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安风 >

第31章

长安风-第31章

小说: 长安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彦平所用的箭矢乃是长安守军独有的破甲箭,造价高昂,锋利异常,只要力气稍足,射破吐蕃士兵的皮甲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听得“噗呲。”一声箭矢入肉的声音,吐蕃士兵的背后立刻飚出一道血剑,迅速染红了整个后背,试图闭门恩德吐蕃士兵也倒在了门上。

    “彦平好箭术,不愧是我寿王府亲事殿军。”李瑁见武彦平一箭立功,大声赞道。

    武彦平早年在河东从军,他的箭术是河东的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虽不敢言百步穿杨,但在这个距离射人还是十拿九稳的。

    一名吐蕃士兵被射死,吐蕃兵中顿时引起了一阵骚乱。

    吐蕃兵悍不畏死,英勇善战不假,但是面的如神兵天降,突然而来的大唐士兵还是生出了无限的恐惧,立刻便做出了他们最本能的选择,拔腿就往后面逃去,将大门送给了唐军。

    早晨太阳还未高升,空气尚寒,莽布支的心腹,安戎城守将苏必齐正怀抱着一个美人在里院的卧房中安睡。

    美人颜色艳丽,不着寸缕,滚烫而又丰满的娇躯满满地挤在苏必齐的胸前,这种美妙的感觉直叫苏必齐觉得宛在云端。

    就在苏必齐在睡梦中飘飘欲仙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突然打断了他的美梦。

    “将军,大事不好了。”方才守门的吐蕃士兵莽莽撞撞地冲进了房门。

    苏必齐大梦被搅,慢慢睁开惺忪的睡眼,怒道:“混蛋,慌慌张张地成什么样子,找死吗?”

    大敌当前,吐蕃士兵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苏必齐的感受,连忙回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唐军杀过来了,已经到府门前了。”

    “什么!”

    从吐蕃士兵口中听到这个消息,苏必齐顿时被惊地弹坐了起来,两腿一蹬,不慎将身旁的美人一脚蹬到了床下,美人丰满曼妙的娇躯一下子全部暴露在了吐蕃士兵的眼前,只看得他不自觉地咽了口口水。

    不过此时的苏必齐却没有时间去顾忌这些,他对美人幽怨地眼神视若罔闻,只是对门内的吐蕃士兵问道:“唐军来了多少人?”

    吐蕃士兵想了想,回道:“小的走的慌忙没看清,只知道是一队骑兵。”

    “只是一队骑兵吗?”听了吐蕃士兵的话,苏必齐的心稍稍定了下来。

    苏必齐到底是安戎城的守将,虽然平日里荒唐了些但大体的能力还是有的,他一边穿着衣甲,对吐蕃士兵吩咐道:“大将军还在松洲城外驻扎,唐军的主力一定不可能在大将军的眼皮底下绕到这里,这队骑兵人数一定不多,你立刻调人来府中守卫,本将要活捉了他们。”

    “是,将军。”吐蕃士兵领了命,忙下去安排了。

    与此同时,府门外的唐军已经杀进了府内。唐军身跨大马,居高临下,拿着手中的横刀如收割粮食般放肆收割着吐蕃士兵的生命,一路杀到了里院的门口。

    “殿下,里院门窄路狭,要想进去杀了苏必齐,恐怕须得下马步战了。”在武彦平看来,李瑁既然率军攻打了府衙,想必是为了苏必齐的人头,于是武彦平指着里院马匹难行的小路对李瑁说道。

    不料李瑁却摇了摇头,嘴角挂上了一丝神秘地笑意:“谁说本王要杀苏必齐的?彦平,立刻肃清残敌,准备撤退。”

    “撤退?”

    武彦平脸上露出疑问的神色,指着里院问道:“殿下,安戎城守将苏必齐就在里面,难道我们就这么放过他吗?”

    李瑁摆了摆手道:“彦平,此战我们志在烧粮,不在攻城。董承宴那边人手不足,恐怕在武库外面拖不了多久,很快吐蕃军就会支援过来,再迟就难走了。”

    听了李瑁的话,武彦平面露恍然之色,点头道:“殿下说的有理,殿下身份尊贵,身系剑南安危,一百个苏必齐也比不上,犯不着为了他的人头犯险,那就且饶他一命吧。”

    李瑁笑道:“彦平放心,这苏必齐没几天活头了,他弄丢了吐蕃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就算本王不杀他,莽布支也不会放过他,左右不过让他多活几日罢了。我们已经吸引了吐蕃的兵力,速撤”

    说着,李瑁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等到苏必齐披甲执锐,怒气冲冲地敢打外院准备厮杀时,唐军早已走了有一会儿了,院中除了横七竖八躺着的吐蕃兵尸首外连个唐军的影子都找不到。

    “唐军人呢!”苏必齐拉过一个士兵,扯着嗓子吼问道。

    “回禀将军,唐军在前院冲杀了一番就走了。”吐蕃士兵战战兢兢地回道。

    “走了?”苏必齐心里泛起了一阵嘀咕。

    唐军连夜奔袭百里,从难道就是为了吓一吓自己,杀上几个吐蕃士兵?这显然不可能。

    就在苏必齐心生疑窦的时候,忽然一阵从城北升起的浓烟吸引了他的注意,苏必齐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不好,他们在烧粮,快去救火!”苏必齐指着城北的方向,高声叫道。

第59章 救人() 
安戎城北大火一起,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满城等到苏必齐反应过来,想要去救火时,火势已经控制不住,巨大的火龙在城中翻腾,仿佛要将靠近它的人全部吞噬。

    李瑁和武彦平按照先前的约定,吸引了足够多的吐蕃士兵后,便策马率军往西城门赶去。

    待李瑁赶到西城门,董承宴已经带着数十士卒在甬道外等候。

    “殿下。”董承宴见李瑁迎面而来,下马一拜。

    “董大人请起,不必客气。”李瑁抬手虚扶起董承宴。

    “马璘和翟都局怎么还没有过来,董大人可曾看见?”李瑁见城北的大火已经四面而起,却始终没有看见马璘的身影,于是出言问道。

    董承宴摇了摇头道:“下官也是刚到,还未曾看到马将军和他所率领的士卒。”

    “你也未曾看见?”李瑁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李瑁抬头看着城北的放心,不安道:“苏必齐虽然有些荒唐,但却不是愚蠢之辈,他已经反应过来,率军去城北救援了。”

    武彦平皱眉问道:“以殿下的意思,莫非马将军被吐蕃援军拦下了?”

    李瑁点了点头,面露忧色:“马璘最重军纪,绝不会无故耽搁,现在约定的时间已过,他必然是脱不开身了。”

    董承宴皱眉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李瑁调转马头,看着城北冒出的股股浓烟,坚决道:“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回去救人。”

    “回去?”董承宴心头忽然一惊。

    他们人手本就不足,能够拖住吐蕃,烧掉他们的粮草已是极限,想要再杀回去救人谈何容易?

    就在董承宴想要劝解李瑁的时候,却忽然发现李瑁脸上坚定的神色。

    董承宴为官多载,这些眼色还是有的,他嘴上顿了顿,短暂地思考了一会儿,心里便有了注意。

    “殿下身份尊贵,城中有满是凶险,殿下实在不宜前往。下官斗胆建议:由武将军率五十人护送殿下先行凯旋,下官带人进去救援,而后便归。”

    董承宴知道李瑁好胜的心气,担心撤退两个字会引起他的反感,于是说了凯旋。

    不料李瑁却面色一冷,正色道:“董大人,何为凯旋,大胜而归才叫凯旋,难道本王抛弃百余袍泽,先行逃离能叫凯旋吗?不,不叫,那叫弃军而逃!董大人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城北的将士都是长安跟随本王出征的大唐男儿,他们是本王带出京的,那本王就应该带他们回去。只要还有一丝机会,本王绝不会弃他们于不顾。”

    李瑁转过头去,又对武彦平问道:“本王少经行伍,临阵指挥的事情并不清楚。彦平曾在河东从军,久经沙场,你来说说,我们该如何救人。”

    “诺。”武彦平应了一声,策马走到了李瑁的身边。

    武彦平指着城北的方向道:“我们本就是以少敌多,的确不宜再行分兵。苏必齐带着吐蕃援军由南向北而去,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马将军和城北的粮草上。我们只要乘着城中的浓烟,率军从南面切入,直扑吐蕃军的后方,和马将军前后呼应,必定可以打乱吐蕃的阵脚,叫苏必齐人粮不能兼顾,趁乱救出马将军等人。”

    武彦平的话思路清晰,又利用了眼下的环境,确实不失为一条良法。

    李瑁赞同地点了点头::“吐蕃的战马大多被调往了松州,此处只有运粮之用的驽马。我们两百精骑便宛如一把锋利的钢刀,就算硬割,也要割开吐蕃的一道防线。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此时,随我杀!”

    李瑁举剑高呼,率军折回了城中。

    此时的城北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铺天盖地的浓烟在城中涌窜,时不时还夹杂着几分火光。

    马璘率领的百余骑兵原先一切顺利,凭着出其不意的优势,手中拿着火把顺着粮仓一路烧了过去,烧到了粮仓的最深处,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全身而退。

    可无奈吐蕃粮草堆积太多,面积太大,等到马璘将各个粮仓全部点着的时候,原先被杀散的吐蕃守粮的士卒又重新聚集了起来,挡住了他们的归路。

    左金吾的将士虽都是精锐,但他们昨晚已奔波一夜,到了城外还未来得及好生休息便攻进了城,手上力气早已不比起初。将士们前后突杀了多次,始终杀不出吐蕃人的包围。

    “马将军,吐蕃士兵越来越多,我们怎么办?”城北,翟都局看着源源赶来的吐蕃士兵,心里越发地慌张,连忙向马璘问道。

    马璘看着翟都局贪生怕死的模样,心里越发地不屑,摇头道:“战已至此,除了拼死搏杀,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那寿王殿下呢,殿下总不会不管我们的生死吧。”翟都局仍不死心,追问道。

    马璘看着身后熊熊燃气的大火,焚烧殆尽的粮草,想象着此战即将带来的胜利,脸上非但没有半点恐惧,反倒露出一丝笑意:“此间凶险,殿下还是不来的好。更何况殿下那边的人手原也不充足,想要分兵怕是不易。”

    “那怎么办?”翟都局看着马璘这幅坦然模样,心里越发地焦急:“难道我们就这样等死吗?”

    马璘的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决然道:“死有何惧!我马璘虽是将门子弟,但岁月蹉跎二十载,天下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废物,一个百无一用的废物。只有殿下相信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殿下亲自将我点醒,赠我书籍,准我出征,还交给我这般重要的任务。今天,便是我马璘回报殿下恩德与信任的时候,我要证明给天下人看,我马璘也是一个将军,不是废物,殿下没有看错我!”

    说着,马璘的脸上越发地激动,口沫横飞。

    马璘的心中已存死志,奋力拼杀,但他的行为在人数占优的吐蕃眼中不过是困兽之斗。

    “将军,看唐军的样子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苏必齐的身旁,一个吐蕃的将领道。

    苏必齐点了点头,双眼通红地盯着不远处马璘和翟都局,仿佛要将他们生吃活剥,恨恨地咬牙道:“翟都局这个叛徒,带着唐军烧了我们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本将一定要活剐了他们!杀,给我杀!”

    在苏必齐的敦促下,吐蕃士卒往前面冲地更凶了。

    吐蕃兵越来越多,后方的大火也越烧越烈,马璘和他手下的唐军将士已经渐渐支撑不住。

    马璘环顾着宛若祸害的安戎城,看着源源扑来的吐蕃士兵,心知必死,举刀高呼道:“夜行百里,火烧军粮,我马璘也算死得其所,对得起殿下的信任。殿下,马璘无福,不能再跟随你了,今日先行一步,来生再为殿下效死,云台封将!”

    言罢,马璘心中打定主意,不愿被吐蕃生擒,准备投身火海。

第60章 孤注一掷() 
“将军勿急!”

    就在马璘准备转身投火的时候,马璘的身旁,一个金吾卫的士兵忽然扯住了他的马头。

    “何事?”马璘扬眉问道。

    金吾卫士兵指着前方的吐蕃士兵,高声道:“吐蕃人的阵型似乎乱掉了,应该是有人从他们后面进攻。”

    马璘抬头看去,发现吐蕃人的阵型果然不似先前那般有序,凌乱上了许多,还有人带着伤,不断地从后面的队列跑过来,显然是他们的后队遭到了袭击。

    此处距离松州数百里,绝不可能是剑南的军队在进攻,这样说来,唯一的可能就是李瑁了。

    马璘举刀指天,激动地吼道:“弟兄们,殿下率军来救我们了,杀出去,和殿下汇合。”

    马璘的话仿佛一个火种,在原本已经绝望的唐军中再一次燃起了求生的欲望,举刀往外围杀去。

    吐蕃军原本的注意力都在前方,李瑁忽然趁着浓烟带人从后方杀来,吐蕃人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被杀了个手忙脚乱。

    吐蕃后方的唐军仿佛一把锋利的尖刀,武彦平的武艺又都是大开大合的路子,唐军在武彦平的率领下直刺吐蕃后心,硬生生地以少对多,将吐蕃的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

    “殿下,马将军似乎就在前面。”董承宴看见了一个身形与马璘酷似的唐军将领,指着他对李瑁道。

    李瑁点了点头,重重道:“杀过去,和他们汇合。”

    人将死前爆发的力量是可怕的,唐军濒死反击,前后包夹,一下子就贯通了吐蕃的防线,汇合在了一起。

    “殿下,末将马璘幸不辱命!”两军汇合后,马璘策马杀到李瑁的身边,激动道。

    李瑁看着马璘被烈火熏地焦黄的狼狈模样,心中一阵激荡,拍了拍马璘的肩膀,高声赞道:“果然是我大唐男儿,壮哉!走,随本王杀出去。”

    两军相汇,李瑁众人当即调转马头,又往外面杀去。

    唐军俱是精骑,而吐蕃都是步兵,只要唐军能找到一丝空隙便能能利用位置和速度的优势插入其中,将缝隙迅速挑大。

    乘着大火和浓烟,乘着吐蕃军还在慌乱,唐军顺着方才杀来的道路原路冲了出来。

    “苏必齐,你回去告诉莽布支,今日之事只是开始,只要本王还是剑南节度使,早晚有一日亲自取了他的狗头。”两军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