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周 >

第77章

铁血大周-第77章

小说: 铁血大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正清起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需要参入其中。

    最后,却是终于明白了。

    现在的王正清需要赶回刺史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刺史府可能更多的时间是需要耗费在改变西北针对百姓的政策上。

    毕竟,所有人都应该记住,现在的西北不光光是军队在改革,官府也同样在不断的做出改变。

    等重新回到凉王府中时。

    谢书生却是发现风文在早已等候多时,脸上还带着一丝喜悦兴奋。

    “先生等了很久了?”谢书生有些好奇,这么些日子来,自己还真未发现能有什么时候是可以让风文在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来。

    谁知风文在却是带笑两声,然后却是露出一丝神秘。

    “殿下,请往里走。”

    说着,风文在便走在了前头,领着谢书生走进凉王府中的小道之上。

    这条路谢书生认识,是通向风文在位于凉王府中的小院。

    风文在表现的越发神秘起来,一时引的谢书生好奇不已。

    虽然风文在表现的神神秘秘的,但是脚上的步伐却是无比的快捷。

    “风先生。”

    “文在兄。”

    穿过小院的院门。

    谢书生便看到风文在的院子里已经是有了人,此时看到风文在走在前头,皆是齐齐站起身招呼着。

    院子里一共八个人。

    皆是青色的道袍,有人执剑,有人握扇。

    让谢书生失望的,就是这八个人,却是没有一个人是拿着拂尘的。

    “文在兄,想来这位便是你书信中多次提及的谢殿下了吧。”

    一位最为年长的道士,显得也是最为稳重。

    将淡淡的目光投在谢书生的身上,然后便微笑着看向风文在。

    “哈哈……”风文在这时候才想起自己刚刚似乎是有些失礼了,连忙转身向谢书生介绍起来:“殿下,这位便是青松道长最得意的弟子,定一道长了。这几位,都是定一道长的亲传子弟。”

    “西北蛮荒之地,能让定一道长来此,小子感激不尽。”客套话没说过多少次,但是谢书生还是表现的几位热情。

    “小道见过殿下。”

    定一道长似乎很有高人风范,淡淡的施了一个道门的手礼。

    气氛有些尴尬,风文在似乎也看出了面前两人之间的冷漠。

    “殿下不知,定一道长虽然身在道门。但是所做之事,却是和殿下倡导的军械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朝廷现在用于燕北铁军的箭头,便是道长造出来的。”

    谢书生微微一惊。燕北铁军的弓箭,正是在前些年使用了新型的弓箭箭头。

    当燕北铁军彻底换装此种箭头后,一时间便令大夷皇朝的骑兵叫苦不已。

    “只是一点点改动而已,不值一提。”

    定一道长嘴上风轻云淡的说着,然而任谁都能够看得出其目光中透露出的骄傲。

    “道长能来西北,便是西北之幸。”谢书生看向了定一道长身后的七位子弟,“道长暂且便在王府中住下。小子已经令人在城外和珠峰上修建一座道观,届时道长便可于诸位居于其中。道长的一切用度,也都由凉王府支应。”

    “定一道长不知,殿下可是在知道我去信道门后,便开始筹建道观了。我也去看过,建成之时,便可算得上西北第一。”

    风文在站在一旁不由为谢书生说起好话来。

    “道长初来西北,必然有诸多事情需要处理,更有众多物件需要置办,王府已经准备好十万两白银,可供道长与几位使用。”

    谢书生一脸的笑容,说完话。

    身后已经有白虎领着一群亲卫走了进来,一个个大木箱子被堆放在一起。

    搬动间,大木箱子里不时咣当咣当的发出响声。

    在这些木箱子里面,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风文在隐晦的将疑惑的目光看向正笑着脸的谢书生。

    “殿下,今日刺史府送来了一份文书,虽然我也有些见解,但还是需要你去亲自看看的。”

    一边说着,风文在已经是一边领着谢书生向着院门外走起来。

    这边,回过头对着定一道长投去一个歉意的表情:“道长暂且休息片刻,近日胁逼诸事繁杂,我与殿下将刺史府的事情处理好,便与道长好好一聚。”

    定一道长投过来一个理解的眼神。

    然后便目送着风文在和谢书生离开院子,只留下院子里一旁堆积成山的木箱子。

    一名还很年轻的小道士眼看院子里已经没了外人,立马兴冲冲的跑到木箱子边上。

    双手激动的打开一个木箱,一片雪花白一锭锭百两的西北官银静静的摆放在箱子里。

    第二个箱子被发开,第三个,第四个。

    当小道士已经看得目晕眼花的时候,被打开的箱子里,全都是被摆放整齐的官银。

    “师父,都是银子。真的和那个殿下说的一样,这里肯定有十万两白影。”

    想到以后可以躺在这些银子上睡觉,小道士更是好一顿激动。

    定一道长此时也有些心惊,作为出家人,哪里是能够见到这么些银子的。但最后又看向院门处,目光闪烁,最终进入到风文在的屋子里。

    “殿下,那十万两白银可是为东部集团军准备的。为何?”

    风文在满是不解。

    “先生多虑了。”就知道风文在这个不老不小的半老头子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谢书生淡淡一笑:“那位道长是因为道长才来西北的,这便是人情。先生能为我西北,请来此等人物,也是人情。

    但我与定一道长却是没有过往,人情却是实实在在的。西北和凉州在未来必然是难以分割的,自家人便不再有人情一说。但是对于定一道长,小子还是认为,能有钱解决的事情,便最好不用积攒下人情来。”

    风文在愣了一下,心中了然。

    “我知殿下心有大志,却不知如此之坚定。”

    听着风文在的话,谢书生却是一笑。

    (本章完)

第159章 战马西行() 
西北的天好不容易终于是放晴了。

    太空中的太阳还只是懒洋洋的挥洒着一点点的温度,然而西北城的百姓才已经是被彻底的点燃。

    西城门,早已经是没有了让人下脚的地方。

    原本宽阔的街道,现在也只剩下中间一条窄窄的空地。

    普通人家,只能是挤在无法动弹的街道两侧。稍微有些闲资的人,已经是早早的将靠近西城门附近的酒楼站满。

    和善的商家,带着一丝乘机打广告的意思,将自家临街的铺子贡献出来。

    就是这样,西城门里也不可能容下所有热情高涨的百姓。

    于是,在西城门外,更大更长的队伍汇聚在一起。

    一直到十里外山丘凉亭下,随处可见都是人头攒动。

    “炒好的栗子,一文钱一把,一文钱一把咯。”

    “老张酒馆,一文钱一碗酒。临行送别最佳。”

    人群中,自然是有着机灵的商家,在大声的吆喝着。不过很显然,这些原本应该是锱铢必究的商人,这时候却实在是在赔本赚吆喝。

    小气并不是西北人性格中有的东西。

    一位老伯抓过一把炒好的栗子,塞进自己身边正一脸期待的孙女怀里。然后便举起手掌狠狠的抽在面前商贩的脑袋上。

    “都是出来养家糊口的,咱西北什么时候缺了自家人一点钱财。今儿是大事,尽了心便行了,总不能让你们回家了还被家中的婆娘咒骂。”

    老伯说着,便将半角银子塞到商贩的手心里。

    尊老爱幼是自古的传统。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伯,商贩自然是不敢还手,反倒是陪着笑脸练练称是。嘴里保证着不会再故意低价出售了,只是临走是,还是又抓起一把栗子塞进老伯边上小姑娘的怀里。

    越过几个人后,商贩便又开始自己一文钱一把的贩卖之路。

    老伯一听嘴中不由骂了起来,然而脸上的笑容最是真实。

    西城门下已经沸腾了起来。

    就像是一块烧红的钢铁,被扔进一碗冷水之中。

    滋啦啦的,瞬间将冷水变成一碗滚烫的开水。

    一匹浑身纯黑的西北战马,身上披着轻薄却坚固的皮甲,马头上只留出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

    马鼻中流出两道粗重的白气,看着周围热情高涨的人群,马头也不由高高的扬起。

    在马背上,一身闪亮的银甲将军,正双手扯着缰绳,直直的挺起胸膛。

    身后,城门下,数不尽的身着玄黑战马的骑兵正五人一排,整齐有序的列队走出来。

    自异族几乎全部的军队折损在西北后。凉王府和统帅部一直就在筹划着反攻西方异族大本营的打算。期间,甚至是西北刺史府也数次发函询问,只要统帅部定下计划,刺史府便会全力以赴,供应大军所需。

    一碗碗的酒水被送到战马边上,马背上的士兵也很爽快的接过碗,一口饮尽。

    今日,统帅部早就已经下令,出征的将士们可以暂时放开禁酒令。

    战马嘶鸣。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刻同样是决定着西北未来的事件。

    能否将异族一举打残,甚至是一战消灭,都会深刻的关系到未来西北在整个战略上的安排。

    完成统帅部定下的目标,曾经西北最骄傲的武屏城墙就会彻底的沦为西北一道比较雄伟的税卡而已。

    失败,西北恐怕还需要继续盘踞在武屏后无数年,时时刻刻防备着敌人的再一次攻击。

    三十里,谢书生早早的就领着凉王府中的人等候在西城门外三十里处。

    城门外十里内依旧是容不下人挤进去的地方了。

    即使是在十里外,依旧是有着众多零零散散的百姓,想要亲自目送西征的大军。

    谢书生脸上布满不悦,拳头不时的敲打在面前银甲将军的战甲上。

    “再被你这么敲,还没出西北,就要倒下了。”

    张子安满脸无奈的掀开面甲,露出一张已经渗出汗水的脸庞。

    “银甲是好看,你也赚够了叫好声。等上了战场,要是敢穿这一身,就算不死在西边,回来我也得给你揍的卧床不起。”对于张子安穿着这一身明晃晃的战甲,谢书生从一开始知道的时候,便极为不满。

    银甲是好看,太阳底下一照,便反射着阳光明晃晃的照亮一片。即使是离着一里路,也能够看到一大团光点矗在那里。

    要是穿着这东西上了战场,恐怕敌人所有的弓箭都会射向这里。

    一挥手,张子安一脸我懂你意思的表情。

    拉过身边的一名亲卫,指着对方便开口道:“你说的我早就想到了,到时候上了战场,我这一身就穿在他身上,我离他远远的。”

    说着,也不顾亲卫一脸抽搐的幽怨表情,便翻身上马,送行的人和该说的话都已经完成,便是西征的大军真正前行的时候了。

    骑在马背上,张子安像是便了一个人,一改之前痞里痞气的摸样。

    配上身上的银甲,不管远近,看上去便当真是一位英勇的小将军,让所有人都坚信他日必能建立卓越的军功。

    “伯父似乎是心意已决了,统帅部中的事务现在也越来越多的被交给孔叔处理。虽然伯父必然是军校两位副校长之一,但终究不是实权的位子了。所以,你得好好打这一仗,回来了就去统帅部,等几年老将军们都下来了,便是你执掌统帅部的时候了。”

    谢书生显得心事重重的,说话的语气也不由的沉重了几分。

    西北军现在实实在在是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

    虽然军中大将无数,但都已经年事以高。而年轻一辈,却还只是刚刚成长起来。西北军校的建立,不光光是为了统一西北军在战术、战略上的意识,也是为了能够在西北军这个空隙阶段,为军队多培养出一些中低层军官。

    “父亲的决定是对的。”张子安似有深意的说着。

    点点头,谢书生听得懂对方话里的意思。

    “活着回来。”

    谢书生站在路边高地上,面前两万西北骑兵无声的向着西边过去。

    耳边只留下沉重有力的马蹄践踏声。

    “殿下,元松先生到西北城了。”

    白虎悄无声息的落在谢书生的身后,小声的说了一句。

    谢书生目光一滞。

    没想到来的真快!

    (本章完)

第160章 儒将南来() 
就在白虎将李元松到达西北城的消息告知谢书生的时候。

    一身青衫,披着一件暗灰色披风的李元松,已经是一个人提着一把剑走到了西北城的北城门下。

    青衫一般都是文人士子们的打扮,一把剑便是有些儒家君子剑的意思。加上一件有些破旧的披风,便是活脱脱一份一心要游历天下的穷苦文人的造型了。

    城门下的士兵面带微笑的拦住了李元松想要进城的脚步。

    “哪里来的?”

    士兵不觉得面前这个书生能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就算对方有一把剑,也抵不住城门下一整队西北军的围攻,更何况在城头上,还有三座床弩时时刻刻对准着城门口。

    之所以面带笑容,一脸和善的样子,无非就是谁也说不上这些每日进城的书生们,什么时候就会成为刺史府又或者是凉王府的座上客。

    但是,军规还是需要执行的,士兵问完,便淡淡的看着面前的李元松。

    李元松抬起头,没有一丝一品高手的风范。

    真的是如同所有游历天下的书生们一样,面上带着露骨的笑容。

    “从阳春府过来的。”

    一口流利的阳春府口音,便让上前询问的士兵笑容更盛了一些。

    “是要来看军队西征的吗?”士兵显得热情了一些,都是西北之人,便话也多了一起,只是带着一丝可惜,“不过啊,你不走运。西征的大军是从西城门出发的,而且一早就已经动身了,现在恐怕已经离西北城好几十里远了。”

    李元松很配合的露出惋惜的表情:“不能亲眼看看西北大军的雄姿,实在是可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