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349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349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和十门305mm榴弹炮。

    是夜,恩希尔命令德军再次发起进攻。

    晚上十点,大贝尔塔如雷的轰鸣震撼整个夜空,420mm巨型炮弹从天而降,炸出一团团蘑菇云,德军炮兵不断的调整角度,直到最终命中目标。

    这些炮弹从三千米的高空呈抛物线落下,轻而易举的穿透了列日要塞堡垒的水泥装甲罩,然后延迟引线引爆炸药,顿时沙尘漫天,火光照亮半个天空,爆炸中心五十米内,寸草不留。

    “轰轰”

    数以万计的德军潮水般冲向个炮台、堡垒。

    “照明弹,照明弹!”

    比利时守备部队没有被巨炮的破坏力吓住,打出一发发照明弹,将阵地照的通明,然后轻重火力全部开火,阻挡德军的进攻。

    这次德军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集中巨炮轰击一两个炮塞,一步一步的前进。

    虽然比利时军队拼命抵抗,无奈已经无法阻挡德军脚步,十一月三日,最后一座炮台被攻陷,列日要塞陷落。

    列日战役结束,德军惨胜,十万人的进攻竟然阵亡5000余人,还有万余人受伤,让毛奇等各国高层一个个跌破眼镜,要知道当年与法国的百万人大战也仅仅不到三万人阵亡,没想到小小的比利时狠狠的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战争还在继续,因为列日战役而恼羞成怒的德军将怒火发泄到沿路阻挡的比利时村庄、城市之上,所经之处不在顾及平民伤亡,导致比利时军民损失惨重。

    面对拥有巨炮的德军,比利时引以为傲的另一座要塞那慕尔要塞根本阻挡不了德军的进攻不到天就被攻占,随即,德军进占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扫除比利时障碍后德军集中了三个军团八十万大军进入法国境内。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时空之内这些力量足以突破法国的防线,无奈英法二国经历了与中华战争,在战败后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尤其是在战时集结兵力的能力得到加强,法国上将霞飞(与美国的霞飞不同)在德国进攻比利时之时就洞悉了德国的企图,不过法国为了报当年普法战争之仇也制定了一套反攻“17号”计划,他和他的参谋们一边调集兵力布置巴黎周围俄防御,一边命令前线部队进攻法国薄弱的左翼军团,无奈德国早有准备,他们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将入侵的二十万法军打的晕头转向,还差点将其包围,最终无奈的霞飞只得停止17号反击计划,专心阻击德国的右翼。为此他从东线洛林战区抽调二十万人组建了第六集团军,驰援巴黎,同时将英国的二十万远征军火速运抵巴黎前线,到德军抵达巴黎防御圈时,法国已经集结了六十万英法联军。

    战斗很快打响,德国出动三百余架战斗机、重炸机以及飞艇企图轰炸巴黎,强大的步兵军团分成左右两翼,像一把巨大的钳子钳住巴黎。

    法国政府此刻已经外迁,霞飞没有后顾之忧,凭借出色的指挥挡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不过法国兵力处于劣势,无法反击,只能等在更多的英国军队抵达和后方组建的新兵团抵达。

    此刻,毛奇知道施利芬计划已经行不通,不在执着于东进,索性就在巴黎外围与法国决战。

    双方的主战场是离巴黎不远的马恩河,此刻马恩河两岸集中了一百五十万的兵力,数千门火炮,上千架飞机,六百余辆坦克,一时间打的昏天暗地,日月无光。

    天空中,数不清的战斗机如同鸟群般相互追逐,咬斗,一架架冒着黑烟、或者凌空被打散,带着凄厉的呼啸声跌落尘埃。

    地面上,双方的火炮近乎疯狂的炮击,不计数量的将炮弹倾泻在对方的阵地上,不过终究是德国大口径火炮占据优势,将法国的小口径炮兵阵地不时笼罩。

    为此,德军很快占据主动,他们强渡马恩河,最英法联军阵地发起冲击。而等待他们的则是纵深达一公里宽的密实的铁丝网。

    这些铁丝网难不住德国,因为他们有坦克,两百辆坦克发着轰鸣声撞上铁丝网,铁丝网顿时千穿百孔。

    英国联军并不慌乱,这样的情景他们中的一些军官在十五年前就领教过了。

    “呼叫炮火覆盖23号区域,战防炮手瞄准后射击!”一个法国军官命令向身边的通讯兵喊道。

    通讯兵立刻用电话呼叫支援,一些零星炮火开始轰击德军坦克通过的区域,没办法,法国的重炮被压制,还击的力量只有这些了。

    幸亏法国的战防炮有很多,纷纷向德军坦克打出穿甲弹,穿甲弹撞上坦克装甲,有的因为角度不佳被弹开,有的则擦出一阵火星,打进驾驶舱内。

    “轰轰”

    不走运的德军坦克被打中弹药架,炮弹直接殉爆,随着一团火光,炮塔被掀开

    “哦也该死的德国佬,下地狱去吧!”

第七百六十三章 马恩河战役二() 
马恩河战场上,德军依仗数量远超英法联军的大口径火炮将眼前的防线轰的千疮百孔,同时步兵靠着精湛的战斗素质快速抵达联军阵前,在地势平坦的薄弱地带,德军将装甲部队派出,企图用最快的速度撕开防线,无奈英法联军早就经过了与中华战争的洗礼,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在反坦克方面,除了给前线部队装备大量的反坦克炮外,还有单兵使用的反坦克手雷。这种反坦克手雷极为简单,就是将六枚手榴弹拆掉手柄,然后绑在一颗没有拆掉木柄的手榴弹上,也可以被称为集束手榴弹,另外,在战壕内的联军还会准备一些燃烧瓶,如果将这些燃烧瓶扔在发动机上也会让坦克趴窝。还有一些反坦克地雷,反坦克锥,它们一般布置在交通要道上。

    德国是第一次使用坦克战斗,此刻还未出现古德里安等装甲战术的天才,只是和其他国家一样将其当成攻坚力量使用。此刻面对早有准备的英法联军顿时遭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即使一些坦克冲到战壕前夜被迫停了下来,因为联军挖掘的都是反坦克战壕。

    不过好在德军步兵跟了上来,占领了联军第一道堑壕。

    然而。,德军官兵还未来得及庆祝天空中就传来炮弹的呼啸声,上千门法国75mm(野)战炮,和英国的山炮将他们笼罩,这些小口径火炮无法威胁到德军的重炮群,所以将怒火全部发泄到了德军步兵身上。

    “可恶英国人,法国混蛋!”

    德军后方,负责指挥进攻的第九军军长斯曼坦咬牙切齿,自己的重炮一直轰击联军的炮兵阵地,没想到还隐蔽着如此数量众多的火炮,负责进攻的45步兵师顿时遭受重创。

    鲁登道夫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以及瘫痪的坦克和装甲车轻声道:“这场仗不能这样进行下去,这只是让人头疼的消耗战而已,给第二集团军传令,让他们向左翼运动,将联军引出来。

    这是鲁登道夫和毛奇制定的第二套计划,如果施利芬受阻,就要改变战术,因为消耗战对德国极为不利,他们还有东线战场,必须尽最快的速度解决联军。

    这个计划非常简单,就是命令一个集团近在巴黎周围做出大范围的运动,与主力脱离一定的距离,让联军觉得有机可乘,出动军队包围左翼,而德军就可以以此消灭这支走出防线的联军。

    德国皇宫,威廉二世在御座上,此刻他拿着电报欣喜异常,因为德军的右翼主力已经抵达巴黎外围,在他看来,胜利就在眼前。

    “部长先生,您的进攻计划真是太完美了,我看不到两个月,就会攻下巴黎!”威廉二世摆弄着一根黄金手杖兴奋到,不过他的姿势有些怪异,其左手有些不自然,因为他出生后患有厄尔布氏症,左臂萎缩,是个残疾人,这也造就了他有些乖戾的性格。

    “陛下过奖了,战况还在继续,还不易下结论!”说话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此人正是施利芬,现任的陆军部部长。

    “哈哈哈,部长先生,您太谦虚了,如果占领了巴黎您就是德国的第一功臣啊,陛下,这则消息我准备传给各大报社,让全国的人民高兴一下!”首相卡普里维笑道。

    威廉二世拍手道:“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就这么办吧!”

    一旁的施利芬皱皱眉,心里对于威廉二世的好大喜功有些发反感,不过他是计划的制定者,也希望能够尽快获得成功。

    接下来威廉二世和身边的重臣大谈征服法国后的计划,比如与英国海军决战,兵临莫斯科等等,眉飞(色)舞,好像他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就在这时,一个近卫军管走了过来,神色有些着急,“陛下,东线军团传来电报,俄国军队正在向他们发起进攻!”

    “什么”

    皇宫内所有的德国重臣都是大吃一惊,施利芬计划的制定就是基于沙俄的军队的集结能力,施利芬认为俄军铁路运输落后,要集结二十万人的军团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五十万军团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他的计划就是打这个时间差,先集中兵力攻下法国,然后掉头进攻沙俄,避免两线作战的局面,目前在德俄边境只有七个师十万人。

    “电报上有没有说沙俄军队有多少人!”施利芬急问道

    “二十万!”

    威廉二世紧张过后嗤笑一声:“区区二十万也敢进攻我德意志帝国,亚历山大三世真是太自大了,你说呢参谋长阁下!”

    施利芬答道:“陛下,沙俄肯定是应英法两国的要求加上我军主力在西线才敢向我们发起进攻的,我估计他们会持续增兵,将德俄边境作为主战场,我建议立刻给奥皇去电,要求奥军向俄军发起进攻,同时加快国内新军团的组建工作,充实东线战场!”

    卡普里维有些为难道:“新组建的军团缺乏骨干,而且预计是三个月,太快的话会不会影响士兵的训练?”

    “那就在西线抽调一部分,反正巴黎已经在我们的兵锋之下了!”威廉二世虽然自大,但沙俄毕竟是欧洲强国,根据情报他们常备军力超过一百五十万,即使是装备落后,一旦集结起来会造成很大的威胁,甚至会影响进攻法国的计划。

    施利芬道:“也只好如此了,这样,我给毛奇发电报,让他抽调一个军,在加上洛林地区的法军撤退,左翼没有必要维持大量的兵力,就抽调两个师,加起来有七万人,另外,让鲁登道夫回来,指挥东线作战,这样足以阻挡俄军的进攻了!”

    威廉二世点点头,“就听从部长阁下的安排,另外首相大人,你立刻以我的名义给翁贝托发电,意大利为什么还未对协约国宣战?”

    德俄边境,也就是昔日的波兰,潮水一般的俄军向跨过边境,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除了步兵,天上还有三十艘飞艇,四十架战斗机,五十架轰炸机正在轰炸,德军精锐部队和技术兵器大部分在西线,东线只有一个航空团三十架战斗机而已,它们已经升空与俄军空军缠斗在一起。

    地上,一千余门火炮相互对射,炸点此起彼伏,到处是喊杀之声,战况非常激烈。

    亚历山大三世没有等待德国和英法相互消耗后再发起进攻,而是用还未集结完毕的兵力发起进攻,因为他明白,一旦法国垮掉,沙俄将面临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的围攻,所以为了沙俄,必须帮助法国支撑下来。

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恩河战役三() 
意大利王宫,现任的国王翁贝托一世坐在会议室和自己的首相克里斯皮以及财政部长焦利地商谈眼下欧洲的局势。

    翁贝托一世拿着电报笑道:“威廉这个小子沉不住气了,要求我们对法国宣战!”

    克里斯皮冷笑道:“德国一向张狂,怎么会在乎我们是否参战?”

    焦利地说道:“很简单,肯定是沙俄发起了进攻,德国两面受敌,同时与英法俄开战,他们可不是中华帝国,肯定吃不消了!”

    翁贝托摇摇头说道:“德国军事力量强横,在加上奥匈帝国也不弱,还有一个土耳其,他们能够应付的来,德国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尽快结束法国!”

    “那陛下的意思是”克里斯皮问道。

    “咱们意大利这十五年发展的很不容易,也算小有成就,我不想让这些毁于一旦,所以还要拖上一拖,等英法联军溃败之时在宣战也不迟,不过,为了打消德国的疑虑就在法国边境集结二十万人,记住,如果法国没有进攻,我们也不进攻!”

    克里斯皮和焦利地对望一眼,满眼微笑,自家国王的决定太英明了,意大利想要出头或者保证安全就必须是一个平衡的欧洲,英法俄德两败俱伤才是最好的结果。

    意大利其实有作壁上观和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本事,他们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口已经达到三千两百万,军队也增加到十个军四十五万人,使用的武器是中华的龙式步枪和制式火炮,还购买了一百五十辆山猫以及还有一百架战斗机和五十架轰炸机。海军发展迅速,现在已经自己制造大型战舰,目前拥有前无畏战列舰六艘,一等铁甲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来能够艘,其他巡洋舰三十余艘,总吨位在欧洲排在第四位,比沙俄还要强,从表面上来看,这是能够左右战争的一股力量。

    不管意大利是否参战,马恩河大战还在继续,在德国总部看来近百万大军只抽调五万对于战局根本没有影响,然而殊不知这“小小”的调动影响了整个战局。

    首先,前线指挥官鲁登道夫被调走,毛奇还在比利时,需要用电报遥控指挥,对于前线的具体情况他毫不清楚。

    首先他的计划是命令第二军团大胆在左翼展开,吸引法军的注意力,并与主力留下一道空隙,让法国人以为是破绽,这就是口袋阵了。

    德国第二军团的进攻非常凶猛,推进速度也极快,当面的大军节节败退,第二军团指挥官一时间得意忘形,因为他已经可以看到巴黎的大铁塔了,他认为可以一鼓作气的攻入巴黎,如此与右翼的空隙越来越大。

    法国指挥官霞飞早就注意这一点,他和他的将军们认为这是个陷阱,可是随着德军左右翼两军的距离越来越大,他终于按耐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