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大官人 >

第104章

一品大官人-第104章

小说: 一品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天早上,曾毅仍旧是跪在西苑门前,只不过却比之前跪的位置要挪动了一些距离。

    而在曾毅的面前,用鲜血写成已经发暗的弹劾奏折,就写在西苑门前的石头铺成的地面之上。

    足足有数平方大小的奏折,全是用血写成的。

    这让满朝文武震惊,终于意识到了曾毅的决心和狠心,历朝历代,臣子写下血书,都会让君王重视,更何况曾毅跪谏之下,用血在地上写下如此血书。

    而且,看地面上一道道粗痕,很显然,曾毅是跪趴在地上写成的,如今,曾毅似乎失血过多一般,就跪趴在西苑门前。

    这事情,在没人认为会就这么结束了,除非当今圣上想要日后史书上记他一个昏庸的名号。

    (本章完)

第228章 成功前夕() 
    西苑。

    嘉靖听着宫人的汇报,长叹了口气,脸上多出了几分欣赏之色,就连站在一旁的黄锦,此时对曾毅都有几分佩服了。

    原本就已经认为曾毅足够大胆了,可没想到,和如今这举动比起来,之前曾毅的行为根本算不得什么。

    历朝历代以来,敢于跪谏的官员原本就不多,毕竟这是类似逼宫的行为了,一旦如此,也就证明日后肯定是要被皇帝厌恶的。

    所以,原本跪谏的官员就不多,而像是曾毅这般,敢在宫门前跪谏还用血直接在宫门前的地上写下奏折的,就更是独此一份了。

    跪谏的有,写血书的有,但是向曾毅这样写在宫门前地面上的,可就没有了,这西苑虽然不是紫禁城,可是如今陛下居住在此,那和紫禁城也没什么区别的。

    不过黄锦也明白,这事无论是换成任何人,既然已经开始进行了,就肯定会尽全力的,只不过曾毅或许想的比别人更多,胆子更大,所以用出的法子才会更加的尖锐。

    但是,黄锦更明白,曾毅这种做法看似尖锐,可其成功的几率也很大,而且一旦成功,曾毅所获得的好处将会是巨大的。

    一旦成功,先不说日后皇帝会对曾毅另眼相看,就算是民间还是朝堂之上,曾毅都会享有巨大的声誉。

    不仅如此,日后曾毅虽然年纪,可是他的资历却不敢有人说不,甚至可以说是在朝堂之上已经注定了要平步青云了。

    “在等等吧,让御医去候着。”

    嘉靖叹了口气,曾毅这说起来也算是用心体会了他的圣意,既然如此,肯定是不能让曾毅真的丢了性命的。

    不仅如此,嘉靖让御医在外面候着,这事情如今自然没人知道,可日后肯定是会传出去的,到时候就会让满朝文武明白他这个皇帝的仁爱之心。

    西苑门外,曾毅的身影仍旧孤零零的跪在那里。

    只不过,远处却是多了几道身影,也站在了曾毅身后不远处,同样是穿着整洁的朝服。

    而后这三四个人整了整身上的朝服,稳步朝着曾毅跪下的位置走了过去,然后在曾毅的身后跪倒在地,朗声道:“臣等恭请陛下诛奸佞,整朝纲。”

    很明显,这三四个人跪在这的目的和曾毅是一模一样的。

    曾毅原本已经头晕的脑袋微微后转,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后的熟悉身影,不由得苦笑道:“邹师兄也来了,诸位同僚也来了?”

    邹应龙看向曾毅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之色,叹息道:“我等为都察院御史,如此事情岂能落于人后?”

    至于其他的几位臣子,曾毅并不认识,不过看他们所穿的官袍和邹应龙是一个品级的,而且还是和邹应龙一起来的,应该都是都察院的人。

    之前曾毅行此举的时候,并没有和邹应龙等人沟通,毕竟这事牵扯嘉靖皇帝,若是被锦衣卫得知了,一旦上报嘉靖,嘉靖恼羞成怒之下,这事自然也就不会成功了。

    所以,曾毅只能是等,用他的行为不仅是在看似逼宫,其实也是在逼迫那些朝中的官员站队。

    那些远处盯着西苑门前的人,全都更是吸了一口凉气,这事情真是要往大了闹啊,原本曾毅的举动已经是前无古人了,可如今,又来了几位朝臣跪谏。

    虽说这几人的官职不高,可是,架不住开了这个口子啊,严家在朝中到底如何,百官心里都是心知肚明的,就怕引起连锁反应。

    “唉。”

    张居正得知消息后,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和曾毅是同门师兄弟,也算是好友,而和邹应龙虽然有竞争的关系,可却又惺惺相惜。

    这种情况下,曾毅的举动原本就在刺激着他,而如今邹应龙也跟随在了曾毅的脚步之后,这就更刺激着张居正那早已经被磨平的棱角了。

    只是,张居正也明白,这事,他问不得恩师徐阶,这事只能是他自己拿主意。

    裕王府,这几日高拱和陈以勤两人都在裕王府内相聚,两人一人管着国子监,一人管着翰林院,虽说官职不高,可却是权势不低。

    他们两个平日里自然不好频繁会面,毕竟当今圣上最忌讳的就是臣子私下里有所勾结。

    可是,有了裕王府这个台阶在,他们两个来裕王府,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毕竟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知道下面的臣子会在皇子之间选择站队的,只要不是太过分,都会装作不知道的。

    毕竟也只有如此,才能看出来哪一个皇子日后更能继任皇位,或者也只有如此,日后新皇登基才能够更好的稳定朝局。

    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是在皇帝没有立下太子的时候,而且不能太过了,一旦超越了某个度,那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了。

    “这事,高某怕是要跟着疯一次了。”

    高拱原本今个早晨在得到曾毅在西苑们前的地上,以青石为纸,鲜血为墨,留下鲜血写成的弹劾奏折的时候,就为之震撼。

    只不过,他毕竟身系裕王府,所以不能轻易决定,但是等到现在这个时间,已经有都察院的几位御史也去跪谏了。

    这就让高拱坐不住了,毕竟高拱的性子十分的耿直,嫉恶如仇,以前没有机会奈何严家,所以只能隐忍,可如今的情况来看,只要这事情闹的越来越大,严家就算不被定罪,严嵩也要告老还乡了。

    只要能让严嵩告老还乡,那就是天大的胜利了。

    裕王看着高拱,满脸苦涩,只是,此事他是无法决断的,若不然一旦说出来,怕失了人心,毕竟曾毅说起来也算是裕王府的人了,若是曾毅日后顺风顺水的,肯定也会帮衬裕王府。

    而且,严嵩支持的景王,若是严家倒台,那景王那边的势力立时会打上好几个折扣的。

    “这事,陈某也跟上一次吧。”

    陈以勤苦笑着摇头:“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倒是又闹这么一出,还是跟在旁人后面。”

    “咱们两人回去,让下面的人也都动一动吧。”

    “曾毅这孩子,忠心可嘉,老夫算是被他给打动了。”

    陈以勤这话不假,尤其是第一句,以他的岁数原本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可是到底是忠君爱国之臣,内心都是有良知的。

    如今有人占了出来,已经把事情闹的足以史书留名的地步了,这个时候,他们只需要跟上去,那这事情也就成了定局了。

    毕竟当今圣上不管怎么宠信严家,可也不会因为严家而闹的落下一个昏庸之主的名头,更何况,如今这些年,当今圣上早就对严家敲打多次了。

    曾毅如今的举动,简直是比死谏还要震撼人心。

    而且,曾毅都不怕日后嘉靖找他算账,他们这些个平日里自喻忠君爱国之臣的读书人,又岂能落后?

    虽说他们一旦也跟着跪谏,会真的成全了曾毅的名声,甚至日后旁人或许会说是曾毅领着他们这些大臣如何如何的,但是,这的确是个搬到严家的好时机。

    若是能扳倒严家,这些根本算不得什么的。

    “好。”

    高拱点头,他们两个一个掌管国子监,一个掌管翰林院,只要振臂一呼,响应的官员绝对不少,甚至就是那些个心里不乐意的官员,也必须要跟随着前去跪谏的。

    高拱和陈以勤两人敲定了结果,倒也不敢耽搁,毕竟曾毅已经跪谏了这么多天,还写下了血书,指不定在耽搁下去,人命都没了。

    而直至此,一场浩荡的跪谏才算是被正式引发出来,京城百官对严家的不满,也在这个时候,才算是敢于彻底爆发出来。

    正午时分,国子监方向开始有官员及国子监的学生穿戴整齐,闹哄哄的朝着西苑敢去,这一幕让京城百姓震惊,就连京卫指挥使也被惊动,甚至前去西苑面圣,只不过京卫指挥使面圣的原因则是京城治安问题了。

    高拱领着国子监的诸多学生同样在西苑门前跪下,而高拱则是跪在曾毅后,邹应龙身前的位置。

    同样的,跪下之后,高拱朗声开口:“请陛下肃朝纲,除奸佞。”

    之后,高拱声音刚落,国子监的学生同时朗声开口,国子监诸多学生同时开口,声音传遍整个西苑,让不少的宫人都是为之变色,哪怕是不懂朝政的,也知道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而高拱之所以跪在曾毅身后,其一,曾毅最先前来跪谏,若是曾毅被挡在后面了,那这场跪谏的威势也就会被消弱不少。

    其二,则是曾毅跟前的那血书,是旁人,哪怕是位高权重之人也要退避三舍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里面也有高拱敬佩曾毅,特意想要成全曾毅的意思。

    国子监的集体跪谏,让原本还显得行单影薄的跪谏场面立时庞大了起来,之后陈以勤也是领着翰林院的官员前来跪谏,甚至就连之前攀附上了严家的丁士美也脸色难堪的身在其中。

    除此外,这声势浩大的规矩更是引来了不少别的衙门的官员加入跪谏的队伍,不过半日不到的时间,西苑门前跪满了黑压压的一片官员。

    严府。

    严嵩耳边听着西苑那边传来的除奸佞的声音,满脸苦涩之情,手握笔缓缓落下,一道自辩加告老还乡的奏折也开始写出。

    严嵩虽然权倾朝野,可也是知道朝廷规矩的,碰到这种情况,他必须要写自辩的奏折的,但是,严嵩不清楚当今圣上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所以,自辩之后还有告老还乡,这就是严嵩的高明之处了。

    若是当今圣上想要他离去,那肯定会顺势应下的,若是不想他离去,肯定会挽留,到时候这跪谏虽然声势浩大,可也就该结束了。

    而若他不写告老还乡的事情,那万一当今圣上想要他辞官,却没了台阶,到时候等待严家的,怕就是大祸临头了。

    后花园。

    严家小姐满脸委屈纠结之情,如今京城闹出的事情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正因为此,她才会黯然伤神,她之情根本就没想到过曾毅会和她严家闹成如此局面。

    如今,对于严小姐而言,其实也是满腹的委屈和心酸外加伤情。

    内阁,徐阶这个次辅和吕本这个内阁大学士,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要老实的呆在内阁了。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两个还不方便露面,更不方便去面圣。

    若不然,一旦他们两个无诏前去面圣,结果不管是怎么样,都有人要在背后骂他们的,哪怕他们面圣提的是别的事情,也没人信的。

    所以,除非圣上召见,若不然这个时候他们两个肯定是老实的呆着,哪也不去的。

    “阁老你这弟子经此一事,日后可是要扬名天下了啊。”

    吕本笑着开口,所谓旁观者清,所以他看的清楚,这次严家的处境十分的危险,毕竟皇帝到现在都没表态,虽然曾毅受了杖刑,可只不过是十杖罢了,这已经算是留情了。

    而且,如此声势浩大的跪谏,且又有曾毅这般不要命不怕被皇帝记恨的在西苑们外以石板为纸,以手指为笔,以血为墨写下的弹劾奏折。

    这种前无古人的事情,注定要被后世所记,只要当今圣上还不昏庸,肯定不会在护着严家了,若不然,当今圣上千百年间怕是还要背负上一个昏庸之名的。

    所以,这次严家想要逃过此劫难,十分难了,尤其是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官员已经开始跪谏,更是给不少恼怒严家的官员提了胆量,如今,西苑门前跪谏的官员估摸着已经有整个京城所有衙门官员的三分之一了。

    毕竟国子监的学生和翰林院的翰林们可是人数众多的,这点是别的衙门都比不过的。

    这种情况下,一旦严家倒台,日后徐阶这个内阁次辅就会成为首辅,而且曾毅也会成为名扬天下的大忠臣,这个时候,吕本说话自然不会在冷嘲热讽了,甚至,这个时候以经开始对徐阶表露他日后的态度了。

    (本章完)

第229章 名扬天下 新的起航(大结局)() 
    〃西苑门前跪谏的官员达到京城所有官员三分之一的时候,嘉靖就已经被惊动了,已经有宫人汇报了。

    虽说这跪谏的官员全都是些官职不高的官员,甚至是一些学子,可就算是如此,这么大规模的跪谏也是罕见的,更何况,这次领头跪谏的并非是什么朝廷大员,而是一个从七品的中书舍人,这就注定了那些真正一二三品的大臣不可能跟着来跪谏的。

    所以,如今这个局面已经算是很庞大的了,就算是在这么继续下去,这局面估计也不会在有什么变化了。

    “陛下,严阁老那边送来了自辩的折子。”

    黄锦手里捧着一道奏折,进了大殿。

    “唉。”

    嘉靖叹了口气,满脸无奈之色,摇了摇头,其实他也不想如今这个局面的。

    打开严嵩的奏折,上面的字迹字字句句嘉靖都十分的熟悉,严嵩倒是聪明,没在奏折上写什么对嘉靖尽忠之类的,只是说他为首辅的这么多年来如何如何,但或许位居高位,而有些事情不能很好的处置。

    所以,久而久之,就会让下面的官员有所积怨等等。

    在者,他已经年迈,或许精力不足等等,有时候朝政或许不能很好的处置,对子嗣疏于管教等等,而最后,就是他请求告老还乡的内容了。

    “这老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