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锦帆崛起 >

第179章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179章

小说: 三国之锦帆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攻打房陵,其实完全没必要急于一时!”

    听闻鲁肃之言,刘晔不禁无语的摇了摇头,鲁肃的为人,还是这么正直死板。

    其实鲁肃说的这些。王冲心里又岂能不知?可他仍然问出了口,就说明他希望的,是能听到不同的答案。

    想罢,刘晔在脑中理了一下思路。对王冲道:“主公,子敬所言虽不无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两头都不耽误!”

    “哦?子扬此话当真?”王冲眼睛一亮,顿时便来了兴致。

    刘晔呵呵一笑道:“刘备西进房陵,其目的无非是想夺取汉中。主公迫切想将之剿灭,也无非是担心被他乘机做大,将来不好收拾,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刘备彻底困死在房陵、上庸这两处弹丸之地,让他无所作为,待我锦帆稳定了荆州局势,自可在反掌之间灭之!”

    王冲问:“具体又该如何执行?”

    刘晔答道:“此事易尔,刘备兵少,单凭他一家,想拿下汉中可谓极难,所以他必会寻求刘璋的帮助,如此,主公不若在秭归屯下重兵,做出攻打巴东状,刘璋心惊,当不敢再轻举妄动。”

    王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撇头问鲁肃道:“子敬,你认为子扬之计如何?”

    鲁肃沉吟片刻,摇头吐出两个字:“不妥!”

    刘晔与鲁肃乃是好友,知其绝不会信口开河,便拱手问道:“还请子敬指教!”

    鲁肃答道:“主公在秭归屯驻重兵,必会过早引起刘璋的注意,于主公将来西取蜀川可谓极为不利。”

    刘晔辩道:“子敬此言差矣,不管主公提不提前在秭归屯兵,刘璋也一样会对我们心存戒备,此二者,应该并无多大关联吧?”

    “不,刘璋胸无大志,怯弱无能,只求偏安一隅,为避免我们误会,只要我们不主动招惹,其人定不敢率先往巴东增兵,如此,将来我们只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巴东自然唾手可得!”鲁肃苦口婆心的劝道,“主公,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这”一时间,王冲心绪烦乱,良久,方才无奈的叹了口气,“罢了,暂且便依子敬之言,先放那刘备一马吧!”

    “主公!”就在这时,太史享快步从殿外走入,递上了一封书信,低声道,“南阳军情!”

    “南阳军情?”王冲闻言眉头一皱,打开书信初略扫了一眼,嘴角顿时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啧,这曹仁还真是会乘火打劫啊!”

    “主公,发生了何事?”刘晔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

    王冲眯着眼,淡漠道:“没什么,信上只是说,曹仁在乘机攻下新野之后,如今又以大将牛金为先锋,率三千兵马直奔樊城而来!”

    “樊城?”听得王冲所言,刘晔忍不住咧嘴笑了,“贪心不足蛇吞象,他这是在逼我们锦帆与他们开战吗?”

    如果曹仁仅仅是偷袭了新野,不管是刘晔还是王冲,其实都不会太过在意,可樊城不同,它与襄阳仅仅隔了一条汉水,如此军事要地,锦帆自不会拱手相当。

    王冲笑道:“原本曹仁定以为我们在襄阳与刘备鹬蚌相争。他们便可乘机渔翁得利,可惜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刘备竟然会主动让出城池,若是曹仁知晓此事。就算借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前来抢夺樊城。”

    “此事主公打算如何处理?”

    王冲想了想,决定道:“算了,现在还不是跟曹操开战的时候,就先派个人过去警告曹仁。让他赶紧滚回宛城,不然休怪我锦帆数万大军北进南阳!”

    —————————————————————————————

    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得到王冲警告的曹仁虽然心中恼怒,但亦知凭自己这点兵马,绝非锦帆敌手,因此只好下令让牛金撤兵返回宛城。

    与此同时,王冲擢升宜城县尉霍峻为邓县令,领兵三千入驻樊城。

    霍峻乃蔡家一系的将领,王冲将他提拔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安蔡家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霍峻允文允武,确实能力不俗。

    也就在这一天,已经提心吊胆了整整两日的蒯家,也终于调查清楚了房陵失陷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当从蒯良口中得知事情真相,王冲面色一变,眉宇间顿时闪过一丝怒意,“这小子,还真是不识时务!”

    其实这两年来,王冲一直借由诸葛瑾这层关系。希望能够说服诸葛亮来到自己麾下效力,可是不论是诸葛瑾还是自己写的亲笔书信,送往襄阳后都统统石沉大海,久而久之。王冲也就渐渐淡忘,毕竟锦帆帐下人才济济,还真不缺他一个诸葛亮。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小子最终竟然还是跟历史上一样,投入了刘备帐下,而且时间上还提前了整整六年。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一共育有三子二女,这些人当中,除了长兄诸葛瑾外,其余人早已在襄阳落户生根,其中两个女儿,二女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长女的丈夫,则正是如今的房陵太守蒯祺。

    诸葛亮之所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房陵,借助的就是与蒯祺之间的这层郎舅关系。

    当时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消息还无人知晓,所以轻易便带着陈到以及十余名乔装打扮的白耳精兵进入了房陵,待见到蒯祺,陈到以雷霆之势出手将之擒拿并假传命令打开了城门,随即五百名白耳精兵一拥而入,房陵也由此落入了刘备之手。

    “这小子为了拿下房陵,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王冲感慨万千的叹了口气,也不知诸葛亮事后会如何处置他的姐姐跟姐夫,而后两者,对于利用了他们的这个弟弟,又会有怎样的感想?

    没能将诸葛亮留在锦帆效力,王冲心中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人各有志,没了他诸葛亮,锦帆依然是那个强大无比的锦帆,而多了他诸葛亮,刘备也依然无法改变自己是一只丧家之犬的现实。

    不过说到诸葛亮,王冲便也下意识想起了那个与他齐名的‘凤雏’庞统,还有诸葛四友中的其余三人,也俱都是不可多得的贤能。

    “看来自己抽空,也该去一趟鹿门山,拜访一下庞德公跟水镜先生了!”

    说做就做,第二日,王冲便带着王双、太史享以及十余名亲卫出了襄阳,骑马往鹿门山而去。

    鹿门山与襄阳极近,相隔不过十多里路程,王冲一行只用了半个时辰,便抵达了鹿门山下。

    王冲下马抬头仰望,只见前方山峦叠起,云遮雾绕,令人心驰神往,当真是一处风景雅致的学子圣地。

    为避免打扰书院宁静,王冲将亲卫留在山下看守马匹,只带了王双与太史享二人随行。

    鹿门山海拔超过三百米,书院就建造在半山腰上,王冲难得悠闲,倒也不急于上门拜访,于是一边攀登阶梯,一边欣赏着周边的美景,走的极为缓慢。

    巳时,烈日升空,天气渐热,山道旁正好有一凉亭,王冲三人正欲入内小憩,忽见山上下来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只见此人身材矮小,浓眉掀鼻,黑面短髯,长得却是极为奇特。

    王冲心中一动,大约已知晓来人身份。

    见到山下来了三名从未见过的陌生人,青年很明显的愣了一下,执礼问道:“三位面生的很,不知此来鹿门山,是为求学还是赏景?”

    王冲呵呵一笑,回礼反问道:“先生觉得呢?”

    青年摇摇头道:“要我说,此二者皆不是!”

    “哦?”王冲惊讶道,“莫非先生已知晓我等来意?”

    青年自信一笑,抬头瞥了一眼刺眼的天空,建议道:“何不入亭再促膝相谈?”

    王冲点头道:“也好!”

    亭中,王冲与青年相对而坐,王双与太史享则一左一右站立在王冲身后。

    王冲道:“要知来意,当先知身份,先生既知晓我等来意,怕是也已猜出我是何人。”

    青年微笑道:“眼下襄阳兵荒马乱,鲜有人敢在此时外出,更兼三位虽身着便装,但身上却自有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显是出身军伍,如此一来,这范围自然便缩小了许多。”

    “光凭此点,怕亦不足以确认我之身份吧?”

    “荆州新定,诸事繁忙,除将军外,谁还会有这个闲情逸致前来拜访我鹿门山?”

    王冲笑道:“先生这是在说我不务正业吗?”

    “夫明君者,只需人尽其才,又何必事事躬亲?”

    “看来先生对我的印象不错!”

    青年并不矫情,直接说道:“其实在下早有心为将军效力,只是苦于没有门路罢了。”

    王冲喜道:“既然如此,先生今后可愿出仕我锦帆?”

    青年起身,后退一步,恭敬的对着王冲拜倒:“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庞统,拜见主公!”

    王冲上前扶起庞统,激动道:“吾常闻‘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今得士元相助,我锦帆必将如虎添翼!”

    庞统惊问道:“主公亦闻吾名乎?”

    王冲笑道:“实不相瞒,本将今日,正是为士元而来!”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家父女() 
王冲跟庞统,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王八对上绿豆,顿时一拍即合。

    两人寒暄一阵,于亭中重新坐定,王冲眼皮一抬,不经意的扫了庞统一眼,淡淡问道:“对于如今的天下局势,士元怎么看?”

    庞统闻言一愣,随即不假思索道:“主公何故有此一问?现如今,天下局势早已明朗,未来的大汉,必是主公与曹操的南北争锋,至于其他诸侯,已掀不起多大波澜,早晚会被主公与曹操吞并!”

    王冲幽幽的叹了口气:“是啊,如此明朗的局势,怎么却偏偏有人看不清楚呢?”

    庞统笑了:“主公说的可是孔明?”

    王冲意外道:“士元如何知晓?”

    庞统道:“主公既知庞统,自然也当闻‘卧龙’之名,更何况孔明还是诸葛别驾的胞弟!”

    王冲沉默半秒,问:“士元觉得我比之刘备如何?”

    “论兵法,论谋略,论魄力,刘备皆不如主公多矣,更别说主公还比刘备年轻了整整二十岁,凡天下有识之士,又怎会弃金玉而择败絮?”庞统说着顿了顿,语锋一转道,“当然,以孔明之才,其实并非看不清时局,只是他野心颇大,私下常自比管仲、乐毅,他渴望成为的,是这个时代的不世名臣,而在人才济济的锦帆,主公显然给不了他大展拳脚的平台,相反,刘备落魄,正是用人之际,论政,简雍、孙乾、糜竺等皆平庸之辈,论智,亦只有徐元直一人,他甚至不需花费太大心思,便可轻易大权在握。”

    “就因为这个理由,他才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吗?”王冲直起身子,深深的吸了口气。收拾起心情道,“罢了,不提他了,我今日造访鹿门山。心愿虽已达成,但既然来都来了,若是不拜访一下此间主人,未免有失礼数,士元。就劳烦你替我引荐吧!”

    庞统起身,恭敬的问道:“主公是想先拜访水镜先生还是我家叔父?”

    王冲疑惑道:“此二人不在一处吗?”

    庞统摇头道:“水镜先生尚在书院中授学,而我叔父则隐居在书院后山,两人并不在一处。”

    王冲想了想道:“如此,我还是先去拜访庞德公吧,不管怎么说,他总归是你叔父,于情于理,你效力我锦帆之事,也该去支会他一声。”

    庞统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弯腰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主公且随我来。”

    “主公,山下好像来人了!”

    “恩?”听得王双提醒,王冲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果然见山下有两道身影正在逐步登阶而上,不由好奇的看向庞统,“鹿门山平日里有许多人进出吗?”

    庞统答道:“不,鹿门山远离城县,地域偏僻。除了书院的学子及他们家中护卫,也就我叔父与水镜先生的好友会偶尔前来拜访!”

    王冲闻言微微一笑:“山脚有我十名亲卫看守马匹,如果是一般人,在这动荡时期见到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第一反应应该是转身就走才是,可此二人却偏偏还敢上山,倒是挺让我好奇他们的来历。”

    既然王冲都这么说了,众人一时便也不急着上山,索性又回到凉亭小憩了片刻。

    约莫过了两分钟,王冲总算看清了来者的外形。

    上山来的是一男一女。其中男的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儒生,相貌清奇,气质儒雅,一看便知是位有学之士,至于另外一名女子,则引起了王冲更大的兴趣。

    她的身段婀娜,一袭雪白色的轻装素衣上,印有淡淡的粉红花边,显得清纯闲雅,头上戴着一顶斗笠,斗笠下垂着一层薄薄的轻纱,遮住了面容,可越是这种半遮半掩的姿态,反倒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好奇心,对此,王冲自然也不例外。

    这时,庞统似乎认出了来人的身份,上前在王冲耳边轻声道:“主公,来者乃是荆襄名士黄承彦及其独女黄月英。”

    “黄月英?”王冲眼睛一亮,问,“可知其为何要轻纱遮面?”

    庞统道:“据乡间传闻,只因她长得黄头黑脸,相貌奇丑,所以才不敢展露真容。”

    “连士元也不曾见过?”

    庞统摇了摇头:“我家叔父与黄承彦虽是故交,彼此常有来往,我与黄月英也碰过数面,却一直未曾得见其真容。”

    “哦?”王冲嘴角泛起一抹玩味,“如此,我倒是更想看看她长得到底有多吓人了!”

    没过多久,黄承彦父女也抵达了凉亭位置,不过王冲并未起身相迎,区区一个黄承彦,还没资格让他这么做。

    出亭的人是庞统,他与黄承彦,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这个为彼此双方介绍的中间人,理所当然该由他来扮演。

    只见庞统与驻足的黄承彦在阶梯上低声交谈了几句,便带着此父女二人进入了亭中:“来,我为二位介绍,这位便是庞统新拜的主公,现任征东将军兼扬州牧王冲,主公,这两位便是我荆襄大名鼎鼎的名士黄承彦及其膝下才女黄月英!”

    黄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