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158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158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峰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说道:“马上就要如冬,我们的棉衣只有不到十万套,这里的冬天极为恶劣,超出我们这些南方人的想象,未准备完全之下在冬天作战完全是在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况且西藏的问题还未解决,咱们的弹药储备也接近危险数值,还是等等吧!”刘峰也想一口气夺回曾经属于中华的土地,干翻西方列强,瓜分殖民地,但这些不是说说嘴皮子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国力支撑、

    刘永福和朱三也明白罢战是正确的选择,不再说话。

    海兰泡,穆拉维约夫自占领这里后已经将其改造成一个军事要塞,此刻他正和麾下军官召开紧急会议,谈论眼前的形势。三万精锐俄军差点全军覆没,让他恼羞成怒,但更多的还是惧怕。瑷珲城一战让他意识到这新成立的东方帝国将成为他们在远东的威胁,他一面从后方调集军队在黑龙江北岸据点布防,一面给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的涅维尔斯科依少将送信,调集更多的战舰入黑龙江。同时给亚历山大二世送去急信要求支援更多的士兵、武器和物资。

第三百三十五章 内外蒙古() 
瑷珲城都尉府内,刘峰正在交代刘永福事情,为了防备沙俄,他决定将刘永福的大军留下来。

    “渊亭,你的任务除了防备俄国人外还要配合张之洞、文祥等人对黑龙江、吉林建设,第一件事就是重修从盛京、吉林、黑龙江的道路,使之更加通畅,我回去之后会派铁路工程师前来勘探线路,然后修筑一条从山海关贯通东北的铁路。另外,棉服等过冬物资会给你送来,北方苦寒,让战士们一定要克服适应,因为不久我们就会向北挺近,你们就将是主力。”

    刘永福站起身,敬礼道:“保证完成任务,不过臣问一句,如果俄国人挑衅是不是可以进攻他们?

    刘峰道:“可以,但绝不能深入北方冰原,可以占领黑龙江沿岸要点!”

    刘永福点头道:“我明白了,不过还请皇上支援一些炮艇,这样应付俄国人更轻松一些。”

    刘峰笑道:“这个你放心,等回到京城立刻将造船师送到黑龙江,我们就在这里组装一些炮艇,等将来夺取了整个黑龙江,再建造一个船厂,还有,电报也会加急从天津铺设过来。

    刘永福道:“既然皇上都想到了,臣没有问题了!”

    “那好,今天的咱们就先谈到这里,你去给弟兄们做一下思想工作,毕竟这一待最少也是一年!”

    刘永福应了一声,向军营走去。

    没过多久,朱三将一个人带来,此人正是憔悴不堪的奕山,仅仅两三天不见,他就像老了十岁一般。此刻他的辫子已经被剪掉,披头散发,显得更加落魄。

    “奕山见过皇上!”

    刘峰道:“奕将军不必多礼,请坐,我有话和你商量!”

    奕䜣不敢不从,坐在椅子上问道:“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刘峰说道:“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想从黑龙江的满人里招收士兵为帝国效力,他们不但可以免除劳役的刑罚,其家人还可以额外获得五亩土地,每月会有俸禄,立功会有奖赏,战死会有优厚的抚恤金,服役时间为三年。一旦加入帝国军队就意味着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希望你帮忙劝说一下。”

    “这,难道皇上就不怕我们造反吗?”奕山有些吃惊道。

    刘峰自信的笑道:“我既然敢给你们武器,就不怕你们造反,所发军饷是清朝时的三倍,如果你能招满一万人,将解除你的刑期,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一下。”

    奕山点点头,说道:“我会对族人进行劝说,但能招收多少就不知道了,不知陛下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刘峰拿出一份地图,说道:“这里内外蒙古的地图,我想知道他们的布防情况,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你出面劝降他们,如果成功我会给黑龙江的满族百姓减税三成!”

    现在东北地区已经平定,北方只剩下内外蒙古,刘峰对这些地区不熟悉,而奕山作为黑龙江将军应该对蒙古地区有所了解。

    听到刘峰的条件奕山惊喜莫名,要知道帝国对满族虽然并未随意打杀,但满族百姓的土地却被全部没收,每人只能分到一亩,想要耕种更多的就需要向帝国租种,租子很贵,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如今刘峰的两个条件都能改善满人的生活,让他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皇上,奕山愿意出使乌里雅苏台,劝说他们归降帝国!”

    “非常好,来人,上酒菜,我要和奕山将军边喝边谈!”刘峰见自己的利诱已经奏效,非常高兴。

    很快,侍卫端来四大盘菜肴,香气顿时充满了整个屋子,诱人无比。

    奕山这些天担惊受怕,加上又开始服劳役,已经一个月没好好吃一顿了,只见他的喉结滚动,不住吞咽口水。

    桌子上有四道菜,一盘酱驴肉,一大盘鹿脯肉,一小锅炖野猪肉,还有一盘清蒸大马哈鱼,虽然只有四道,却全是山珍,其中的鹿肉和野猪肉是东北的少数民族进供的。

    旁边的梁赞打开一个酒坛,先给刘峰倒了一碗,又给奕山满上。

    “这是东北的高粱酒,不知合不合将军口味?”刘峰问道。

    奕山从没有想过会和刘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但见堂堂帝国皇帝此刻竟然如此对待自己这个昔日的敌人,竟然有些感动。

    “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山珍,加上这上好的高粱酒,奕山哪有不爱之理,谢皇上恩赐!”

    刘峰先夹了一口鱼肉,鲜嫩无比,入口即化。

    “吾!不错,来,咱们边吃边聊,你给我说一下清朝对内外蒙古是如何管理的?”

    奕山先喝了一口酒,然后给刘峰说起了清朝对蒙古的政策。

    清朝对蒙古的统治为两部分,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实行盟旗制和和札萨克(执政官的意思)制,内属蒙古分为八旗察哈尔、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由清廷直接管理,和内地无异。外藩蒙古各旗由当地世袭的札萨克管理,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属于藩属国,但清廷对这个藩属国控制的很严,和新疆一样,他们在乌里雅苏台设立了将军府,乌里雅苏台是清廷对外藩蒙古的统称,这里是清廷在漠北高原三大军事重镇之一。

    除了军事威慑还有政治手段,清廷的做法可以说非常的厉害,解决了几千年蒙古就是边患的难题。他们采取和亲、分封、和用宗教控制人心三管齐下。和亲就是笼络利用蒙古贵族,不断派出宗室女子和亲,甚至不惜用公主,还按照忠心与纳贡程度将蒙古贵族封为王公,贝勒、贝子等。分封就是利用盟旗制度限制各部落联合,清廷任命各旗首领,划定区域,各旗之间的牧民严禁跨界,否则直接处罚本旗的首领。这条政策直接导致了蒙古草原盟旗林立,内蒙四十九旗,外蒙八十六旗,各旗互不统属,所尊的只有清廷。由于各旗之间的牧民无法流动,又不能南下劫掠,北面的西伯利亚又被沙俄控制,一旦遇到天灾,蒙古草原死人遍野。另外各部落之间无法往来,没有了新鲜血液的补充,人口素质、数量逐渐下降。最后一条就是利用宗教控制人心,清廷大力弘扬喇嘛黄教,对喇嘛给予各种优待,同时禁止蒙古人接触汉人的先进文化,不许学习汉语汉字,彻底愚化蒙古人。喇嘛黄教是禁止娶亲的,蒙古百姓的生活极为困苦,一些男子为了优厚的待遇纷纷出家,据统计蒙古有三分之一的男子成为喇嘛。这样,他们就沦为不事生产的寄生人群,更不能与蒙古女子组成家庭,严重摧残了草原的生产力,再加上佛教的平和理念,彻底阉,割了蒙古人凶悍本姓。还有清廷对内外蒙古采用两套政策,对内蒙古进行拉拢,对外蒙古进行打压与挑拨,而且一旦发生战争就会从外蒙古调兵,每次都冲锋在前,导致外蒙人丁不旺。

    就这样在清廷的统治下,蒙古人口不但没有增长,还不断下降,成为历史上最弱的时期,彻底沦为清廷的附属种族,如此手段让刘峰都觉得叹服。

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定北方() 
三日后,刘峰率领十五万大军由黑龙江入外藩蒙古车臣汗部,一路上车臣汗部的蒙古骑兵被强大的军团给吓住了,要知道整个车臣汗部加起来也不到五万人,可战之兵只有两三千人,他们自知不敌,在奕山的劝说下选择了投降。刘峰对于这些蒙古贵族没有一丝好感,将其家产没收了八成,并解散农奴,遣散士兵。然后率领大军向土谢图汗部进攻。土谢图汗部的中心名叫库仑城,是外藩蒙古的宗教圣地,有小五台山之称,七世哲部尊丹巴凯珠不丹桑活佛就在库伦。为了保护宗教圣地不被汉军入侵,土谢图汗部札萨克车林多尔济亲王向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求援。最终,明谊召集外藩蒙古其他各部集结了六万骑兵,这已经是各部落能集结的所有兵力了。

    库仑城外,铺满了人、战马的死尸,这里刚刚经历一场大战,不,应该是屠杀。三万蒙古骑兵冲击帝国的军阵,结果全军覆没,将城外的草原染红。

    刘峰骑马站在一处山包上,对于下面的惨状不为所动,眼前的城池就是前世从中华独立出去的蒙古首都,他明白一位的安抚不会令人屈服,有时候还需要动用大棒敲打。

    奕山带着两个护卫骑马来到库伦城外,对着城墙用满语喊道:“我是黑龙江将军奕山,今奉中华帝国之皇的命令,想与各位首领谈话,还请打开城门!”

    城墙上,蒙古各部落的首领面面相觑,没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奕山。他们看向身后的一位身穿铠甲的半百老者,此人正是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他点点头,很快,城门被打开。

    奕山走了等人骑马走了进去,他们被拦住搜身,然后被带到城内的一处大宅内。

    “奕山,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明谊意外道,眼内还有惊喜,他早就收到整个关外全部失陷的消息,以为整个大清只剩下他自己,如今能遇到故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奕山叹道:“哎!明谊老哥,一言难尽啊,总之大清已经彻底完了,议政王在盛京投降,西太后在吉林自杀,东太后和小皇上不知所踪,恐怕也已经凶多吉少,愚弟困守瑷珲,曾和俄国人一起抗拒汉军,但无异于螳臂当车,最终和议政王一样,沦为俘虏。本来没有脸面来见大哥,但为了族民,我只能前来。”

    明谊道:“老弟,你是来劝降的?”

    “没错,刚才的场面你已经看到了,完全是场一面倒的战斗,现在汉军只需要将大炮推上前,这库伦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轰塌,所以我想劝明谊大哥放下兵器投降吧,你手下还有八千满族儿郎,这些都是我们的希望,没必要将血洒在这大草原上。”

    明谊苦笑道:“你看看周围那些王公贝勒们,差点被吓尿了裤子,想来他们是不会出战了,我只有八千人,对面十五万,想想就觉得无力啊!”

    奕山也跟着苦笑,那种无力感他深有体会。

    明谊的军队中只有三千条火枪,用脚先都知道结果,他转身和蒙古的其他首领商量。这些王公贵族已被吓破胆,包括活佛在内,他们同意开城投降。

    不多时,城外站满了王公贵族,都恐惧的看着刘峰。

    刘峰看着他们一阵摇头,这些王公贵族们大多虚弱不堪,脸色灰白,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的人,还有的面容枯槁,如同骷髅,一看就是大烟鬼,眼前这些人就是外蒙古高层的真实写照。不光他们,就连一些大喇嘛也是如此。

    “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了,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可悲啊!”

    刘峰接受了以明谊为首的外蒙古高层的投降,他首先见了七世哲部尊丹巴凯珠不丹桑活佛,表示帝国不会干扰蒙古人民的信仰,然后对其重新册封。册封活佛是为了稳定草原人们的心,接着他立刻裁撤盟旗,将乌里雅苏台分成三个自治区,三个自治区的执政官由昔日的札萨克中产生,刘峰开出的条件就是谁捐的东西越多,这个职位就归谁,最后由三个大盟旗主得到了这个位置。安然,刘峰可不是放任不管,他会在外蒙古留下五万重兵,而且还派来驻三个地区的汉族官员,他们将与札萨克们一起治理蒙古。

    至于其他的蒙古王公贵族刘峰将其家产没收,只留下两成,手下的奴隶也全部被释放,军队解散。由于明谊对乌里雅苏台非常熟悉,刘峰将他重新启用,帮忙处理与外蒙是的事务。

    一切安排妥当后大军开始向内蒙古进发,内蒙古的兵源早被抽调一空,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根本不堪一击,刘峰趁机占领内蒙古。拿下内蒙古后,他将内外蒙合在一处,全部由驻蒙大臣统一管理。刘峰的军力会越来越强盛,根本不怕蒙古反叛,所以他直接取消了王公贵族的称号,封地,以后也不会再封王。他打破了旗与旗之间壁垒,规定牧民可以进行大范围游牧,此外,还将清朝的赋税取消,颁布帝国新的赋税制度。由于刘峰出台的的政策大多是提高普通蒙民的生活,帝国的统治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反抗,只是有一些王公贵族试图重新造反,但很快被扑灭。

    得到内外蒙古后刘峰继续南下,进入直隶,然后返回皇城。

    关外之战从九月持续大十二月初,立时不到三个月,至此清廷被彻底消灭。这个消息通过电报发到全国,各地百姓无不拍手欢庆,此刻,他们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心也消失一空,以后这天下将重归汉民族的统治之下。

    夜晚,圆明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欢庆,此刻圆内的广场上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都屏息的看着园内的一排排铁皮柱子,柱子上伸出一条臂杆,臂杆尽头是一个玻璃罩,这就是路灯了。此时发电厂已经建成,只要线路接通,就可以送电了。

    京城郊外的发电厂内,巨大的烟囱向外冒着蒸汽,厂内发出轰鸣的机器转动的声音。负责建造的总工程师黄志文此刻有些忐忑,但更多的还是激动。他看着手表,等待合闸的那一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