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462章

大宋第一奸臣-第462章

小说: 大宋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护卫的介绍,朱少爷终于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软了下去,任由护卫像提个包袱一样,提着把人提走了。

    日本人和汉奸都走了,张宪和金兀术也没有了喝酒赏美人的性质,俩人懒洋洋站起来打道回府。

    (本章完)

第1091章 遣宋使() 
    风光气派的祭天大典在临安城外百花山举行。大典当天,张宪、金兀术、宋朝皇帝赵昚,三个人共同签署了两国互为友好兄弟邻邦、福祸与共的结盟文书。

    在这份文书中规定,宋朝北路军长期驻扎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区域。大金国从此成为大宋朝的兄弟邻邦。宋朝孝宗皇帝赵昚加封金兀术为大金国王,加封张宪为大将军王。

    这名号其实是张宪自己要的,宋孝宗也不知道封张宪个什么官好,张宪就自己选了个大将军王。这封号,又威风又体面,张宪满意,孝宗也满意。没有具体的封地,就等于是个虚职。其实,当王的,又有几个是实职的?

    接下来自然是大肆庆祝。有人高兴有人愁。就在孝宗皇帝加封张宪大将军王的第二天,礼部郎中朱振武因为用人不当、收受贿赂、教子不严等罪名被发配岭南。其子随其一起发配。

    大宋朝廷一个礼部郎中被免职发配,就好像在大海里扔了一块小石头子一样,噗通一响就再也没了动静。过后也没人会想到那颗小石子曾经响过一声。

    金兀术拿到圣旨的当天就打算离开的,但是没走成。他被张俊给留住了。想当初张俊也是抗金名将,也是中兴四将之一,和金兀术也没少打过交道。现在两国和平了,两位曾经的老对手还不得坐到一起,好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吧?

    和张俊喝过了酒,金兀术刚要走,刘锜的请柬又送到门上了。刘锜也是抗金名将,想当初也和金兀术在战场上玩儿过命。金兀术又没走成。

    接下来刘光世、李显忠、吴玠、吴璘轮流请客,似乎没意愿抗金名将都愿意和金兀术在酒桌上一拼高下。有时候一天一喝、有时候一天两喝,到最后金兀术也急了,不就是喝酒吗,谁怕谁呀?来吧!

    金兀术一上劲儿,老将们撑不住了。头一天就喝倒了清河郡王张俊,张俊在床上躺了两天才能下地;第二天把刘锜给放倒了,一顿酒喝完刘锜将军视力大减,据说酒醒了之后看人都困难了;第三天、第四天,一天一天下去,大宋朝的名将们一个个的被金兀术用酒杯放倒。

    到最后孝宗把张宪找过去了,“王兄,你可赶紧去劝劝金王兄吧,他可不敢再喝了。再这么喝下去,我大宋朝必将名誉扫地!”

    张宪本不想管这种烂事。不就是拼酒嘛,不能和你们逞什么能?哦,刚开始看人家金兀术是外地人,你们合起伙儿来想让人家在酒桌上出丑。

    等到最后发现酒量不如人家了,就去找人帮忙求情。哪有这种事?我看真正丢人的,就是你们这帮连自己酒量深浅都搞不清楚的人!

    张宪不想管,但是皇帝亲自出面说好话了,他总不能不给个面子吧?好吧,我去劝。不过我只能答应尽力,却不敢保证一定能行。

    金兀术在张宪的劝说之下,终于答应放大宋名将们一马,这才没让这些功勋老将们死到酒桌上。接下来自然是歌舞升平,安享太平了。金兀术再次和张宪商量着要北归。

    张宪也想回北方了,他的大小老婆现如今都在大名府,他却来了临安。虽然身边有个金陵形影不离,但也不能把那一大家子一直冷落到大名府吧?张宪和金兀术商量好了,等到下一次大朝会的时候,他们俩就向皇帝申请回北方。

    三天之后是大朝会。这一天一大早,张宪和金兀术收拾利索去上朝。现在的张宪可不得了,文武百官隐隐地以他为尊。唯一和他不对路的和国公张浚也在半个月前告老还乡了,可以说张宪现在是春风得意,正处在人生的最高峰。

    张宪和金兀术随百官一起山呼万岁行礼完毕之后,有吏部的官员出面禀报,说是日本国拍了遣宋使请求觐见。

    赵昚脱口而出:“把人带进来!”张宪一个没注意,皇帝赵昚答应接见日本人了!

    进来的是三个日本人。和张宪见过的那俩长得都差不多,身高不超过一米六,两个又矮又壮。当中间那个看上去比较文弱点儿的是这次日本国派过来的正使,叫做源义朝。

    源义朝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孝宗皇帝三拜九叩依足了礼数。孝宗赵昚问他:“日本使者,你来我朝有何贵干呀?”

    源义朝行李答道:“外臣奉了我国后白河天皇之名,前来大宋国拜访,同时想要邀请大宋国使臣出访日本,以加强两国世代友好。”

    日本使者源义朝献上礼物,是一套漆器。其实中国制作漆器的水平已经相当高超了。但是日本的漆器别具特色,和我们国内的产品又有所不同,看着明晃晃的那么精美好看。

    孝宗皇帝挺高兴,当场赏赐给日本遣宋使青花瓷的水平一对、白瓷坛子一对。人家给漆器,咱送给他瓷器,这样既展现出了天朝大国的工艺水平,又体现出了大宋天子的豪爽大气。只是这一点就展现出了宋孝宗在外交方面的高超才能。

    遣宋使源义朝千恩万谢之后,问孝宗:陛下您打算派哪位大臣出使我国?什么时候去?要是定下来了,我就先回国内通知我们国王提前准备迎接事宜了。

    孝宗问张宪,谁让张宪离他最近呢,张宪如今在朝堂上的位置比宰相还要靠前。他站在第一位,金兀术站在第二位。

    “张王兄,你看咱们应该派哪位大臣前往?”

    “陛下,出使日本乃是国家大事,应该让礼部好好研究研究。遣宋使,你先回客栈住下,等我国定下了人选和出访时间之后,再派人通知你。”从张宪内心来说,根本就不用派什么使者,直接派军队过去,把日本给占领了就完了!

    源义朝退下之后,群臣百官开始议论派谁去出访的问题。派去的这个人应当有名气,还应该有武艺会打仗,万一在日本遇到了意外也有自保的能力。

    上头的孝宗皇帝听了连连点头,眼睛不时地瞟一眼张宪。

    (本章完)

第1092章 国宝再次丢失() 
    “王兄,你可愿意代朕出访日本?”终于,英明的大宋皇帝陛下开金口问张宪愿不愿意代替他出访日本国。

    张宪赶紧摇头:“启禀陛下,微臣已经答应了大金国王,要陪他回北方的。这可是事关两国正常邦交的大事,臣怎好食言?陛下,我大宋朝文武百官之中能人辈出,适合出访日本国之人多如过江之鲫,陛下大可另选贤能,微臣真的脱不开身。”

    说是陪金兀术北归,其实张宪是想回大名府去看他的老婆孩子、那一大群的娇妻美妾。他不太想乘船出海去日本。要是打日本他责无旁贷,至于出使,他不是很感兴趣。

    张宪不愿意去,并且还把金兀术推出来当挡箭牌,孝宗皇帝没办法了。从文武百官里头挑人吧?百官谁也不愿意去。在富庶祥和的临安城待着多好,谁愿意没事儿到穷山恶水、路途遥远的日本去?

    没人主动请缨,孝宗又不愿意勉强,因此,派使者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等什么时候有合适的人选了,什么时候再去。

    大宋皇帝意向不明朗,源义朝就在临安住了下来。他来大宋,就是为了接大宋的使臣到日本。大宋挑不出人选,他就只有等着。他一个人回去没办法向后鸟羽天皇交代。

    张宪正在准备行装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他她不得不改变了行程。也就是在张宪定好的出发日子前两天,张宪去恩平王赵璩家喝酒告别,晚上喝的迷迷瞪瞪回大名郡王府睡了。等第二天一醒过来,张宪就觉得不对劲儿,好像自己的卧室里进来外人了!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刚开始张宪也没在意,他以为这是自己喝多了酒之后各种感官紊乱形成的错觉。起床在卧室里转两圈,和昨天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张宪就没在意。

    等到吃过了午饭,张宪打算把传国玉玺拿出来玩赏一番,然后舒舒服服睡个午觉。哪知道他打开装国宝的箱子以后,却突然发现传国玉玺没了!

    张宪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他清楚地记得几天前他拿出传国玉玺看了看之后,又放回了这个箱子,并且还上了锁。现在锁还在,完好无损,里面的国宝却不见了!

    像传国玉玺这种级别的国宝,那是足以引发一场战争的!张宪为了得到这颗宝贝费了多少心?伤了多少神?现在宝贝竟然不见了!国宝没有脚,自己走不了。不用说肯定是有人给偷走了!

    主要传国玉玺在自己手里这件事张宪并没有对外宣布,现在他要是告诉外界说传国玉玺从自己手里丢了,他怎么向世人解释?怎么向孝宗皇帝解释?得到传国玉玺的功劳没得到,丢失国宝的罪名,可是实实在在的扣到他脑袋上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丢了东西还不敢对人说、更不敢报案!

    当然,对此张宪也不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他有人可用。张宪把时小川和梁旺全叫过来,把传国玉玺丢失的事情告诉了这俩人,他要求这俩不管想什么办法、不惜一切努力也一定要找到传国玉玺!国宝决不能从他手上丢失!

    梁旺、时小川自然知道传国玉玺的重要性,俩人听说了之后无不惊骇!国宝传国玉玺丢了?是谁干的?这贼得多大胆子?

    梁旺心细,他先问张宪传国玉玺本来在哪儿放着的?最后一次看见国宝是在哪一天什么时候?等问明白了,梁旺首先把曾经放传国玉玺的盒子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搜查了整个房间。折腾了一上午一无所获,中午梁旺就开始盘问郡王府的每一个人!

    到了晚上点灯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有人举报,说是府里的副总管昨天下午曾经接待过一门亲戚。没看见那人走,也没见他出来走动过。就好像那人一进府门直接住进了副总管的房间,就再也没出来过!

    副总管,职务挺高,说白了就是一个王府的管家,并且还是副的。人又是自己府里的,张宪收拾他没有丝毫心里负担的。

    张宪把副总官叫过来,当面问他:这两天,你有没有拿不该你拿的东西?有的话如实交代,把东西交出来我驱逐你出府,不和外人提起这件事。你看怎么样?

    那副总管张着嘴狂嚎,拼了命的挣扎,大声喊叫说是张宪冤枉了他。他从来也没有中饱私囊,更加没有勾结外人盗窃王府的宝贝!

    张宪问他两句,他比张宪的声音还大,连蹦带跳不依不饶。最后张宪恼了,用手指点:“好小子,你行,你嘴真硬!梁旺,他不说实话,你带他下去歇歇,让他回想一下。”

    梁旺答应一声,一挥手,立马过来两个人高马大、满脸横肉的家伙。这俩人过去抓着那副总管,也不管他用多大的劲儿挣扎就是不放松。这边梁旺过去乒乓俩嘴巴,再咣咣踹两脚,然后吩咐架着人,顶着无数的咒骂去往刑讯室。

    这么做虽然有刑讯逼供的嫌疑,但是作为过这年代最主要的审案工具,张宪也是没办法,不得不对这俩人先用上。谁让他们不说实话呢?

    皮鞭子抽得啪啪响、烙铁烧得通红。几样刑具试下来,就是铁打的汉子也得说实话。

    倒霉的副总管一辈子哪受过这种罪?别说几样刑具了,就用蘸了水的鞭子抽了两下,身娇肉贵的副总管就差点儿没晕过去。

    “招,我招,我招呀!别打了!我求求你们别打了!”这位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求饶。有文书在旁边记录着,副总管说一句、那边记一句。

    等到供词记录完了,这位也快瘫痪了。梁旺接过小纸片一看,脸上怒气重生!纸片上记得简单,只是说哪条路和哪条路的交叉口往哪个方向去。上面一个字也没提到国宝传国玉玺到底是谁偷走的,落到谁手里了?

    如果这副总管说的是真的还好,如果他说的是假的,梁旺领着人随便闯进民宅搜查,那不是犯了法了吗?

    “你给我讲,宝贝到底在哪里?”

    (本章完)

第1093章 追寻国宝() 
    在梁旺的严刑逼供之下,副总管终于交代:传国玉玺确实是他偷拿了。这副总管也没别的爱好,没事儿就好赌两把。他的运气一直不错,赌博的时候基本上总是胜多负少,副总管也常以自己的赌技高明而沾沾自喜。

    说这话就是半个月前,有一会有熟人介绍了个赌场带他去玩儿。头两回他赢了一笔,后来那熟人不陪着了,他自己也去玩儿。结果玩儿了几回还是次次赢,虽然每次赢得都是小钱,副总管却喜欢上了那家赌场。

    三天以前他又去了,结果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手气特别背,把身上带的钱全输完了不说,还欠了一大笔钱。副总管要走,赢得那主不让,说前几次都输给你了,这次刚赢一点儿你就要走?那不行!旁边又人人起哄,副总管的劲头就上来了。

    他找赌场老板又借了一笔钱接茬赌。结果越赌越输、越输越赌。到了最后,副总管就欠下了赌场一笔巨款,一笔他就算再干五十年也还不清的巨款!

    副总管害怕了。这时候有一个赌友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不是郡王府的副总管吗?输这点儿钱算什么?谁不知道大名郡王是本朝数一数二的人物?郡王府里的宝贝多如牛毛,你随便拿点儿什么出来,那就是价值连城的无价宝!还上这些钱还算个事儿吗?

    副总管也是输急了眼。他一听,是这么回事!回去他就开始留意了。昨天晚上张宪醉酒回来,是副总管把他扶进的房。睡觉之前,张宪打开了放国宝的箱子,拿出国宝金镶玉玺看了几眼,傻笑了几声。

    副总管听见笑声偷偷从门缝里偷看。等张宪把国宝重新放回箱子去睡了以后,副总管奓着胆子偷偷拿出箱子,取出了国宝金镶玉玺。一看,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宝贝,但看这么大一块极品玉石就知道肯定值不少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