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155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155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的,够狠!”帝国岸边的指挥官眼见一队骑兵冲过机枪的封锁线,喊道,“步兵齐射!”

    “砰!”

    三排整齐的白烟腾起,清军骑兵纷纷倒地,但还是有零散的骑兵冲了上来。

    “杀”

    一阵惨烈的碰撞后,战场平息下来,清军三千骑兵全军覆没。

    景淳和奕山惊骇的看着眼前一幕。

    “不可能,我的马队就这样没了!”景淳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

    奕山道:“没想到汉军的火器竟然厉害到如此地步,我们恐怕毫无胜算!”

    其实此时奕山身边也有三千多骑兵,可惜他为了保存实力并没有派出,如果换成六千骑兵在派步兵跟进,也许全军覆没的就是帝国这登岸部队了,但他们的私心将胜利让了出去。

    半个小时后,第二批帝国士兵渡过松花江,清军再也没有机会反击。

    龙潭山,已经由登岸部队接手,他们一面组织防线,一面将二十门山炮运上炮台,开始对清军进行更加猛烈的炮击。

    终于,清军再也承受不住,退入吉林城。随即,龙潭山上的炮火开始轰击吉林城。

    城内,慈禧看着被炮火的包围的吉林城陷入绝望之中,她明白,清军已经守不住吉林了。

    果然,景醇跑进将军府,对慈禧说道:“太后,奕山已经带人逃走,吉林恐怕守不住了,您和东太后以及皇上做好准备,咱们要撤离了!”

    慈禧暗叹一声,说道:“我知道了!”

    晚上十点,景淳趁着刘峰大军未全部跨过松花江之时从西门而走,与他们一同逃走的还有无数吉林的满人百姓。

    十一点,刘峰率领大军占领吉林城,由于战马还未过江,无法拦住景淳,加上大军对周围地形不熟悉,暂时停止追击。

    吉林一战,景淳的吉林守军伤亡三万余人,奕山由于一直在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见事不好率先撤离,其部损失很小,帝国军队伤亡六百余人。

    占领吉林城第二天,刘峰立刻命人在周围伐木打造浮桥,好将战马、物资等运送过岸。

    景淳率领残部一路向西北方向奔逃,最后在一座大城停了下来。这座大城名叫打牲乌拉,这里有一个清廷特殊的机构,名叫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里并不归吉林将军府,而是直接由清廷内务府管辖。它的任务就是为清廷皇室贵族置办东北的各种特产,比如上等的裘皮、天然东珠、绿松石、人参药材、珍馐鱼肉,甚至还有八旗子弟所需要的猎鹰。

    打牲乌拉城三面临江,东靠丘陵,位置险要,城墙坚固,景淳到达这里后立即开始布防,因为奕山无情的将他抛弃,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入黑龙江。

    城墙上,景淳手扶城垛望着蜿蜒平静的松花江,思绪起伏,在考虑未来的后路。就在这时萨马拉来到城墙上,在其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景淳立刻脸色大变,骂道:“这个臭女人!”

    随即,景淳带人来到乌拉城的总督衙门。他怒气冲冲的闯进衙门内院,将太监、宫女等全部喝退,最后来到一间房屋内。

    “西太后,东太后和皇上呢?”

    慈禧看着脸色铁青的景淳杏眼圆睁,“昨夜兵荒马乱,我还要跟你要人呢?”

    “你,你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老子供你们好吃好喝,没想到竟然背着我耍手段,说,东太后和皇上是不是被奕山接走了?”景淳愤怒的抓住慈禧的衣领怒吼道。

    小皇帝同治是个绝佳的傀儡,景淳可以利用他整合满族势力,如今消失不见,他的摄政王梦破碎,自然愤怒无比。

    “咳咳,景淳,你这是在造反,给我拿开你的脏手!”

    “好啊,现在你嫌弃我脏了!”景淳一把将慈禧推到在地,然后就是拳脚打踢,“臭女人,告诉我,小皇帝他们在哪里?”

    慈禧哪里遭受过如此对待,加上她的性格泼辣,嘴里不住咒骂。

    景淳连日操劳,精神紧张,再加上被刘峰大军打败,胸中充满戾气。

    “好,你嘴硬,既然小皇帝跑了,你也没用处,今天我就好好炮制你。”说完抓住慈禧的长发拖到床上。只听一阵衣帛撕碎的声音还有女人的惨叫之声。

    外面的萨马拉听到里面的动静轻叹一声,命令手下退到院落之外。

    良久,屋内才平静下来。

    屋内大床上,碎裂的衣衫散落在地。景淳躺在床上不住息,慈禧在他的身边,露出的后背全是青紫之色。

    “嗯,我的将军大人,这下你满意了吧!”慈禧娇声说道。

    景淳打呼一口气,翻过身子,说道:“你早告诉我小皇帝他们躲了起来不就行了,害我吓了一跳,今天是我对不起太后您了,以后好好补偿你!”

    慈禧也转过身,靠在景淳的胸膛上,“你呀,就是暴脾气,应该改改!”

    “哈哈,老子就是这样!”景淳闭上眼睛享受女人的发间的香味,丝毫不知慈禧的手已经拿着一支金簪抵在他的胸口。

    “咦,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尖尖的?”景淳睁开眼睛,立刻吓得亡魂四冒,“你,这是做什么?”

    慈禧抬起头,青肿的脸显得狰狞异常,“畜生,今天就为你的作为后悔吧!”说完,玉手用力一推,金簪刺进景淳的心脏。

    景淳根本无法反应,直接的难以形容的剧痛在心脏扩散。

    “咯咯”

    终于,景淳蹬着眼睛抽搐几下没了动静。

    慈禧此刻无喜无悲,艰难的走下床找到一件衣服穿好,坐在桌子旁,喃喃道:“姐姐,淳儿就拜托你了!”说完,用出一把金色匕首刺进胸口。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外之战十() 
萨马拉在院子里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感觉事情不对,来到门前。

    “将军大人,将军大人”

    萨马拉连叫了三声房间里仍然没有动静,他顿时急了,一脚将房门踹开,冲进房内,地上的一滩血泊顿时映入眼帘。

    “太后”萨马拉见到慈禧躺在地上,胸口还插着一把匕首惊叫出声,再往里一看,但是呆立当场,他见到景淳赤果果的仰躺在床上,心口插着一支金簪,瞪着双眼,显然死不瞑目。

    “将军大人!”萨马拉彻底慌了,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

    这时,几个护卫跑了进来,见到里面的情景都手足无措。

    萨马拉到底见过世面,强自镇定下来,紧吩咐道:“快,给将军穿上衣服,另外,咱将军是兵败觉得对不起大清自杀身亡,太后也是一样,都记住了吗?”

    现在景淳以死,萨马拉就是他们的老大,都点点头表示明白。

    “好,你们将太后的尸体盖好,去一个人通知将军的夫人们!”

    景淳意外身亡,慈禧自杀,打牲乌拉城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以乌拉总督为首的守军不再接受将军府的指挥,而景淳的部下也开始分裂,各行其是,城内指挥混乱。而就在此时,帝国军队的侦查骑队出现在乌拉城周围,城内守军以为汉军杀来,自知无法抵挡,弃城而逃。

    接到消息的刘峰立刻命一个旅进驻乌拉城。

    吉林城外,战士们正在忙碌的砍伐树木,帮助木匠们打造浮桥,同时小船不断穿梭,将士兵和物资运到北岸。昔日的清军水师营内,船工们也加紧修复改造缴获的战船。

    他们将战船上的青铜炮全部拆除,换上山炮或者步兵炮,将战船当做移动炮台使用。

    刘峰暂时停止向黑龙江进攻,让部队在吉林休整,同时派兵占领吉林北部大小城池,他命令将分散的满人集中到有规模的城镇周围,这样方便管理。

    占领吉林第三天,刘峰来到了在后世影视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地方:宁古塔。

    宁古塔,凡是喜欢看电视的人都会听过清朝皇帝发怒之时会说“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句话。宁古塔是清廷最常用的流放之地,一直是清廷官员与普通百姓的魔咒,因为来到这里,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这里地处边疆,乃苦寒之地,环境非常恶劣,极适合对罪犯进行改造。再加上宁古塔是清朝的祖地,还能彰显荣耀和改善戍边旗人的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前来宁古塔服刑的可不光是罪犯,古代流行抄家,一人犯罪基本上这个家庭就完了,老婆孩子也跟着受罪。尤其是清廷,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华夏对汉人非常敏感,历代皇帝都曾大兴过文字狱,每个时期都有大量汉人被发配到这里,他们沦为宁古塔守军的奴隶,终日劳作,还遭受虐待,其中大部分人无法活着回到关内,极为悲惨。

    但人是有求生的本能的,被发配到宁古塔的流民几乎涵盖各个行业,他们来到这里并扎下根,改善了这里单一的生活状况,使其变得丰富起来,虽然世代为奴,但一部分人坚强的活了下来,其中以汉人最多。

    刘峰、朱三带着近卫军一个师的兵力来到了这久仰大名的宁古塔,这一路上确实荒凉,但并没有后世形容的那般恐怖恶劣,要知道这里曾是吉林的前身,也就是北疆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为了防备沙俄,一直由重兵把守。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后这里驻军少了,流民生活得以适度改善,是除了吉林外北疆人口最多的地方。

    宁古塔外城一片田地内,数以百计的流民正在种植白菜,他们身形瘦弱,大多穿着灰色的麻布衣服,上面还有还有一块块补丁,一些孩童在底边玩耍,多是身材瘦弱,一个个光着脚丫,但脸上尽是天真无邪的笑容。

    就在这时,田地里不远处的官道上传来纷乱的声音,一支满族骑兵正在通过,在骑兵中间,还有数以千计的满族百姓,他们都是这些清兵的家属,如今正赶着马车、牛车拖家带口的向西北而行,脸上尽是惊惧之色。

    田地里的流民驻足观望,眼前的这些满人他们都非常熟悉,正是他们的主人。

    “这些东家怎么都走了,好像还非常匆忙,莫非北面的罗刹人打来了!”一个三十余岁的流民说道。

    他旁边是一位身材中等的流民,虽然身穿破烂的麻布衣服,但脸上却有一股书生之气,就听他说道:“领头之人是副都统,骑兵人数大概是一千,几乎是宁古塔的全部守军,看方向不是撤往船厂,而是黑龙江,应该不是罗刹人打来。”

    “吕大哥,那就怪了,如果不是罗刹人,他们为什么要跑?”又一人问道。

    吕姓流民摇摇头,淡淡道:“不知道,等回城就会清楚了!”

    千余清兵和家眷很快消失在官道上,没过多久,一队流民向吕姓流民走了过来。

    “吕大哥,不要种地了,宁古塔肯定出事了,满人全部离开,现在城中人慌乱一片,不知如何是好,还请你回去主持,大家都听你的!”

    “是啊吕大哥,满人走了,咱们要怎么办?”

    吕姓男子见周围人都慌了神,放下锄头,说道:“那好,将周围人全部召回城内,看看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众流民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跟在吕姓男子身后,返回宁古塔城。

    宁古塔分为内外二城,外城长五里,城高六米,众人来到城内,只见满人的住宅全部大开,里面乱做一团,有些不少东西都未带走,显然走的非常匆忙。

    流民们聚到一起,都看着吕姓男子,从这些人的眼神可以看出,此人的威望很高。

    吕姓男子来到城内的军营,只见里面也是一团糟,营帐倒塌,军旗仍在地上,可见走的时候是如何的惊慌。

    “吕大哥,你看看这里?”一人喊道。

    众人赶去,只见这是一个仓库,里面灰尘满地,堆着很多东西,有成捆的长矛,还有一排排的马刀、盾牌等等,赫然是一座兵器库。

第三百三十章 关外之战十一() 
流人们见到兵器并没有高兴,而是更加忐忑不安,能将昔日凶残的满族的旗兵吓成这个样子,如果那些人来到宁古塔,他们哪有能力抵抗,而且他们拿起兵器就意味着造反,等满人回来,他们恐怕不会好过。

    “吕大哥,咱们怎么办?”

    吕姓男子想了一阵,最后下定决心道:“丁宝,把兵器分给大家,然后关闭城门,派几个机灵的去城外查探,记住,如果遇到满人就将兵器放下,切不可抵抗!”

    “明白了,吕大哥!”

    丁宝应了一声,招呼流民青壮将兵器抬了出来,开始分发。

    直到晚上,宁古塔周围一片安静,仿佛周围只剩下他们,恐惧开始蔓延,一些流民准备逃跑,不过被吕姓男子阻止,要知道他们地处边荒,到处是原始森林和荒野,野兽极多,而且城内粮食所剩无几,恐怕走不了多远。

    这一晚,宁古塔的流民在恐慌中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旅行男子正在为粮食发愁,城中的满人将大部分粮食带走,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经过他的估算,只够他们吃四五天而已。

    “当当当”一阵敲锣的声音在城墙上响起,吕姓男子走出家中,快速登上城墙。

    丁宝迎了上来,指着城外惊道:“吕大哥,南面来了一支大军!”

    吕姓男子扶额远眺,只见远处果然出现了一支军队,他们中有骑兵也有步兵,随着距离接近,可以看见这些军人身穿一种奇特的铁灰色军服,身上背着奇特的武器,胸前挂着两道散发黄光的带状东西。这支军队军容整齐,与满人军队简直有天壤之别,远远望去,就感觉一股肃杀之气弥漫,让人足底生寒。

    “吕大哥,就是他们将满人吓跑了吗?这,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丁宝自小就在宁古塔,那见识过如此雄壮威武的军队,被骇的语无伦次道。

    别说他,周围也没有一人知道。

    吕姓男子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这这支军队很奇怪,连一支旌旗都没有,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这时,远处的铁灰洪流停了下来,一支骑兵从中分出,来到宁古塔前。他们很小心的靠近,当发现上面并不是清兵之时,开始接近城门。他们停在门前,一人高喊道:“上面的人听着,我们是中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