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周 >

第79章

铁血大周-第79章

小说: 铁血大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事小心而已。”

    “殿下也可让周边一十三栋建筑中的高手撤走,终究是耽误了那些良善人家的生意。”

    这一次,轮到李元松为谢书生斟酒。

    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紧张,一粒洒在桌边的豆子,无风自动,坠落到地面上,砸出一阵脆响。

    谢书生转头看向白虎,轻轻点头。

    白虎移动步伐,走在窗边,将半掩的窗门完全推开。

    眨眼间,空气中原先还凝滞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凉王府果然是卧虎藏龙。”李元松笑吟吟的说了一句。

    却也不知道,究竟是在真心称赞,还是有着讥讽的意思。

    “西北军校已为先生清扫床榻,只待先生入住。”谢书生终于是完全站起身,双手抱拳:“小子在此,代表西北军校首批五百名学员,恭迎先生入校。”

    “终究还是免不了这些俗礼,凉王府对李氏还是心存芥蒂啊。”

    不知怎的,李元松也没有说西北军校的事情,而是抬头看向等候自己答复的谢书生,语气中不无遗憾。

    扯扯嘴角,这样的问题谢书生怎好回答。

    却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最终开口:“西北大同,对于哪一家都是好事。西北之前路,在于凝聚一心。”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李元松先是表示凉王府对阳春府李家还有戒备,虽然现在在自己面前表现的恭恭敬敬,两家中间却始终还是有着一道坎在那里摆着的。

    而谢书生却是很明确的说出自己的回答。西北的未来必然是统一的,而统一的最终是在凉王府。或者说代表着凉王府的西北刺史府以及新成立的西北军统帅部。西北想要走的更远,便需要这样去做。

    但是同时,谢书生也给出了一张空头支票。未来的西北,对于那些忠心的人家,必然是有回报的。但是,至于能够得到什么,谢书生却是只字未提。

    意思很清楚,想要获得多少,便需要李氏现在付出多少。

    李元松淡淡一笑。

    对于西北城的试探到此也该结束。

    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已经相差不多,凉王府并没有将西北剩余的李氏和刘氏诛灭的意思。原属于两家的权利必然是会继续严格的收缴上去,但是在未来能否获得更多的利益,却是保持支持的态度。

    表忠心,付出。

    在眼下一片混乱的西北中,谢书生需要看到哪些人是真心实意跟随自己的,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未来,有着自己身边的一个位子。

    不知什么时候,酒楼的二层已经是只剩下这里一桌人了。

    空荡荡的二楼,竟然是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谢书生把玩着手中的空酒杯。

    这是老张家最新出的瓷器,手感很不错。有着凉王府在背后支持,当年那个只希望自家能多一份产业的老张,现在家中的产业已经是遍及整个西北。

    “如果将宁乐嫁入王府,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李元松忽然说出一句,手上也如同谢书生一样把玩着空酒杯。

    和李元松不一样的是,对方是一脸的轻松,甚至看着谢书生的目光还带着淡淡的嘲笑,以及看笑话的期待。

    而谢书生却是被这句话惊的一跳,手中的就被更是应声落地,在地上翻滚弹跳了几下。

    “先生……”

    不由的,谢书生嘴里连话也说不好了。

    “我知道凉州风氏已经和凉王府许下了婚事,殿下只待去趟京城,回来是便是堂堂正正的凉王,到时候王妃便是风氏之女。但是,国朝王爵,却还是有着两位侧妃的,李氏只求其中一个侧妃位。”

    李元松依旧淡淡的说着,但是谢书生却能够从对方的脸上看出认真来。

    也就是说,李氏在李元松来西北城之前,便已经是决定好,要和凉王府进行联姻。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明显的,李氏即使没有了军队,却多了一份凉王府外戚的身份,这可远比数万军队要更实在,所能产生的利益也更加庞大。

    谢书生觉得自己已经是无言以对了。

    看着面前已经是喝起清茶的李元松。

    心中不由感叹。

    姜还是老的辣!

    (本章完)

第163章 行情大涨的谢书生() 
都  人类社会中,一切的斗争,都是需要团结多数,打击少数。

    人民的海洋总是能够爆发出无穷的潜力。

    在大周,统治者们自然不会说要去通知人民,不然也不会有无数盛鼎一时的王朝,会倒在人民的锄头下。

    在大周,乃至于此前的所有中原王朝,所需要去统一的皆是天下间的世家大族以及士绅商贾。

    大周皇族嬴氏如此,西北凉王府自然也需要这样做。

    这个时代人民的力量还没有被完全的解脱出来,统治者自然是只能去选择掌握更多的来自于世家的力量。

    然而,谢书生却从来没有想过通过联姻,这种古老却又有些落后的手段,来巩固凉王府在西北的地位,从而掌握更为强大的力量。

    “先生……”

    拒绝女方的求亲,自然是难以开口的。通过漫长的思想斗争后,刚准备开口婉拒李元松时,谢书生却是听着酒楼的楼梯上传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

    风文在一脸笑容,满脸红光,春风得意的走到近处。

    此时的风文在,谢书生能够想到很多的词来形容。但是总结的,便是从容。

    “子薇能与李家姑娘一起侍奉殿下,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一句话,风文在便已经是在代表风氏,认同了凉王侧妃的位子可以有李氏一份。

    明明是自己的事情,这时候却被别人说来说去,谢书生自然是高兴不起来,即使这事情是可能会让自己多一个媳妇。

    然而,风文在却是没有给谢书生开口的机会,便已经是话音一转。

    “不过目前,西北正处变革开局,殿下诸事繁重,婚事之后延后。在下认为,年底前西北诸事大约能够理顺,届时殿下便需要前往京城,获得凉王爵的继承。”风文在目光中透着一股精明,“到时候,便是凉州嫡女嫁于西北之时。”

    后面的话,风文在已经没有说了。

    谢书生愣在当场。

    李元松面有怒意。

    不管谢书生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李宁乐要嫁入凉王府,那么按照风文在的安排,怎么也需要等到明年底才行。到时候,凉王爵继承,凉州风氏嫡女嫁入王府成为王妃,而李宁乐只能是排在最后。

    对于李氏来说,这样做政治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虽然李氏嫁女只求一个侧妃的位子。但那是在谢书生没有任何一个妻妾的情况下,作为第一个官方承认的合法妻子,嫁入凉王府的。到时候李氏通过这件事情所能产生的政治意义将会不同凡响,但如果是在谢书生称为凉王府,又已经有了王妃的情况下。

    到时候李宁乐在嫁入凉王府称为侧妃,总是会少了一些隆重,甚至会给人一种大户人家半夜抬一小妾回家的感觉。

    “不行。”

    不由,李元松立马开口反对,没有多想,李宁乐只能是在今年嫁入凉王府。

    眼下的西北如同风文在所有,正处变革开局,李氏只有越早将这件事情做成,才能够越早的全身参入变革之中,从而获取更多的政治地位。

    “元松先生为何这般激动。”风文在淡淡一笑,指使着一旁的白虎给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谢书生与李元松两人中间。

    风文在今天的控场能力很强,强的有些过分。

    谢书生愣愣的看着绵连笑容的风文在。

    自己可是清楚的,在王府中风文在早就给西北的高手们定下了众多的评语。当风文在看到王府中那几个整日里神神秘秘无所事事的老仆之后,便有些鄙视的告诉谢书生。西北第一高手,当属李元松。就算是王府中有着那几名老仆在,就算是再加上白虎,也依旧是挡不下李元松的步伐。

    这样一个高手,就算是放一百个风文在在面前,也一样能够风轻云淡的尽屠之。

    但就是这样,风文在的问话依旧是让李元松有些不适。

    一向被称为儒将的李元松,此时微微涨红着脸,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总不能这个时候,李元松直接就说李家需要这桩亲事,来巩固提升李氏在西北的地位吧。就算李氏能够做出用女儿换取地位的事情,却也不能这样直白的说出来。

    “宁乐需要成为进入凉王府的第一个女子。”

    深吸了两口气,李元松看着俨然作为王府幕僚的风文在,忽然觉得自己以后在西北城的生活会变得有些难受起来。

    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李元松最后的希望了,目光看向谢书生有些期望。

    似乎,在李元松的心中就没有出现过,凉王府会拒绝李氏联姻请求的意思。

    “不行。”

    然而不和谐的声音总是会在合适的时间点上出现,风文在看着回过头瞪着自己的李元松,竟然还能够嘻嘻轻笑两声。

    嘭……

    一声脆响,原先被李元松把玩在手中的就被,应声碎成粉末。

    李元松目光不善的盯着边上依旧一脸无所谓的风文在。

    对面,一直看着两人争斗的谢书生不由缩缩脑袋。这个时候自己最好还是不要说什么拒绝的话了,要是这个时候再敢拒绝李元松联姻的事情,谢书生觉得自己的脑袋并不比那个就被硬上多少,甚至还更加脆弱一些。

    “不过……”风文在这时候忽然一笑,令此间的气氛稍稍一松,似乎是有着转机,“李家姑娘,总是可以和风氏嫡女,一起嫁入凉王府的。”

    说完,风文在便将自己面前的酒杯举起,对着目瞪口呆的两人示意,然后便轻轻一仰头,很是潇洒的将酒杯吞进肚中。

    “两位老大,你们就不问问小子的意见吗?”谢书生现在很没有存在感,两个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老头子的家伙,竟然就当着自己这位当事人的面,在争论自己的婚事。

    李元松一瞪眼,目光不善的看向谢书生面前的就被,威胁的意思直接了当。

    “殿下身边也没有亲属,自然是我们这些人要为殿下出谋划策了。”风文在总是要把话说的斯斯文文的。但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这句话里面的流氓气质。

    皱紧眉头,有着一个高高手在面前威胁自己,谢书生只能是表现的更加弱势的小声开口:“还是有的……”

    “那位顾不上你,老家伙自己还有着一堆子事情要忙活,你的事只能我们来处理了。”

    然而风文在却是不由分说,一挥手便决定了谢书生在这件事情里所处的地位。

    (本章完)

第164章 没有坏人() 
说完,风文在便大笑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在笑话谢书生这时候的摸样,还是在笑被提及的那个人。

    而边上,原本还闷闷不乐的李元松,在得到一个还算满意的答复后,也在一旁大笑起来。

    不能理解这两个老混蛋的想法,谢书生只能是低着头喝着闷酒,耳朵却是竖立,偷偷的听着两人的对话。

    “听闻先生自来西北,便筹建无数学堂,实乃善举,元松敬先生。”

    怪哉!原先还似乎就要大打出手,杀人泄愤的李元松,这时候竟然是又恢复到原本儒雅的一面。

    而风文在也一改原先咄咄逼人的气势,爽朗的大笑着。

    “哪里。只是风氏和西北互利互惠的举措而已,还要感谢王刺史大力支持,我儒家的学说才能根深于西北。”

    这是题中之意。

    西北虽然有着文风鼎盛的阳春府,但西北终究是远离于中原王朝的地方,儒家的学问在西北终究是比不上好好过日子来的实在。

    在西北,百姓们想的是怎样多种出些粮食。官员们想的是怎样将城池建设的更好,官府能够收取的税赋更多。军队想的只有杀尽一切出现在面前的敌人。

    儒家的学问,或者说是百家之谈,在西北基本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即使是那些通过熟读儒家经典,好不容易取得进士身份而跻身官场的文官,在西北这样的地方原先学到的东西便会显得不管用。一对硕大的拳头,总是要比一本厚厚的书籍,更管用一些。

    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样的道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也是现在的西北必须要做的。

    就谢书生所知道的,曾经的世界,那一次社会的巨大变革,无不有着一个统一的思想出现。或者说,一个国家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时期的变革,都是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意识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给底下的国民一个明确可见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所有人才会愿意跟着你去拼搏。

    “李氏不才,但先祖也留下些许典籍。如果先生有空,可以去阳春府走走。”

    正想着事,谢书生便听到对面的李元松竟然已经是提出邀请,想要让风文在去远在阳春府的李氏做客。

    不由抬起头,看向两人,只见两个老头子的手竟然都是已经握在了一起,更似乎已经是聊到了高潮,两人皆是面目红润。

    怎么也想不通,两个原先还吵得面红耳赤的人,现在能够熟到这种程度。

    看着两人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双手,谢书生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心中忽然升起一股然然大火,八卦之心猛增。这两个小老头子,要知道可都是那种放在哪都能上下通吃的老男人了。

    “小子乱想什么,我与文在先生已是多年的老友了。”

    “滚!”

    李元松还稍显斯文的解释了一下,风文在则只是看了一眼谢书生八卦的眼神,便狠狠的大骂一个滚字。

    摸摸鼻头,好吧,人家两老头现在已经是追思成忆了,容不得别人打搅。

    谢书生有些狼狈,狠狠的将自己带来的酒坛抱在怀里,便领着白虎向着酒楼外面走出去。

    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俩,不用多说便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白虎从谢书生的怀里去过酒坛,仰头,酒坛中的酒水便倾泻而下,喉头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