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锦帆崛起 >

第115章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115章

小说: 三国之锦帆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见诸葛瑾仍然似懂非懂,一旁的刘晔忍不住解释道,“子瑜不妨仔细想想,曹军现在后院起火,前方又有强敌,形势早已危如累卵,在这种情况下,我锦帆若是欲对曹操不利,在驱逐刘备,霸占汝南后,甚至可以直捣黄龙攻陷许都,如此,曹军必将覆灭无疑,而如果我们真这么做,虽然从表面上看,我们扩充了地盘,拿下了汝南、颍川甚至整个豫州,可实际上,我们到时候所要面对的,却是袁绍的百万雄师,而凭我们锦帆目前的实力,是绝对斗不过袁绍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曹操的存在,对我们而言绝对是利远大于弊的!”

    “原来如此!”诸葛瑾闻言恍然大悟,看着王冲道,“所以主公已经打算出兵替曹军除去后患,好让他们全心全意去对抗袁绍了吗?”

    “暂时还没有!”王冲摇摇头道,“曹军目前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余力,现如今荆州大军南征交州,曹操至少还可以调动南阳曹仁的几千兵马,所以纵然本将不出兵,曹军也不至于会陷入绝境,只是真正令本将在意的,其实还是刘备此人!”

    贾诩道:“刘备此人命格极硬,自董卓之乱起,天下诸侯已十去七八,然此人却依然活跃于世,此乃潜龙,若不尽早除去,他日必成我军大患!”

    王冲问:“文和是建议本将出兵吗?”

    贾诩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

    王冲又看向刘晔与诸葛瑾二人,见他们均没有出言反对,便也明白了他们的心思,笑了笑道:“其实出兵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我们总不能白白替那老奸巨猾的狐狸打工吧?”

    贾诩笑道:“看来主公已经有了目标!”

    王冲意味深长道:“广陵郡如何?”

    三人眼睛一亮:“甚善!”

    广陵郡,位于徐州之南,东临大海,南临大江,与吴郡隔江相望,对锦帆而言,拥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而对于现在的曹军来讲,却多少显得有些鸡肋,至少他们还远没有那个余力来觊觎江东,所以王冲很有把握曹操会答应自己的要求。

    王冲点点头,笑对刘晔道:“如此,便麻烦子扬去一趟驿站跟那毛孝先谈谈,想必此人早已等的不胜其烦!”

    刘晔亦笑应道:“诺!”

第两百四十二章 出兵汝南() 
刘晔跟毛玠的交流进行的很顺利,因为毛玠在来之前,曹操跟郭嘉就已经料到王冲可能会向他们讨要广陵,所以早已提前授权给了毛玠。

    因为形势紧急,双方谈定之后,毛玠并没有耽搁,而是直接告辞前往广陵,他需要向陈登传达曹操的指令,让其领兵撤出广陵,退入下邳。

    而与此同时,王冲也向合肥送去了一封任命书,擢升九江郡丞吕岱为广陵太守,只等曹军离去,便可正式入驻广陵。

    吕岱有能力,有魄力,又是广陵本地人,整个锦帆之中,绝对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广陵太守这个职务。

    建安五年,八月二日,王冲正式起兵北上。

    当然,对付区区一个刘备,还不至于让锦帆兴师动众,所以王冲此次出征,只带了太史慈的一千骑兵,王双的三千铁卫营以及乐进的五千攻城卒,再加上王冲的三百亲卫,总共还不到一万人,却绝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而且等大军抵达寿春,张绣亦会出兵五千前来协助,如此阵容,再加上有‘毒士’贾诩出谋划策,纵然那徐元直有通天之能,怕也难逃一败。

    建安五年,八月四日。

    锦帆大军抵达寿春,张绣亲自出城将王冲迎入了城中。

    时隔十个月,张绣父子终于再次相见。

    与十个月前相比,张泉长高了许多,面容也坚毅了许多,身上隐隐夹杂着一丝杀伐之气,举手投足间,已颇有大将风范。

    对于张泉的变化。张绣十分欣喜,庆幸当初自己果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现如今,张泉已被王冲任命为别部司马,在太史慈麾下担任副将。要知道现在的张泉才只有十七岁,如果锦帆将来真的能够成事,那张泉最后所取得的成就,绝对要在他这个当爹的之上。

    当天晚上,作为东道主的张绣设下宴席招待众人,不过因为第二天就要出征。所以大家都很克制,酒也仅仅是浅尝辄止。

    王冲只是象征性的吃了点东西就早早告退,与之一同离开的,还有身为军师的贾诩。

    来到卧房,王冲关闭房门。询问贾诩:“怎么样?汝南的情况如何?”

    贾诩微笑道:“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刘备表面上虽已占据大半个汝南,但大军其实只屯驻在平舆跟安城二县,而且根本暗部的回报,刘备这几日,正在偷偷将平舆的大军往安城转移,看样子,是准备放弃平舆了!”

    王冲冷笑道:“何止是放弃平舆。摆明了是想放弃汝南!”

    贾诩沉默了片刻,点点头道:“确实很有可能,只是诩有些想不明白。他们放弃了汝南,还能去往何处?”

    王冲笑了:“当然是跑去寄人篱下,然后再在暗中谋划其基业,这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当年的徐州,不正是这样落入其手中的吗?”

    贾诩立刻明白了过来:“主公是说。刘备欲躲入刘表羽翼之下,接着再乘机夺了荆州?”

    “啊。”王冲双眼眯成了一条线。“荆州可是我锦帆的下一个目标,本将岂能容他抢走本将的盘中餐!”

    贾诩呵呵笑道:“看来这一仗。主公是非打不可了。”

    王冲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冰冷的杀机:“不止要打,最好还能把这个命硬的家伙彻底抹杀!”

    说到这里,王冲又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文和,那徐元直可不是什么善于之辈,你可切莫轻敌,否则极有可能使我军阴沟里翻船!”

    贾诩一愣,随即阴鸷的瞳孔中闪过一抹骇人的寒芒:“主公放心,这可是诩第一次随主公出征,哪怕不为自己,也得竭力维护我锦帆的不败之名!”

    贾诩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闻言,王冲顿时心安了不少,一旦‘毒士’认真起来,别说是徐庶,哪怕是诸葛亮,也未必逃得过他的算计。

    今年的贾诩已经五十三岁,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阅历,他最强大之处从来都不在于‘谋’,而在于‘算’。

    算,算计人心,贾诩几乎已经将这种所谓的逆向思维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相较之下,刘晔还太稚嫩,未必玩得过徐庶,所以王冲这次出征,才会特意带上贾诩,而不是刘晔。

    ——————————————————————

    安城,议事大厅。

    刘备正坐在主位之上,左手边依次坐着徐庶、糜竺、孙乾、简雍,右手边分别是关羽、张飞、刘辟、龚都、陈到、赵云,由于刘备目前手中的军队大多出自新降的黄巾,所以在刘备帐下,刘辟与龚都的地位,暂时还要在陈到与赵云之上。

    此时,厅中的氛围有些凝重,今日一早,刘备收到消息,锦帆的一万五千大军,已经自寿春出发,浩浩荡荡的直奔汝南而来,其目的为何,众人用脚趾头想也猜得到。

    刘备年近四旬,长相十分普通,身上也没带什么王霸之气,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只有那一对较之常人大了许多的双耳以及那一双似猿猴一般的过膝长臂了。

    刘备目光淡淡的扫视一圈,最后落在了徐庶身上:“军师,如今锦帆大军压境,我等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不知军师有何妙计助我?”

    徐庶正欲开口,却被对面的张飞抢先了一步,嚷道:“大哥何必困扰,若那王冲小儿不来便罢,他若赶来,小弟必用手中蛇矛捅他个千疮百孔!”

    刘备见自己与徐庶的对话被张飞打断,当即虎目一瞪,斥骂道:“益德,闭嘴!我跟军师说话,哪里轮得到你来多嘴?”

    “”张飞生平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刘备的责骂,此时见刘备动怒,心中虽然不服,却也不敢再造次。

    一旁的关羽捋了捋美须髯,眯着丹凤眼道:“益德,那王少林虽然年幼,但一身武艺却绝不容小觑,更兼其麾下还有太史慈、张绣这等沙场悍将,你若轻敌,怕是要吃大亏!”

    关羽刚刚在曹营效力过一段时间,与其他将领交流时,也曾谈起过王冲,而从他们的口中,关羽得知整个曹营,也唯有许褚能在武艺上略胜王冲一筹,而许褚的武艺关羽是知道的,就连自己也顶多能与之打个平手,如此推算,那王冲的武艺,应该也只比自己低了一线。

第两百四十三章 徐庶之谋() 
张飞很惊讶,他知道自己的二哥是个极为高傲之人,尤其在武艺上,整个大汉天下,也没几人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可是现在,关羽竟对那不过才二十余岁,甚至还素未蒙面的王冲如此重视,实在是令人意外。

    “二将军说得对!”徐庶顺着关羽的话,凝重道,“那王冲自去岁横空出世以来,仅凭一贼寇之身,便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占据了淮南,如今甚至还打下了半个江东,如此人物,便是纵观古今,亦算得上是惊才绝艳,三将军万不可轻敌!”

    见徐庶对王冲的评价如此之高,刘备不禁颓然叹了口气,有句话叫做人比人气死人,想他身为大汉皇叔,根正苗红,自黄巾之乱始,起兵已经整整十六年,结果时至今日也仍然居无定所,而那王冲呢?不过区区一介水寇,却在这么短时间内成为了天下数一数二的诸侯,与之一比,刘备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徐庶敏锐的察觉到了刘备消沉的意志,于是补充道:“不过那王少林终归匪气难消,其大规模的屠杀世家已经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除非他能一直这么战无不胜下去,否则单单一次惨重的失利,便极有可能使隐藏在暗处的汹涌彻底爆发,把他吞的连骨头都不剩,而这天下,没有人是能永远不败的,所以主公别看锦帆现在兵强马壮,气势如虹,但实际上,他们也嚣张不了太久!”

    刘备闻言精神一震:“军师此言当真?”

    徐庶点点头道:“千真万确!”

    不过徐庶话虽说的十分肯定,但其实心底却并没有多少底气。他说这些,无非是为了让刘备恢复自信而已。

    而得到徐庶的保证,刘备的心情果然好上了不少。

    现在的刘备,对徐庶早已有了一种盲目的信任,不仅是因为徐庶先前的谋略助他轻松击败了满宠与曹洪。更因为徐庶在第一次见到刘备时所说的那一番论调,几乎每一字每一句,都敲在了刘备的心坎上。

    “而今汉室动荡,献帝被困许都,犹如笼中之鸟,锦帆乃乱匪。曹操乃国贼,大将军袁绍更早已没将汉室放在眼里,而纵观其余汉室宗亲,刘表年老体衰,无力为继。刘璋胸无大志,只知享乐,皆不堪大任,唯独玄德公,才能真正担负起振兴汉室的重任!”

    自那日起,刘备便力排众议,直接将徐庶封为了军师,从此更是对其言听计从。毕竟这么多年来,刘备早就受够了身边没有顶级谋士的痛苦,如果早几年。他身边能有一个像徐庶这样的大才辅佐,他今日又何至于如此落魄?

    “军师,言归正传,如今锦帆来势汹汹,现已过了汝阴,不出三日便将兵临城下。不知军师有何妙计退敌?”

    刘备一脸憧憬的看着徐庶,突然让徐庶觉得压力好大。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道:“锦帆兵强马壮。庶并无完全把握胜之,所以主公需做好两手准备,到时一旦战事不利,当迅速退出汝南,前往荆州!”

    徐庶的回答多少让刘备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徐庶虽然智谋超群,但刘备也不会天真的认为,光靠徐庶一人就能令自己瞬间变得战无不胜,天下无敌。

    ——————————————————————

    建安五年,八月九日。

    王冲领兵入驻新蔡,距离刘备所在的安城,只剩下不到百里,整个汝南,都萦绕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氛围。

    王冲找来贾诩议事:“怎么样文和?这几日安城可有消息传来?”

    贾诩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那徐元直心思缜密,这两天,暗部连半点消息都没有,就连派出去的哨探也全都一去不返,想来对方已经完全将安城一带严密封锁,我们想要得到对方的内部情报,实在是太难了!”

    王冲眉头下意识一皱,不过很快又舒展了开来,笑道:“算了,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本将倒是要看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徐元直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贾诩也是笑了:“主公倒是豁达!”

    “不然还能如何?”王冲耸了耸肩,“好了,你也早些下去休息吧,从明日开始,战斗便要正式打响了!”

    “诺!”贾诩朝王冲施了一礼,缓步而去。

    第二日一早,一万五千锦帆大军在新蔡西门集结,浩浩荡荡的杀奔安城。

    三个时辰后,大军行至一山谷,只见此谷道路狭小,山势陡峭,枝叶茂密,一看便知是处绝佳的埋伏地点。

    王冲手抵双眉,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烈日,喃喃自语道:“烈日当头,气候干燥,今日利于火攻啊。”

    于是找来一当地农夫,询问道:“若想从此去往安城,除眼前之山谷外,可还有其他选择?”

    农夫抬手一指:“往南走十里有一山道,过之便可直达汝水!”

    汝水位于安城东侧,一旦跨过汝水,安城便会彻底暴露在锦帆的兵锋之下。

    “哦?”王冲面露喜色,又问,“此山道可容得我大军通行?”

    农夫答道:“山道并不险峻,可容三人并排行走,想来问题不大!”

    王冲精神一震,对身后的丁奉道:“传我将令,大军掉头往南,咱们绕过此山谷,走另一条山道!”

    “承渊且慢!”这时,贾诩却是突然开口,叫住了丁奉。

    王冲疑惑的问贾诩道:“文和,莫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贾诩意味深长道:“主公,此山谷一看便利于设伏,而以那徐元直之智,应该早就料到我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