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大官人 >

第39章

一品大官人-第39章

小说: 一品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毅冲着已经看向自己的中年男子拱手,单凭这份气质,就绝对不会是普通人。

    “你就是乌程县县令?”

    那中年男子站了起来,冲着曾毅咧嘴一笑,不过他这话听似是在反问,可不等曾毅回答,就反手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块牌子,在曾毅跟前晃了一下:“咱是奉命而来的。”

    曾毅在看到那块牌子的瞬间,双眼猛的睁大,随即脸上露出恭敬之色:“不知您是?”

    刚才中年男子手中的牌子是锦衣卫的牌子,而且还是百户牌,这些曾毅还是能够认出来的。

    锦衣卫,在这个年代可是百官闻之变色的地方,只要进了锦衣卫的,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竖着出来。

    被锦衣卫盯上,也就意味着丢官罢职丢了身家性命。

    而且锦衣卫的探子几乎无处不在,没有哪个官员不怕的。

    中年男子也知道锦衣卫的名声,不过见曾毅竟然能够不漏惊恐之色,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佩服之色的:“本官接了上面的命令,来同曾县令一同查案的。”

    “本官添为乌程、……三县百户刘博厚。”

    锦衣卫的官职别说是一个百户了,就是下面的一个正七品的总旗放在知府衙门,知府大人也要点头哈腰的对待。

    如今一个正六品的百户出现在曾毅的跟前,自然不敢怠慢了。

    “刘大人您里面请。”

    曾毅躬身,往后衙迎刘博厚,其一对方的官职要比他高,其二,对方是锦衣卫的,他可是不愿意得罪,更何况,对方还是来帮他破案的。

    至于破的什么案,曾毅心里已经有数了。

    这个结果,已经出了他的预料了,绝对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贵县不必这么客气。”

    刘博厚哈哈笑着,往后衙走着的同时,开口道:“咱虽是锦衣卫的百户,可平时也管不到你这知县的头上来。”

    “而且上面是让咱来和贵县一起破案的,日后时间长着呢,贵县总这么客气,咱们谁也不好受不是?”

    “我看贵县尚且年前,不妨刘某托大一次,日后称贵县为贤弟便是,贵县也莫要在大人的称呼刘某了,若是不嫌弃,称刘某刘兄即可。”

    刘博厚可不是那种主动自降身份的人,只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算计,上面能让他来协助一个知县破案,最起码证明这个知县的身份不是那么简单的。

    若此一来,结交一下也没什么。

    更何况,身为锦衣卫,消息原本就灵通,早在曾毅来乌程县赴任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曾毅的情报。

    毕竟是管着三个县的百户,若是连辖内县令的情况都不知道,那他这个百户估计也坐不稳了。

    “如此,倒是小弟高攀兄长了。”

    曾毅倒是从善如流,虽说锦衣卫和朝廷官员是不该相互有什么关系的,可其实私下里都多多少少有些牵扯,只不过都隐藏的很深罢了。

    毕竟一旦暴漏出来,朝臣是怕坏了名声,而锦衣卫的是怕上面责罚,丢官罢职,毕竟锦衣卫是皇帝亲卫,和朝臣走的进,算什么事?难不成是要勾结在一起糊弄皇帝不成?

    “为兄虽然接了上面的命令,可却不知道是个什么案子。”

    进了后衙曾毅的书房以后,刘博厚先是拿出了锦衣卫上面的公文给曾毅看了一遍,然后收起公文,才问出了这话。

    其实这公文给不给曾毅看都成的,只不过,看了会更让曾毅放心,刘博厚身为锦衣卫百户,这点心思还是有的。

    虽是来协助破案的,可案子破了,他肯定也是能分一些功劳的,所以他肯定是要让曾毅放心才行。

    “事关咱们湖州府的知府。”

    曾毅叹了口气,门窗已经关了起来,而且还有闻叔在外面盯着,根本不用担心有人偷听,更何况既然要对方帮忙,自然不会有什么隐瞒。

    深吸了口气,原本刘博厚就猜测肯定不会是一般的案子,可没想到竟然牵扯到了湖州的知府。

    知府的官职可是正四品的官职,而他这个百户不过是六品官职,上面还隔着副千户、千户、等官职。

    不过锦衣卫的权力不能以官职划分。

    锦衣卫是典型的官职不大,但是权力惊人的衙门。

    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一个百户去查知府,也算是一个大案了。

    不过,过了最初的震惊,刘博厚心里已经有些喜意了,这案子若是一旦查出来,到时候他的功劳肯定不少,到时候指不定还能凭借此功劳往上走一走,哪怕是上面没动静,可有这么个功劳在,只要肯狠下心花费些好处,官职肯定是能提一提的。

    (本章完)

第88章 锦衣卫() 
既然已经确定了刘博厚的身份,曾毅自然没有什么隐瞒,把这个案子的始末都给说了一遍。

    至于刘博厚身份的真假,曾毅倒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能拿出锦衣卫的令牌和公文,这是旁人根本就不敢仿造的。

    就算是今个骗了自己,日后一旦事发,所以牵扯进去的人肯定都是要人头落地的,锦衣卫就算如此的强势。

    而且,曾毅也不认为这个时候会有人拿这种事情来骗他。

    “这案子……。”

    刘博厚沉吟了一番,曾毅所说的这个案子,其实可大可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今朝廷的状况,几乎没有哪个官员不贪赃受贿的。

    或许有,但是极少。

    没有不偷腥的猫。

    只不过湖州知府这边的情况有些严重罢了,可架不住湖州知府背靠严家啊,有严家这么个大靠山在,湖州知府的情况就又算不得什么了。

    对于湖州知府葛飞昂的情况,刘博厚是知之甚详的,毕竟身为锦衣卫,这些消息在锦衣卫内可以说是最为明面上的消息了。

    只不过,虽然葛飞昂这个知府背靠严家,可对于刘博厚而言,却根本就不担心什么。

    严家势力虽大,可却还奈何不了锦衣卫。

    别说是他一个锦衣卫的百户了,就是锦衣卫内一个小旗、校尉,严家都不能如何的。

    锦衣卫可以说是自成体系,为天子亲军,根本不受内阁和朝廷六部管辖,直接听命于皇帝。

    更何况,当今圣上可是极为忌讳下面的臣子尤其是位高权重的臣子和锦衣卫有所牵连的。

    严家虽然权重势大,可却也根本就不能或者说不敢碰锦衣卫的。

    只不过,既然牵扯到了严家,锦衣卫虽然不畏惧,可他这个百户办案的时候,也不能那么随意了,所谓的随意,就是想要什么罪名,就是什么罪名。

    所以这个案子怕是真的要好好查一查了。

    “这案子倒也好查。”

    沉吟了一会,刘博厚抬头看着曾毅,脸上带着满不在乎的笑意:“既然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咱锦衣卫也不是吃干饭的,打探消息什么的,交给咱们锦衣卫就成。”

    “至于贤弟所说的赵家。”

    刘博厚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不过一个商贾人家罢了,几条恶犬算不得什么,你衙门的捕快不擅此道,不过对于锦衣卫而言,这算不得什么大事。”

    “赵家的消息就这一两天等为兄回去安排一下,就能让人去探查到了。”

    “不过这知府的证据,咱们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据拿在手里才行。”

    刘博厚这一番话已经表明了意思,什么打探消息之类的,包括曾毅发现了什么,需要人手去确认的,这些直接交给锦衣卫就成,根本算不得什么事情。

    可是,大的方向,怎么推测案子等等,还是要交给曾毅来解决,想要拿下一个知府,可不能只凭推测,必须要先拿到证据,然后才抓人。

    这个话说出来,刘博厚也有些脸红的,毕竟锦衣卫的一贯作风都是先抓人,至于证据什么的,从来都不需要,至多是事后补上。

    像是这种先找到足够证据然后在抓人的事情,锦衣卫几乎没怎么做过,若不然锦衣卫也不会被满朝文武所排斥的那么厉害了。

    但毕竟他只是一个百户,而且湖州知府是严家的人,而且和严家还有那么几丝的亲近关系,若是没有确切的证据,锦衣卫不怕严家是不假,可若是严家闹到皇帝那里,他这个百户可担不起。

    别看刘博厚只不过是一个锦衣卫百户,可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琢磨的就是这种朝堂上的勾心斗角。

    而且刘博厚也清楚,锦衣卫抓人和打探消息这个没问题,可真要提起查案可就不成了,最起码他这个百户这边是没有能拿出来查案的人才。

    所以,这查案的事情还是要交给曾毅,其余的琐事他们锦衣卫来负责,也算是二一添作五了。

    不过,若是真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和他们锦衣卫无关了,他们只是协助查案,这些算盘刘博厚可是盘算的很清楚的。

    “要拿下一个正四品的知府,肯定是要找到确切的证据才行。”

    曾毅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刘兄尽管放心,若是没有信心找到证据,这事小弟也不敢捅出去不是?”

    “只不过,这事不能急,要慢慢来,若不然打草惊蛇可就不好了。”

    曾毅话里充满了自信,毕竟对于这种事情,在后世那种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能了解的太多了,而且这个时代贪墨的法子其实也就那么几种,只要有足够的权力和人力,其实很好查的。

    而如今,有了锦衣卫在这,他的许多推测都能让锦衣卫去帮忙确定,这就足够了。

    “为兄这也是为了贤弟好,毕竟直接抓人咱锦衣卫不怕什么,可是对贤弟的官声可是不好。”

    刘博厚也是精明之人,见曾毅这么有自信,也不说那些泄气的话,反正出事了也轮不到他来单,一些好听的话往外说也不费什么事,还能摆出一副为曾毅好的态度,多说几句好听的话也没什么。

    又和曾毅敲定了些大致的方向,刘博厚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着冲曾毅拱手,道:“事情既然已经定了下来,愚兄也就不多待了。”

    “这事愚兄回去就吩咐下面的人去查,一有消息就派人来通知贤弟。”

    “平日里,贤弟若是有事,可吩咐人去城里的……。”

    刘博厚把锦衣卫在乌程县内的落脚点告诉了曾毅,锦衣卫是有衙门的,只不过那都是明面上的。

    私下里锦衣卫的落脚点比明面更多,毕竟锦衣卫做的是打探消息的事情,若是落脚点全都是明面上的一些衙门,那也太容易被人监视了,到时候还打探什么消息?

    锦衣卫明面上的衙门是所谓的明桩,暗里的联络地点称为暗桩,两者之间私下里根本不认识,平日里也不会有什么联系,只对他们各自的上官联系。

    (本章完)

第89章 盯梢() 
锦衣卫这边既然得了消息,曾宣估计也就差不多快回来了,毕竟锦衣卫传递的消息的速度十分的快,有飞鸽传书等等一系列根据不同紧急程度的传递速度。

    而曾宣赶路肯定是比不了锦衣卫传递消息的速度的。

    不过,如今曾宣回来不回来,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曾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算是曾宣在路上耽搁一段时间也没什么。

    “总算是可以安心几天了。”

    深吸了口气,曾毅脸上露出久不见的笑意,在这之前,虽然他不担心葛飞昂这个知府会直接对他动手,可到底还是要小心防备的。

    毕竟对方是知府,虽然不能直接拿了他,可若是真要为难他,那也足够把他给折腾的颠三倒四了。

    而之前曾毅之所以敢和葛飞昂这个知府较劲,那不过是表现出强硬的一面,让对方心里有所顾忌他背后之人,仅此而已。

    很显然,或许也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之前曾毅过的还算太平,葛飞昂这个知府虽然不待见他,可却也没怎么为难他。

    甚至,曾毅如今还看出了一丝端倪,似乎葛飞昂并不愿意动他。

    至于这里面的原因,曾毅稍微一琢磨,也就明白了。

    但是,如今锦衣卫这边来信之后,日后他就不会只能处于被动的防御状态了。

    “若是锦衣卫那边探查清了消息,这案子也就十之八九了。”

    曾毅嘴里嘀咕着,只不过最重要的证据现在他还没能掌握,那就是账册,或者说是能把葛飞昂这个知府拉下马的证据。

    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单是乌程县的账薄,还不足以把一个知府给牵扯进来。

    “大人,有消息了……。”

    赵忠奇大步从前衙往后衙赶了过来,人还没到,声音先传了过来。

    嘴角露出一丝好笑之色,对于赵忠奇的这番作为,曾毅是不做任何评价的,这其实是赵忠奇的为人处事之道罢了。

    “有什么消息了?”

    曾毅看着急匆匆走过来的赵忠奇,有些好奇,这些日子除了孙三这个人命案外,在没其他的事情了。

    而这个案子,曾毅不认为赵忠奇能找到什么线索,毕竟已经过了这么些日子了,就算是当时真有什么证据留下,可前些日子都没找到,现在就更别提了。

    “就是城内传出来的那些谣言啊。”

    赵忠奇嘿嘿笑着,不过只是笑了一下,随即脸上就露出了愤怒之色:“据说,这谣言是从王主薄的嘴里传出去的。”

    说这话的同时,赵忠奇一双眼睛还左右看着,似乎生怕在有旁人听到似得。

    “可有证据?”

    曾毅眉头挑了一下,城里的谣言他知道肯定是有人故意散播出去的,可根本就没往王主薄身上想过。

    甚至,他根本就没想过能抓到那故意散布谣言之人。

    要知道,这传递谣言的法子太多了,只要不是傻子,根本就不可能被抓到,一旦谣言散开,一传十十传百的,根本找不到根源。

    “证据……。”

    赵忠奇挠了挠头,哭着一张脸道:“这事只有人证,是下面一个远亲给小的说的。”

    的确,这年头,这事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物证,又没录音什么的,而且你就算是抓到人了,对方还能说他也是听来的。

    谣言就是如此,你根本不知道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