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神探 >

第62章

一品神探-第62章

小说: 一品神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宁耸耸肩,自己有这么不招人待见么?“我是来办案的,既然你没事,惹事的人也没法抓,我就”

    “你先回去吧。”张全利大方的一摆手,直接就轰周宁走了。他知道就是留也留不住周宁,周宁再傻也不会当着秦锦的面在怡春院里找乐子,那等于给自己找不自在一样。

    周宁轻轻的笑了,大半夜的跑过来就这么回去?那他是干什么来了?什么事都没做,他是来散步的吗?

    “我回去自当是回去。”周宁转头看向老鸨:“今夜暂且饶你,明日巳时查封怡春院。”

    “啊?!”

    老鸨一听这话如同五雷轰顶,查封容易再想开业可就难了。她两腿发飘的跑向周宁:“大人,大人,可不能查封我们怡春院啊,大人”

    周宁冲秦锦和张全利拱拱手:“告辞了。”

    秦锦说道:“我也走。”说着也抬腿朝外走去,张全利则大大咧咧的摆了摆手:“走吧走吧,都走吧。”

    老鸨张着双臂跟要起飞似的拦着周宁:“大人,万事好商量,你要是真的查封了我们怡春院,让我们这些姑娘可怎么过活啊?”

    周宁可管不了那么多,事情是在你们怡春院出的,查封整顿是理所当然的。别说还有个秦御史在这儿看着,就是没人盯着,周宁也不能明知道怡春院里出了事情而毫不作为。

    周宁查封怡春院不是目的,他知道当着秦锦的面是查不出来真相的。他只有查封了怡春院,老鸨才有实话交待。

    不然的话无论是秦锦还是张全利都颠倒黑白的能力,无论是用钱收买还是用势力欺压都能让怡春院的按照他们的意思胡言乱语。

    只有拿怡春院来威胁他们,老鸨才能乖乖就范,在老鸨心里就没有什么比怡春院能开业更重要的事。

    秦锦自然也不稀得管怡春院会不会被查封,怎么折腾都是云江县的事,跟他扯不上一点关系。他现在担心的就是他的人哪去了,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真急人。

    张全利只在乎今天晚上怡春院会不会被查封,至于明天封就封呗,反正他也不打算在怡春院长住。

第142章 棋差一招() 
第142章棋差一招

    周宁回到县衙一。夜安睡,他实在是又累又困,这回真是没有一点精力胡思乱想了。张全利这一。夜也睡得无比舒服,屋子里软玉温香,屋子外一百多人站岗。

    秦锦这一。夜就怎么都睡不着了,他不担心他的人被打死还是打伤,他担心会把他给暴露出来。

    小小的张全利不算什么,但若因此得罪了云王,那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他能有今天,完全是仗着云王。

    如果失去云王这个靠山,他这御史只怕也做不了几天了。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起来也是坐卧不宁。

    不知不觉的东方发白,鸡鸣犬吠路上也渐渐有了人声,秦锦竟然就这样一。夜未眠。

    “大人”侍童在外门外轻唤了一声,秦锦内心满是焦燥,不耐烦的说道:“进来。”

    侍童推门走了进来,他是来侍候秦锦起床的,没想到秦锦衣冠整齐的站在窗前。他侍候秦锦洗漱完毕,问道:“大人,早饭给您送进来还是?”

    侍童见秦锦心情不大好,估计着他是不愿意去餐厅吃饭了。秦锦的心堵的一点缝儿都没有,他哪有心思吃饭?

    “不用了,我不吃。”秦锦一摆手示意他退下。

    侍童一看秦锦大早上的火气就这么大,赶紧的劝道:“大人,民以食为天呐,饭可不能不吃,再大的事您也得吃饭啊。”

    “滚出去!”秦锦本来心里就起火冒油的,哪里听得别人在他耳边唠叨个没完?“本官用得着你来教训吗?”

    侍童吓得一缩脖,赶紧悄悄的向外退,走到门口一拉门迎面跟前来报事的军汉撞了个满怀。

    秦锦一看莫名的烦躁,狠狠地白了他们俩一眼,一对废物还能干点什么?侍童捂着脑袋侧身躲了出去。

    军汉抬腿走了进来:“大人,您吩咐的人找到了。”

    “在哪里?”秦锦猛的转过身来,终于是找到了,他好不兴奋。只要人没落到张全利手里就好,只要没暴露他就好。

    “就在明月村,两个月前搬过去的。”

    两个月前?秦锦刚刚升起的兴奋劲被他一瓢凉水给浇灭了。“你找到谁了?”

    “周宁的前任师爷啊。”军汉也是一脸迷茫,秦锦人还没到云江县就吩咐他要把周宁的前任师爷给找到,现在怎么又这么问?

    “哦,我知道了,还有事吗?”

    “没事了,属下告退。”军汉抱拳一揖,也赶紧的退了出去。

    不是军汉进来报一声,秦锦都差点忘了自己要对付的人是周宁,他的心思全都转到张全利身上去了。

    想起周宁,秦锦把昨天那个吴氏老太婆递上来的状纸拿出来仔细的又看了一遍,从状纸上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一女二嫁理应判给原配,不管她在吴家生活了多少年都不是合法的夫妻,周宁的判法根本挑不出毛病。

    至于吴老太婆的儿子出家去当道士也好,当和尚也好,就是抹脖子上吊也是他自己的事,跟周宁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

    秦锦‘呯’的一下把状纸拍到桌子上,他都多余看这玩意儿,他知道在断案这回事上,他远不如周宁心思缜密。

    周宁在哪方面犯错误也不会在断案这种事上犯错误的,周宁对案子有多慎重他还是知道的。

    秦锦的意识忽然飘回了京城,大比之前的京城,有那么一天天气晴和他在酒楼宴请新朋旧友,好不容易才把周宁给拉了过去。

    酒席宴上有十多个人,其中有一个是陪着自家公子前来的侍童。平日里侍童是不会和主子坐在一起吃饭的,那天只有一个人带了侍童,秦锦便让他挨着他家公子坐了。

    吃饭的时候那侍童扒了一口饭,便捂着嘴跑了出去,回来以后他家公子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饭酸了。大家都在吃饭,没有一个人说饭酸,偏偏他的饭是酸的?

    他家公子脸上有些挂不住,抬手便要打他被周宁给拦了下来。周宁端起侍童的碗,仔细的闻了闻,说:“莫要冤他,这饭是有些馊了。”

    却原来后厨的饭不够了,便把隔夜的剩饭热了一下给盛了上来。别的饭都是好的,只这一碗是滥竽充数,就被倒霉的侍童给摊上了,还险些因此挨了打。

    事情不大,说说笑笑中很快就过去了,却在秦锦心里留下了很大的印象。这件事说明周宁对下人够尊重,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想当然的认为是侍童在撒谎。

    酒楼的饭怎么可能是馊的?这么多公子都吃不来饭馊,怎么偏他吃出来饭馊?人们习惯性的就会认为是侍童在撒谎。

    周宁没有直接就认为侍童在撒谎,也没有完全的信任侍童的话,而是去检查了一下那碗饭,这就是个态度,是个尊重事实,力求证据的态度。

    这样的人很难会判错案,他得不到确凿的证据是不会定案的。

    秦锦的眉头深皱,断案周宁不会出错,那别的方面呢?想来想去哪方面都难。不是周宁一定就清如水,而是周宁为官时日尚短。

    就算掉进墨缸里,想要染上色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浸润透了才行。周宁才做了几个月的官,他能出多少错?

    看来一方面要严密的查,另一方面要想办法给他制造点事端才行。秦锦又想到了张全利,这个张全利风向明显不对,他跟周宁越来越近乎了,是不是他警觉了什么?

    秦锦也不知道是自己做贼心虚还是疑心生暗鬼,总觉得张全利的态度有问题,他对自己有着明显的敌意,他难道抓住了自己派去的人?

    秦锦深深的后悔只派了一个人去对付他,明知道他有许多的护卫随身。秦锦当时的想法是张全利肯定不能带着护卫逛窑子,如果他身边有护卫,他的人也不会动手,他一个人的话根本没有战斗力。

    秦锦没料到的是他派的人要制造出跟张全利争风的假相,难免有争吵之声,这样会惊动守在门外的护卫。

    所谓棋差一招,一步没算到,后面就被动了。

第143章 三百两银() 
第143章三百两银

    虽然昨天睡的很晚,但是周宁还是早早的就起来了。从小养成的习惯,哪怕只睡一刻钟,到该起床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的爬起来。

    周宁有时候真的羡慕能睡懒觉的人,他是没有享这个福的份,就算什么事都没有,让他睡他也是睡不着。

    周宁洗漱完毕,到餐厅一碗稀粥、一个馍馍、一碟咸菜就解决了一顿早饭。他刚从餐厅出来就见陆清跑了过来。

    “公子,我回来了。”昨夜周宁赶往怡春院的时候陆清也离开了县衙,他没有陪着周宁一起去怡春院,而是去了义庄。

    人死后六到八个时辰是尸斑最明显的时候,陆清去义庄复查了一次王青的尸体。仵作一直守在义庄,随时观察着王青的尸体,陆清不亲自去看一眼他怕周宁不放心。

    昨夜周宁又忙又累,陆清可不能让周宁再往义庄跑了,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他自动自觉的就奔义庄去了。

    “有什么新发现没有?”周宁倒不是希望人间多一桩凶杀案,而是心存一丝疑虑就不想轻易放弃。

    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王青的死到底是自然病死还是遭人杀害,周宁就是一定要求证到底,他要尽量的去找证据。

    要么能证明王青是被害的,要么足以证明潘氏是清白的,否则周宁的这颗心就没有办法安宁。

    他不能仅凭着自己的臆想就随便的冤枉一个好人,他也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尽力去找证据,就随便的放过一个凶手。

    陆清见到周宁,心像一盆火似的跑了过来,结果周宁张嘴一个字的废话没说,直接就问‘有什么新发现没有’,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公子,你就看不见我一头的汗么?你就不可怜我气儿都没喘匀吗?”陆清要的不多,就想要一句表达关心的问候,就想要公子的心里除了案子和百姓以外也捎上他。

    周宁轻轻的笑了:“好,慢慢说。”

    周宁抬脚朝书房走去,陆清跟在身边,边走边擦汗,他刚要跟周宁说话,林捕头又风。尘仆仆的跑了过来。

    “大人。”林捕头朝周宁拱手一揖:“眼线来报说芦席铺子都忙了起来,说今天辰时到巳时之间要把芦席运到码头。”

    “我知道了,继续盯着,你去忙吧。”

    “是。”林捕头又深深一揖,直起身冲陆清笑笑便转身走了。

    陆清打开书房的门,周宁缓缓的走了进去。陆清没有关门又打开了窗户,清晨的空气好,阳光也温柔。

    周宁坐下并没有翻看案卷,而是问道:“卢鸣准备的怎么样了?”

    “早就准备好了,你放心吧。”陆清早就问过了,卢鸣把他需要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随时可以跟着芦席出发。

    “给他拿了多少银子?”周宁一直没收到报账,卢鸣出去肯定是有开销的,这钱得先给他拿上,总不能让他生死由命吧?

    这钱不能回来再报,他万一手里钱不足,在外吃什么喝什么?给他拿钱无论多少,就是一个铜板也得跟周宁打个招呼。

    眼见着都要出发了,周宁还不知道到底给卢鸣支了多少钱呢。

    “没拿呀。”陆清向周宁解释道:“我问他要多少钱,他说不要钱。”

    “他都准备什么了?”

    “我也不大清楚,我就知道他买了很多的肉干。”陆清看周宁直盯着他,他继续说道:“花的是他自己的钱,我给他钱他不要。”

    周宁不由得笑了,这个师爷雇得合适。一切都自给自足了,省工钱啊。他吩咐陆清:“给他拿三百两银子,从老爷子给的月例钱里出,等他回来再上县衙的账簿。”

    三百两?这简单就是个天文数字好么?二十两银子够一个中下等农户人家一年的开销。

    饶陆清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公子,你确定你说的是三百两?”

    “嗯,怎么了?”周宁见陆清那惊掉下巴了的表情,疑惑的问道:“不够么?”

    “公子”陆清双手拄着书案,瞪着眼睛盯着周宁:“咱们跟他刚刚才认识,你一下就给他拿三百两银子,你这跟赶他走有什么区别啊?”

    “嗯?”周宁完全没明白陆清是怎么个意思:“这怎么是赶他走呢?”

    “我的傻公子,谁白白拿到手三百银子还回来啊?”陆清觉得三百银子足够让人起邪念的了,万一卢鸣拿着银子跑路了,他们这银子打水漂了不说,追查芦席的线索也就算是断了。

    陆清苦笑一声,真要发生这样的事的话,那可真是哑巴吃黄莲,连说都没地儿说去,说出去除了丢人没别的,不如认吃个暗亏。

    周宁哈哈的笑了起来,想不到一向大方的陆清居然也有这样的小心眼。可见钱这个东西啊,真的没有人是不在乎的。

    “疑人莫用,让你拿你只管给他拿就是。”周宁知道卢鸣不缺钱,他一个人闯荡江湖,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赚钱的方法。

    但是这个事跟他缺不缺钱没关系,给公家办事哪有花自己钱的?周宁之所以从自己的私钱给他拿银子,也是担心他这一走就去无回。

    如果他真的见财起意,不愿再回来了,或者他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回不来了,那么他此行就没有对公家的事做出一点贡献,因为没有消息带回来。

    不管他吃多少辛苦,都还是无用功。那样的话,周宁就认可这钱自己赔了,他不会花公家的钱做些个无用功的事。

    卢鸣只要回来,不管带来什么样的消息,都是为公家出力,那这三百两银子自然是要报实账的,用不了的部分是要退回来的。

    “好吧。”陆清耸耸肩,反正花的是周家的钱,又不是他陆清的钱,公子说拿那就拿呗,他转身朝门口走去却又被周宁给叫住了。

    “你急什么?”周宁让他去拿钱没错,也没说让他马上就去啊:“你还没告诉我王青的尸检情况呢,到底有什么新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