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340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340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十六座双联装20mm炮,以及四座四联15mm高射机枪。

    为了保证战争来临时航道安全,刘峰命令造船厂将两艘武装运输船改装成轻型航母,最终中华一共拥有十艘航空母舰,贺兰山舰速度慢,成为训练舰和运输舰,不在战斗序列。这十艘航母被分别布置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

    航母不可能单独作战,所以开始编队,一般一个航母编队有两艘航母,一艘战列舰,一艘重巡洋舰,六艘加强防空火力的轻巡洋舰,外加八艘驱逐舰,驱逐舰主要携带深水炸弹防备敌人的潜艇,同时也负责一部分防空任务。

    在这时十五年里,lu军也在发展,士兵们的武器没有变化,仍在使用龙式半自动,不过冲锋枪换成了龙式突击步枪。排用的通用机枪也经过了现代化升级,只要是枪托底板和枪管的散热装置,同时加工工艺也有所加强,零件以焊接和冲压为主,包括其他步兵(枪)支在内,可以快速节约成本。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华军队中出现一种新型车辆:挎斗式三轮摩托车,为此出现了一个新兵种,摩托化步兵。

    现在每个军都有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它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三轮摩托和汽车,作战人数为三千人。

    挎斗三轮摩托,这东西使在战争结束后第三年由龙马汽车厂开发的,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军用的称为“灰羚羊”,它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越野能力强,并且便于隐蔽,车上还能搭载武器等,适用于侦查,通信,搭载武器武器后还能充分陷阵,与运输车一起还能投送兵力,深受战士们的喜爱。

    灰羚羊拥有一台两缸风冷汽油发动机,功率21马力,拥有一个三档变速箱,还有一个倒挡,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最快速度为65公里每小时,24升油箱,最远可以行使240公里,乘员三人,作战行动时搭载一个机枪手,一个步兵,一个驾驶员,携带三个备用弹鼓,十升备用油箱。紧急情况时还能搭载一门轻型迫击炮,虽然有油耗大这个缺点,但仍不失为一件好用的东西,目前中华军队共装备了2000辆,不管是陆军,就连海军也装备了不少。

第七百四十二章 虎王坦克() 
一个摩托化步兵旅有五十辆羚羊,六十辆野牛二型运输卡车,另配75mm山炮三十门,105mm榴弹炮二十门,以及10门120mm重迫击炮。

    摩托化步兵的进攻方式是机动到敌人的小口径火炮射程之外,大约三至五公里的地方,然后在炮兵的火力支援时以连为单位展开战斗队形,运动到六百米外等候火力支援结束。而后展开冲击阵型进攻敌人阵地前沿,实施突破。

    每个军除了拥有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外还有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他们的运输车辆主要是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并有坦克支援作战,属于重型攻坚力量。

    装甲输送车是从轻骑兵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被命名为“轻骑兵二型”,与一型相比增加了装甲的厚度,由20mm装甲板焊接而成,可以抵挡重机枪的直射,一台28马力的直列六缸水冷柴油发动机,由于加厚了装甲全车载重达到了12吨,所以速度只提高到了50公里每小时,采用扭力悬挂系统,四对负重轮,自卫武器为一支13mm重机枪,为了增强强度车体没有开射击孔,全车长5。4米,宽2。9米,高2。6米,乘员为一名车长和一名驾驶员,可搭载12名战士。

    轻骑兵二型被定义为输送车,除了运送步兵外还兼运送各种物资和器材。

    轻骑兵二型面世后由于结构简单,xing能可靠,其底盘可以通用,所以被改装成其他车型,比如自行高炮,自行迫击炮等,至于自行火炮还没开发出来,主要是大口径火炮太重,以目前的车辆很难完成改装,同时小口径自行火炮还不如重迫击炮火力猛,所以暂时搁置下来。

    “铁穹”自行高炮,使用轻骑兵装甲车底盘,口径为40mm,采用双联,可以对100米至5000米的目标进行打击,主要负责作战区域的防空任务。

    “铁锤”自行迫击炮,口径120mm,炮管长2米,半自动填装,射速每分钟17发,最大射程六千米,车辆战斗全重10吨,成员4人,并有一部7。7mm车载机枪。

    装甲兵的主要武器当然是坦克,在战后中华开始淘汰山猫坦克,因为这种轻型坦克防御力太低,西方世界已经出现各种口径的战防炮,所以帝国所拥有的500辆山猫坦克全部淘汰,但并没有被变卖,而是被改装成突击炮。

    突击炮,是一种近距离支援步兵作战的武器,也可以进行反坦克作战,所以山猫也经过全面的改装,只要是加上一个75mm炮塔,为了减轻重量就是将步兵炮搬到了山猫的地盘上,同时加强正面装甲,可以抵御欧洲主流的37mm反坦克炮,动力系统也得到加强,但重量增加导致速度无法提升,仍然是每小时40公里,不过这个速度正好适合步兵作战。

    战争结束后西方世界也全力研制坦克,向英法等国都藏得到过中华的坦克残骸,他们开始进行仿制,相应的德国也从中华手里买去的图纸,也开发属于自己的坦克,为了应对将来的坦克大战,中华开发出更先进的坦克,就算相遇也会碾压

    首先是升级虎式坦克,将其动力系统升级,并加强装甲,使其正面保持对轻型坦克的优势,同时列装新式的主战坦克:虎王。

    虎王坦克并不是参考后世德国的虎式坦克或者虎王设计研发的,虽然同级的坦克中德国的设计理念是最先进的,尤其是坦克的内部布局,即使在未来的百年以后依然不过时,但其太重,构造复杂,以现在中华的科技水平只能造出样子,其速度和战力却大打折扣,机动力远不如升级后的虎式。最后刘峰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参考德国的黑豹坦克,主要是其使用的悬挂系统和中华的虎式一样,都是扭杆式悬挂系统,可以一脉相承,而且黑豹坦克比同级别t34更优秀,内部设计更合理,至于维修不方便不在刘峰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以中华装甲部队的规模足以碾压任何对手,维修根本不是个问题。

    虎王坦克最后参数为车长7米,宽3米,高2。7米,底盘高0。4米,为了提高地形的适应力履带宽半米,一台12缸600马力水冷柴油发动机,公路最大速度为45千米每小时,最大越野速度20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200公里,拥有一门75mm60倍径长管线膛火炮,为了增加精确度炮口加装了制退器,还有最新研制的火炮稳定器。六角形360度旋转铸铁炮塔,电动加手动驱动,仰角范围…5—25度,射速每分钟3发,使用被帽穿甲弹和高爆弹,携带炮弹数量50发,另有三挺轻机枪。离合制动方式,三个前进档一个倒挡,五对负重轮。车体采用倾斜匀质装甲,正面厚达100mm,侧面装甲厚60mm,底部20mm,炮塔前装甲更是达到了120mm,火炮护盾足有135mm,在这里提一下中华的所有坦克的装甲都是焊接而成,这样增加了结构的强度,而且正面装甲材质是高镍装甲板,防御力比普通匀质钢板多出两成,没办法,刘峰就这样“土豪”,谁叫他每年都从世界各国搜集很多的稀有金属。虎王乘员为五人,自重32吨,某种意义上这已经是重型坦克了,为了减轻重量所用的坦克兵都是身材瘦小之人。它将防护力、火力和机动力完美的平衡到一起。可以跨过2。5米的战壕,涉水近两米,如此大的家伙开到战场绝对是敌人的噩梦。

    虎王坦克还有一个变种型号,就是喷火坦克,被命名为“毁灭者”。

    虎式为中型坦克,虎王为重型,山猫已经被淘汰,所以刘峰又造了一款轻型坦克,因为有些地域只能适合轻型坦克作战,这种轻型坦克被命名为豹式,可以说是山猫的升级版,它车身长5米,宽3米,高2。5米,六角形铸铁炮塔,五对负重轮,一台8缸450马力水冷发动机,乘员四人,本来设计使用75mm步兵炮的,不过刘峰认为下一次战争西方世界不会出现重型装甲,所以为了提高豹式坦克的机动力它仍然使用40mm炮,不过加长了炮管,变成了70倍径,防护、穿甲威力和精确度比山猫大大提高,正面的倾斜装甲为40mm,侧面为18mm,底部为13mm,自重18吨,爬坡30度,涉水一米,公路最大速度为55千米每小时,越野速度也能达到40千米,机动力非常强,为了增强支援步兵的能力炮塔上安装一门13mm风冷重机枪。

第七百四十三章 美西战争() 
中华的一个装甲装甲团的编制是:三个坦克营、九个坦克连,每个坦克连有十辆坦克,其中五个连的豹式坦克,三个连的虎式,另有三辆虎王连长指挥坦克,加起来有93辆。三个装甲步兵营,也是由九个步兵连组成,每连十辆装甲运兵车,一百二十名装甲兵,共一千零八十人。一个炮兵营,一自行个高炮连,配六门铁穹高炮。一个自行迫击炮连,配二十辆铁锤,一个汽车连,配十辆运输卡车,主要携带作战物资同时携带四门88mm高平两用高射炮。另外还有维修连、通信连、卫生连、炊事人员、警卫人员等共有两千人。

    每个军团有一个装甲师,装甲师是作为决战力量的存在,由两个装甲旅四个装甲团十二个装甲营组成,共拥有三个营的虎王坦克,四个营的虎式,五个营的豹式,共三百六十辆坦克。一个高炮团,有88mm高射炮20门,铁穹高炮25门,四联15mm高射机枪十门。一个汽车团,五十辆卡车,负责携带全师的作战物资。另外还有侦查营、维修团、工兵团、通讯营、医疗营等辅助兵种

    中华陆军目前共有八个集团军,再加上近卫军,共有一百五十万军队,九个装甲师,五千辆坦克,两千辆装甲车,四千辆卡车。空军分为陆航和海航,陆航拥有七个空军师,一千架战斗机,一千架俯冲轰炸机和三百架堡垒重型轰炸机,海航主要是依托海军基地,共有五百架战斗机,五百架俯冲轰炸机。如此庞大的军力足以让世界颤抖,不过这些已经是极限了,如果不是刘峰一直等待下一次世界战争,恐怕早就裁军了。

    人类是贪婪地,也注定世界不会和平。在这十五年里,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的越来越小,各国不论强弱都开始工业化,弱国在强国的夹缝中艰难发展,强国却一直用尽手段扩张。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除却中华,经济实力最强的就是美国了,军事实力最强的是德国。英法俄三国实力也得到了恢复,尤其英法二国,他们竭力维持自己已有的殖民地,而欧洲其他崛起的强国却想要扩张,不过世界的太平洋、印度洋地区被中华占领,他们不敢再招惹中华这条巨龙,只能相互倾轧,用尽手段争夺不在中华控制的地区。看似平静的世界却是暗流汹涌。

    就在去年,美国得到了加拿大东南地区后尝到了的甜头,并且加拿大分解,中华只是把加拿大当成一个省,人口不过六百万,驻军不过十万,而且经过汤姆的打探刘峰对于中美地区没有野心,再加上十九世纪末的美国近入帝国主义时期,国内的资本垄断财团迫切开拓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美国各种宣传工具大造对外扩张的舆论,但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强大,无奈军队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和昔日的强国相提并论,截止到现在,美国的陆军规模只有四十万人。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就是海军的发展,格兰特任命极有能力的亨特为海军部长,此人对中华的海权论极为推崇,认为美国想要强大必须拥有远洋海军能力,所以在与加拿大的战争结束后美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海军,在这十五年里,美国国会先后批准了建造八艘一等铁甲战列舰的建造要求,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这八艘一等铁甲舰已经落后世界潮流,又批准建造了三艘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前无畏舰“印第安纳号”,“俄勒冈号”和“马萨诸塞号”,这三艘都是和中华的霸王级战舰一个水平,这三艘入列后马上又批准了建造三艘的计划,截止到去年,美国拥有前无畏战列舰五艘,一等铁甲战列舰八艘,以及二等铁甲舰十艘,巡洋舰二十艘,鱼雷艇二十艘,还有十艘潜艇。战舰的数量在世界上和意大利、奥匈帝国处于一个水平。美国也知道自家的海军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无法和欧洲传统的强国较量,所以,他们将目标定在了老朽的西班牙帝国。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就对中美州的国家新格拉纳达。

    新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的名字,目前已经取得独立,不过仍然受到西班牙的干预,地域包括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区,人口达到了五百万。

    美国看中的正是巴拿马,巴拿马在十六世纪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1821年获得独立,并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1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把那,巴拿马又并入新格拉纳达,本来巴拿马只是一个小国,但他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他地处巴拿马地峡上,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东西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一旦打出一条运河,这里将成为另一条“世界桥梁”,美国就是受到苏伊士运河的启发决定在巴拿马开通一条运河。

    美国采取中华常用的手法教唆巴拿马人独立,新格拉纳达自然不同意,派兵镇压,美国借口保护巴拿马人派兵介入,新格拉纳达哪里会是美国的对手,不到一个月十万大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向西班牙求援。西班牙也认为这是重新回到美洲的机会,倾尽全力支持,不过他们还不打算与美国正面交锋,只是提供武器弹药。

    西班牙终究低估了美国的实力,美国步兵虽然规模不大,但改由的东西都有,比如飞机和坦克,美国有一百架仿制中华的双翼战斗机和一百架重炸机,还有一百五十辆山猫坦克,新格拉纳达虽然顽强抵抗,无奈武器差距太大,经过三个月的抵抗,终被攻占首都哥伦比亚,新格拉纳达政府投降,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巴拿马独立,美国则顺理成章的将巴拿马纳入势力范围,并开始规划修建运河。

    美国的扩张彻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