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39章

大宋第一奸臣-第39章

小说: 大宋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师中打着打着一磕徐庆的大枪,拨马跳出圈外,用手中的马槊一指往这边来的二人一马,“牛头山的贼子果然是无耻之尤!一个人不是我的对手,就仗着人多想要群殴?本将军是我朝上将,岂能中了你们这些无耻之徒的诡计?既然你们不守规矩,本将恕不奉陪,告辞了!”说罢是催马便走。

    田师中的马好,他跑得也快,等张宪带着蛮牛赶到的时候,田师中已经跑的就剩个背影了。徐庆坐在马上大口喘粗气,脸上的汗像水洗了一样往下滴。

    “庆叔,你没事吧?”对徐庆,张宪是真的关心。看见他累成这样,张宪也是打心眼里心疼。

    “没事,呼呼,田师中好厉害!我认识的将领当中,恐怕也就岳云能胜过他了!”说起岳云,徐庆脸上的表情不由得黯淡了一下。

    “还有我呢,就算我也不行也还有蛮牛呢。庆叔不必在意,下一次再遇上田师中这狗贼,我替你砍了他的狗头!”

    “你?”徐庆惊讶的看看张宪,缓缓的点了点头,“也是,如果是没负伤以前,你收拾田师中当然没问题。但是现在,张宪,你的武艺到底恢复了多少?”

    “恢复了多少?嘿嘿,这让我怎么告诉你呢?反正是比前一段时间好得多,但比起没负伤以前还差了一大截。”岂止是差了一大截,根本就是一具驱壳两个灵魂,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俩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不过你放心,我不行还有蛮牛呢。据我判断,蛮牛收拾田师中应该没有问题!”

    “蛮牛?呵呵,你不说我倒是忘了,咱们还有蛮牛这员猛将呢。”徐庆赞赏的看着蛮牛,这员力大无穷有憨厚老实的猛将还真是让人看着就喜欢。其实蛮牛长的五大三粗、小眼睛塌鼻梁脾气还坏,平常挺不招人待见的,大概也只有这会儿徐庆能看着他顺眼了。

    蛮牛也知道徐庆在夸他,这小子揉了揉脑袋,咧开大嘴傻笑开了,“呵呵,嘿嘿嘿嘿。”

    “好了,别傻笑了!”张宪照着蛮牛脑袋上拍了一巴掌。蛮牛刚一瞪眼,看见是张宪,立刻拉下脸噘着嘴站到一边不言语了。这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别看蛮牛平常谁的帐都不买,可对张宪却是敬若神明,连多余的话他都不敢乱说。

    田师中跑了,宋军自然跟着败了下去。徐庆率领部队迎着张宪返回牛头山。众将见大寨主张宪平安归来,无不欢欣鼓舞,牛头山义军士气大振!

    宋军一方,清河郡王张俊听了田师中的汇报,知道张宪回了牛头山,搜索队又找到了王俊的尸体,他就知道这一仗宋军是由胜转败了。张俊不由的冲冲大怒,督促麾下各军加紧攻山!

    然而,张宪率领的牛头山义军在每一个上山的路口上都布置了埋伏和工事。铁滑车、滚石、陷阱、箭楼,各种要命的埋伏工事层出不穷,宋军进攻大半天一无所获,自身反而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王爷,明天让我率领部队打主攻!我就不信咱们好几万大军,会攻不下一个小小的牛头山?”当天晚上部队停止进攻之后,张俊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田师中首先请战。

    “王爷,明日末将愿意辅助田将军攻山!”

    “末将也愿同往!”将领们纷纷请战。一时之间帅帐中群情激奋,更是有将领要求连夜率军攻山,打牛头山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也有老成持重之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牛头山防御严密,我军强攻的话恐怕伤亡太大,还是想一个更稳妥的办法为好。”

    “对呀,兵书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强攻战术历来为兵家所忌,我们还是想个更好的办法吧。”

    “有什么好办法?莫非你想把张宪请过营来喝酒吗?”

    “那也没什么不可以。只要张宪愿意来,我就请他喝酒。”

    “你这是怯战!我等军人,讲究的就是血染沙场、马革裹尸。出阵打仗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你怕死,我不怕!明天我去会斗张宪,你老兄就躲在营里睡大觉吧!”

    “你这叫什么话?我当兵打仗的时候你还没断奶呢!年纪不大,竟敢目中无人、口出狂言?可敢和我到外面比试高低?”

    “有何不敢?”

    帅帐中吵作一团,更有人撸胳膊挽袖子,一言不合就要出去比武较高低。张俊听着听着脸就沉了下来,“啪!”的一拍桌子,“都给我住口!”帅帐中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清河郡王的身上。

    “哼!本王让你们来讨论对付牛头山匪寇的办法,你们倒好,吵吵嚷嚷就像一群村夫莽汉,有人竟然还一言不合想要动手?刚才是谁要打架了?要不要我给你们签一份生死文书,生死由命、各安天命,谁打死谁都不找后账?嗯?怎么没人说话了?”

    (本章完)

第92章 没有糖和盐() 
“牛头山虽小,我军却久攻不下。山势险要是其一;匪首张宪曾为岳飞手下大将,深明用兵之道是其二。我军连日强攻,伤亡累累,此乃为将之过也。”

    张俊在军事会议上当众承认了强攻所导致的严重伤亡,是做将领的失误,也就是他这个主帅用错了战术。他这么一说,来开会的将领们谁还敢吭声?王爷都认错了,他们在这当中难道就没有错误吗?

    张俊这个人,在把握人心,调动将领情绪方面绝对是高手。眼看他说两句话镇住了场子,没人再情绪亢奋到胡言乱语了,张俊立刻把话题拉进了正轨。

    “我决定,从明日起我军就结束对牛头山各个上山之路的强攻,让部队先缓一缓再说。不过,诸位请记住,只要张宪一日还在牛头山落草,我们就一日不收兵!我有五万雄兵,还能调动邻近州县的地方部队,可以封锁牛头山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我军不用攻山,只是围困,就能陷张宪于绝境!”

    张俊此话一落,与会的将领们立刻鼓掌叫好。还有人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建议,“王爷,我们何不围三厥一?”

    “对呀!围住三面,给张宪匪帮留一条生路。等到他们缺吃少穿扛不住的时候,必然从开放的那一面出逃。到时候我军就可以集中歼之!”

    “好,就依此计!”张俊一拍帅案,这事就算定下了。

    从这天开始,宋军改变战略,改强攻为长期围困。以张俊带过来的五万宋军为主,牛头山周边州县的乡兵为辅,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围住了牛头山主峰及周边几个山头,也就是牛头山义军所占据的主要地域。只有西边没有宋军围困。

    消息传到牛头山,张宪一听就是一阵冷笑,“嘿嘿,围三厥一?张俊想用围困之计困住我们?郡王殿下好大的手笔!”

    张宪心里有数,想把义军占领的几座山头给围起来,哪怕只是围住三面呢,别说张俊带了五万大军,就是再来五万他也远远不够!张俊肯定是从周边州县调兵了。

    出征的大将能从州县调兵,这恐怕也就是张俊这个清河郡王能办到了吧?当然,大宋朝廷既然能把张俊派过来,并且给了他五万大军,也足以说明赵构对牛头山、对他张俊的重视。

    可重视归重视,这种重视到底能到什么程度呢?时间短了还行,时间长了,几万大军人吃马喂的,得消耗多少钱粮物资?张俊要是一直这么围下去却没进展,赵构能不能耐性一直这么好?

    据此,张宪判断,只要自己能坚持下去,张俊要么撤兵、要么来谈判、他没有别的路可走!因此,张宪下令,从即日起,牛头山上所有生活物资一律实行配给制,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看你张俊能困我到什么时候?

    从这天开始,牛头山的义军就不下山了。山上有山泉,义军吃水不成问题。至于粮食嘛,山上储备的倒是不多,不过守着山有守着山的好处,山上的野味山货多。什么野果蘑菇、飞禽走兽都不少,山民们缺粮的时候是怎么活的,义军也能怎么活!

    每日里张宪就带领将士们漫山遍野的抓野兽、摘野果、采蘑菇。采蘑菇可是个技术活,你得知道哪种蘑菇能吃、哪种蘑菇是有毒的。一旦搞差了,那就是集体服毒自杀!结果,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一不留神有士兵在某一天采到了毒蘑菇!

    还好那天张宪没吃厨师做的蘑菇汤,但是徐庆吃了、蛮牛也吃了,张宪的亲兵卫队也有十几个人喝了有毒的蘑菇汤!这一下子就放倒了将近二十个人!

    牛头山义军里面有军医,还是医术相当高明的军医。但军医医术再高,没有对症的药他也救不了命呀!普通的解毒药倒好找,只有两种东西却是山上缺少的,白糖和食盐!

    解蘑菇毒除了用药催病人上吐下泻排出毒素之外,还要饮用大量的糖盐水,以补因为排毒而流失的大量电解质。电解质这个词宋代的军医肯定不懂,但他知道人喝掺了白糖和盐的水,能促进康复。

    尤其是宋军围山已经一个多月了,山上的食盐五天以前就没了,至于白糖则是在十几天以前全部用光。这几天张宪就琢磨着去哪儿搞点儿白糖和食盐回来,想不到今天就成了刻不容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徐庆脸色蜡黄躺在床上,看起来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蛮牛眼窝深陷嘴唇发白;军医在一旁无奈的摇头。张宪心里就像坠了一块石头一样,沉甸甸的,觉得心口直发闷。

    “陈先生,除了糖和盐,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吗?”张宪试探着问军医,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军医的回答只是证明了他的推断又一次正确了,“没有。我从医二十年,也曾读过先贤所著医书,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不敢说研究透彻,却也不间断的读过二十余年。”

    “大寨主,非是陈某胡说,糖和盐这两样东西您还需早些寻来。一是为了治病、二也是为了救命!我观山上这些时日以来,因为食物当中缺少了糖和盐,有不少人身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轻微的症状。现在还不碍事,时间若是久了,恐怕会出大问题的。”

    陈军医说的话让张宪心里一沉。他当然知道糖和盐对人体的重要性,但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影响到官兵们的健康了。也不知道历史上那些守城名将他们被敌人困到城里几十几百天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克服的?

    不管人家那时候是怎么解决的吧,反正现在张宪是必须想办法去搞到白糖和食盐了。就算士兵们能抗,中了毒的徐庆和蛮牛,以及那几十名亲兵可抗不了!张宪承受不起失去这些人的后果,所以,他必须尽快想办法找到白糖和食盐!

    (本章完)

第93章 为了百姓利益() 
白糖和食盐这两样山上都不产,张宪得下山找个地方去买,买了之后还得带回来!这事难度可不小。

    张宪要下山去买糖和盐,这当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小插曲虽然并没有影响事情的向前发展,却在无意当中替张宪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形象,也让他在广大基层官兵当中拥有了大量的铁杆粉丝。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张宪收拾东西,叫过来了乔握坚和马文,他准备带这俩下山买盐糖。马文还好说,他负责山上的巡逻队,偶尔也会从聚义厅门口经过,他听说过毒蘑菇中毒这件事;乔握坚却是负责铁滑车、落石阵的主将,已经快一个月都没回聚义厅了,他还不知道毒蘑菇事件。

    二将见了张宪之后拱手失礼,“参见大寨主!”

    “免!二位老兄,收拾一下准备跟我下山。我们要去办一件万分紧急的事情。”张宪和这俩先打了个招呼,就要继续准备下山的应用之物。

    乔握坚和马文一听就愣了。牛头山三面都被朝廷的大军重重包围着,张宪要带着他俩下山?听口气还不是大家伙儿都走,下山的应该只有一小部分人,这是怎么回事?

    乔握坚到底是年纪大点儿沉得住气,马文却比张宪大不了几岁,两个人平常在一起也是言谈无忌的,心里有了疑问他当然就要问问了,“大寨主,我们下山干什么呢?山下可是还有大队的宋军在围山呢,咱们怎么过去?”

    马文既然问了,张宪自然要解释一二。他告诉马文和乔握坚,徐庆、蛮牛还有十几名弟兄吃毒蘑菇中了毒,山上缺少两样救命的东西,我要带着你们俩下山去买。

    既然有的卖,肯定就不是稀世的珍品。乔握坚就随口问那两样东西是什么?咱山上要是有的话那就不用再冒险下山去买了。其实乔握坚也是好意,山下那么多宋军包围着,下去能不危险吗?山上要是能自己解决了,那不就不用冒这个风险了嘛。

    话都说到这儿了,张宪自然就不能瞒着二将,他告诉这二位,咱们下山去买的是白糖和食盐。

    结果乔握坚一听,满脸的惊讶,“白糖和食盐?咱山上有呀!我知道咱山寨里没有了,但山民家里有!我这几天就想来找你说这个事了,每天吃不放盐的饭,那滋味儿可太难下咽了。您是大寨主,不方便出面。这件事交给我了,我去找糖和盐!”

    占山为王嘛,那就是土匪!平常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关键时刻牛头山的百姓还不得做点儿贡献?和自己人的性命相比,老百姓的利益算个屁呀!不光是乔握坚,马文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乔握坚把话说出来之后,马文立刻表示:“我愿意和乔大哥一起去!”

    俩人原以为大寨主会夸他们两句的,哪知道张宪一听这话眼珠子瞪起来了,“你们说什么?要去山民家里找白糖和食盐?胡说!我不许你们这样的想法!我们和官军打仗,碍着老百姓什么事?”

    “我没上山之前,老乔你在山上的时候就定的有规矩,不许骚扰本地山民百姓。怎么?你把这大寨主的位置让给我,你就可以肆意妄为了?想都别想!我不允许!”

    “大寨主息怒,您别发火呀。”见张宪要翻脸,乔握坚赶紧嬉皮笑脸的赔不是,“这是是我说的不对。我不应该说去山民家里找糖盐,我应该说是买,咱们花钱买!到山下买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