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豺狼佳人 >

第247章

豺狼佳人-第247章

小说: 豺狼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厉害倒是很平静,军队里的事情本来也没他多少事。

    他手里的军正队地位很超然,是当初他和马忠谋图大事时建立的军法官底子。

    马忠一直重视的很。

    现在马忠回来了,王厉害交卸了管理全军的差事,自然是回去干自己的军正丞。

    作为马忠肚子里的蛔虫,王厉害根本不在乎那些能摆在桌面上的东西。

    他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对彼此的了解,和当初同甘共苦时建立起的信任。

    介绍完了众人,马忠想了想,总觉得少点什么。

    随后恍然大悟,又赶紧隆重的给留守的武人们介绍了自己此行最重要的收获,“对了,这次我去荆州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军师。”

    “如愿以偿”和“梦寐以求”这两词连在一块就充分说明了接下来的这位大咖的分量。

    原本淡然自若的王厉害,顿时有点慌了。

    卧槽,主公的军师难道不是我来着?

    (本章完)

第529章 曹孟德赛过我亲爷爷() 
就在马忠美滋滋的在建昌盘点自己的收获,热热闹闹的介绍手下武官的时候,别处的故事也在发生。

    五六月份的天气,还说不上热。

    但是在曹军东线,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玩命建设的景象。

    根据快马传来的消息,魏公已经打破阳平关,汉中应声而降,张鲁奔逃巴中,看样子离投降也不远了。

    大才子王粲同志一夜没睡,加班加点的赶紧写诗一首《曹孟德赛过我亲爷爷》。

    主题思想如下,曹孟德呀曹孟德,你真赛过我亲爷爷!?

    ——诗曰:“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这样一个喜大普奔的事情,落到了东线将军张辽、李典、乐进耳中,却让他们当场变了脸。

    不少曹兵还有些纳闷,打下汉中这是好事儿啊,怎么各位将军那么紧张。

    再说,汉中离合肥不知道多少千里之外呢,那边打架和我们有个毛关系?

    之所以有这种疑问,完全是因为曹军的普通士兵没有打过网络游戏。

    这就像是在刷怪,本来大家你一刀我一刀的砍的正高兴,这时候突然一个DPS打出了一个二百五十倍的暴击。

    看着BOSS下滑的血槽,大家刚开始是挺开心的,但是这怪的仇恨却完全控不了了啊!

    曹操打下汉中,这也就意味着刘备的仇恨被他死死的拉住了。

    西线将会爆发极为激烈的战斗。

    甚至不收敛的话,一场大战役都是迫在眉睫。

    中路的曹仁已经很有眼色的出兵,试图骚扰刘备的后路,动摇他回师的决心。

    但是根据传来的消息,原本和刘备打的火热的孙权,却主动接过了这一阵。

    不但威胁了曹仁的侧翼,还调兵遣将,做出了随时偷袭襄阳的姿态。

    这也让曹魏政权迅速的意识到了,被放空的孙权已经成为了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至于孙权会怎么办,那还用问吗?

    只要鲁肃还活着,那江东军的战略就一定是贯彻到底,继续打徐州。

    江东军有一个特别死心眼的地方,那就是会无比坚定的执行每一任大都督制定的战略。

    而且现在确实是打徐州的良机,因为北方的朝廷,一定会把大多数的精力投入到西线。

    哪怕徐州打不成,能够彻底的占领庐江郡和九江郡,完据扬州也是个不小的成果。

    因此防守合肥前线的几位大将早早的就开始准备防御工事。

    张辽也****辛劳,不知疲倦的四处视察。

    这一日,正到东城,这里有几个营头的士兵是跟着他混的老人,各个都是从并州走出来的大好男儿。

    张辽巡行到这附近,难免多瞧了几眼。

    立刻有人认出马上那个高大威猛的男人。

    接着就有人大声嚷嚷道,“看,这就咱们荡寇将军,并州一等一的好男儿。你们知道他立过多少功,打败过多少敌人?”

    “是啊,是啊,荡寇将军是我们并州兵的骄傲!”

    这些人都是张辽的崇拜者,一个个看着张辽,眼中都流露着骄傲的神色。

    张辽不禁莞尔,又有些感动。

    这么些年了,也只有这些并州子弟忠心耿耿的追随自己。

    张辽正准备打马而过,忽然听到一个又尖又细的声音,“嘿,好了不起的荡寇将军哦。见了江东军闻风丧胆,一仗不打,就逃之夭夭了。”

    张辽心头一痛,当初因为听到庐江陷落,考虑到双方力量的对比,再打下去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辽果断的选择了在夹石回师,等待曹操的援军。

    结果江东军在庐江城外因为争功大乱,骚动了将近一个月才安定下来。

    要是张辽能够赶到,趁机发动猛攻,没准毫无防备的江东军就被打废了。

    张辽听了那人的风言风语,虽然恼怒,但也深恨自己自信回头,装作的没听见一样准备离开。

    这时又一个粗鲁蛮横的声音说道,“哼!别看他一个大个,却没什么卵用。我家乐将军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胆烈过人,哪是这个废材可比的。”

    那些并州兵不答应了,怒声喝骂道,“我们荡寇将军神勇过人,哪是乐进能够相提并论的。”

    被呛声的那人,哈哈大笑道,“荡寇将军?你们神勇过人的张将军已经在荡寇将军这个位阶上好多年了,那还是建安八年的事儿吧。哈哈哈,还是我们乐将军帮衬着,才让他当上了这个官。”

    又有一人怪声怪气的替并州兵们打抱不平,“哎,这废物,真是把你们并州兵的脸都丢光了!”

    “哈哈,当年吕布手下的大将,怎么落魄成了这个样子?”

    “哎,这个废柴!”

    那些不屑的嘲笑和怪模怪样的惋惜,让张辽几乎要咬破了自己的嘴唇。

    他很想冲过去将那些人暴打一顿,不过很明显那些都是乐进和李典的属下,能不能让对方倒霉两说,张辽和那俩本来就不合睦的关系,更会雪上加霜。

    说起来,甚至这些嘲弄的话,张辽也从这两人口中听到过。

    张辽悲愤无比,呼吸渐渐粗重。

    他不禁悔恨的想到,如果,如果当初自己没有自信回头,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张辽强忍羞辱离开,接下来再也没有了巡查的心思。

    他意气消沉的回了自己的府邸,老管家连忙迎了出来,“张将军啊,薛家来人了。”

    “什么?”张辽大喜。

    自从他的妻子死后,张辽一直盘算着续个弦什么的,儿子张虎虽然争气,但也没个兄弟帮衬着。

    对于从战场上走过来张辽来说,打虎还是得亲兄弟!

    张辽虽然女人不少,也有几个妾生子,不过那些婢女生的玩意儿,怎么能上的了台面?

    前一日喝酒的时候,正好听说护军薛悌的大闺女守寡在家。

    张辽醉醺醺的一想,彼此门当户对,听说那护军家的闺女又颇有风韵,回来之后就兴冲冲的派人去薛府求亲。

    只是不知薛府来人,是带来了什么消息。

    PS:感谢more456同学的月票,谢谢支持!另外,我建了个QQ群,167994371,有兴趣的可以来水一水。

    本章节名模仿了新诗奠基人郭沫若同志的东东,额。。。算致敬吧。。。。。。。?。

    (本章完)

第530章 我有背景() 
张辽正想着,那老管家欲言又止。

    张辽微微皱眉,“怎么,有什么话不能说。”

    那老管家只能小声说道,“主人,来的是薛悌的一个侄子,只是不知为何,李将军也陪同过来了。”

    “嗯?”张辽浓眉一皱。

    老管家见张辽纳闷,连忙答道,“破虏将军李将军。”

    张辽摆摆手,“我纳闷的不是这个,我素来和他不睦,他怎么过来了。”

    说着,大步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就见一个年轻人从正堂里迎了出来,拱拱手说道,“见过张荡寇。”

    张辽知道这想必就是薛家的人了,他有心结好,脸上勉强挤出笑意,“你是薛悌的侄儿吧,倒是一表人才。”

    那年轻人客气道,“当不得孙荡寇的夸奖。”

    张辽正要迈步,和那年轻人进正堂去。

    就见李典施施然的从屋里出来。

    张辽见了李典,脸色又差了几分,不过毕竟是同朝为官,又共守合肥,张辽还是点点头,算作招呼。

    李典这个人有些像是迷你版的张飞,他出身大富大贵之家,少年的时候喜欢文学,不爱兵事。

    后来天下大乱,依仗着他有个很勇猛的叔父李乾,和他手下上千的族兵,这才勉强保护了宗族。

    随后李乾很有眼光的选中了曹操效力。

    吕布之乱的时候,兖州处处叛乱,曹操因为李家势力很大,让李乾回来安抚诸县。结果死在了吕布手下的薛兰、李封手里。

    好在李乾的儿子李整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和曹操手下的将军们联手,杀死了薛兰、李封。

    谁料没过多久,李整也死了。

    这样一来,李家就没人了,李典的老爹赶紧把上学的李典找回来,儿啊,你也别高考了,去当官吧。

    这样一来李典就赶鸭子上架,早早的参加了工作。

    他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做颍阴县令,大致相当于现在北京朝阳区的区委书记。

    就这样,李典从基层做起(正厅级),默默的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谁料实习期还没过,身上又加上了中郎将的军衔,成了正儿八经“比两千石”的武将。

    李典十分生气,这特么的我是文官啊,你这不是瞎胡闹吗?

    于是他很不满的找到曹操,“叔叔,我不想当武将。”

    曹叔叔听了,慈祥的看着他,“曼成啊,你怎么不早说?你想当什么官啊?”

    李典想了想,“我就当个省长吧。”

    曹操听了眉头狂跳,半天才忍住没把这小子暴揍一顿。

    随后曹操微微一思考,意味深长的一笑,痛快的答应了李典的请求。

    ——“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

    李典对曹操的赏识非常感动。

    但他很快就见识到了曹孟德的老辣。

    曹操在东郡和济阴郡的三不靠地带,划出来只有一个县的郡,任命李典做了离狐太守。

    这是漫长的中华文明中,菏泽市东明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省级行政单位的身份露脸。

    ……

    虽然仅仅是个“省级县”的太守,但李典这个人物从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用简单的履历,向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我、有、背、景!

    那李典这么牛逼,他的背景是什么呢?

    四个字足以蔽之,家大业大。

    曹操封为魏公之后,李典为了表明效忠之意,向曹操要求把家搬过去,户口落到魏郡。

    曹操欣然答应,等李典带着族人搬过来,曹操的脸都吓绿了。

    ——“遂徙部曲宗族万二千余口居邺。”

    想想经历过战乱的三国总人口,再算算李家在这里面占有的比例,恐怕任何人都只能长叹一声,李家真特么牛逼啊!

    所以张辽、乐进和李典的关系不好也就很正常了,这样的高富帅本身就是大家的公敌。

    而且李典在当了一段文官之后,意外的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

    他虽然不能冲不能打,但是拥有一流的指挥才能,他能够敏锐的抓住战机,也能察觉到暗藏的杀机。

    很快李典就正儿八经的做上了破虏将军。

    合肥之战中,曹操留下的密信,就特别点名了让不能打的李典跟着张辽出战,而让胆烈勇猛的乐进守城。

    这样一个出身好,受赏识,本身还有才华的人,让张辽怎么看都碍眼。

    李典见张辽不冷不热,他也看不惯张辽这幅脸子,淡淡的说道,“薛护军求到我头上,让我陪薛家侄子来这里走一趟。也不必进去了,就在这里说了走人吧,免得李某在这里瞧人家的白眼。”

    张辽心中狐疑,怎么薛护军有事求到他的头上,再说,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正在张辽犹疑不定的时候,薛悌的侄儿不卑不亢的说道,“张将军,我叔叔让我来给您回个话,我薛家诗礼传家,恐怕攀不上张将军的高门。”

    什、什么!?

    张辽脸上羞怒作色,被人拒婚也就罢了,这薛家怎么还带李典过来,当众这么羞辱自己?!

    这里面难道还有李家什么勾当?

    张辽再也按捺不住,忍不住怒喝一声,“匹夫好胆!”

    说着,就来拿那薛家的侄儿。

    李典一见张辽这么嚣张,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中,不由得破口大骂道,“怪不得薛悌求到我头上,原来你张辽是这样跋扈。一个四处流窜乞降的背主贼子,还不夹着尾巴做人,难道想要强娶吗?”

    张辽听了这话,心中苦闷,脸上狰狞,拳头直接就奔李典去了。

    张辽这一生,先跟丁原,后跟何进,何进挂了之后,连人带兵投了董卓,董卓一死又跟着吕布四处流窜,做起了浪荡军。

    好不容易才得遇明主跟了曹操,但也只是得到了明面上的看重。

    守一个区区合肥,总共加起来才七千人的队伍,朝廷就扔在这里三个杂号将军。

    而且那俩还偏偏挑的都是和张辽不对付的。

    李典见张辽朝他动手,也毫不相让的拳脚相向。

    守在院子中的两家的亲兵都知道轻重,一拥而上过来解斗。

    好不容易打成一片混乱的两边俱都收手,张辽郁郁之下悲愤的大叫一声,“你们真是欺人太甚,难道死灰就不能复燃吗!”

    李典也是大怒,破口大骂而去。

    此时此刻,就连张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