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大官人 >

第80章

一品大官人-第80章

小说: 一品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个时期的生活质量远远不如后世,所以六十多岁的老人其实已经算是高寿了,而不像是后世那般。

    “现在回去,就是看着妻儿,原本吧,这也算是美满的事情,可家里那小兔崽子……。”

    提起家里的孩子,王安就满脸的怨念,不当爹不知道为难啊,这么小的年纪,整天皮的要紧,不打不长记性,可若是真打了,家里发妻在那边护着。

    不过好在那小兔崽子也就是皮了些,倒是没真的惹过什么祸事,而且这个年纪也是正闹腾的年纪,所以王安其实也不是真心想打,毕竟是自己的独子,真打坏了算谁的。

    只不过是吓唬一番,明知道妻子肯定拦着,吓吓他,涨点记性。

    “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旁边坐着的赵成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你这总是比起……。”

    赵成后面这话,其实就是闲话了,一些关于别的官员闲话,只不过王安却听的很有兴致,曾毅无法,总不能在低头看书吧,那也太不合群了,只能竖着耳朵,不时的点头。

    赵成倒是健谈,他自己个说,王安不过是偶尔搭腔罢了,而曾毅则是在旁边不停的笑着点头,这种情况下,赵成仍旧说了足足有一刻钟还要多,期间还喝了杯茶水润了润嗓子,最后方才又把话题扯到曾毅的身上了。

    “修浩啊,不是说你,你这年纪也该成家了。”

    赵成猛的把话题转到了曾毅的身上,这倒是让曾毅有些预料不到的。

    “你如今这年纪也不算小了,而且如今也是朝廷官员了,虽然咱们不过是从七品的官职,可这位置却是不错的。”

    “而且你也是有功的臣子,虽然之前在湖州府的案子有瑕疵,可也是有功劳的,虽然现在罚了你,可日后肯定还是要赏的。”

    赵成慢点羡慕之色的说着,他这话倒是真心话,毕竟这案子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曾毅这么个年纪担任中书舍人,这可是和那些一大把年纪的担任中书舍人不一样的,更何况曾毅的这个官职还是当今圣上钦点的,这就更耐人寻味了。

    而且,有些话没法说出来,可是却不代表心里没法想,在赵成看来,不提别的,最起码如今曾毅的名声已经起来了。

    别说是京城内的大小官员了,就是那些个偏远地区的百姓估摸着都知道曾毅的名声了,士林当中曾毅也是一副不畏权奸、有勇有谋的好声名。

    这可是很难得的,官声看似没什么用,可其实很多时候却有大用处的,都察院的那些个御史们,为的可不就是博得一个好的官声么,为此有的宁愿赌上性命。

    而曾毅倒好,这才为官连一年不到,这不畏权奸的名声就几乎传遍了整个大明朝,这是多少个官员求都求不来的事情。

    而且曾毅这才为官不到一年,就一连换了三个官职,这就更算是一份资历了,最起码他这同届的官员是没谁的资历在短期内能够和曾毅相提并论了。

    “成家还不着急。”

    曾毅笑着摇了摇头,他现在这情况,肯定是不可能成家的,毕竟严家不倒,他随时可能有危险,虽然他自信至多也就是流放充军等,不会有致命危险,可这世上总是有意外发生不适?

    而且,何苦让人跟着他担惊受怕的,且这个时候他也的确没这心思,毕竟他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可是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女子。

    (本章完)

第181章 职责() 
    “你这……。”

    赵成一句话只说了两个字,剩下的还没说出来,似乎想起了什么,楞了一下,然后不再往下说,只是叹了口气,笑着道:“你刚为官,已经有了如今的位置,的确是春风得意之时,成婚到是不着急。”

    “若是在等几年,你的官职在往上走一走就好了。”

    赵成这话,有转移话题的意思,可这话也是实际,不过有些话说出来就不好听了,曾毅现在虽然是从七品,可从长远来看,潜力无限。

    只不过唯独是他跟前的这道坎满朝文武没有几个认为他能够度过去的。

    毕竟严家权倾朝野,若是真的那么容易被搬倒,岂会纵横朝堂将近二十年,连当年的首辅都是被当时的严嵩给拉下马的。

    多少个想扳倒严家的官员如今在京城失去了踪影?

    所以,没人认为曾毅能够笑到最后,如今之所以还没什么事,那是严家不想真的对曾毅动手。

    一旦严家彻底想要收拾曾毅,那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毕竟严家位高权重,若是亲自出手收拾曾毅,哪怕是成功了,可是在严家亲自出手的那一瞬间,就也意味着严党的官员无能了。

    所以,除非是曾毅做了彻底激怒严家的事情,若不然,严家不会亲自出手的,只会是让严党的官员出手。

    这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可这一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力量却是天差地别。

    所以赵成其实已经明白曾毅的想法了,只不过这事情肯定不能挑明了,同时,他心里对曾毅也是佩服的很,敢这么怒怼严家的,不说最后成功与失败,近些年真是没几个了,尤其是曾毅这般,明显心里估摸着已经做了最坏打算的。

    若是曾毅是都察院的御史,那赵成的佩服或许是会少一些的,毕竟御史的职责就是风闻言奏,而且别看御史官职低,可却清贵的很,一般没有官员愿意招惹。

    而曾毅却不同,他可不是御史,所以他的行为才会赢得更多的尊敬。

    赵成算是严党的官员,可同时也算不上,毕竟严家如今权势滔天,几乎没有哪个官员不攀上严家的。

    只不过,有的官员攀附严家是害怕被迫害,所以迫不得已攀附严家的,有的是想要谋求一条升迁之路,有的则是真正的和严家关系亲近的。

    而赵成则算是第二种,想要从严家这谋求一条升迁之路的。

    在赵成看来,哪怕是为了不被严家迫害,也要攀附上严家,既然如此,还不如攀附着严家谋一条升迁之路呢。

    两者的区别就是多送些银子罢了。

    而如今满朝文武谁敢说和严家没有牵连的?这样的官员根本不存在,当然,现在存在了,而且如今就坐在他的跟前。

    满朝文武的官员当中,估摸着也就曾毅一人和严家没有牵连了。

    毕竟曾毅刚为官就和严家怼了起来,一直到现在。

    “其实咱们这中书科也是闲的很。”

    “你看你也来半个月了,咱们这什么事都没,整天来了就是坐在这。”

    王安在旁边把话题接了过去,不敢让赵成继续往下说了,他和赵成两人的关系倒是不错,也算的上好友了。

    所以王安深知赵成的秉性,为人倒是不错,只不过就是嘴太快了,嘴上没个把门的。

    甚至王安有时候都好奇,就赵成这快嘴,日后真要是出了中书科,去别的手中有实权的地方为官了,还不把人给得罪死?

    就算是没得罪人,怕也是要说漏不少事情,被人抓住把柄的。

    所以,在王安看来,赵成只适合外放为官,绝对不适合在京城为官,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王安只知道现在他若是还不把这话题接过来,怕是赵成在多说几句,嘴上没个把门的,指不定就把严家给说出来了,到时候一旦传出去,可就糟了。

    “咱们这中书科,其实写圣旨的机会不多。”

    “圣旨也轮不到咱们写的,内阁的大学士们自会代劳。”

    “轮到咱们写的东西,几乎不知道多少年才有那么一次。”

    “其实咱们这个位置,就是偶尔陛下若是有什么事情了,或许会宣见一下,只不过这机会很少,最起码这些年都没有过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进了中书科,其实就是在内阁的诸位大学士跟前露下脸,混个脸熟罢了,给内阁的诸位大学士打打下手。”

    “或者是陛下想要青词的时候,咱们这边写好了,能第一时间递过去,比别的衙门的速度要快些。”

    王安这话其实已经不止给曾毅说过一次了,不过太闲的原因,今个又说了一遍,甚至他自己估摸着都忘了他说过这话的。

    “修浩你的青词写的不错,还得过陛下的赏赐,如今在京城还有流传。”

    “你在咱们中书科倒是来对地方了,等下次陛下在让写青词的时候,你争取加把劲,只要入了陛下的龙目,到时候赏赐可是少不了的。”

    王安这话不错,当今圣上喜欢青词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经常让下面的人写青词,可同时,赏赐也是好不吝赐的。

    从官职品级到金银珠宝。

    曾毅笑着点头,他自然知道当今圣上的赏赐,毕竟他当初在翰林院的时候,就是因此而升官的。

    不过嘉靖皇帝的赏赐也是根据青词的程度给的,若是能写出如同之前曾毅那抄袭而来的青词,赏赐自然最重,若只是写出一般的青词,那赏赐虽然有,不过估摸着也就是些金银珠宝罢了。

    有的时候,当今圣上的赏赐是两个银元宝,不过这若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已经是不少的了,而且官员当中也是有家境不好的。

    更何况是当今圣上的赏赐,这份殊荣可是银子买不来的,所以哪怕是得了两个银元宝的赏赐在,和银元宝也是不会用出去的,肯定是藏在家中的,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能拿出来吹嘘一番,说是当今圣上的赏赐。

    (本章完)

第182章 举荐() 
    裕王府。

    今个不仅是高拱和陈以勤在裕王府,就连张居正也在,不过倒也没有别的事情,只是给裕王讲经罢了。

    说是讲经,其实就是从四书五经当中抽出一篇或者一段甚至是一句话进行讲解。

    今个的讲经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方才结束,而期间裕王则同样是不断询问,虽然高拱等三人的见解不同,可却也算是各抒己见。

    讲经之后,裕王设宴招待。

    说是设宴招待,其实并不奢侈,这是高拱一直以来的要求,如今裕王不过是王爷罢了,而且还有一个景王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当今圣上的位置。

    虽说裕王年长,可却并非是皇后所出,所以略微年幼的景王自然也就有争夺皇位的资本了。

    甚至,朝臣中有不少都认为景王最后才会继任大统,尤其是严家这边的官员,已经把这赌注压在了景王的身上。

    而高拱这些人,则是把赌注压在了裕王的身上,之所以如此,则是高拱这些人认为长幼有序,所以按照规矩日后也该是裕王即为的。

    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则是严家已经把赌注压在景王的身上了,他们这些个官员在去捧景王,也起不到什么重要的最终,也肯定不会有太多的重视。

    而相反,如今虽然裕王势弱,可正因为此,他们站在裕王这边,才叫做雪中送炭,日后一旦裕王登基,他们就是从龙之臣,且有过如今这个艰苦时候的支持,裕王肯定是要重用他们的。

    当然,这也并非就是他们敢把宝压在裕王身上的原因,最为重要的,是裕王为长,景王为幼,单凭这一个,就能为裕王抢占不少的先机。

    裕王府内讲究食不言,当然,这个规矩主要是在高拱等这几位老师的跟前,尤其是高拱,要求极为严格。

    用过膳后,陈以勤看向了在旁边坐着的张居正,笑吟吟的道:“如今礼部侍郎袁炜正在户部查太湖那边的账目。”

    “户部尚书和礼部侍郎袁炜两者都不是好惹的主,也都是严党的官员,说起来,这也算是他们变相的内斗了,就看最后哪个要牺牲一些了。”

    “这一切倒还是因为你的那位小师弟在湖州那边查出的案子才引起的。”

    “这也许久未见你那小师弟了,去阁老府上几次,倒是听徐阁老提起此子也有夸赞之意,此子日后成就怕是不低啊。”

    张居正楞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陈以勤会在这个时候提起曾毅,不过到底是聪明人,只是一瞬间就明白陈以勤话里的意思了。

    毕竟当初曾毅还在乌程县那边的时候,张居正就曾经想要把他引荐给裕王,毕竟若是入了裕王府,日后一旦裕王登基,那曾毅也算是从龙之臣。

    可以说,张居正对曾毅是十分照拂的,当然,这同时也是张居正对曾毅的一种看重。

    若不然以张居正如今的人脉关系,好友和主动和他交好的同门也是不少的,为何没有推荐入裕王府?

    推荐人入裕王府,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身家要清白,最起码不能和严家有所暗中勾结,而这一点,曾毅是绝对符合的。

    除此外,那就是要有勇有谋才行,总不能推荐进裕王府一个极为普通平庸的人,若是那样,除非是推荐来的是朝中高官,若不然肯定是要连累他张居正在裕王心中的地位也要受损的。

    而朝中的高官,心里都有自己的选择,根本轮不到他张居正来推荐的。

    所以,张居正推荐曾毅,也并非全是对曾毅的照拂,这其中也有张居正自己的考究,毕竟以曾毅目前展露出来的能力,已经算的上少有的人才了。

    而且若是曾毅日后能在裕王府这边站稳脚跟,到时候他们师兄弟之间也算是有个互帮互助,虽然裕王府内他们几个臣子的关系都还不错,可到底不如同门师兄弟来的亲近。

    “陈大人若是想见曾毅那小子,直接让人传个话就成,您可算是他的老大人了,他敢不来不成?”

    说完这话,张居正笑着,看向裕王,道:“殿下,曾毅虽是臣的师弟,可古有举贤不避亲一说,且曾毅与殿下您年纪相仿,或许有些事情,我们这些老臣倒是不能更好知道陛下您的心意。”

    “且曾毅有勇有谋,臣以为……。”

    张居正这番话,其实就是在裕王跟前举荐曾毅,当然,他说的也不算错,裕王是嘉靖十六年出生的,如今是嘉靖三十八年,算是二十二岁了,而曾毅则是二十一岁,两人年纪相仿。

    有些时候若是交流起来,估摸着也能比和他们这些年龄长上一轮甚至还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