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202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202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峰来到正殿,就见正殿上写着“勤政殿”三个大字,看得他一阵摇头,又有些好笑。

    勤政殿是国王召见百官、举行仪式的地方,也是景福宫最壮美的宫殿,它建在一座刻满花纹的两坛月台之上,冠以两层重檐,显得雄伟壮观,殿前是平整的石板,还有一个广场,中间是一条花岗岩铺成的直道。

    在勤政殿后面是思政殿,乃是国王办公的地方。

    “没想到这朝鲜竟然如此汉化,为什么还要与我们为敌,着实让人不解!”苏文远感叹道,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朝鲜王宫,他还真以为来到了中华某处的宫殿。

    “一群不知感恩的无耻国家,你看这周围到处充满了中华的影子,却还想独立,这次非要好好收拾他们!”

    就在这时,一个军官来报:“陛下,宫内还有许多未逃走宫女杂役,其中还有一位王妃!”

    刘峰一愣,他知道李熙有两位王妃,其他的都是贵人。

    “将人带上来!”

    刘峰在勤政大殿上,坐着朝鲜王国历代国王的龙椅说道,心道自己没猜错的话这位王妃应该就是前世那位非常有名的女强人了。

    没过多久,一队士兵带着七个宫女来到殿上,这些宫女身穿白色的短衣高胸长裙,一个个身材苗条,姿色到也说的过去,此刻一个个眼露恐惧。在她们中间,是一个身穿艳丽衣裙的女子,身上金银配饰,显得贵气逼人,只见她端庄秀丽,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刘峰。

    “见到上国之皇,还不下跪!”一个士兵吼道。

    这些女人吓得差点哭了出来,因为她们听不懂士兵的话,但其神态很是吓人。

    刘峰摆摆手说道:“都是一些弱女子,没有必要为难他们,大强,这里不用你了,现在给你一个任务,就是搜集马匹、大车,给我将这个王宫搬空!”

    “遵命!”名叫大强的年青人高兴的应了一声,他是刘峰身边的老人,也是海盗出身,抢劫可是他们的老本行。

    “下国王妃闵氏拜见陛下,请陛下开恩,放过我身边这些宫女!”中间那位贵气的美丽女子轻声说道。

    “果然是李熙的闵妃,明成皇后!”

第四百三十三章 搜刮汉城() 
闵妃,朝鲜王朝后期的杰出女政治家,在前世的历史推翻了大院君的独裁统治,而且还将自己的丈夫架空,手段非常高明。要知道闵妃虽然出身望族,但到了她这一代已经没落,而且丧父成为孤女,可以说和权臣没有丝毫瓜葛,李昰应就是看中她这种出身才让其与自己的儿子高宗成婚并成为正室。然而高宗李熙并不喜欢自己父亲安排的这桩包办婚姻,一直冷落闵妃,就像现在,宫中所有的人都逃走了,却忘记了自己正室,足见李熙和闵妃的关系。但刘峰知道眼前的少妇一直在隐忍,用不了多久就会登上朝鲜的政治舞台。

    闵妃在遭受李熙的冷落期间,为了排解寂寞在宫中阅览书籍,尤其是喜欢读中华儒家经典和文史著作,正是读这些文史著作让她得到了极高的文化修养和政治智慧,这为她日后掌控朝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闵妃熟读中华书籍,对于汉语也是精通,就听她语调轻柔,没有丝毫的别扭,让人听着非常舒服。

    刘峰看着眼前的美少妇心中暗叹一声,前世闵妃因为靠拢大清而被日本人的痛恨,而且还被他们残忍杀死,着实让人可惜。

    “你就是现任朝鲜大王李熙的正妃闵氏了,为什么没有逃走?”

    “上国大军到来时闵氏躲了起来,所以才被落了下!”闵妃非常自然的说道。

    刘峰暗叫眼前的女人果然不简单,事实很明显,她被李熙边缘化,而且李昰应更没将这个没有势力支撑的儿媳放在眼里。导致逃跑时竟然将这个可怜的女人落下,而闵妃语气平淡,在她身上看不到丝毫的委屈、伤心、或者愤怒,可见其城府之深。其实闵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想要在这个深宫里不被人吞噬,只能将自己的真实感情隐藏起来。

    “原来如此,闵王妃,你放心,朕不会伤害你们的,而且还会放你离开,不过有一个小小要求,给大院君捎个话,告诉他只有朕的耐心有限,如果不想亡国就来景福宫见我!”

    闵妃顿时愣住,没想到眼前奇伟的中华帝国皇帝就这样放过她,要知道自己失陷在宫内之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不用怀疑,朕没有你想的那么残暴,不会对付弱女子的,只是来朝鲜收取应有的有利益而已!”

    “闵氏谢陛下大恩!”闵妃心中松了一口气,但不知如何心里竟然有一丝失落,眼前的帝皇威仪天下,霸气绝伦,比自己无能丈夫强了何止百倍,这才真正的龙一般男人。

    闵妃确实有美貌过人,但刘峰并不是好色之徒,而且自己还要利用李氏王朝,没必要将往死里得罪。

    就这样,刘峰安排车马将闵妃等人送走,接下来他开始带着帝国的战士们对汉城进行搜刮,现在整座汉城都是他的战利品。

    李氏王朝开国有五百年,聚集地财富想想就让人兴奋,李氏父子逃得匆忙,只来得及带走少部分财物,绝大多是都被留在宝库之中。历史上,李氏王朝虽然闭关锁国,但还是和中华王朝、日本保持着贸易关系,在这种贸易关系里基本以白银、黄黄金结账,而朝鲜不缺银矿和金矿,而且采矿权一直控制在王室手里。

    帝国的战士们找到了立时王朝的内库,正在向外面搬运。

    刘峰来到李氏王朝的宝库内,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宝库,北京被他占领时金银已经被清廷挥霍一空,剩下只是一下文物,而眼前,确实真真切切一个王朝的宝藏。

    宝库分为地上和地下,上层存放的大部分是朝鲜的常平通宝,这是和中华一样的方孔圆钱,铜钱上的字也是汉字,李氏王朝的主要流通货币。宝库内的铜钱足有数百万枚,刘峰对这些没有兴趣,命人将上层的十箱银锭全部搬走。

    地下才是李氏王朝真正的宝库,宝库的大门为铁制,而且是内置的机关锁,这难不倒帝国的军人,直接放上一捆炸药,将其炸开。

    墙壁的油灯被点亮,整座地库呈现在所有人眼前,这间地库有足球场那么大,高有三米有余。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个个木箱子,最里面的甚至已经腐烂垮塌,金银之物撒了一地。

    “大强,给我搬空它!”刘峰兴奋道,这是一个五百年王朝的近乎所有的珍藏了。

    一批人在景福宫搜刮,还有一批战士在清空汉城的各府衙,以及一些逃走的大官、富豪的府邸,其中重点光顾的就是李昰应的云岘宫。

    这场搜刮行动一直持续到傍晚,只见景福宫外的广场上财物堆积如山。

    “陛下,我粗略清点了一下,这里的白银约三亿五千万两,黄金约一百万两,珠宝十箱,还有五箱珍玩字画,还有大米整整十个仓库,不过咱们的船只有限,这些粮食恐怕可惜了!”

    刘峰点点头,看着如山的财宝,这可是大半个汉城的财物了,即使身为一国之主的他也心跳加速,这些钱可以让他征召更多的战士,建造更多的战舰

    “大强,将汉江的船只全部给我征召,明天就将这些财宝运走!”

    “是,我马上去安排!”

    刘峰接着说道:“还有,给炊事营传令,今晚犒赏战士们,肉管够,酒就算了!”

    “是,陛下!”

    景福宫、汉城内有存有大量的鱼肉,这些可不能浪费。

    汉城北一百余里的一处山城内,李氏父子和满朝文武暂时停下来歇息,商讨对策。

    “国太公,中华帝国已经占领都城,我们要逃到哪里?”金炳学开口问道。

    李昰应想了想,但还真未想好去哪里,北部的平安道、宁安道与中华帝国接壤,去那里死路一条。而南部的庆尚道、全罗道全靠海边,而中华帝国海军强大,可以随时在两个地方登陆,想了半天,去哪里都不安全。

    金炳学看了一眼周围的武将,这些人都低着头,两天六万人被五千人横扫,他们自己也觉得羞愧无比。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中朝汉城条约() 
金炳学接着说道:“我们国家最精锐的大军被人家区区五千人打败,据说中华帝国有战士百万,如果倾巢而出,不,哪怕再来十万人,我们拿什么抵挡?国太公,赶紧醒醒吧,如果朝鲜真的被占领,一切都完了!”

    李昰应也懊悔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一战,但心不甘啊,都城被占领,里面的一切恐怕已经沦为中华帝国的战利品。

    “李、梁二位大将,你们说我们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李景夏行礼道,不敢看李昰应的眼睛,垂着头说道:“我们与中华军队的武器差的太远了,即使再来几十万大军也是枉然,臣建议求和,以保全朝鲜!”

    梁宪珠也说道:“国太公,我们召集军队的同时中华帝国也会增兵,说句丧气的话,今天看到他们的武器,才知道我们是井底之蛙,如果没有更先进的火枪、火炮,我们无法与中华帝国交战!”

    不远处,大儒朴圭寿一脸茫然,仅仅两天就丢了都城,本来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多么的强大,原来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国太公,我们投降吧,如果继续抵抗朝鲜就真的亡国了!”

    李昰应此刻沮丧无比,早知道是如此结果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反抗,如今丢人不说,家当还赔了进去,而且接下来中华帝国挟胜之威不知道还要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

    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

    “报国太公,闵王妃和一些走散的禁卫逃了出来!”一个军官进屋报道。

    李昰应一愣,当时由于走的太匆忙混乱中将自己的大夫人好一阵埋怨。

    “逃出来就好!”

    “国太公,闵王妃要见您!”军官接着说道。

    李昰应皱眉,心说这时候见自己所谓何事,不过他还是说道:“请王妃过来!”

    闵妃和一众宫女被刘峰放走,路上她们遇到了被打散的宫中禁卫,正好一路打听,找到了李家父子栖身的山城。

    “紫英见过父亲!”

    李昰应也站起身,闵妃虽然是他的儿媳,但毕竟贵为王妃。

    “紫英啊,你没事就好,大夫人可埋怨了我好久!”

    “谢大夫人关心,紫英没事,能逃出来全是靠中华皇帝的开恩!”闵妃将自己陷在宫中以及刘峰如何放了她的事说了出来。

    李昰应等大臣顿时愣住,没想到中华皇帝竟然这么大度,毕竟他们都明白一个漂亮女人落在敌人手里的后果。

    李昰应见自己儿媳衣带整齐,没有什么异状,这才松了一口气。

    “国太公,既然中华的皇帝已经开口了,如果再没有表示一旦大军到来,一切都迟了!”金炳学再劝道。

    李昰应最终叹了一声:“好吧,明天金议政就和我回景福宫向中华皇帝请罪!”

    现在朝鲜上下已经被打怕,每人出来反对。

    就这样,李昰应和金炳学于第二天一早向汉城出发,并在下午抵达。

    景福宫内,李昰应和金炳学二人可谓故地重游,他们看到景福宫并没有遭到破坏松了一口气,当看到刘峰这位年轻的皇帝时一脸惊奇,虽然他们听说是一位年轻人推翻了大清,但见到真人还是被震得不轻。

    “罪臣李昰应来向上皇请罪!”李昰应此刻已经想通,如果想要还继续享有权利,就只能认中华帝国为主了。

    刘峰坐在龙椅之上,叹道:“中华与朝鲜素敦友谊,如今闹成这样,何苦来哉!”

    李昰应跪在地上,“下臣知罪,还望上皇宽恕!”

    “哎!本来想惩罚你们的,但毕竟你们和昔日的大清交情不浅,心中有不痛快也理所当然,既然你们选择臣服,我也不做深究了,时间有限,大院君请起身,我们开始谈两国建交的问题吧!”

    李昰应和金炳学彻底松了一口气,“谢上皇!”

    这次朝鲜完全处于战败国,可以说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基本上刘峰所提的每个条件他们都答应,一直到了晚上十点,双方签订了中朝汉城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华帝国归还汉城,朝鲜为中华帝国藩属,保佑自治权利;条约签订一个月后,帝国会派大使到汉城,商讨交际事务,设立领事馆;朝鲜开放所有港口、内地城市,允许两国居民往来通商,中华帝国人民可以在朝鲜买卖房屋,随意定居;中华帝国舰船可以在朝鲜周边海域随意出入,测量;中华帝国在通商的一个主要城市设立参叛之官,处理两国之民交涉案件,中方人员由中方审判;通商关税为最优惠关税,允许使用帝国货币结算;中华帝国在仁川开辟海军基地,并允许驻军五千人;允许中华帝国在朝鲜建立工厂、开矿、修筑铁路,工厂、矿厂税金由两国相商,中华帝国享有铁路经营权,百年后将经营权和铁路一并移交朝鲜;允许朝鲜人民到中华务工,朝鲜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拦;朝鲜发生内乱、外敌入侵中华帝国有义务帮助王室正统以及驱逐外敌;朝鲜作为藩属国每年向中华帝国上供一百万龙圆。这个条约是一张赤果果的掠夺条约,中华帝国一下子取得了自由贸易权、领事裁判权、关税权、居住权、货币使用权、开矿、办厂、铁路、驻军等权利。而中华帝国的义务就是保证朝鲜王室的正统统治,为此,帝国需要帮助朝鲜训练一支新式军队。条约虽然有些不平等,但李昰应只能捏着鼻子签订,这样总比亡国的要好。

    条约用中文和朝文写成,一式两份,最后刘峰和李昰应在条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盖上大印。

    “好了,条约签订完毕,中朝重修于好,为了以示诚意,我赠与朝鲜一万支新式火枪和二十门火炮,如果需要更多就要你们自己支付了。”

    李昰应连忙点头称谢,“上皇,既然朝鲜已经成为中华的藩属国,您不能将宫内的财物归还?”

    刘峰笑道:“大院君,我已经很给你面子了,比如景福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