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之帝国崛起 >

第118章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118章

小说: 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斯麦接着说道:“还有东方远在万里之外,和我们没有利益冲突,更是英法俄的敌人,所以我想亲自考察一番!”

    老毛奇和罗恩对望一眼,他们暗自叹服,自己这位好友就是厉害,眼光能看得如此之远,让他们不得不服。

    威廉一世眼放精光,斩钉截铁道:“好,我同意你去东方,而且给予你最大的权利!”

第二百四十六章 飞马牌自行车() 
万里之外的刘峰丝毫不知道有一个大人物即将到访,他仍带着的两位娇妻在台湾游玩,一路过玉山、雪山、阿里山、日月潭等风景名胜,最后到达台北基隆。这里也是蜜月旅行的终点。

    三人在昔日的红毛城下榻,此刻刘峰正在基隆视察,至于郑雪瑶和梁薇薇她们二人在一队护卫的陪同下去了北投温泉,两位美女在台湾之行彻底爱上了温泉,所以郑雪瑶准备选择一处温泉进行开发、改造,日后有空时就来泡泡温泉。

    现在的基隆港已经大变样,港口扩大了近一倍,在西面一座庞大的造船厂已经完工,数以千计的工人们在里面忙碌着。在造船厂南百里,一座钢铁厂悄然出现,它紧挨着一座煤矿,高大的烟囱正冒着滚滚白烟,三辆百米长的火车从钢铁厂内沿着铁轨奔向港口,它们再那里装上整列的锰铁矿,然后拉进钢铁厂内。这座钢铁厂能够年产两万吨钢铁,加上佛山钢铁厂,已经能够达到年产五万吨,这个数字在后世根本不值一提,这只是一家钢厂的日产量,但在当今的世界,就连英国的钢产量也只有十五万吨左右。

    基隆港内,海军基地的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这里将成为海军第二舰队的驻地,将驻扎二十艘战舰以及八千水兵。周围的防御炮塞已经完工,现在的基隆已经固若金汤。

    又过了五天,刘峰的蜜月旅行终于结束,夫妻三人返回广州。

    刚回到广州,刘峰就接到一个好消息,就是科技部终于将自行车给造了出来。

    督军府门口,放着三辆做好的样车。一辆是双横梁加重型,一辆是单横梁男士自行车,一辆是弯梁女士自行车。这三辆自行车和后世没有太大区别,该有的都有,只是此时焊接技术还未出现,自行车是铆接起来的,可以看见连接部位一个个凸起的的螺母。车身采用空心铁管,只是制作工艺还无法和后世相比,显得有些粗糙。

    其实自行车的骨架早已做了出来,但橡胶轮胎却花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将各种难题攻克,比如增加轮胎摩擦的凹纹,还在轮胎里加入了棉线增加强度,以及用铝粉抗老化剂延长橡胶的寿命,充气胎的气嘴、气芯,甚至打气筒,每一个都都让科技部的人员头疼了好久才做了出来。

    刘峰看着三辆刷上黑漆的自行车眉开眼笑,迫不及待的骑上那辆男士自行车,在督军府外面的水泥路上飞奔起来。虽然此时的自行车还有不少毛病,而且还有些笨重,但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超前的东西。

    一边的梁赞等人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眼前的“铁架车”竟然有如此快的速度,简直赶得上马匹了。

    刘峰很快兜了回来,有些意犹未尽,对科技部的说道:“这车子算是合格了,但还需要做下改动,比如这个车座要改成像沙发那样的弹簧样式,这样骑起来更舒服,车把上要安上一个敲击铃铛,可以提醒路人,还有前面要加上一个车筐,以方便盛放东西。”说完,他将三样东西的基本构造告诉的科技部的人员。“另外还有车身,可以多采用几种颜色,比如女士自行车可以涂成白色、粉红色、蓝色等等,对了,还有这漆最好别用刷的,可以用喷漆,那样看起来更光滑美观!”

    科技部的人员哪里明白什么是喷漆,一副完全听不懂的模样。

    刘峰让人拿来白纸,在上面边画草图边解释道:“这个很好理解,喷漆就是利用高压将油漆打成雾状,然后喷在车身上,制作喷漆设备也不难,可以用蒸汽机加压,然后通过一个可以雾化的枪头,这样就可以了。”

    几个科研人员立刻明白过来。

    “督军大人,我们马上回去制作,不知这自行车要起什么名字?”

    刘峰想了一下说道:“就叫飞马吧!”

    很快,没过十天,第一批一百辆飞马牌自行车出现在广州郑雪瑶旗下的商行。

    华夏的百姓自古比较保守,所以人们只是好奇的看着这新鲜事物,还有,这自行车可不便宜,卖价是一百龙圆,换做一个士兵需要一年的工资才买的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知道此时的自行车有不少零件都是钢制的,再加上复杂的工艺,一百龙圆并不高。

    相比华夏的老百姓,思想开放的美国人立刻被眼前精美的自行车吸引,一些不差钱的工程师们开始好奇试骑,那种在水泥路上飞驰的感觉立刻让他们赞不绝口,惊奇不已,立刻就有人买下来当做代步工具。没到三天,一百辆自行车全部卖光,现在广州城内不少老外骑着它上下班,还有他们的夫人们用它来买菜。

    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立刻就有第二批,很快广州的城一些富家子弟也被自行车征服,半个月后,商行已经卖出了近五百辆,此刻,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见自行车上那种清脆的铃铛声。

    郑雪瑶见销量还不错,立刻向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投放。

    随着生产线完善,自行车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刘峰开始给政府的下级职员配发自行车,现在,他们已经开始骑着它下到各村镇,比马匹更加实用,因为自行车不用喂养。

    往返广州和美国的汤姆也发现了自行车,立刻称赞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一口气订购了一千辆,准备卖到美国。一些其他的国家的商人也发现了商机,纷纷求购,订单如雪片般送入自行车厂内。

    这些早在刘峰的预料之内,命令自行车厂增加生产线,不出意外,“飞马”用不了多久就能飞遍世界。

    这一日,刘峰来到位于海边的海军兵器研究所,这里主要研制一些新型海战兵器,比如水雷、鱼雷等。

    水雷已经研制出来,性能还算过得去,正在继续改良,至于鱼雷,还在试验之中。

    鱼雷已经出现,并用于海战,英法联军在昂船洲海战就曾使用过,这种鱼雷需要绑在小艇的长杆上然后接近目标,这种自杀式的攻击非常不靠谱,大多时候会在夜间使用,但战舰的火炮防御非常密集,此时的鱼雷难以取得大的战果。

    不过鱼雷乃是海战利器,即使在导弹横飞的未来世界,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百四十七章 长矛鱼雷() 
现在海军兵器研究所内研制的鱼雷是即将在英国出现的名叫“白头”的鱼雷,这种鱼雷采用压缩空气带动一个两叶螺旋桨提供动力,利用静水压阀门和惯性摇摆锤操作横舵。早期的白头鱼雷有很多问题,比如装弹药量少,速度只有六节,射程近,大约只有两百多米,还有方向、深度都不稳定。刘峰来自后世,对于这些毛病非常清楚,所以他待在研究所利用现有的一些装置和工程师们一起讨论改进。首先是鱼雷体,采用冶金部最新开发的不锈钢制作,这样的空气压缩瓶容量更大而且耐腐蚀。形状放弃白头鱼雷的纺锤形,采用后世的钝头圆柱形,因为后世的流体试验证明钝头并不影响航速,这样的形状更容易控制方向和深度。然后将引进西方发明的方位角来控制陀螺仪使鱼雷能够沿直线行驶,再在鱼雷身上加上水深调节器控制深度。发动机也做了改动,采用三缸往复式发动机。

    经过数以百计的试验最后鱼雷口径定为430mm,长度为6米,由七个分段铆接而成,这个大家伙可以装黄色炸药40公斤,航速为16节,射程可达650米。虽然这个数字已经领先当下世界20年,但刘峰并不满意,六百米对于现在的海战来说属于非常危险的距离,随着后膛炮的出现,战舰大部分的战斗一半会在一千米以外结束。

    虽然改良后的白头鱼雷的还达不到刘峰的要求,但对于现在的制作水平已经是极限了。这种新型鱼雷被名为“长矛一号”。长矛一号定型后立刻投入生产,准备生产100条,自家战舰并不打算大规模装备,只留30条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可以推销给外国人。

    长矛一号鱼雷属于冷式鱼雷,刘峰手上有更为先进的热式鱼雷原理。热鱼雷就是动力系统换上燃料发动机,通过空气和燃料混合起来燃烧来,靠急速膨胀的气体驱动扭杆,进而带动螺旋桨推动鱼雷前。不过这种鱼雷原理看似简单,内部却十分复杂,刘峰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其中的难题自然交给了手下的工程师们。

    刘峰离开海军兵器研究所后又抽空来到了米勒的蒸汽车间,此刻他已经将最先进的三涨式蒸汽机制造出来,想要这种蒸汽机提供更强的动力和稳定性就需要在结构材料上下手了,刘峰对于这种核心部件一直鼎力支持,每年都给予冶金部足够的研发资金。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甚至将无法批量生产的强力昂贵合金钢用在在主力铁甲舰的蒸汽机上,在加上各种合理的润滑油的出现,自己手里的主力舰船用三涨式蒸汽机单台已经已经能够达到3500马力,这已经接近巅峰了。

    不过这样的大的马力想要推动后世那种动辄几万吨的战舰显得有些吃力,刘峰趁着米勒这样的人才还未离开,就将蒸汽涡轮机的原理告诉了他,让其研发更为的先进的蒸汽轮机。

    相较往复式蒸汽机涡轮蒸汽机的热效率更高,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而且涡轮机的是由多组叶片形成的同心圆状风扇,是回旋运动,震动极小,比往复式蒸汽机安静太多了。

    蒸汽轮机的原理很简单,它利用高压蒸汽吹风扇带动轴转圈。不过虽然原理简单,但涡轮机上的扇叶排布极为讲究,还有对耐压、耐高温有极高的要求,由于转速更快,对轴承要求也更高,涡轮机对气密要求也要严格,这就需要更加精密的加工工艺,对刘峰的现在的工业加工水平是个严峻难题,但他没有好高骛远,只是需要米勒将涡轮机样机做出来,至于零部件的寿命问题可以慢慢来,毕竟自己的三涨式蒸汽机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了。

    刘峰询问米勒的研发进度,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现在米勒还在研究蒸汽轮机的叶片分布,第一道难题还未跨过去。二人聊了几句,米勒的心思全部在这新构造的蒸汽机上,刘峰见状不再打扰。

    离开的路上,看着车间里的一台台庞大的蒸汽机,刘峰豪气干云,这是铁甲舰的核心部件,现在自己拥有两个大型造船厂,不出三年,将拥有一支横扫太平洋的铁甲舰队。

    农历十月,革命军占领半壁江山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现在各地政府机构已经初步建立,军政府的政策已经传到每个村镇,由于军政府一口气免除了交战地区两年的赋税,刚刚收获的百姓们无不欢喜异常,尤其是军政府将地主的大部分土地收走,除了返还没有土地的农民外,任何百姓都可以向政府申请租种,而且租子只是以前地主的三分之一。因战乱无法耕种没有余粮的灾民全部由各地军政府救济,不过军政府不可无偿养活这么多灾民,所以提出了以工代赈,帮助军政府修路等可以换取米面。为了缓解灾情,刘峰在苏南地区兴修水利,开辟更多的稻田,因为苏南地区种植的是一年两熟稻。

    对于军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整个江南地区民心安稳,民心一稳各项政策也开始顺利推行。

    宪兵开始进驻大小城市,他们就地招收警察部队,负责当地的治安。还有各地因为战乱出现了许多流寇,这些人就成了他们的练兵目标。

    清廷方面,征兵令已经开始奏效,他们从关内外征召了十二万满族士兵和六万蒙古族战士,奕䜣聘请了英国军官训练。英国也不遗余力的帮助清廷,他们甚至从印度现役部队里调出步枪和火炮交给清军使用,还帮助清廷重修大沽炮台,更从国内运来两门400毫米的阿姆斯特朗超级巨炮和十二门203mm前装线膛炮。还卖给清廷十四艘炮艇,三艘蒸汽战列舰,还有撤到这里的5000英法联军,他们将帮助清廷防守天津。

    革命军鲸吞半壁江山,导致长江以北的反清势力情绪空前高涨,再加上侯成从后面提供武器、弹药的支持,一时间山东、河南等地义军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清廷当然不遗余力的派兵前去剿灭,但义军是清一色的火枪和火炮,而且他们不与清军大部队接触,专门袭击一些小县城,摧毁那里的清政府机构,同时四处张贴告示,阐明革命军的立场以及各种惠民之政,导致清廷的威信越来越弱。

    朴实的百姓虽然不敢反抗清廷的统治,但却热切盼望革命军打进来,种子已经埋下,刘峰的目的已经达到。

第二百四十八章 俾斯麦到访() 
刘峰制定的攻心策略非常奏效,为此侯成还组织了一支暗杀队,专门刺杀欺压百姓的满族官绅。另外,侯成还对一些清绿营军官和一些团练头目进行利诱甚至威逼,让他们加入义军阵营,这一招的效果非常显著,导致满人现在看每个汉人都像叛匪,对于身边的绿营士兵不再信任。而那些无辜的绿营士兵也感受到的现在的诡异气氛,让他们非常生气和无奈。

    紫禁城大殿内,曾国藩正跪伏在地,慈禧十天前下旨将其招到京城,在曾国藩自己看来,这是要处理他的战败之责了。

    曾国藩自安庆之战后派出探子四处打探,在得知曾国荃战死和湖南长沙陷落后终日以泪洗面,好在革命军并没有为难他的家人,只是将曾家的财产没收并将曾家赶出长沙,一个月前他将家小一起接到了合肥,这才安下心来。他此刻早已准备接受大清对他的处罚了。

    “罪臣被海匪偷袭,损兵折将,致使江南地区沦陷贼手,老臣万死也无法弥补,今特来请罪,请太后责罚!”

    慈禧看着眼前的曾国藩银牙紧咬,亏自己那么信任他,没想到竟然换来了丢失半壁江山的灾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