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337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337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喀琅施塔得要塞周围,硝烟弥漫,炮火纷飞,为了尽快在圣彼得堡登陆,舰队还有三十艘重型飞艇跟随,它们投下凝固汽油弹,要塞和海面化作火海。沙俄海军知道已无退路,不在逃避,一个个发了疯般冲向中华的战舰,企图同归于尽,无奈他们这些战舰xing能太过落后,还未靠前就被炮弹送入海底,即使冲到近前也逃不过鱼雷的射杀,开战仅仅一个小时,波罗的海近五十艘大小战舰全军覆没。

    没了战舰掩护,中华五千海军陆战队在舰炮的掩护下开始登陆作战,沙俄军队誓死抵抗,海军陆战队官兵激战四个小时付出五百人的伤亡才夺下这座要塞。

    朱大海和侯军不再停留,径直朝圣彼得堡开去。

    此刻,亚历山大三世刚刚带着一批重臣离开,至于城内的其他人,根本没有得到通知,等中华战舰出现之时已经全城戒严。

    圣彼得堡最早也是一座要塞城市,还保留一些城防和海防要塞,但无法保护整座都城,在中华战舰巨炮的轰击之下,古老的城墙很快被炸塌,中华战士乘坐小艇分别从圣彼得堡东西两侧登岸,与俄军战在一起。

第七百三十五章 沙俄投降() 
圣彼得堡,位于沙俄的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市区面积六百多平方公里,由于其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汇聚的三角洲地带,市内运河交错,更有四十二个小岛,足足有四百座桥梁,地形有些复杂。负责守卫圣彼得堡的是亚力山德耶维奇,麾下有一半近卫军和宪兵卫队共十万人。此人以前是个王子,现在身为大公,年轻时曾担任过近卫军的团长﹑旅长,不过从未参加过战争,如今手握军权,而且面对的是中华帝国的凶狠进攻,顿时慌了手脚。不光如此,因为沙俄从未来得及进行圣彼得堡的防御计划,城内工事很少,为了迟滞中华军队的进攻,亚历山德罗维奇命令俄军将所有的桥梁都炸毁。这是个非常错误的命令,虽然这样做切断了中华军队快速攻入内城的道路,却也将自己人孤立起来,在运河内,中华战士乘坐冲锋艇来回穿梭,一口口吃掉被自己人坑了俄军。

    战斗从早上九点开始,到了中午中华战士就占领了圣彼得堡的海岸线,并且占据了十座岛屿。

    “天主阿,怎么会这个样子,居然挡不住中华人的进攻?”亚力山德罗维奇彻底慌了,由于准备不足加上指挥失误,至少有一半的军队失去联系,从枪炮声判断他们还在抵抗,可是桥梁被毁,自己仅有的十多艘炮艇早就被打沉,其他的小船一旦开进河道就会被中华的机枪撕碎,根本派不出援兵,

    “大公阁下,中华人的武器实在是太先进了,他们拥有一种速度极快的小艇,可以在河道的任何地点登陆,根据回报,他们已经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基洛夫群岛,马上就会进攻冬宫,请您立刻撤离!”说话的是宪兵司令阿普克辛斯基。

    冬宫外围的岛屿全部丢失,已经失去了掩护,直接暴露在中华的兵锋之下。

    “轰”

    阿普克辛斯基话音刚落,就有一发炮弹落在宫内御花园里,紧接着又是几发炸开。冬宫的卫兵也纷纷还击。

    “是中华人的炮艇,数量很多!”一个军官跑进来急道。

    中华军队近在眼前,亚力山德罗维奇心生胆怯,逃向内城。就在他刚刚离开,中华海军就将三艘岸防重炮和四艘驱逐舰和两艘侧卫舰开了过来,支援步兵登陆作战,半个小时候,冬宫城墙被轰塌,俄军被迫放弃,继续向城内撤退。

    沙俄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面对外族的入侵表现的了极大的勇气,无奈部队指挥官战术僵化,动不动就发动集群式的反冲锋企图夺回被占领的地区,损了不少宝贵的战力。

    中华军队的进攻就显得非常有战术,他们按着既定目标一步步分割圣彼得堡,并占领要害地区。晚上九点,中华官兵占领了圣彼得堡火车站,和多半个市区,亚力山德罗维奇再无防守之心,率领残兵向东撤退,然后折向南,退守诺夫哥罗德。

    俄军撤离后中华军队向周围扫荡,占领了整个圣彼得堡地区。

    五月底,刘八率领三十万主力抵达圣彼得堡,在沙俄的中华军队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七十万人,这是中华军队再战场上的人数第一次超过敌人。

    刘八在圣彼得堡冬宫设立的指挥部,目前大军暂时休整,等待后续的物资,他带着自己的老部下朱大海、侯军和陈玉成、冯子材等人饶有兴致的参观圣彼得堡内的著名建筑,除了冬宫外,还有夏宫、叶卡捷琳娜宫,以及其他一些王室的宫殿豪宅,如康斯坦丁宫、巴甫洛夫斯宫、斯莫尔尼宫,米哈伊洛宫等这些宫殿的主人都已经逃难,大部分艺术品等大物件还留在这里。刘八看着这些宫殿内的雕像、壁画、油画、金银装饰等眼睛眯成一条缝,这些东西全是皇室贵族收藏的精品,每件都价值不菲,几乎都不用考虑,他命令麾下几个重臣每人选三件东西作为战利品,剩下的全部打包运回北京,自己的儿子正在修建一座大型博物馆,这些东西将是帝国的藏品。

    刘八一声令下,数以万计的战士涌进圣彼得堡内的无主的宫殿大宅,挖地三尺,搜刮值钱的东西。

    根据后来统计,中华从圣彼得堡缴获了一百八十万件艺术品。

    除了这些王室贵族的收获,还缴获了海量的物资,这里可是老牌帝国的都城,光统计的单据就有厚厚一叠,这些里最值钱的就是从沙俄银行里缴获了还未来及运走约二十亿卢布,以及一小批黄金。

    六月一日,刘八命令陈玉成和冯子材率领三十五万大军直扑莫斯科,而同一时间,李秀成、刘永福、陈得才也率军北上,南北夹击莫斯科。六十五万大军气势冲天,一路横扫,俄军节节败退。

    六月十五日,北路大军抵达特维尔,南路大军抵达图拉,两军距离莫斯科仅有一路之遥。

    六月十八日,两路大军在莫斯科外围会师,并将其团团包围。

    莫斯科,沙俄第一大城,彼得大帝之前一直是都城,地处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而且还和伏尔加河流域上游入口相通,是沙俄心脏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中心,占地一千平方公里,拥有人口九十余万。

    亚历山大三世抵达莫斯科后立刻发动军民布置防御工事,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在莫斯科外围挖出三道宽阔的防战车、坦克堑壕,城内也被街垒、工事等严密的封锁起来。

    莫斯科城内,依旧雄伟壮观的克里姆林宫内,亚历山大三世对着天主神像祈祷。

    “万能的主啊,请您庇佑自己的子民吧!”

    莫斯科城内共有守军三十五万人,由尼古拉耶维奇统帅,亚力山德罗维奇则被派到外围征召更多的军队,为莫斯科解围。

    中华大军不在给沙俄机会,两路大军集中了四千余门火炮,两百辆坦克,三百架轰炸机,一百五十艘飞艇,对莫斯科防线展开地毯式炮击和轰炸,相对的俄军只有可怜的五百门火炮,军队连先进的步枪都装备不齐,仅仅一天外围防线就被突破,随即展开巷战。

    夜里,莫斯科到处闪烁着枪炮火光,激烈的战斗充满了每个角落。俄军虽然激烈抵抗,终究无法弥补士兵素质、武器装备的差距,最终在六月十八日早上,中华军队攻入克里姆林宫,俘虏了亚历山大三世以及其他王室成员和一众大臣。

    六月二十五日,仅存的亚力山德罗维奇被包围在基洛夫,放弃抵抗,宣布投降,沙俄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

    最终,亚历山大三世向刘八递交了投降书,作为投降条件沙俄自是割地赔款,割占奥伦堡、萨马拉、萨拉托夫三地,并赔偿一百亿卢布。

    至此,这场被后世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帝国从此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七百三十六章 十五年() 
七月,中华海陆大军陆续返回中华本土,只留下五万人驻守埃及和地中海一带,这次大战让中华帝国又得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利,割占了沙俄、土耳其一部分领土,还将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伊拉克、伊朗纳入势力范围,大半个中东和地中海西南海岸全部收入囊中,还取得了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和两个重要的通道。本来以陈玉成和冯子材为首的将领准备继续向非洲其他地区进军,不过被刘峰阻止了,一方面是中华一口气占领了太多的地区,根本来不及消化。二是非洲几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地方已经被全部占领,剩下的地方已经不值得出手了。三是世界大部分的飞地都被中华占领,如果全部吞下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眼红,现在也就罢了,竟来肯定会遭到群起而攻,非洲就是刘峰专门留给欧洲那些国家的“骨头”,制造矛盾,让他们狗咬狗,没办法形成统一,一个分离的欧洲还不放在刘峰的眼里。

    刘峰的计划非常完美,中华主力军队刚刚撤离偿到扩张甜头的德国和意大利就开始对非洲下手了。首先是德国,他以商船水手失踪为由出兵突尼斯,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西部面临地中海,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接壤,扼守地中海东西航运要冲。这里时欧洲列强争夺的要点,只不过中华的出现搅乱了非洲的局势,英法等国来不及对突尼斯下口,只是签订了一些不平等贸易条约而以,德国正在地中海扩张,既然这里中华帝国不要自然就不客气了。突尼斯只是一个落后的王国,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英法等国又不敢伸手支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吞下这块肥肉。

    与德国一起行动的还有意大利,他们的海军出现在大西洋的摩洛哥,摩洛哥是西班牙殖民地,面对意大利的落井下石遭到中华重创的西班牙根本无力阻止,只能在欧洲的各大报纸上控诉意大利的暴行,无奈昔日的两个老大哥英国和法国根本没敢出声,生怕再次引火烧身。

    意大利也比较识趣,没敢接近中华控制的直布罗陀地区。

    另外如荷兰和奥匈帝国也不甘寂寞,两国的海军实力都不强,但他们有办法,就是向中华购买战舰,荷兰先后买了三艘一等铁甲舰和五艘侧卫舰,本国还有一定的造船基础,打造了一批装甲巡洋舰,不过其中所用的三涨式蒸汽机是从中华进口的,荷兰占领的第一个目标也是快飞地,并且是在中华的默许下,就是非洲的一个岛国,马达加斯加,不过马达加斯加有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数量不少的军队,荷兰暂时只占领了沿海地区。

    德国的扩张也刺激了奥匈帝国,他们不光向中华购买战舰,还在中华工程师的帮助下建造大型船坞,走得就是德国海军发展的老路,奥匈帝国实力不可小觑,而且拥有地中海出海口,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一个海军强国。

    德国也没有肆无忌惮的扩张,因为英国还保留一支对于他们来说实力很强的海军,就是法国也保留着近三十艘战舰,德国不想过于刺激英法,没有继续向非洲其他地区扩张。意大利见德国不动,自己也不动,静静的等待第二次下口的时机。

    欧洲诸强林立,这才是刘峰最愿意看到的,他大力向一些弱国输出军火和技术,维持欧洲大陆的军事平衡。

    就这样,中华帝国主要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活动,将大西洋留给欧洲国家。

    战争结束,刘峰亲自主持了这次战争的阵亡将士的安魂仪式,这次战争中华虽然占据战术和武器优势,但战争是残酷的,战死的人数依然到达了四万余人,这些战士为帝国的称霸之路洒上了热血,刘峰和帝国绝对不会亏待,除了正常的抚恤和家属福利外,他还刻碑纪念,并将所有阵亡将士的遗体葬在北京的烈士陵园内,阵亡将士家属悼念时所有的车费由国家报销。另外还有两千残疾战士,全部由国家安排工作,保证日后的生活。

    处理完这些后刘峰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之中,算上战争赔款和各种缴获这次中华得到三百二十亿龙圆的资金,这可是纯粹的现金啊,足以让他大展手脚。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眨眼间已经到了1893年。

    中华大地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经气象一新,天地换颜。刘峰在这十五年里对国家从上到下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首先是国家的制度的改革,刘峰来自后世,明白帝王制度并不可行,因为自己不可能保证后继者都是明君,所以他决定将国家体制向君主立宪制靠拢,在他的干预下,中华已经拜变成首辅负责制,就是由首相组建自己的内阁,替刘峰管理朝政,同时由各地竞选推举议员,成立国家议会,参与国家的治理,唯一的区别就是刘峰可以任命首相人选,同时手中还握有军事大权。其次就是法律上,在中华等专业人士和刘峰的意见最终完成中华法典,同时这也是中华第一部最完善的宪法,其中参考了西方的法律制度、中华的国情和世俗的认知,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肉刑,用监禁和劳代替,保留死刑,但主要是枪决。教育上,中华已经完成全国范围六年小学义务教育,另外中学已经做到了每镇一所,全国的大学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所,每年都向帝国提供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充分保证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劳动方面,中华出台了国家的基本用工制度,要求工厂的做工时间每天不超过九个小时,并且保证工人每个月有三天的假期,这是刘峰充分考虑得结果,毕竟现在的社会还达不到后世的标准。此外还规定任何工厂不许雇佣童工,否则直接判刑,与之相对应的还向全国推广养老金制度,最先推行的自然是中华的公务员和教师,他们需要交纳一定的个人薪水,等到了帝国规定的退休时间就可以领以前薪水六成的养老金了。

第七百三十七章 十五年二() 
还有医疗方面,为了中医医学更好的传承,刘峰成立皇家医学院,征召各地的名医共同研究中华传统的医学,将中医变得标准化和系统化,并专门验证古老药方以及开发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