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锦帆崛起 >

第70章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70章

小说: 三国之锦帆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就在这时,明明占据上风太史慈却一枪逼退魏延,拱手笑道:“文长兄好武艺,太史慈甘拜下风!”

    魏延脸上有些发烫,他知道太史慈是故意在给自己留面子,不过他虽然高傲,却并不是输不起的人,因此当下回礼,心悦诚服道:“太史兄太客气了,这一战。。。。。。其实是魏延输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士贾诩() 
魏延输了,按照约定,他需要归顺锦帆。

    将王冲一行引入营寨,待来到大帐,魏延突然对王冲单膝跪倒,行礼道:“末将魏延,参见主公!”

    在义阳当了多年都尉,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魏延却始终看不到任何晋升的希望,他实在过够了这种处处被人打压的窝囊日子,所以当王冲向他发出邀请时,魏延心里其实早已经决定要加入锦帆,之所以还多此一举的提出要先来一场切磋,并非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仅仅是希望能在新主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罢了。

    王冲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上前扶起魏延道:“文长何以知晓我之身份?”

    魏延微微一笑:“锦帆之中,除主公外,还有谁能让太史将军这等骁勇无双的悍将马首是瞻?再加上主公的年纪和身上隐隐散发的上位者气质,要猜出主公的身份应该并不难吧?”

    “文长果然慧眼如炬。”王冲笑了笑,接着郑重提醒道,“不过我来南阳之事,暂时还不适宜宣扬出去,文长务必要帮我保守住这个秘密!”

    王冲很清楚,如果这一次来南阳的只是锦帆麾下一员普通的将领,那么害怕遭到锦帆大军报复的当地世家跟官军绝不敢轻举妄动,但如果被对方知道来的是他本人,那么这群家伙,绝对会千方百计的想要除掉自己。

    魏延严肃的点点头:“主公放心,魏延知道轻重!”

    “如此便好!”王冲拍拍魏延肩膀,偷偷在其身上用出窥探之眼,那高达80点的忠诚度,足以证明魏延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投奔自己。

    “对了文长,不知你麾下这支义阳武卒,可愿随你一同归附我锦帆?”

    魏延深吸一口气道:“即使主公不问,末将也正好想说,虽然末将是他们的统领,但却无权左右他们的决定,末将待会便会出去询问他们的意见,至于到底会有多少人愿意和末将一起追随主公,说实话,末将心里也是没底的很,还请主公见谅!”

    王冲笑了:“我锦帆征兵遵循的向来都是自愿的原则,他们愿意固然是好,但若不愿,我也不会强求,所以,文长完全不需要有压力。”

    魏延闻言如释重负:“多谢主公!”

    最终,在魏延的一番劝说下,五百名义阳武卒,愿意加入锦帆的足有四百五十人,仅有四五十人表示不愿意离开故乡,再过那刀口舔血的生活,魏延也没有难为他们,给每人发放了一些盘缠,便将他们各自打发回了家。

    ————————————

    宛城,太守府。

    张绣神色阴沉的望着年过五旬,如老僧坐定,古井无波的贾诩:“先生,何至于此?”

    贾诩道:“主公,袁本初外宽内忌,好谋无断,如今看似势大,然早晚必为曹公所败,主公若降之,恐旦夕间便有杀身之祸!”

    原来,刚刚有袁绍使臣到访宛城,希望张绣可以跟袁绍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张绣本欲答应,可谁知贾诩却当着袁绍使臣的面以‘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明言拒绝,张绣很愤慨,也很恐惧,毕竟袁绍是目前天下间最大的诸侯,得罪了袁绍,哪有他什么好果子吃?

    张绣沉默半响,叹道:“事已至此,我当何去何从?”

    贾诩是张绣最为倚重的谋士,若没有贾诩,张绣也不可能会有今日,所以虽然对贾诩擅自拒绝袁绍使臣的行为颇为不忿,但张绣仍然没有任何要处罚贾诩的意思。

    贾诩想了想,答道:“不若从曹公!”

    张绣一怔,情绪好似泄气皮球一般低落了下来,惨笑道:“文和,你怕是早有此心了吧?”

    “主公误会老臣了,老臣追随主公叔侄多年,又岂会因一己之私而陷主公于不义?”贾诩语气平淡的解释道,“老臣之所以建议主公投曹,原因有三,其一,曹公奉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正统大义,早晚必成大业;其二,袁强曹弱,我等若从袁,必不为其所重,反之,曹公兵少,若得我等相助,必然大喜,锦上添花不若雪中送炭,说的便是此理;其三,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因此依老臣之见,主公若投曹公,不仅不会有性命之忧,短期内,更有可能加官进爵!”

    贾诩洋洋洒洒的给张绣排出了一大堆投靠曹操的好处,也确实令后者很是心动,可正当张绣决定遵从贾诩提议归顺曹操之时,却听门外士卒来报:“主公,安南将军遣使造访!”

    张绣疑惑的看向贾诩:“安南将军?”

    贾诩眯着眼,脸上爬起一抹凝重:“锦帆王冲!”

    说实话,在此之前,贾诩是真没想到锦帆也会跑来南阳趟这趟浑水,王冲虽然年轻,但贾诩却绝不会因此而小觑了他,毕竟王冲能在短短数月之间就从一介小小的水贼一举跃升为安南将军,坐拥淮南之地,若没有点真才实学,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王冲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暴徒,十二个淮南世家说杀就杀,如此无法无天的作为,纵然是他这位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毒士’也是自愧不如,现在锦帆兵势强盛,就像是一个扎手的刺猬,谁敢伸手就得有被扎的满手是刺的觉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但凡是与淮南毗邻的诸侯,如今是没有一个敢主动招惹锦帆的。

    锦帆的来意,贾诩心知肚明,这也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他可不认为这锦帆,会有像刚刚袁绍使臣那么好打发。

    “原来是他?”得到贾诩提醒的张绣精神一震,终于反应过来,立刻迫不及待的吩咐士卒道,“速速把人请来觐见!”

    见到张绣反应的贾诩幽幽叹了口气,他知道张绣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很抵触投奔曹操的。

    没过多久,两名身材高大,威武不凡的男子便是一前一后踏入了堂中。

    这次进入宛城,王冲只带了太史慈一人,至于其余人等,则是尽皆被王冲留在了宛城之外,其实倒也不是王冲想将他们留在那里,只是足足近五百规模的军队,宛城守将又哪里肯轻易放他们入城?

第一百四十二章 道破玄机() 
王冲与太史慈进入大堂,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坐于主位之上的张绣。

    张绣年约三十五六,长的孔武有力,据说其少年时曾凭一杆虎头金枪在北地大杀四方,被当地百姓赋予‘北地枪王’的称号,前世民间的评书中,更称其为枪神童渊的大弟子,赵云的大师兄,一手‘百鸟朝凤枪’使得出神入化,有万夫莫敌之勇。

    王冲不知道张绣的枪法是否有传闻中说的那么玄乎,若真有如此了得,他还真想见识见识。

    而在张绣的左边下首,则是坐着一名眯眼假寐的老者,乍看之下,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就是这么一个长相普通的老家伙,却给了王冲一股毛骨悚然的强烈危机感,没什么特殊的理由,只因为此人乃奇谋百出,算无遗策的‘毒士’贾诩,就足以让王冲对他百倍提防。

    “安南将军帐下从事张凌,见过建忠将军!”

    王冲没敢在贾诩面前袒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暂时便假借了死去的张凌之名,这也算是他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只可惜,他还是小瞧了贾诩。

    “你确定你叫张凌,而不是王冲?”一道平淡却苍老的声音自一侧传来,使得王冲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密密麻麻的冷汗,好在有伪装技能的掩护,才不至于让他在张绣跟贾诩面前失态。

    “这位想必便是文和先生吧?”王冲侧过身对贾诩抱拳,呵呵笑道,“只不知文和先生因何将凌认作我家主公?”

    贾诩嘴角挤出一抹生硬的笑容:“哦,没什么,诩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

    “这只老狐狸!”王冲心中暗骂,表面上却是面不改色道,“原来如此,不过话说回来,我家主公倒确实想亲自前来宛城拜访张将军与文和先生,只可惜淮南事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这不,在凌出发之前,我家主公还特意交代凌,在到达宛城之后,务必要向张将军与文和先生传达他的歉意呢!”

    王冲一番话给足了张绣面子,张绣心中对王冲的印象顿时大好,摆摆手爽朗道:“诶,安南将军太客气了,此事真要说起来,也该是本将去淮南拜访安南将军才是,今日张从事远道而来,还请快快入座!”

    “多谢将军!”王冲也没有跟张绣客气,直接来到贾诩对面坐了下来,而太史慈则如一尊石佛,依然面无表情的护在王冲身后。

    待王冲坐定,张绣开口问道:“此次安南将军派张从事造访我宛城,不知所为何事?”

    王冲笑了笑道:“我家主公算出将军不日会有大难,所以特派凌前来以助将军一臂之力!”

    张绣闻言脸色一僵,不过倒也没有动怒:“还请张从事指教!”

    王冲故作惊讶状:“将军还没收到消息吗?曹操此时已亲率五万大军前来征讨宛城,最迟后天,曹军便将兵临城下!”

    张绣勃然色变:“张从事此话当真!?”

    王冲点点头道:“千真万确!”

    王冲这话倒不是在哄骗张绣,这个消息,他也是在无意中从一支颍川郡南下的商队口中得知,经过仔细分析,王冲并不认为这个消息是假的,虽然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但王冲记得在历史上,曹操确确实实曾在官渡之战前出兵征讨过张绣,只不过当时仗还没打起来,张绣就听从贾诩的提议投靠了曹操。

    而就在这时,王冲的话音才刚刚落下,门外好巧不巧就有一名士卒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启禀主公,东北方有紧急军情!”

    张绣霍然从位置上站起,心中不安愈加强烈:“快快说来!”

    士卒道:“回主公,曹操已率五万大军抵达叶县,看其动向,其目标应该是我宛城!”

    “竟然是真的!?”张绣如遭雷击,整个人浑浑噩噩的一屁股倒回位置上,两眼无神的看向贾诩,“文和,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我当如何是好?”

    贾诩目光不经意间扫了王冲一眼,淡淡回道:“事已至此,主公仍然不肯降曹吗?”

    “这”

    王冲冷冷的看着贾诩:“文和先生,欲置张将军于死地乎?”

    贾诩耷拉着眼皮,浑浊的瞳孔之中寒光四溢:“张从事此话何意?”

    王冲没有回答贾诩的问题,反而面向张绣,笑问道:“敢问将军,文和先生此前是如何规劝将军降曹的?”

    张绣看王冲跟贾诩颇有点争锋相对的意思,也没有多想,就将贾诩之前那一番言论给王冲复述了一遍,毕竟他内心深处,其实也想看看贾诩的话里,是否真的存有什么漏洞。

    “哈!”张绣刚刚复述完毕,王冲就忍不住笑了出来,一脸玩味的看着贾诩,“文和先生,你若想投曹操,只管自去即可,却为何还要把张将军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贾诩冷笑道:“哦?不知安南将军有何高见?”

    王冲耸了耸肩,其实从贾诩出口试探自己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很难再瞒过对方,所以当他的身份被贾诩揭穿,早有心理准备的王冲并没有表露出太大的情绪波动:“本将只想问文和先生一句,或许曹操确实可以为了大业而放下私人恩怨接受张将军的请降,但文和先生能保证曹操膝下的子嗣,帐下的文武都能不对张将军怀恨在心吗?”

    “”贾诩的脸色终于变得凝重起来,王冲一番话,直接道出了他话里最大的破绽,因为张绣一旦投奔曹操,这个问题便是永远也解不开的死结,到时纵然有曹操袒护,张绣也必定难逃被排挤的命运,若曹操子嗣中再出个阴厉狠辣之辈,张绣说不定会被对方给活活玩死。

    张绣也不是傻子,听王冲这么一说,也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张脸瞬间就阴沉了下来:“文和,你还有何话说?”

    贾诩黯淡的摇了摇头:“无话可说!”

    对张绣心存愧疚的贾诩已经不想再多做解释,因为再解释也不过是在狡辩,说到底,贾诩用计虽然阴损毒辣,但他本身,却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

    “你你太令我失望了!”张绣狠一拍桌案,痛心疾首道。

    这时,王冲插嘴问了一句:“其实本将倒是很想知道,文和先生究竟为何如此看好曹操?”

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绣归降() 
“其实本将倒很想知道,文和先生究竟为何如此看好曹操?”

    贾诩嘴角一抽,意味深长的看着王冲:“安南将军想说什么?”

    王冲淡淡说道:“本将只是想告诉文和先生,世事无常,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就好比文和先生看好的曹操,如果在他与袁绍开战时,我锦帆突然从淮南出兵攻打曹军后方,你觉得曹操还有取胜的可能吗?”

    “安南将军忘了孙策乎?”

    “孙策?他能做什么?文和先生未免也太高看他了!”王冲嗤笑道,“他能跟曹操结盟,我锦帆就不能跟荆州结盟?更何况如今江东元气大伤,我锦帆只需以重兵把守几处渡口,便足以使我淮南之地稳如泰山!”

    贾诩笑道:“以安南将军之智,当不会做那自毁长城之事!”

    “敢问文和先生,何谓自毁长城?”

    贾诩道:“现今北方局势明朗,袁强曹弱,若袁绍胜,以其数十万兵锋,足以在短期内鲸吞天下,铸就帝业;相反,若曹公胜,以河北底蕴,曹公至少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将之彻底消化,想必以安南将军的野心,当不会只甘愿做袁绍麾下一员普通将领吧?”

    不得不说,贾诩的分析很有道理,锦帆现在想要发展,最缺的就是时间,北方这一战,赢的人如果是袁绍,那其他诸侯,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