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40章

大宋第一奸臣-第40章

小说: 大宋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到山下买也是买,到山民家里买也是买。咱把山民家里的买完了,山民拿着钱可以下山到镇子里再买回来嘛。”

    “咱把山民家里的买了,再让山民下山买回来?你能给山民多少钱?能给两倍的官盐价钱吗?恐怕你连原来的价钱都不会给吧?”

    “私盐本来就比官盐便宜的多,我凭什么给他们两倍的官盐价钱?再说,牛头山有多少人吃官盐?我按私盐的价钱给他们,他们可以再找私盐贩子买嘛。”

    “私盐?私盐贩子?嘿嘿。”张宪一阵冷笑,笑得乔握坚不敢和他对视,笑得马文快把头低到了胸口。

    “老乔,你这话说的可不对呀。山民们是什么情况你应该比我了解呀。不错,牛头山上的山民家里吃的绝大多数都是私盐。但他们多长时间买一回盐?私盐贩子有多长时间上一次山?这些你都不知道吗?”

    “私盐贩子每年来卖一回盐,也就是说,山民们一年只有一次买盐的机会。错过这次,他们就只有下山到镇子里买官盐!你也说了,官盐贵、私盐便宜。因此,山民普遍是一次买回够吃一年的盐,储藏起来,一直吃到下一年私盐贩子来。”

    “就算山民家里吃的都是私盐,你按他们买时的价钱付了钱,把他们家里存的盐都买过来,那你让他们吃什么?让山民拿着你给的够买私盐的钱去山下买官盐吗?还是说让山民暂时先不吃盐,等着官军撤了,私盐贩子来了,再买私盐?”

    张宪一番话,说的乔握坚哑口无言,马文满脸的通红。张宪一看,儿将差不多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也就不再深究了。毕竟在这个地方、现在他们的身份就是土匪。讲那些真诚待人、诚信做人的道理也没什么意思。

    张宪教育了乔握坚和马文一番之后,带着这俩人就下山去买白糖和食盐了,对在聚义厅教育二人的事情他根本就往心里去。乔握坚和马文也没在意张宪的态度。人家是大寨主,并且说的话也有道理,这俩当然不会存什么怨怼的念头。

    三个当事人都没在意,但有人却在意了。当时在聚义厅值班打杂的喽啰兵听见了,几个听见这件事的人出去和相熟的人一说,很快就传到了牛头山所有喽啰兵和大小头目的耳朵里。时间不长,连山民们也得到消息了。

    当然,一件事情传得多了就难免走形。不过,这件事不管怎么走形,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大寨主张宪为了维护山民的利益,训斥了山寨头领!

    (本章完)

第94章 走小路下山() 
且不说张宪此举在山民当中引起多大的反响,只说这件事在牛头山官兵们当中传开了之后,不管是地位最低的喽啰兵还是资深头领无不对大寨主张宪挑大拇指称赞!张宪训斥的是山寨头领,但他维护的却是人间正义!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善恶是非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某些事情上可能人和人的标准会不一样,但在对待弱势群体、贫民百姓方面,却几乎所有人的是非观念都是一样的。能够维护百姓利益的,就必然是好的;损害百姓利益的,则必然是坏的。

    张宪在这件事中,维护的是广大山民百姓的利益。喽啰兵和头领们原本也是出身老百姓,他们当然赞成张宪的做法。喽啰兵觉得在张宪的领导下舒心!头领们认为跟着这样的领导痛快!

    山民百姓听说这件事之后,对牛头山义军的拥护程度立刻翻了几番!更有人听说山上有头领因为误食毒蘑菇中毒之后,就主动到山寨来教义军官兵辨识蘑菇,教他们辨认哪种蘑菇是能吃的,哪种蘑菇是有毒的。你们不相信,咱现摘一个我当场吃给你们看!

    这么一来,义军受到的好处可大了。从山民那里他们学会辨认几十种能吃的和有毒的蘑菇,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误食有毒蘑菇中毒了!从今往后,义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采摘食用山蘑菇了!

    山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张宪并不知道,他已经带着乔握坚和马文悄悄下了牛头山。

    宋朝虽然派了几万大军来围山,但对于张宪来说下山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张宪这次下山,除了带着乔握坚和马文之外,随行的还有五个亲兵。

    这五个人全都是牛头山山民出身,一个人或许还有没去过的地方,五个人凑到一起,对聚义厅周边几座山峰他们基本上就实现了全覆盖。哪里有悬崖、哪里有山涧,甚至连哪个山洞通道哪儿他们都知道。张宪专门带这五个人,为得就是躲过宋军的围山部队,走隐蔽的小路下山。

    这五位也真是不负所托,他们带着三位头领是走山路、钻山洞,爬悬崖、翻峭壁,一路之上走的全都是那些人迹罕至的偏僻小路,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路的地方。

    从山梁上下来,钻进了一个被杂草盖住大半个洞口的山洞。这已经是张宪今天钻的第三个山洞了。领头的亲兵一进山洞就不知道从哪儿找了个火把点上,突然出现的光明瞬间驱走了黑暗,让人眼前一亮。对此,张宪已经见怪不怪了。

    钻第一个山洞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是张宪感到纳闷还问了,点火把的亲兵告诉他,说这是在山上采药、打猎的山民留下的。

    是每一个山洞里头都有这种照明设备吗?第一个留下火把的是谁?肯定不是每一个山洞都有火把,只有经常过人的里面才会留下这些照明设备。至于第一个留下火把的是谁,这就没人知道了,也许是第一个从山洞里走过的人吧?

    第三个山洞有点儿长,几个人走了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才出洞看见阳光。明媚的阳光刺得有点儿睁不开眼,张宪眯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清晰的空气中掺杂了稍许某种动物的体味。张宪警惕的往四周一看,就只见一头肥硕的野猪呲着短短的獠牙呆呆的看着他。一人一猪都愣住了。

    “好肥的山猪。”马文舔了舔嘴唇,显然这头野猪使他想起了前几天吃过的野猪肉。

    “走吧,现在可不能生火烤肉吃。抬着这么大一头山猪可是个体力活。咱还有正经事要办,没空理它!”张宪看了看这头野猪,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

    野猪傻傻的看着这群人走远,直到人走没影了,它这才哼着小曲、伸着长嘴,继续去寻找可以填饱肚皮的食物。

    张俊的大军围住了牛头山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只留下西边没有兵将把守。张宪知道,围三厥一主要就在那个厥一。放开的那一面才是最危险的地方!所以,他下山走的是北方。北方虽有重兵把守,只要能抄小路避开那就是安全之地。

    眼下看来,他们应该是已经成功的绕过了宋军的防线,前面已经能看见村庄了嘛。

    亲兵以前经常下山售卖山货,他们对牛头山周边的村镇相当熟悉,村子叫桃溪,是这附近几十里最大的一个村庄了。全村有上百户人家,好几百口人。附近村庄每逢初一十五有集,都设在桃溪。今天是初八,正好在初一十五的正当中。

    张宪可等不到十五,山上还有二十个垂危病人等着他买药救命呢!早一天,徐庆、蛮牛他们就能活命;晚一天,这些人或许就会出什么危险。不能留,赶紧走!北边离这里最近是东北的武义县,就到武义县去买糖和盐!

    说走就走,从桃溪村买了点儿干粮,几个人继续往东北赶路。没有了宋军的威胁,张宪心急赶路,一行人路上的话就少了。埋着头只管走路,啥时候累了、走不动了,就停下来喝点儿水吃点儿干粮歇一会儿再继续走!

    往东北走出去大概有五六十里,路过一个村庄,再往前就是武义县城了。张宪的心已经提前飞进了武义县,就仿佛他现在就站在货站门口,看着成包的官盐和白糖等着装车返回呢。

    “大官人,张大官人!”

    忽然附近有人叫,声音似乎在哪儿听到过。张宪顺声音一看,嘿,官道路旁停了一辆马车,车夫站在旁边正冲着他挥手呢。这是,这是张俊的女儿,张绣娘的马车夫?

    张宪和绣娘见过两次面,两次都是把人抢上了牛头山,两次还都是这个马车夫赶的车。尤其是最后一次,绣娘在山上住了差不多有半个月,马车夫也跟着在山上待了十几天,所以,他认识张宪。两个人以前没说过话,张宪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

    “你是绣娘家的车夫?你怎么在这儿?”

    (本章完)

第95章 缺货() 
“张大官人。”马车夫深施一礼。

    张宪听了脚底下一个趔趄,差点儿没让绊倒。张大官人,西门大官人?呸!称呼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男人为大官人那是尊称,他张大官人和西门大官人可是半点儿也扯不上联系的!张宪在心里暗自宽慰着自己。

    “你姓啥?”

    “我姓李。”

    “我说老李呀,今后你就叫我的名字张宪就行了。”

    “那我可不敢。”

    “你不敢?好吧,那你就叫我小张、张将军,大人、老爷,那都行呀。不过我告诉你,今后你可别再叫我什么大官人了,我听着别扭!记住没有?”

    “记住了,大人。”老李很是配合。一边称呼着大人,一边再次拱手躬身行礼。这回张宪挺满意。然而,他脸上的笑意才出现不到两秒钟,车夫老李下一句话就让张宪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大人,救命呀!”

    张宪的脸腾就红了。要不因为这是人来人往的官道,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刚一见面就叫救命,有你这么给人添晦气的吗?张宪狠狠地瞪着老李,从鼻子眼里哼了一声,“哼!是谁快死了?你要救哪个的命?”

    这语气再配上这表情,绝对是阴阳怪气。要是个心思灵便的,一眼就能看出张宪的不耐烦来,但人家老李就是没看出来,或者说他明明看出来了却硬是装作看不明白。

    “是我们小姐!大人,我们小姐遇到麻烦了,小姐让我来找您救命呢!”

    “你家小姐?是绣娘?”张宪脑子里出现了那个丰满俊俏的小少妇,清河郡王张俊的侄孙女、富阳县丞于明焕的老婆。上一回,他留绣娘在山上住了十几天,虽然俩人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张宪却真的喜欢上了那个温柔漂亮,又带点儿娇气的小女人。

    听说是绣娘有事,张俊心里突然有点儿紧张了。“绣娘怎么了?”

    “三天以前,我家小姐和于县丞又发生了争吵。”马车夫管小姐的丈夫直接叫于县丞而不是姑爷,可见这车夫老李对于县丞也是相当的不满。“这次情况比较严重。我本来想像前几回一样带小姐回临安躲避一段时间的,哪知道于明焕却不允许小姐出家门一步!”

    “小姐整日里受尽了折磨,我看着都心疼。我本来想去临安找王爷帮忙的,结果却听说王爷已经率领大军来征讨牛头山了。我一想,您也在牛头山,来这儿不管是找到您还是找到王爷,都能救小姐。”

    “我走到这儿刚停下车子想让牲口歇歇,哪知道一眼就看见您了。大人,您一定要救救我们小姐呀!”

    想让牲口歇歇就看见我了?有你这么说话的吗?张宪把脸扭到旁边,又斜眼瞟了一眼车夫老李,见这位还是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不由得暗叹口气。就冲你说这话,活该当一辈子的马车夫!

    “那你想让我怎么救?”想到绣娘可爱的样子,张宪就不忍心拒绝。要是难度不高,比如说派俩人过去胖揍那个狗屁县丞一顿,张宪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这个,这个,”老李一脸的为难,张宪暗地里一声冷哼,你一个臭拉车的还跟我拿架子吗?“小姐的意思是想让大人您最好能亲自去一趟富阳县。要是您能和于县丞面谈一回,那是再好不过了。”

    “让我去和于县丞面谈?”张宪就纳闷了。我凭什么去和人家于县丞面谈?我用什么身份去和人家面谈?见了面我说什么?我说今后你别打老婆了?我又不是他们家亲戚,凭什么管他们的家务事?要么我说,我看上你老婆了,你赶紧把老婆让给我?这不是笑话嘛!

    张宪不想和于县丞见面,他调戏过人家老婆有点儿缺礼。可他还不愿意拒绝绣娘。人家好不容易求他一回,他还拒绝了,今后俩人还怎么来往?眼下还有正事没办呢,像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暂时往后靠!

    “我得去武义县办要紧的事。等我的事情办完了,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我就跟你去富阳瞧瞧。”

    “那我跟你一起去。”车夫老李还缠上张宪了。人家说了要办要紧的事,他还非得跟着一起去。对这种人,张宪也没办法。一起去就一起去吧。你就算一直跟着,去不去富阳还是我说了算!

    再往前不多远就是武义县。还没进县城呢,就看见县城门口有宋军在活动。这也是牛头山战役的连带效应。宋军五万,再加上几万临时借调的乡兵,十来万军队聚集在同一地区,影响力能小得了吗?武义县离牛头山前线并不远,这里出现宋军再正常不过了。

    张宪、乔握坚、马文、老李,再加上那五名亲卫,两人一组、两人一组分开了,悄悄混进了武义县城。

    进县城随便一打听张宪带着人就直奔货栈而去。他要买的糖和盐数量比较多,再加上个送货的问题,买这些东西只有到搞批发的货栈。普通的副食商店没那么多货,也不可能给送到牛头山。

    货栈好找,可找到之后张宪和掌柜的一说要买糖和盐,他还没说往牛头山送呢,掌柜的就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对不住,小店本小利薄,不卖白糖和官盐。请挪动贵足,不行您到别的地方问问吧?”

    武义县并不是各大县,县城里也就只有这一家大型货栈。他们要是说没有,那整个县城里估计也没有成包的糖和盐了。这是巧合呢?还是有什么其他因素?

    张宪一脸失望的表情往外走,货栈掌柜犹豫一下走过来对着张宪一拱手,“这位老弟,看你也是性情中人,我就给你交个底吧。也不光是白糖和食盐,包括药铺、布行、粮店,这一类店铺全都缺货。”

    “牛头山在打仗,所有能和战争产生关联的商品全都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