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大官人 >

第71章

一品大官人-第71章

小说: 一品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难得的,是当今圣上竟然关心起了曾毅的未来,这曾毅简直是走了天大的运气啊。

    既然在陛下这挂上名了,那也就意味着日后只要此子不做出什么惹龙颜大怒的事情,早晚是要高升的。

    如今这功劳或许不会有所赏赐了,可却肯定是在给他存着呢,一旦日后皇帝认为磨砺的差不多了,到时候赏赐就会接踵而来。

    这年头,皇帝说出的话,没人敢有丝毫的轻视,刑部尚书刚从内阁离开没多久,黄锦就亲自去了内阁一趟,在里面呆了大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出来了。

    曾毅在京城的宅院内。

    今个张居正无事,正好来这和曾毅聊上几句,问些事情,刚进门坐下没多久,圣旨就上门了。

    “曾县令,接旨吧。”

    黄锦笑眯眯的看着仍旧有些发呆站在院内的曾毅,不由得提醒了一句,同时冲着在旁边站着的张居正笑了笑。

    曾毅之所以发愣,是因为刑部那边的案子还没听说复审的结果,怎么圣旨就先传来了,而张居正则是知道黄锦的,这位可是一般不亲自宣旨的主啊。

    不提这师兄弟两人心里想些什么,都是直接燎泡跪倒在地。

    “臣曾毅接旨。”

    曾毅跪倒,低头,心里也是有些紧张的,毕竟他也很好奇当今圣上对他的赏赐是什么。

    看着跪倒在地的曾毅,黄锦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从旁边的托盘中拿起圣旨:“皇帝诏曰,湖州府一案,今已告破,然,因乌程知县曾毅办案不力,以至知府自缢,此为大过。”

    “然,念其……官降至从七品中书舍人,即日上任。”

    念完圣旨,看着还有些发愣的曾毅,黄锦面上的笑意更胜,这小子可是走了天大的运气了,能让当今圣上关心他的前程,在御花园内定下了如此职位,看似是原本的七品知县降为如今从七品的官职。

    可中书舍人一职却是旁人争抢破头都争不过来的位置,这可是典型的明降暗升了,别说是七品的官职了,就是翰林院那些个清贵的从六品官员若是让他们官职落一落去做中书舍人,也是一个比一个要跑的快,抢着答应的。

    (本章完)

第160章 好位置() 
    中书舍人这个位置只不过是从七品的官职,而且还没有什么权力,只是负责写诰敕、制诏等的。

    可其却是归属中书省,可以在内阁的诸位大学士跟前露脸,不仅如此,还能有机会在皇帝跟前露脸。

    要知道,大明朝的官员无数,真正的朝廷重臣也就那么几位,能不时在皇帝跟前露脸的三品下官员几乎是没几位的。

    若是能在皇帝和内阁大学士跟前混个脸熟,留下好印象,日后的前程自然无忧了。

    这也是中书舍人这个位置虽然品级不高,可却还有一群人挣破脑袋想要过来的。

    “臣曾毅领旨谢恩。”

    回过神来,曾毅赶紧双手接过了圣旨。

    张居正也同时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股兴奋的神情,从袖筒里掏出了一个小玩意,凑到黄锦的身边,塞了过去:“有劳公公您亲自跑一趟了,这宣旨的事情,让下面的人做就……。”

    对于黄锦,张居正还是认识的,毕竟他在翰林院呆了那么长的时间,而当今圣上想看青词的时候,有不少时候都是会让黄锦去翰林院传旨的。

    而且黄锦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翰林院等着的,且最为主要的是黄锦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十分的之高,这也就让下面不少官员会借着机会和黄锦攀话等等。

    “陛下吩咐下来的事情,那就是大事,杂家岂能让下面的人代劳?”

    黄锦笑着,不过也算是给了张居正一个解释,这是看在徐阶的面子上的,别看黄锦是在嘉靖身边伺候的,可是他掌管着东厂,所以消息也是十分灵通的。

    虽然东厂的消息肯定是比不过锦衣卫,可也差不了太多的,毕竟东厂是负责监督锦衣卫的,若是消息十分闭塞,也就谈不上所谓的监督了。

    只不过有一点,那就是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是陆炳,其是当今圣上的奶兄弟,更是在大火之中救过当今圣上,所以虽说黄锦掌管的东厂是监督锦衣卫的,可因为陆炳的原因,对锦衣卫那边却几乎是不管不问的。

    毕竟黄锦和陆炳两人的关系也算是不错的了,都是皇帝身边的亲近之人,他们两个岂能闹出什么不合来?

    黄锦这一句话,就透漏出了不少的意思,更是让张居正脸上笑意更浓,这位置应该是当今圣上刻意安排的了。

    “小曾大人,你尚且年轻,行事虽然有所疏忽,可若经一番磨砺,日后定然前途无量啊。”

    黄锦笑呵呵的冲曾毅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才算是带着随行侍卫离开了,这最后一句话,是黄锦自己的话,并非是嘉靖的口谕。

    这其实也就体现出了黄锦的高明之处了,他虽然从不搀和朝政,可是碰到这种事情,多提点这么一句,也不会影响大局,还能被曾毅感激一番,这就是人情了。

    虽说曾毅的官职现在算不得什么,可其既然被当今圣上所看重,那日后就注定会成长起来的。

    人情这种东西,自然是越早留下越好了。

    恭送黄锦离开之后,回过身来关上院门,张居正一番常态,竟然兴奋的拍了拍曾毅的肩膀,这对于一向稳重的张居正而言,几乎是很反常的事情了。

    “不错,不错。”

    “小师弟你可真是鸿运当头啊,这可是走了大运了。”

    张居正兴奋的开口,刚开始听到圣旨的时候,他若是心里还有那么几分猜测,可是黄锦最后的那番话,更是能让他确定了曾毅这个位置是皇帝钦点的,而非是旁的什么人从旁用力的结果。

    这可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了,既然是皇帝钦点,那日后只要曾毅做事四平八稳,经住了皇帝的考验,日后的前程自然不会差了。

    “这事怕是恩师那边都还不知情呢。”

    张居正满脸兴奋之色,一双眼睛更是上下打量着曾毅,笑道:“原本还担心你的赏赐该是什么,恩师那边也在费心,生怕严家从中作梗。”

    “如今倒是好了,明降暗升,这还是陛下的心思。”

    “很明显,这是陛下不想你年纪轻轻官职过高,于你日后不利,如今看似是打压你,可其实是对你的磨砺啊。”

    “若是你能在中书舍人这个位置之上好好呆上几年,日后前程不会差了。”

    张居正说这话不错,朝廷之上,只要是年轻官员,最为不怕的就是在翰林院、中书舍人等一些清贵的位置上磨砺。

    因为在这些位置上磨砺的时间,其实就是在积蓄力量,磨砺的时间越久,日后为官的时候,其跨幅也会越大。

    当然,这也并非是说真的一离开翰林院等地方为官就会是四品或者五品的。

    而是其他官员一个任期内怕是都未必会动,而这些个经过磨砺的官员,甚至根本用不了一个任期,都会有所升迁,或者是稍微有功劳就会有大的升迁。

    这些所谓的磨砺,在陛下那边有考究,同时也是一种积累人脉的过程,是诸多事情的结合,并非是单一的简单。

    “只是怕日后事情更多啊。”

    曾毅苦笑着,叹了口气,只不过这副模样若是让旁的和他同届的官员若是看到了,怕是都有想要揍他一顿的冲动了。

    和他同届的官员还在翰林院呆着的时候,他已经外放为官得了功劳回来了,然后又去任了中书舍人。

    这份资历,绝对已经把和他同一届的官员给甩的远远的了。

    “你啊。”

    张居正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一手指着曾毅:“你就是滑头,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地方可是多少人想去都去不得的地方,而且严家如今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你若是在别的衙门,或许还容易找你些麻烦。”

    “可如今,圣旨上已经训斥过你了,之前的案子当中在不能找出你什么麻烦了,若不然就是否定当今圣上的话了,严家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且中书舍人这个位置,也让严家就算是想找你麻烦,都很难的,对你而言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本章完)

第161章 人心() 
    中书舍人这个位置,之所以被无数人挣破脑袋,那是因为能够在内阁大学士跟前露脸,能够有机会面圣,在皇帝跟前留下好印象。

    可其实手中却是没什么权力的,只是掌写制诏等罢了,这个位置是想出错都不容易出错的那种,除非是泄露一些不该泄露的事情。

    可这种情况,除非是脑袋不够用了,若不然没人会这样做的。

    而且,真这样做了,也是泄露给绝对可信之人,外人也不可能知道的。

    当然,这个位置的特殊性也造就了有些中书舍人根本就没见过皇帝几次,以至于是真的在这个位置上空熬了许久,不过到底还是能够积攒些人脉,日后好为官的。

    只不过,曾毅却是知道,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如今是在大明朝内最后的辉煌了,万历年间,内阁的大学士换人如流水,且皇帝性子更是暴躁无比,以至于中书舍人这个位置彻底成了闲职,只是写些东西罢了。

    毕竟内阁的大学士都换人如流水的,这些个中书舍人又如何找机会和这些个大学士混个脸熟?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书舍人这个位置甚至成了一些权贵家中纨绔子弟的官职的代名词了。

    “严家那边的确是要头疼些了。”

    曾毅点了点头,对于张居正这话还是颇为认同的,其实原本这次他都没指望能够升官的,从六品的官职,只不过是有那么一丝幻想罢了,但是,理智却告诉他根本不可能,平级调动的可能性会大些。

    毕竟曾毅是了解嘉靖的脾气的。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话在嘉靖皇帝这里可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嘉靖皇帝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新科进士一年之内连连升官的,哪怕是自己做的事情让嘉靖十分的满意,也是不成的。

    毕竟这其中有朝廷默认的规矩在,若是一个新科进士升迁如此迅速,那让朝廷老臣该如何自处?

    日后怕是会掀起一股绞尽脑汁也要获得功劳快速升迁的风气了,这是绝对不可能允许发生的事情。

    在则,若是官员升迁速度过快,尤其是年轻官员,怕是心中会升起膨胀之情,于朝廷也是不利的。

    最为主要的,嘉靖喜欢用这种方式告诉官员,什么叫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官员升迁变动,甚至性命大权,皆在皇帝手中拿捏着。

    甚至,曾毅还知道,他为中书舍人的这段时间内,根本不会如张居正所想这般顺风顺水,甚至嘉靖皇帝都会遗忘了他一般。

    而这个时候,若是自暴自弃了,或者是对嘉靖皇帝有怨言,那么很好,他的前程也就到此结束了,不会在有以后了,那这次的明降暗升也就真的成为贬值了。

    相反,若是能在这段被皇帝遗忘的时间内,做出让皇帝满意的事情,且不能够对当今圣上有丝毫的怨恨之色,那么等过上一段时间,嘉靖认为你做的不错的时候,你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日后真的开始平步青云了。

    这就是嘉靖的性子,这段被忽略的日子里,锦衣卫甚至是东厂那边都会有人盯着的,并非是真的被忽略了,而是嘉靖对于臣子的一种考验。

    这点曾毅是熟读历史以后才研究出来的,所以刚才他才会苦笑,因为这段日子最为难熬,尤其是严家还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情况下,一旦皇帝对他表现出足够的漠视,那哪怕是中书舍人这个位置不好找错,严家也能给他找出些麻烦来。

    “如今这案子怕是已经复审过了。”

    曾毅猛的把话题转到了湖州府的案子上去了:“不过咱们的消息怕是不怎么灵通,若不然,小弟今个晚上随师兄一起去恩师府上拜见?”

    曾毅这说话时候的跳转程度让张居正都有些受不了的,这也就幸亏张居正在朝为官这么些年了,所以才能听得出来曾毅这话里的意思,若是换成那些官场新人,怕是还要愣神一会呢。

    “你啊。”

    张居正苦笑着冲曾毅摇了摇头:“咱们师兄弟之间说话还用得着如此么?”

    “难不成你把师兄当成是外人了?”

    曾毅嘿嘿笑着,手里捧着圣旨,也没交给一旁站着,双眼不停往圣旨上瞟,就差没过来抢过圣旨好好研究一番的曾宣,这圣旨若是现在递给了曾宣,估计回头都能被曾宣铺在房间内好好研究一番。

    对于曾宣的性子,曾毅可是十分了解的。

    “小弟这不是想着要适应朝堂的气氛嘛。”

    曾毅嘿嘿笑着,倒也没有丝毫的尴尬之色:“这用在师兄您的身上,您听了要是有不足的地方,您给指点一下,总比日后和别的大人们说话的时候说错话了要好吧。”

    张居正一挑眉,笑骂道:“你倒是会说,什么话到你那都有理了,反倒是成为兄的不是了。”

    “不过既然如今你的位置已经定了,甚至是陛下亲自对你下的圣旨,如今在去见恩师,倒也不会被人传出什么话了。”

    “就今晚吧,到时候你自己去就成,你又不是不认识路,我跟着算什么?”

    “恩师那边这几天怕是在见我,都以为院子内是不是什么东西被我给惦记上了。”

    张居正之所以如此,其实是有考虑的,他虽然高兴曾毅对他的信任,但到底他和曾毅是同门师兄弟,若是每次都是他带着曾毅去见恩师,那时间长了,指不定曾毅心里会生出什么想法来。

    例如在恩师那边,他曾毅的位置不如他这个师兄等等不该有的想法,所以,这次张居正是绝对不会跟着一起过去的。

    而且,如今曾毅任了中书舍人,想来恩师那边也肯定是有话要交代的,这些最好还是单独交代的好,到时候他若是跟去了,什么话都让他给听了,也是不好的。

    可以说,张居正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更是十分的细腻,虽然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