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37章

大宋第一奸臣-第37章

小说: 大宋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弩箭的速度得加成百分之三十!我一发弩箭,让你想躲都来不及!

    想起弩箭,张宪心里顿时有了底气。把上半身往马身上一趴,探手臂从褡裢里取出手弩,又拿了一支弩箭,把箭往弩上放。也不知道是太紧张还是还是战马颠簸的太厉害,手一滑,箭竟然还掉了!赶紧伸手去抓,抓了个空!

    张宪心里一惊,赶紧伸手又拿第二支箭。这回他可放小心了,稳稳地把箭抓手里、装进卡槽,竖着耳朵听身后的动静。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感觉王俊的战马已经追到了他的战马身后。张宪在马上突然一回身,唰!他把弩箭对向了后方!

    在张宪身后十米不到的地方,王俊已经把大刀举起来了。难怪这小子有一会儿不叫唤了,原来他也是想要突然出手打张宪一个措手不及!

    突然看见张宪回转身,王俊愣住了。再看见张宪手里拿着的弩箭,王俊一下子把眼睛给瞪圆了,开口大叫:“张宪,你敢?”

    “我敢?我当然敢了,去死吧你!”张宪一扣机簧,“咔哒”一声轻响,弩箭激射而出!王俊想躲根本来不及,一支弩箭正中他的前胸!这弩箭进而得多大?“噗”的一下是透体而过,把王俊给射了个对穿!

    一股血喷出来,王俊大叫一声翻身落马。张宪带住战马调个头返回来,他怕王俊不死,用大枪朝尸体的脑袋上、身体上,又用力戳了十几下。一直到确定这家伙死透了,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就觉得这颗心扑腾扑腾剧烈的跳动!刚才真是太惊险了!

    杀死了仇人王俊,张宪骑着马顺原路返回。走着走着对面跑过来一群骑兵,是宋营的兵将。张宪大吃一惊,赶紧调转马头继续跑,身后的宋兵宋将纵马就追。

    “休要走了贼首张宪!”

    “张宪,王统制在哪里?”

    “王俊已经死了,我一枪扎死了他!那王八蛋忘恩负义,欺师灭祖!弟兄们,我杀了他,你们正好不用跟着这种人干了,免得让他拖累了你们的名声。快去收尸吧!晚一会儿,狼就把他吃光了!”张宪一边跑着一边和后面的追兵斗嘴。

    大概追过来的这伙儿人是王俊的亲兵,一听说王俊被张宪杀了,追兵们明显分化了。一半人离开了追击队伍,他们大概是去给王俊收尸了,但另外一半人却是穷追不舍。大有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放弃的样子。

    张宪心里暗暗叫苦,这么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呀?还好,他手里还有弩箭!眼看着宋兵宋将越追越来劲儿,张宪又取了一支弩箭装到弩机上,跑着跑着一回身,“啪!”又是一支弩箭射了出去!追兵当中一名宋军大叫着摔落了马下。

    追兵的速度突然一慢,然后又一次加快了速度。张宪回身再射,又一名宋兵落马。

    就这样,张宪一边跑着一边回身发射弩箭,身后的追兵隔三差五就有人翻身落马。追兵的速度明显降下来了。张宪趁机加速,一举摆脱了追兵的纠缠!

    路边有条小河,到这里马儿就不跑了。张宪的战马这回可受罪了,跑的是通体是汗,鼻孔张得老大直喘粗气。

    (本章完)

第87章 张宪的福气() 
战马去喝水,张宪也喝水,他也渴了。马上带的有水壶,张宪抄起水壶咕咚咕咚灌了一气,再往四周围看看,附近环境陌生得很,他从来没到过这里。这是哪儿?马从战场上跑下来有多远了?这里离王俊死的地方又有多远?这些他统统不知道。

    张宪和王俊一前一后从战场跑开,也不知道山寨的弟兄们急成什么样了。张俊会不会指挥大军趁机攻山?山寨能不能守得住?山寨弟兄伤亡怎么样?张宪心里胡思乱想,想到的没一样好事。

    战马喝饱了水,张宪重新上马,沿着小溪继续往前走,他想找个本地人问问路,好尽快返回山寨。又走了不太远,前面柳树下有人在钓鱼。张宪怕打扰了人家钓鱼,离老远就下了马,把战马往树上一拴,轻手轻脚的走过去。

    先看了看水面,一支鹅毛做的鱼漂在水面上随着水波纹轻轻起伏着。再看人,钓鱼的是个老头,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看着就有点儿像姜太公。可惜,他却没有姜子牙的封神榜和打神鞭。

    老头在专心致志的钓鱼,瞟了一眼张宪眼睛就又盯到了水面上。鱼漂忽然颤了两颤猛地往下一沉,从水面上消失了!老头的手猛地握紧鱼竿迅速的往上一抬,“哗啦!”水面上翻起一朵水花,水中黑影一现,钓住了一条大鱼!

    老头握紧鱼竿,吃力的往回拉。大鱼翻着波浪、奋力的挣扎。但嘴被勾住了,任凭它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经过了一番搏斗鱼被拉近了岸边,张宪赶紧帮忙,拿渔网把吞钩的大鱼给装进了网兜。这是一条大青鱼,有将近两尺长,上称治一治估计有差不多十斤了。

    “好漂亮的一尾鱼!”张宪脱口赞道。

    大概是夸了他的鱼,老头挺高兴,和张宪攀谈了起来。老头姓俞,就在河边住。村子里有二十几户人家,全都是靠打柴、采山货以及捕鱼为生。张宪问老头回牛头山的路,老头给指了路,并且还热情地邀请张宪去他家里吃顿农家饭。

    老头得意地扬了扬鱼篓,“今天中午请你吃鱼!”鱼篓里的大青鱼不甘心的张嘴摆尾,似乎对张宪这个外来客极为不满!

    张宪惦记着牛头山的战事,急于要回山,就婉拒俞老头的邀请,去牵了马,翻身坐上马背就要走人。

    “你袍子破了,让我老伴给你补补。还有,你这匹马的马鞋也坏了,走这么远的山路可不成。我家里有现成的马鞋。等吃完了饭,我给你装上两对新马鞋,再走也不迟。”

    马鞋?张宪看看自己的脚,他脚上穿了一双高腰的皮靴,这玩意儿虽然是水牛皮做的,但好像也不叫马鞋吧?慢着,刚才俞老头说的可是这匹马的马鞋,是马蹄铁?

    别看张宪会骑马时间也不短了,他还真没往马蹄子上留意过。平常都有专人操持这些事,张宪这个大寨主只管有马骑就行。现在听俞老头突然这么一说,张宪赶紧往马蹄子上看,果然,战马的左前蹄底下似乎是有点儿毛边。

    张宪伸手去抓马蹄子,战马还摇头摆尾表示不太高兴。但张宪是主人这点儿战马还是知道的,虽然不高兴吧,拒绝的倒也不是特别坚决。张宪抓住马蹄子抬起来一看,马蹄底下果然有块东西被磨破了一半,漏出了底下的角质层。

    这就是马蹄铁?张宪用手摸了摸,感觉似乎没有铁那么硬,倒有点儿像牛皮鞋底的质感。和马蹄子应该比较像,这是什么?张宪开口就想问,又一想,人家一个钓鱼的老头都知道马鞋,他这个战马真正的主人却不清楚。问出去的话,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就在张开嘴的一瞬间,张宪说的话就变了。

    “哦,果然是破损了。俞伯家里有吗?那可太好了。既如此,那就叨扰了!”

    说了叨扰,张宪牵上他的马,跟着俞老头回家,一边走着一边和老头闲聊。俞老头告诉张宪:他已经有快两年都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青鱼了。这条两尺长的大青鱼拿到集市上换了钱,够他们全家好几天的生活费了。

    鱼篓里除了那条大青鱼,还有鲤鱼鲫鱼十几条,不过那些鱼全加起来也没这条青鱼大。老头请客当然不是请张宪品尝这条大青鱼,青鱼是卖钱的,他要请张宪享用的是鱼篓里其余的鲤鱼和鲫鱼。

    乡下人就是这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老头执意邀请张宪去家里吃饭的原因,是他认为张宪能给他带来好运气。你想呀,老头连着两年都没钓到过上五斤的大鱼了,张宪往他边上一站一刻钟不到,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青鱼就上钩了!这不叫福气啥叫福气?

    老头请张宪到家吃饭,也是想沾点儿张宪身上的福气,或者说让他们家从此转运,过上富足的生活。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并没有错,张宪听了老头的话不仅没生气,他心里还挺美。被别人说他有福气,他当然高兴。

    在史书上本来要和岳家父子一起死的,结果他却死中得活逃了一条命。今天遇见仇人王俊,打不过落荒而逃的过程中,他竟然能够箭射仇敌,替岳家父子报了仇、替自己解除了一个大隐患,这不叫福气什么才叫福气?

    老头家里有他的老伴和一个女儿。女儿叫俞秀英。“俞秀英?嗯嗯,很不错,这名字起的好听。”还没见着人,先夸人家的名字好听,也不知道张宪打的是什么主意。

    “唉,秀英命苦呀!”提起女儿俞老头打了个咳声,“十七岁寻了个婆家,结果两个人才成亲半年,她男人就被带走当了兵。又过了快一年,传回来信,说是她男人已经战死疆场了!可怜秀英十八岁不到就守了活寡,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五年,就守着我们老两口了。”

    十八加五二十三,二十三岁的小寡妇?张宪心里冒出了个不健康的念头。其实,俞老头既然把张宪领回家还说了这些话,也未尝就没有一点儿撮合的意思。

    (本章完)

第88章 轻戏秀英() 
“老婆子,秀英,我回来了!你们看看我带什么回来了?”俞老头一到自家院门口,就兴奋地大声招呼老伴和女儿。

    张宪听得翻了个白眼,什么叫带回来个什么?你带回来个大活人!这老头,活这么大岁数连句话都不会说!也活该头发都白了还得一个人蹲到河边钓鱼讨生活!

    “怎么了?怎么了?钓到大鱼了吗?”门一开,从正房里跑出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那个头发花白年纪大点儿的是俞老头的老伴,旁边应该就是他女儿俞秀英。母女二人跑出来一眼看见张宪,顿时双双站住了,她们显然没想到老头会带个陌生人回家。

    “呵呵,这位,就是我钓鱼遇见的贵人。他叫,哎,小哥,你叫什么名字?”这一路俩人说的热烈,俞老头竟然到现在才想起来问张宪的名字。

    “我姓张,叫张宪。”张宪冲这一家三口一呲牙,露出个灿烂的笑脸。

    “张宪?这名字真是古怪。”老头又是一句话没经过大脑脱口而出,把张宪给气的差点儿扭头就走。两世为人,还从来没人用古怪这两个字形容过他的名字。

    “名字是爹妈给取的,我并没有觉得张宪这名字有什么古怪之处。”张宪语气淡淡的回了老头一句。指责他的名字古怪,还指望他能说出什么好话?能不当场发火就已经是张宪有涵养了。

    还好,俞老头下一句话就解释了他说这名字古怪的缘由,“我是听别人说过,牛头山上的山大王好像就叫张宪。呵呵,小哥,你别生气。我不是说你的名字不好,我只是觉得你和山大王的名字有点相似。”

    原来是这么回事!既然那老头说话直来直去,张宪也不打算瞒他,“您说对了,牛头山的山大王就叫张宪,我就是那个山大王。嘿嘿,小子就是牛头山大寨主张宪!”再往后他就不说了。要是说起现在牛头山正和宋朝的兵将打仗,他怕吓坏了这朴实的一家。

    不过,就是这个身份也已经把这一家三口给吓得不轻了。俞老头一家看张宪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老头也不敢胡乱说话了,那母女俩低着头,怯生生把张宪让进屋里赶紧钻厨房忙活做饭去了。

    为了缓解尴尬气氛,张宪问起了俞老头家里的生活情况,以及往日里钓鱼的收成。刚开始俞老头还有点儿拘束,毕竟张宪这个牛头山大寨主的身份实在有点儿吓人,但等到两个人坐一起时间长了,老头也就慢慢有点儿适应了。

    尤其是说起他以前打鱼的经历,老头更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说起往日的辉煌,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满满的都是自豪,“宣和三年,我曾经到过健康府。见长江水大,就在江边下钩钓鱼。我在江边一连坐了五天,钓出来一尾五十斤的江豚!”

    用鱼竿钓出五十斤的江豚?真的假的?当然,江豚长到五十斤还是体型小的,但用鱼竿就能钓出来的可就不多了。老头说的话如果是真有其事,那说明俞老头年轻时候的钓鱼技术还真是不同凡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人一老了,往往都爱回忆年轻时候的辉煌。姜老头一没经商二没做官,他往日的辉煌就是钓鱼,哪一年在哪条大江大河当中,费了多大的劲儿、钓到过多长多重的大鱼。谈起这些事,老头是越说越有精神,声音也逐渐放开了。

    两个人谈论到最热烈的时候,老头的姑娘,就是那个年轻的小寡妇俞秀英端着个茶盘进来给这俩人送茶来了。到了这会儿,张宪才顾得上仔细观看俞秀英。

    这女人怎么说呢,长得并不算漂亮,只是五官尚算端正,身材稍显消瘦。在老俞家这种生活条件下,她能胖得起来才怪。

    让张宪还能看过眼的是,这个俞秀英虽然穿着粗布衣裙、长相也一般,但行为举止却颇为得体。一走一动之间,落落大方,也不见了初见面时的羞怯和听见张宪是山大王时的惊慌失措了。

    俞秀英倒了杯热茶双手捧着端过来,张宪笑眯眯盯着对方的眼睛伸手去接。就在他已经接住茶杯而俞秀英还没来得及撤手的时候,张宪用左手的小指指尖轻轻勾了勾女人的手心。

    俞秀英浑身一抖,胳膊突然往回一撤,就像被毒蛇咬了一样。还好她动作不大,要不然这碗茶都得被她碰洒了。就在这一瞬间,俞秀英的脸红到了脖子根。本来细白的颈部皮肤盖上了一层红晕,瞟过来眼神中也多了一些嗔意,看起来却是风情无限。

    张宪看一眼旁边的俞老头,就见老头的眼睛紧盯着对面墙上挂的一只鱼篓,就好像这只鱼篓是价值连城的工艺品一样。这个狡猾的老家话!张宪心里暗骂。三个人离这么近,我们俩刚才暗度陈仓你肯定知道,这会儿却是装作没看见!

    你说你个老家伙,要是真想成全我和你的女儿,你就离开呀!让我们俩单独在这屋,培养起感情来不是也快嘛。你这老家伙在场,你让我怎么调戏这漂亮小寡妇?张宪心里愤愤不平,俞老头却是摆出一副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