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大官人 >

第61章

一品大官人-第61章

小说: 一品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事。”

    马坤苦笑着,旁边伺候着的两个丫鬟则是自觉的退出了亭子,在外面几步开外的转角处候着。

    “湖州府那边不是快回京了么?”

    “那三十多万两白银,若是能冲入国库……。”

    “今个弟子去见陛下……弟子不知陛下是何心思,最终…………。”

    “还望恩师指点。”

    马坤十分恭敬的询问,又不得他如此了,他能够位居户部尚书,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可关键是这事情他要知道严家这边到底要怎么做,然后才好配合。

    若不然,他做的事情若是恰恰和严家做的有背道而驰的效果,那可就糟了。

    严嵩沉吟了一会,方才微微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唉。”

    “这的确是该回来了。”

    “这掐指算算,这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倒是成猴崽子了,不能安宁了,这一年的功夫,在京城里闹。”

    “京城闹完了跑去湖州那边闹,如今,可又该回京了啊。”

    严嵩这话,听似是和马坤问的不搭边,可其实却是直指关键核心。

    三十多万两白银,对于严家而言,不重要,如今对于严家而言曾毅更为重要,和曾毅比起来,那三十多万两的白银根本算不得什么。

    曾毅多次挑衅严家权威,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若不然严家在朝中的威严只会降低,那些原本就想推倒严家的官员在私底下的活动会更多。

    “这也闹腾了足足有一年了。”

    “总不能在闹腾到明年是不是?”

    严嵩笑着,他年纪虽然大了,可正因为此,甚至那股长居上位者的气势就更让人不敢忽视。

    “你今个没提,这是好事。”

    “陛下这边怕是也盯着这些银子呢,你若提了,事也就麻烦了。”

    “既然没提,以后也就不用在提了。”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这银子,是充入国库,还是陛下留下,对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其实没多大的干系。”

    “国库若是紧张,那些不重要的地方,可以暂缓拨银嘛!”

    “总不能没了这三十多万两银子,国库就撑不下去了不是?”

    “就当从没听过这三十多万两银子,这也就是了。”

    “切不可惹祸上身。”

    严嵩的话说的很直白,这三十万两银子别惦记了,皇帝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他们的精力放在曾毅的身上就成。

    反正这三十多万两银子也不是他们严家的,就算是争取到了,那也是入了国库,而且,因此而来的风险却是极大的。

    自己冒着极大的风险去为国库争取三十多万两的收入,这很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章完)

第138章 枯燥的路程() 
    这话若是从一些正直的大臣嘴里,自然是不可能说出来的,可是从严嵩嘴里说出来,却在正常不过了。

    官职是自己的,可是银子是朝廷的,这两者之间的得失,非常容易就能明白的。

    “恩师,这个时候动曾毅……。”

    严嵩或许记不得曾毅的名字,可马坤却是记得。

    毕竟严嵩是内管首辅,权倾天下,整日里忙的大事不知有多少,而且还要替皇帝炼丹收集药材等等,每一件都是大事。

    而曾毅对于严嵩而言,不过是一个往常没有关注过的跳梁小丑罢了,如今只是知道了有这么个人,却也不会去刻意记这个人的名字,因为其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马坤却不同,他是户部尚书,这个案户部这边多少有些漏洞,所以他倒是记住了曾毅的名字。

    “一个小小的七品官罢了,什么时候动,都不碍事。”

    严嵩笑着,神情里露出不屑之色,对他而言,别说是一个七品官了,他如今的这个位置,就是当初他亲自把这个位置上的人给拉下马,然后他才自己坐在这上面,一坐这么些年的。

    更别提是七品官了,他提笔划一下,就能有不少的七品官落马的。

    虽说这曾毅在皇帝这边也算是立功了的,可是,他严嵩真要动的人,就没有动不了的。

    或许强行动了曾毅,会让陛下那边心里有些不痛快,可在严嵩看来,这却是很划算的,陛下的心思过段时间也就过去了,更何况,这事又不可能是他这个内阁首辅亲自出面,至多是在损一个官员罢了。

    可这个时候动了曾毅,那所起到的效果,绝对是巨大的,让那些原本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对严家动手的官员们一个个把眼睛睁大一些,都看清楚了,这朝廷之上,到底是谁说了算。

    胆敢忤逆严家的,哪怕是风头正盛,哪怕是立了功劳,也照样没有好下场。

    这不仅会让严家前段时间丢失的威严尽数回来,更能让严家在朝中的权威更上一层楼。

    这若是换成以前,严嵩不会选择这么直接了当的法子,毕竟这结果可能是严家这边在损一个官员,而且怕还是朝廷内有分量的官员,且甚至皇帝那边或许还会对他严嵩生出几分不满。

    毕竟身为皇帝,岂会看不清朝堂之上这些臣子们的心思?

    最起码当今圣上是绝对能看透的。

    可如今这一个小小七品官蹦跶的太过厉害了,所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小心了,这个时候必须快刀斩乱麻。

    “你户部那边别出什么差错就成了。”

    严嵩缓缓开口:“一个七品官,如今倒是折腾起了如此的风浪,就算是丢官罢职,哪怕是掉了脑袋,也算是值了。”

    马坤点头,没有接腔,不过却对接下来朝堂上争执多了几分的小心,曾毅不过是一个七品官罢了,的确翻不起什么风浪。

    可偏偏,曾毅是徐阶的门人。

    而且,如今来看,肯定也算是徐阶的得意弟子了。

    虽说徐阶不过是内阁次辅,在严老恩师跟前算不得什么,且其平日里也算知趣,可问题是,若是曾毅出事,徐阶坐视不理,会让那些依附在他麾下的门人弟子包括其他官员心寒的。

    所以,只要动曾毅,徐阶绝对会尽力去保的。

    到时候,肯定是要折腾出一片风浪的。

    这点很显然,他的老恩师严阁老早就已经想到了,而且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曾毅还没进京,京城这边的气氛就已经开始变的诡异起来了,朝堂之上更是弥漫着一股任谁都说不透的怪异气氛来。

    而这边,曾毅他们还是押送着犯官和银两,慢悠悠的赶路。

    主要是押送白银用的马车,赶路太慢,拖累了,若不然曾毅他们现在最起码能在多走两倍的路程。

    不过虽然如此,这路上倒也安稳太平,毕竟没哪个不长眼的敢来皆朝廷的钦差队伍,除非是不要命了。

    别说是没多少人知道这钦差队伍里的马车上装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就算是知道,也没人敢来抢。

    真要是抢了这银子,那就形同造反,朝廷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到时候只能是有命抢,没命花了。

    更何况,这押送银子的几乎就是锦衣卫的人在负责,没到一个百户所在,就有千户所早就分配好的人手过来接替的。

    而且周围方圆更是有锦衣卫的探子在探路,毕竟这么多银子的押送,若是半路出了意外,锦衣卫肯定也是要被责罚的。

    小心些总是好的,没人愿意出事。

    而曾毅和曾宣主仆两人倒是轻松,只不过却是无聊的很,整日就是坐在马车上赶路。

    刚开始的时候,曾宣还能好奇的问些问题,可现如今,曾宣的好奇心也给磨的差不多了,整天就是坐在马车上盯着外面发愣。

    也只有投宿的时候,曾宣才显得活跃一些。

    而曾毅,则是一直都是抱着一些书籍翻看,增加些学识这总是没错的,而且还能打磨这赶路的枯燥。

    “曾大人,刚才钦差大人传话,前面城里,咱们休息整天两天,然后在行赶路。”

    刘博厚策马到了曾毅的马车旁边,笑着开口,他是武官,自然是不坐马车的,若不然还怕被人笑话,这和官职高低无关。

    闻言曾毅从马车门内露出脑袋,脸上也算是露出了几分笑意,这几天一直就是赶路,除了晚上,就在没停下过。

    这暂停赶路两天,在城里逛一逛,也算是能缓解一下心情,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这几天连续赶路,他都有些麻木了,整天坐在马车里晃荡,身子感觉都快散架了。

    “这感情好,要是在这么赶路下去,怕是到京城的时候,下官这身子也都该散架了。”

    曾毅语气轻松的开了个玩笑,显然这个消息让他心情也是轻松了不少。

    刘博厚点了点头,就策马离开了,仍旧回了钦差的轿子旁边,在这么多人跟前,他不可能露出和曾毅关系很好的痕迹。

    (本章完)

第139章 裕王() 
    裕王府内。

    如今已经入秋,裕王府后花园内也是一片萧条之色,虽然有宫女不停的打扫枯黄的落叶,可这落叶尚未落尽,一阵微风就能飘下来几片泛黄的叶子。

    园内的花草全都是枯黄的模样,看起来让人心中情绪忍不住有些沉重。

    “下去吧,等多了在扫也不迟。”

    裕王冲着正在打扫落叶的宫女摆了摆手,示意其退下,不用在打扫了,反正不到深秋,这树上的落叶也不可能落完,一天打扫个一两次也就成了,没必要一直清扫。

    裕王虽然贵为皇子,可是对下面的人却是很好的。

    “是。”

    几个正在清扫落叶的宫女面上露出一丝感激的笑意,毕竟没谁愿意不停的在这扫落叶,尤其是落叶还不多。

    如今裕王殿下既然开口了,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休息一会了,当然,裕王殿下仁慈,他们这些做奴婢的也不敢失了本分,虽然可以休息了,可她们肯定也会隔一会来园子里看一看的,若是落叶多了,肯定会及时打扫的。

    “殿下慈悲心肠啊。”

    高拱捋着下巴处的山羊胡须,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他也是站在裕王这一边的,可以说是裕王的左膀右臂了。

    而且裕王平日里性格和善,而高拱性格火爆刚直,裕王府的许多事情,都是由高拱出面去做的。

    可以说,高拱是裕王府这边的铁杆了。

    做臣子的,谁会不希望未来的皇帝容易相处?而裕王的行为恰恰是高拱等臣子最为满意的。

    裕王笑了笑,也没过多的谦虚什么,缓缓的在园子里走着,过了一会,方才开口道:“前些日子听张先生言讲,说是他在乌程县的师弟要进京了。”

    裕王看着高拱没有任何变化的脸色,继续道:“说起来,张先生的这位师弟也算是京城的风云人物了,年初的时候,才搅动了京城的风雨,因此还连累了一位吏部侍郎被贬去了南京。”

    “这次更是以一介县令的身份,查出了牵扯整个湖州府的大案,涉案银两多达三十多万两白银。”

    “如此种种,也算的上是一位能臣了。”

    高拱听到这里,脸上方才露出了一丝的笑意,他的性子刚直的很,所以对于曾毅的行为,他是十分认同的。

    哪怕官职卑微,可照样不为所惧,照样能为国效力,而不是畏惧权势,被迫同流合污,对此,高拱是十分满意的。

    其实在今个之前,高拱就已经知道了这事情了,虽说这案子不过是一个府的案子,如今还没到京城,不该有多大的影响。

    可问题是这案子背后所牵扯的靠山分量太重了。

    虽说知府葛飞昂已经自缢,可任谁都知道,葛飞昂是严家的亲戚,其所作所为,可不就是和严家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么?

    如今葛飞昂虽然自缢了,这案子不可能往严家身上牵扯了,这让不少的官员有些失望,可是,也因为严家的原因,这个案子被满朝文武所关注着。

    谁都知道,这次严家若是在没什么反应,那其在朝堂上的威严可就要大幅下落了。

    毕竟葛飞昂不同于别的严党官员,他是在明处的,更是严家的亲戚,查他之前,就该先考虑严家的,既然查他了,那就是准备和严家撕破脸了。

    “这曾毅倒是不畏权势,难得、少见啊。”

    “如今朝中敢两次三番不给严家面子的,怕也就这么一人了。”

    “而且偏偏还能屡次落了严家的脸面,这就更难得了。”

    高拱笑呵呵的说着,他原本就视严家如朝廷毒瘤,如今有人占了出来,不畏权势,更能让严家连连失利,他自然是高兴的。

    “有勇有谋,有如此的年轻,若是日后加以磨砺,定能成为朝廷栋梁之才。”

    高拱最后这一句话,等于是给刚才裕王的那一段话下了个基调,也等于是说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虽说刚才裕王的话没有彻底说完,可他们这种身份的人,说话根本就没必要把前因后果全都说出来。

    若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把前因后果都说出来,那也就太过啰嗦了,也有失身份。

    张居正如今是裕王府这边当差,而且不止一次提起过他的那位小师弟,由此可见其师兄弟两人之间关系很是不错。

    而这里面的另外一层意思,何尝不是张居正在向裕王举荐他的那位小师弟?

    只不过由于张居正才刚来裕王府没多久,不像是高拱和陈以勤等这些老人,所以就算是举荐,也不能说的太过直白。

    尤其是所举荐之人还是他的小师弟,虽说自古就有内举不避亲一说,可真到到时候了,总是要有所顾忌,以免旁人背后说些什么。

    更何况,曾毅虽然是翰林出身,可到底如今是去做县令了,这就等于是地方官了,又和张居正的身份大有不同了。

    所以张居正的举荐才没有那么直白,而是隔三差五的提上那么一次,让人心里都清楚他是什么意思,这也就成了。

    之前,在张居正刚来裕王府的时候,他曾经提过一次他的那个小师弟,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知曾毅何时才能回京,所以后来也就不再提了。

    可如今,曾毅已经即将回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