,是二位太后的懿旨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