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神探 >

第105章

一品神探-第105章

小说: 一品神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恩人,周宁是当官的人,不缺钱也不缺势,当然就算是缺,店家也给不了。

    但是有一件事他可以做,就是替大人扬名,让大人的清廉善义之名在市井间传扬开来。

    “价便是这个价,买与不买都随您的便,只是大人的墨宝不容亵渎,看便看不许动手。”

    店家非但不降价,反而连摸都不让摸了。根本就是一副爱买不买的态度,这哪像个买卖人的样子?

    “什么大人的墨宝连碰都碰不得了?不过就是个七品芝麻官罢了。”

    “就是的,还当宝贝珍贵起来了。”

    “……”

    店家一听这话,当时沉了脸:“七品芝麻官?那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这位大人才二十出头,年纪轻轻前途无量,早晚官升一品。”

    听说这位县台大人才二十出头,顿时又勾起了人们的兴趣,大家都是住在京城的人,年年放榜最是关心。

    都知道今年登榜的进士有好几个三十以下的,虽然过去大半年了,金榜前三甲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不知道这位县台大人是不是今年的新科进士,于是有人问道:“这云江县令叫什么名字?”

    扇面上的鱼符印只能看出是云江县令,却看不出县令的名字。店家昂首答道:“大人姓周讳宁。”

    “周宁?”还是有人记得这两个字的,皇榜之上排在第一行第一个。“莫不是今年高中皇榜头名的那个周宁?”

    是与不是店家还真的不知道,他愁肠满腹的人哪有闲情去看皇榜?他穷的断筋的人更没有人跟他闲谈皇榜的事,亲朋故交恨不得有多远离他多远,生怕沾身上穷气。

    店家没有还言,一旁却有人接起了话茬:“原来他当了县令了,真够倒霉的,中了头名丢了状元,想必是长的太丑被皇上临轩黜落了吧。”

    确实有很多人才高八斗也做不了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五官不正。当官不一定非得要长得俊逸非凡,但必须仪表堂堂。

    五官若是不够周正是不能当官的,至少不能当京官,因为京官要上朝,歪眉斜眼的怎么能朝见天子呢?

    “哼。”店家气得冷哼一声,说周宁什么都行,说周宁长的丑还有没有天理了?“说周大人长得丑的,除了没见过周大人本人的就是瞎子。”

    “别人长的丑俊有什么关系?”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指着其中一把折扇问道:“这扇子到底多少钱?”

    “三十两。”店家也不想卖了,张嘴就要三十两。

    “刚才不还二十两呢吗?”

    “刚才?刚才还十五两呢,谁让你晚了?”店家本想替大人扬扬名,可是他连开口说说大人事迹的机会都没有,话题就被扯偏了,还招得人家非议周宁的相貌。

    店家来了火气也不想好好做生意了,爱买不买反正爷不差钱了,人有钱了就是这么任性。

    “三十两就三十两吧,看这样子再等一会儿要涨到三百两了。”那书生还真是不在乎钱,掏出三个十两的大银锭放到桌子上,就把自己喜欢的折扇拿了起来。

    三十两也有人买?这些人是鬼迷心窍了吗?连店家都震惊了。他接手这店铺的时间不长,他父亲做掌柜的的时候,他是一点生意经都不沾的。

    他接手之后这店铺就已经只剩个空架子了,他也没卖出去多少货,他接触到的都是底层的平民级人物。

    买他家扇子的也都是缺把扇子才买的,因为他家的扇子质量还可以,价钱相对便宜。

    他哪里知道那些买高档货的公子哥们对钱根本没有概念,什么几十两几百两对他们来说没啥区别,他们只看上眼了就是一张白纸也值千金万金。

    一个铜板都捏出水来花的平民根本无法想像千金酬一笑的贵族子弟是怎么花钱的。

第242章 状也难告() 
第242章状也难告

    昨天这个时候店家还为钱愁得肝肠欲断,就是今天早上还有人上门来讨债,若不是他用二两银子消灾,现在他都被打得半死不活了。

    现在就算剩下的四把扇子一把也卖不出去,他除了还债的银子,还余出整整三十八两银子。

    三十八两银子不用到店铺里的话,够他一家四口整整三年的吃用,而且是吃饱穿暖。

    眼见着桌子上的扇子只有四把了,有人开始着急了,说道:“三十两是吧?我要这把。”

    人都有个怪病,那就是越有人抢的东西越是动人心,越是没人买的东西就越是无人问津。

    莫说别人着急,被大家给抢的连店家都跟着动心了。他心里暗想他是不是也应该留下一把大人的扇子?

    店家再怎么也没有可能求大人再替他画个扇面。好歹这是大人的墨宝,他应该留一把做个纪念的。

    于是他先抓起一把自己比较喜欢的扇子握在手里,然后才回那人的话:“剩下的这三把扇子按先后三十五两、四十两、四十五两。”

    “这店家疯了。”

    “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看有人买他就涨价,都不买看他降不降价。”

    “……”

    看热闹的议论个不休,真想买的却不是这样想,限量版的东西是不能按常理论价的。

    越到后面就越是稀少,价码自然也就跟水涨船高,这样做生意是天经地义的。

    说什么都没用,扇子是店家的,人家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你想买就照价付钱,不想买就直接走人,道理就是这么浅显,这件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

    三把几乎同时被人抢了起来,为这个谁先谁后差点打起来,闹得店家直了眼,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就看着他们三个人越吵越凶。

    最后他们三个人倒是商量出个好方法,他们也不分谁先谁后了,就每人出四十两银子。

    店家自然是没意见的,他拿着半袋子的银锭感觉天上的云特别的白,白的闪光直晃人的眼睛。

    ‘啪!’

    有人把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拍到了桌子上:“五十两买你最后一把扇子。”

    那人无比的傲气,一把开始只卖十五两的扇子,他给到了五十两的高价,按店家最后三把扇子的卖法,每卖出一把扇子加五两银子,他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五十两这个价码。

    “不卖。”店家无比的干脆,脆生生的回绝了那个人。

    “凭什么不卖?”

    “我自己也想留一把啊,我不卖就是不卖呗。”

    那人笑了起来:“见过跟人过不去的,还没见过跟钱过不去的。”他拿起银票在店家的眼前晃了晃:“别说不卖,就说钱少了不卖。”

    那人满是自信的把银票朝前一递:“一百两,扇子给我,银票给你。”

    店家搬起桌子转身就回店铺了,时间这东西真是奇妙,昨天这个时候,别说一把扇子,就是连店家本人算上能给他一百三十两银子他都认可卖了。

    但是今天这个时候,店家就是能做到百两纹银不卖一把竹骨扇。店家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周宁了,这把扇子他要留着,留一辈子,子子孙孙传下去,永远不能忘了大人的恩德。

    那人不知内情,只是羞恼气愤得脸都涨成了紫红色,手捧着钱却买不到东西,这有多气人?

    他紧随着店家,也跟着进到了店铺中。

    “你就说多少钱你肯卖吧?”那人倒也讲道理,虽然看中他手里的扇子,却也没有强买强卖的意思,只是想用银子去打动店家。

    “多少钱都不卖。”店家是真的不想卖,不是嫌钱少。店家觉得一把扇子能卖上五两已经算是碰到大头的主顾了。

    哪里想得到还有人愿意出一百两银子来买一把扇子?他真想一斧头劈开那人的脑袋,看看他的大脑是个什么样的构造。

    “别人卖得,偏我卖不得,莫不是相轻于我?”那人的火气已经冒了出来,你个小小的买卖人竟然也敢瞧不起我?

    同样是花钱买东西,自己出的价码比别人高出数倍不止,这都不行,你这明摆着不是对事,你这就是对人啊,你瞧不起谁你直说。

    店家放下桌子,顺手扯了把椅子请那人坐。那人也没客气,大马金刀的就坐下了。

    店家上下打量了那人两眼,见他穿得是极高贵的暗纹宫锦,想必他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

    宫锦出自江南,历朝历代都是贡品,布料本身就织着花纹,迎着光看很明显,不迎光就不明显。

    随着江南织造业的兴盛,皇族也用不了所有的宫锦,就开始允许百姓们穿宫锦了。

    当然能穿得起的只是少数,那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

    看人家这个四平八稳劲就透着气宇轩昂,店家自知得罪不起也无意隐瞒,他就真诚的把他家的事大概的跟那人讲了一遍。

    从他父亲的死说起,说他家这几年债台高筑的日子有多么的艰难,又说他父亲没有留下遗言,只留下两副画,他只知道画的是账,却不知是什么意思。

    昨天周大人来店中选折扇刚好遇到人家上门讨债,得知他家的日子如此难过,便替他画了十个扇面,还教他怎样去卖,这钱用来帮他还债,大人分文不取。

    不只如此大人还替他解开了画中的迷题,让他知道了谁欠他们家的钱,并替他写了份状纸,他决定马上把债务还清,然后就去衙门告状。

    那人颇有耐心的听他从头说了一遍,又讨过他父亲留下的那两幅画看了起来,看了半天也是看不明白,只好直接问答案了。

    听了店家的解说才恍然大悟,迷题看穿了是如此的简单,但是能看得穿可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你要告状今天是不行了,恐怕这个月都够呛。”那人听说店家要留周宁的扇子做纪念,他也就不强求了。他笑吟吟的提醒店家:“今天林相国做寿,百官皆往庆贺,哪个衙门也不开衙。”

第243章 又来讨债() 
第243章又来讨债

    店家也没想过今天就去告状,但是要说这个月都告不成那就有点危言耸听了。京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在别的州、府、县、乡或许告状很难,但是京城不一样。

    京城别的不多还就是衙门口多,别的地方想告状只能去县衙,县衙只有一座,县太爷只有一个。

    不是放告日就告不了,县太爷不在家衙门也一样告不了。想告状就得有过日子的心,慢慢的等,慢慢的排吧。

    京城不是县城,京城有的是衙门,京城的民事官司归京城府尹管,京城府尹相当于咱们现代帝都的市长,老百姓有事自然要去京城府衙告状。

    京城府衙就算暂时关衙不理事,还可以去大理寺告,大理寺一般接手的都是大案重案,去大理寺告状就是俗称的进京告御状,这个状要是下点决心才能去告的,因为普通百姓去大理寺告状是要先打五十杀威棒的。

    不过好歹也算是多个告状的地方,真有奇冤大恨的是可以考虑去大理寺告状的。

    除了大理寺还可以去御史台告状,御史是专门监察百官的,如果是要告官的话,这是唯一的通道。

    平常御史台除了民告官的状以外是不接平民百姓的状的,但是若是这段时间别的衙门都关衙了,这里也接状,也是个告状的途径。

    除了京城府衙、大理寺、御史台之外,京城还有两个能告状的去处,一个是吏部,另一个是金銮殿。

    这两个地方对平民百姓来说几乎就是约等于无,吏部只接手皇帝指派的案件或者是特别重大的案件,平民百姓想要到吏部告状还是先想办法考个状元什么的再说吧,或许能跟吏部天官说上话。

    至于金銮殿,一千年能出一个平民百姓把状告到金銮殿上的案例都算是概率很高的了。

    也不是说金銮殿就只议政事不审案件,涉及到凤子龙孙的案件有时候会在金銮殿开审,皇族内部官司大多先在金銮殿上打,打到皇帝头疼的受不了了再往大理寺等处推。

    京城里有这么多可以告状的去处,难道个个衙门都关衙吗?怎么也不可能所有主事的官都不理民词了吧?

    店家也没拿那人的话当真,他今天心情格外的舒畅,那人也很和气,两个人倒是挺谈得来的。

    店家沏了壶粗茶,细瓷茶碗倒了两盏茶水,那人只是接了盏并没有喝,两个人正说着话,突然‘呯’的一声房门被人踹开了。

    这一次来的不是四个人,门口黑压压一片,足足有十多个人,把门口堵得严严实实,人人手里都拎着棍棒。

    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也知道来者不善,店家吓得一愣,失手摔了茶盏,滚烫的茶水洒到了鞋面上,他竟浑然不知。

    平时这些人来讨债都是关上门凶,进门就像顾客一样,在外面是看不出来他们跟别人有什么不同的。

    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的人而且都带着家伙?这架势不像是讨债倒像是抄家的模样,好像土匪下山来打家劫舍的一般。

    还是早上的那个小头目,他站在最前面一指店家开口说道:“你这账都欠了几年了?今儿也拖着不给,明儿也拖着不还,哥几个替你搪来搪去挨了东家多少骂都不提了。东家发下话来今天务必要把账收齐了,少一个铜板砸了你的店,拿你的老婆孩子顶账,连你老娘都卖到窑子里去。”

    他们早上才来过,这都不到两个时辰他们又来一趟,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这催账的也太敬业了,有这么勤快的两条腿干哪行都错不了。

    昨天他们来催账还把店家逼得下跪磕头,今天他们带了这么多人过来,估计一准把胆小的店家给吓尿了。

    没料到店家稳了稳心神并没有慌张,刚才他们进门时实在是太吓人了,店家也是被他们吓破了胆的人,一时习惯性的恐惧才摔了茶盏。

    现在店家有钱了,还怕催账的吗?店家终于在他们面前不用鞠躬作揖的磕头求饶了,他挺了挺笔直的腰杆:“拿字据来,这就给你们把账结算清楚。”

    什么?那个小头目用力的掏了掏耳朵,他说‘把账结算清楚’?早上他不是还拿不出钱来呢吗?

    就这么放个屁的工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