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271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271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赛,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贸易发达,人口足有八十万,它三面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濒临地中海,水深港扩,港口深达十三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也是法国的工业中心。

    如今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却成为一座军事堡垒,数十万军队和一百余艘战舰聚集于此,港口的四个分港都被军事化,到处是身穿红色和蓝色军服的战士,岸防火炮随处可见,十余艘炮艇日夜巡逻,给当地人民带来很大的困扰,当然,这里的酒商是最高兴地。

    聚集在马赛的军队可不光是英法军队,还有西班牙、葡萄牙军队,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和中华帝国有旧怨,在英国的鼓动下加入了盟军,他们分别派出五万和两万,还派出了二十余艘战舰支援。

    马赛港口,堆满了如山的物资,一些士兵正在看守,这些士兵以法国和英国为主,他们荷枪实弹,禁止无关的人员靠近。这些士兵的服装、武器和以前大不相同,他们步枪不再是单发步枪,从露在外面的拉机柄和突出的弹匣可以看出,这是栓动连发步枪。

    法国凭借在与中华帝国的战斗中得到的龙式步枪研发了自己的新式步枪,然而非常好面子的他们并没有完全仿制,而是早出了一种非常新颖的步枪,法国人起名为勒贝尔步枪,因为是一个名叫勒贝尔的少校发明的,这种步枪长度和龙式步枪差不多,采用的是直拉机柄,没错,是直拉而不是旋转,弹仓为内置的管状弹仓,为了达到超越中华步枪的目的这个弹仓加上弹膛可装八发子弹,子弹为8x50mm圆头弹,因为尖头钢芯弹制作复杂,所以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圆头铅弹。有效射程为七百米,还配有一个针式刺刀,用于近身格斗。这种步枪和前世的历史上一样,上弹缓慢,直拉机柄虽然简单,但容易造成卡壳,因为法国不注重更新,这种步枪一支用到一战和二战,后果就是继续被德国打的落花流水。

    英国的新式步枪叫李恩菲尔德步枪,也是在龙式步枪的基础上开发的,这种步枪可以和龙式步枪相媲美,甚至在射速上超越,因为它的弹匣可以填装十发子弹,使用两个五发弹夹,采用7。7x56mm圆头铅弹,无烟火药,有效射程为八百米,而且英国工业水平高,冶金工艺也不错,加上步枪设计合理,性能非常优秀,这也是英国敢与中华开战的原因。除了步枪,英法二国士兵还装备有手榴弹,只是两国认为木柄手榴弹耗费木材,所以开发了卵形手榴弹,威力和投掷距离虽然不如中华的,但杀伤力依然可观。另外,两国也仿制出了马克沁重机枪,连轻机枪也弄了出来,英国使用的是由丹麦人研制的麦德森轻机枪,这种机枪适应两脚架,三十发香蕉弹匣,外形和中华的差不多,只是射速略差。法国的是自己研发的哈奇开斯轻机枪,使用十五发弹板供弹,其设计者还将枪机外露,在恶劣的环境中非常容易发生故障,为了减轻后勤压力这两种轻机枪都使用本国的步枪子弹,射程和步枪相当。至于冲锋枪二国虽然仿制出来,但由于冲锋枪射程短,威力不大而且容易让战士浪费子弹,所以只有少量部队配发。

    除了武器装备跟新外两国的军服也发生变化,虽然颜色和以前一样,但样式却是和中华军人的军服差不多,英国是红色上衣黑色裤子和白色的椭圆形帽子,样子就像将一个西瓜切成两半扣在头上。法国是蓝色一体军装,帽子是圆筒鸭舌帽。

    在马赛港泊位上,停满了各式战舰,这些战舰以铁甲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为主,样式和中华的广州级差不多,但吨位更大,基本上主力一等铁甲舰装备有双联305mm主炮,有的是单的,但口径更大,足有350mm。除了战列舰和巡洋舰外,两国还有至少80艘鱼雷艇,这些鱼雷艇装备英法二国联合研制的新式鱼雷,不过还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只是加大了压力罐而已,射程在七百米至八百米。

    在密密麻麻的战舰上空,还漂浮了飞艇,英国军队吃过飞艇的亏,所以在这五年间大力研制,做出了属于自己国家的飞艇,还将专利卖给了法国,现在在马赛聚集了一百七十艘飞艇。

第五百八十八章 盟军部署() 
英法二国为了将中华逐出地中海这次可谓下了血本,英国出动的了步兵的一半兵力三十万人,海军也是一半八十五艘战舰,其中排水量六千吨以上的一等铁甲舰就有二十艘,二等铁甲舰二十五艘,装甲巡洋舰二十艘,剩下的是鱼雷艇和巡防舰,巡防舰是英国开发出来的英版驱逐舰,它排水量只有一千五百吨,也可以称为轻型装甲巡洋舰,因为它披有二十毫米的装甲上面有两座双联装75mm火炮,还携带有深水炸弹,毫无疑问这是用来对付中华最神秘的潜艇部队,这种深水炸弹构造简单,由一个定深引信和一个雷管外加一个圆柱筒,里面填装的是苦味酸炸药。定深引信构造也不复杂,就是由一根弹簧和一个撞针组成,当炸弹进入水中后水压会压迫弹簧,然后弹簧压缩撞针从而引爆雷管,弹簧是可以调节的,用来调整深度。

    深水炸弹中华早就开发出来,一是为了对付他国的潜艇,二是深水炸弹还有其他的用途,比如它还可以突破雷阵,引爆水雷,开辟航道的作用,还能清扫登陆滩头的作用。

    为了这一战,英国和法国可谓煞费苦心,将所能想到的状况都想到了,而且做了应对措施。

    法国属于本土作战,在地中海他们集中了法国海军百分之七十共一百一十艘战舰,其中一等铁甲舰十八艘,二等铁甲舰二十四艘,装甲巡洋舰二十六艘,剩下的都是小型战舰。步兵为四十五万人,剩下的二十五万人集中在了德法边境,另外还招募了四十万人的民兵预备役。

    也就是说盟军为了这一战集中了近八十万的兵力,大小火炮超过了两千门。

    马赛盟军军营一座大帐内,盟军主要指挥官在召开战前会议,讨论作战部署。盟军总司令为查尔斯约克爵士,参谋长为麦克马洪,英国陆军主要将领是约瑟夫沃尔斯利,斯杰耐恩男爵,约翰米歇尔爵士,詹姆斯达克里斯爵士,法国方面是康罗贝尔、拉德米罗、法伊、费里克斯,这些都是曾经普法战争中的老将,而且有两人曾是麦克马洪的直属部下,这些人在麦克马洪的安排下重新掌握军队,本来国内政客反对,因为这些全是拿破仑三世的部下,不过被麦克马洪以年轻的将领缺乏经验为由给驳回,并且威胁议会不同意就辞去总统之职,这才让法国的政客们闭嘴,他们心里明白,大敌当前,法国国内没有一人能担当大任。盟军海军总司令是英国上将蒙迪,副司令是法国海军上将利维业,这个宽敞的帐篷里可谓将星云集。

    “各位先生们,我们得到消息德国海军主力已经全部聚集在威廉港,估计一个月之内就会对土耳其发动进攻,我和麦克马洪总统讨论的结果就是等待德土战争爆发时发起进攻!”

    约克和麦克马洪认为德国军力随强,但不可能短时间内击败土耳其,所以德国必然会被牵制,他们就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在这一刻,他们彻底将土耳其抛弃,还成为一个英法二国的棋子。

    “在地中海的中华海军实力强大,还有那种超级铁甲舰,我们能够安然渡海攻击吗?”

    英国第一军团长沃尔斯利担心道,他口中的超级铁甲舰就是中华的皇权级战列舰,皇权号访问美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世界,同时还有皇权号那庞大霸气的身躯,照片传到欧洲时让所有人都倒吸冷气,尤其英法二国,他们认识到五年的发展与中华的帝国战舰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所以决定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像皇权级那样的战舰会越来越多,他们就彻底凉了。

    麦克马洪说道:“中华的战舰一直在赛德港周围两百海里内巡逻,只是偶尔越过中线,也没有采取敌对行为,而我们是从西面在利比亚登陆,行动也会在晚上,中华即使发现,短时间内也无法调集主力,我们可以安然到达,而且后勤也不用各位担心,我们的补给线有两条,一条就是利用舰船直接将物资运到黎波里港,第二条就是港口如果被封锁我们就从突尼斯进行补给,现在大批物资已经像两地运送,各位不用担心后勤补给问题,还有就算盟军的海军战败你们也不用担心,阿尔及利亚也是我们的领地!”

    埃及接壤利比亚,利比亚又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接壤,这三个地方都是法国的殖民地,盟军可进可守,就算战败也能从阿尔及利亚后撤,而中华短时间内无法突破直布罗陀海峡,他们就有重新部署的机会。

    未言胜,先言败,麦克马洪和约克已经将退路布置好,可见这次他们将整个作战计划弄得非常完善了。

    “我们在埃及打响,不知道俄国会不会在东欧发动攻势?”法国上将康罗贝尔问道。

    英法二国已经和沙俄达成协议,就是两边同时向中华进攻,让中华两面作战。

    “老朋友,请你放心,我们已经在俄国布置了观察员,那边的一切都会反馈到这里!”

    英法俄三国虽然是盟友,但互不信任,为了避免独自与中华帝国战斗他们都派驻了观察员,一方面是为了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查探双方的战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可惜奥匈帝国没有派兵,要不然我们就更有把握击败中华帝国!”约克叹道。

    麦克马洪也是长叹一声,奥匈帝国实力不弱,至少比土耳其强。

    “可惜奥匈帝国和中华递交了友好条约,并且有情报显示俾斯麦到过奥匈,和约瑟夫见了面,两人恐怕也达成一些条件。好在约瑟夫承诺中华帝国侵略地中海北岸国家时会派兵协助。”

    “哼!”约克冷哼一声,“中华帝国侵略北岸也就意味着我们进攻失败,到时候他们会出兵才怪,恐怕会第一个投向东方。”

    麦克马洪道:“没办法,他们和咱们终究有隔阂,乐观一些吧,至少他们没有和德国、意大利联盟,要不然咱们哪能安心攻打埃及!”

    约克不在说话,进攻一个超级帝国属于冒险行为,但这是不得以,任由中华在地中海发展,他们这些欧洲国家就等着一个个沦为阶下囚。

第五百八十九章 德国出征() 
威廉港,经过几年的建设这里已经成为欧洲有数的军港,此刻战舰云集,整装待发。

    从德法战争后,德国向海军狂砸金钱,每年平均投入三千万马克,这个数字达到了英国的一半,已经超越了法国。他的发展模式完全照搬中华,从中华购进造船厂所需要的一切设备,包括工程师,一年光聘请工程师的费用就达一百万马克,德国得到了法国五十亿法郎的赔款,财大气粗,硬生生从无到有建造了两座大型造船厂,已经可以打造万吨级铁甲舰,而且正在建造更大的船坞,目的就是建造和中华一样的大型前无畏舰。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德国海军直接跨过了风帆蒸汽铁甲舰时代,进入了纯蒸汽机动力,所用的也是中华提供的最先进的三涨式蒸汽机,到现在德国已经可以仿制,不过一些核心传动部件还需要从中华进口,还包括各种润滑油,德国石油工业刚刚起步,生产的润滑油质量太次,只能进口,除了这些每年还进口大量的高质量无烟煤,很简单,欧洲最好的无烟煤掌握在英国手里,英国以战略物资为由拒绝出售。

    截止到现在德国一边生产一边够卖已经拥有一等铁甲舰十九艘,二等铁甲舰三十二艘,装甲巡洋舰二十六艘,另外还有护卫舰、鱼雷艇、岸防炮舰总共一百二十余艘,数量直追法国,由于其铁甲舰直接仿造广州级建造,跨越了摸索期,质量却比法国的要好。其中购买自中华的有四艘一等铁甲舰,六艘侧卫级二等铁甲舰,十艘蓝级装甲巡洋舰,剩下的全部自造。这些自造的一等铁甲舰被德国命名为“萨克森”级,这种铁甲舰全长98米,宽18。5米,吃水6。55米,排水量7800吨,卧式三涨式蒸汽机,双轴四叶螺旋桨推进,马力为7000,由于它的出现比广州级晚了十多年,设计更加合理,性能比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的广州级战舰还要优秀优秀一些,有八台高压燃煤锅炉,最快速度可达17。5节,拥有双联装克虏伯305mm炮两座,六门150mm副炮,四门88mm炮,四门37mm近防炮,两挺仿中华的重机枪。

    装甲采用“铁甲堡”设计,装甲厚度160mm—300mm,甲板厚60mm,使用的是中华提供镍钢装甲,中华之所以卖出这种装甲是因为帝国的冶金部门已经开发出了性能更好的表面渗碳镍铬装甲,已经用在了皇权级战列舰以后的所有战舰之上。同等厚度下可提高百分之三十,是英国锻铁甲的1。5倍,然而刘峰并没有节省出这些装甲厚度,可想而知英法等国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怪物。萨克森级战舰内部还有一层270mm柚木内衬,坚固又有韧性,全舰本来设计为四个烟囱,但随着抽风设备的应用最后变成了一个,另外还有四具鱼雷发射器,使用的是德国仿制改进的“梭鱼”鱼雷,射程为一千米,速度19节。可装载900吨燃煤,十一节巡航速度可达2300海里,舰员302名。

    第一艘萨克森在1873下水,性能优秀,德国上下都很满意,随后开始赶工建造这一型的铁甲舰。

    二等铁甲舰就是直接仿制侧卫级,但装甲巡洋舰就是德国自己开发的,这种装甲巡洋舰排水量7000吨,仅次于萨卡森级铁甲舰,它拥有双联四门230mm火炮和八门150mm炮、四门88mm近防炮,装甲厚度为204mm,四具鱼雷发射管,这种装甲巡洋舰可说是欧洲巡洋舰中最厚的了,速度为19节。

    军港里,除了这些战舰外还有近百搜运输船、运兵船,其中有三艘庞然大物鹤立鸡群,这三艘运输舰比萨克森战舰还有大出半个身子,三个大家伙并不属于德国,而是来自中华,他们是中华新打造的远洋运输舰,满载排水量14000吨,可装载一万多吨的物资,是德国从中华租借的,目的就是一次性向战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