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336章

大宋第一奸臣-第336章

小说: 大宋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秣马厉兵准备打仗,也许本来没有南侵之意结果就有了。”

    “哦?那秦丞相以为张宪不去洛阳,金兵就不会南侵了吗?”张宪一看秦桧阻挠他回洛阳,当时就恼了!这老贼,老子平常不搭理你也就算了,现在你还敢主动蹦出来跟老子作对?

    这秦桧,要是再敢胡说八道,张宪不介意今天在金殿上再打他一顿!这回打,就得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最少得让他在床上躺半年!张宪双眼喷火的瞪着秦桧,只等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了!

    秦桧眼皮子一垂,根本不和他对视,“忠昌侯,本相并没有说金兵一定不会南侵,我只是说现在朝廷还没有得到金兵南下的情报。而忠昌侯威名如日中天,你到洛阳影响太大,恐怕反而会激起金人的激烈反应,起到相反的作用。”

    “那如果金兵真的正在酝酿南下呢?我不在洛阳,金兵来了,洛阳大军没有主帅,怎么办?”张宪捏紧了拳头。

    “可以另选一员没有忠昌侯名气大的将领去洛阳前线统帅三军。如果金兵真的南下,随时还可以临阵换帅的嘛。”

    “那秦丞相准备推荐何人到洛阳去统军?”张宪寸步不让。你想派你的亲信去接管我的部队?你给我说个名字,让我听听是谁?反正不管是谁,张宪都不会同意!想夺我的兵权?没门!

    “鄂州御前驻扎诸军都统制,田师中!”

    “田师中?”张宪当然知道这家伙,这货想当年没少和张宪做对。不过他是张俊的人,据说张俊曾经一度把他当成干儿子看待。秦桧怎么会推荐张俊的人呢?

    张俊和张宪是亲戚,关系最好,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本来有人抱着和张宪同样的想法,以为秦桧会提拔自己的亲信,去洛阳摘桃子。

    比如说大理寺卿温正阳,都已经准备出班声援张宪了。现在听秦桧推荐了田师中吗,温正阳又停住了。在温正阳看来,张宪和田师中谁去洛阳都一样。

    张宪正在想秦桧为什么会推荐田师中的时候,秦桧那边又有本上奏了,还是张宪的事。

    “启禀陛下,福建军节度使上月刚刚病故,军队隐有不稳迹象。臣推荐忠昌侯担任福建军节度使,到福建去整饬军务!忠昌侯威名满华夏,臣以为,忠昌侯一去,必然能在福建带出一支百战精兵!”

    (本章完)

第794章 张俊释疑() 
秦桧提议让张宪去福建,接替上个月刚病死的福建军节度使。那张宪能干吗?哦,你把我的靖国军交给田师中,再把我调到福建去,我的老婆孩子留到临安就交给你了?想什么好事呢你?

    “启奏陛下,微臣不能同意秦丞相的提议!”张宪直接了当的就说不同意!“洛阳诸军,臣统帅多年,他们当中的主力战将都是什么脾气、都有哪些特点,我都熟悉。而福建却我一回也没去过,让我去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应该让田师中到福建去,我到洛阳防范金兵!”

    “启奏陛下,忠昌侯屡胜金兵、威震华夏。臣以为秦丞相所奏十分的恰当!像忠昌侯这样的国家大将,决不能轻易在战场上露头,一旦上战场,那就是要决定胜利的!忠昌侯去福建担任节度使,是最好的选择!”又有人出班奏本。

    张宪一看,万俟卨!紧跟着一个一个秦桧的亲信跳出来,赞成秦丞相的提案。而张宪这边却只有寥寥数人出来对张宪表示了支持。

    大理寺卿温正阳终于意识到了事情不对,他立刻站出来力挺张宪,坚持认为张宪去洛阳才是最佳的选择!温正阳一出面,和张宪有过交情的大臣们仿佛是才得了提醒,纷纷站出来大声的支持大理寺卿,其实也就是支持忠昌侯张宪。两边又打起了擂台。

    而最应该在场的清河郡王张俊,今天却没来参加大朝会。恩平郡王赵璩倒是站出来明确表态支持张宪。

    恩平郡王在朝廷上地位崇高,以往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光站着听朝臣们打嘴仗,自己却很少主动发表意见。朝臣们都把恩平郡王当成了一件摆设,每天都能看见他,却忘了他还能发声。

    今天恩平郡王忽然发表了意见,大臣们很是惊讶。这位郡王殿下竟然也会说话了?其中有不少人知道恩平郡王和张宪私交好,俩人是郎舅关系嘛。人家郎舅俩互相支持有啥好奇怪的?

    多了这么一位重量级的郡王出面,张宪这边终于和秦桧一方维持了平局。

    上头的赵构看底下吵得实在不像样了,轻轻一拍龙书案,金殿上群臣渐渐安静了下来,“众卿所言朕均已听见,列位都是为了朝廷、为了我大宋的社稷安危献计献策,朕心甚慰。秦丞相所言在理,忠昌侯一片赤诚报国之心令人感动。”

    赵构认认真真的和了一番稀泥,最后宣布:今天朝会结束,有关议题明天接着讨论。然后有值日官高喊散朝!

    张宪心里别扭呀。秦桧老实了没多长时间,今天竟然又蹦出来找岔,他心里老大的不痛快!尤其是那个田师中,那家伙就跟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妖精似的,这么长时间不露面,今天竟然被秦桧给推到了前台!

    也不知道张俊对这事是个什么态度?张宪闷闷不乐的回了家,他打算第二天就带上绣娘去趟清河郡王府,谈谈张俊的口风。结果没想到,他刚回家连一个时辰的工夫都没有,清河郡王府的大管家来了。

    管家奉了郡王的命令,来请忠昌侯全家到郡王府赴宴!

    平常两家常有来往,串个门吃个饭更是常有的事。但是相送口信这种事,一般都是随便派个人过来就行。郡王府的大管家可是从来也干过送信的差事。

    宰相门前七品官,郡王府的大管家社会地位可不低!张俊能把他的管家派过来送口信,可见今天这顿饭不同寻常!估计呀,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张俊是知道了,他派管家来侯府请人,那就是表明了他对此事的重视!

    好吧,我倒要看看你这位亲戚在这件事上屁股坐到了哪一边?事关靖国军的归属问题,张宪可不管什么亲戚不亲戚的。你张俊态度放端正了,咱还是好亲戚;你要是跟秦桧站到一起,对不起,你就别怪我这个晚辈不尊敬你了!

    张宪憋着气,带着妻妾孩子一大群,又领了上百名护卫仆人去清河郡王府。先带一大帮人狠狠吃他一顿再说!

    张俊在王府银安殿门口接住了张宪。一瞅张宪带着一大家子人,张俊就笑了:“好哇好哇,今天来的人挺多。吩咐厨房,多准备点儿好吃的,这里还有孩子呢。”

    绣娘、张宗旦过来拜见叔爷。张俊摆摆手,“到后面玩儿去吧。”他还把这俩当孩子呢。绣娘、张宗旦走了以后,张俊拉着张宪的手进了银安殿。到里头坐下,张俊开门见山直接就说了田师中的事情。

    “制法呀,我知道你对田师中有看法。不过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想当年我也曾经统帅大军和金兵打过仗。那时候田师中是我手下的大将,屡次战斗,他可从来都是勇猛善战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去福建会有什么好处?”

    好处?张宪一愣,去福建有什么好处?“请郡王赐教。”

    “你洛阳军中出色的将领除了岳家军那些老将,你自己发现了多少?培养了多少?你知道想当初岳家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也别说岳家军了,包括我的张家军,包括你的靖国军,这十几万几十万人,都是一个一个招来的新兵吗?”

    那怎么可能?张宪几乎脱口而出,那都是收编了一支支武装,整合来的!

    他抬头一看张俊的表情,嗯?就见这位清河郡王正冲他微笑着点头!难道说?“王爷,您的意思是说,我能从福建拉一支人马出来?”

    “那还用说吗?你去是白去的吗?”张俊没好气的瞪了张宪一眼,“别那么小家子气!秦桧想让你去福建,你就去!把那几万福建军也收编进你的麾下!”

    “至于田师中嘛,嘿嘿,你不用管他。他如果能成,那就让他在你麾下做一员大将。如果他不成,你可以随时换掉他!总之,我会全力支持你。至于家眷方面你更不用操心。有我和恩平郡王在,我就不信谁敢动你的老婆孩子?”

    张宪认真听完了,轻轻点了点头。看样子,这福建军节度使也不是不能干嘛。

    (本章完)

第795章 两封信() 
张宪听了张俊的解释之后,觉得去做那个福建军节度使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尤其是最让他不放心的家眷问题张俊也帮他解决了,张宪如今只用放心大胆的去福建收编那几万军队就行了。

    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张宪也想不出会有什么其他的变故。田师中,肯定是张俊的人,那是不用怀疑的。张俊和恩平郡王也是绝对有能力和有理由替他保护家眷的。

    一边有视若掌上明珠的亲妹子,一边有侄孙女和侄孙。有张俊加上赵璩护着,就是秦桧也不敢怎么样吧?

    家眷的问题解决了、田师中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剩下还有什么?好像没什么问题了。张宪对去福建逐渐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抵触情绪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这次朝会没确定下来,估计下次大朝会还得拿出来讨论。既然已经决定要去福建收编那边的军队了,张宪就得对洛阳、对开封、对长安、对泽州的军队有个交代。免得将来田师中过去了,牛皋那帮人再和人家打起来。

    张宪分别给洛阳的牛皋、开封的韩常、长安的董先、泽州的徐庆写了信。在信中,他告诉这些为老将,自己要去担任一段时间的福建军节度使,朝廷可能会派田师中去担任洛阳御前诸军都统制。你们大家伙儿都把性子收敛一点儿,别克田师中起冲突。

    信寄出去了,张宪的生活又恢复了老样子,每日里醉生梦死,等着下次大朝会的时候,他好主动要求去福建。

    有时候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不想的事情偏偏来,你想什么它还来不了。就好像张宪,明明已经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去福建了,他却忽然病了!病的也是那么巧,刚好第二天大朝会,张宪头天下午开始发烧。

    毫无症状的身体忽然发热,银瓶赶紧去请医生。医生来了也止不住烧。庆阳公主害怕了,跑到哥哥家,让她哥恩平郡王把家里的御医给带来。御医给张宪把了脉,最后得出结论,气滞血瘀导致身体发热。需要用一些散风解热的药剂即可。

    药抓来了,熬好喝下去,病情明显减轻。不过人家御医讲了:这病呀,每隔三五十来天的,别想好彻底了。搞不好呀,还会有反复!不过只要坚持喝他给开的方药,十日之内准好!

    这么一来,第二天的朝会肯定开不成了。银瓶托大理寺卿温正阳温大人给请了假,张宪开始在家里养病。

    第二天,张宪又发烧了。庆阳公主又去把哥哥家的御医给接来,御医给加了两味药,灌下去,张宪的烧又退了。

    就这么一连三天。等到第三天快中午的时候,一只信鸽落到家里的平台上。信鸽的脚上戴着简短的信。银屏看了之后一蹦多高,拿着跑到病房里去年给张宪听。

    “宪哥大人尊鉴,见信如唔。”一念开头,张宪唰就把眼睛睁开了!这封信是泽州冰凌霜亲笔所书。

    原来,冰凌霜意外得了一场重病。当时病的挺严重,冰凌霜以为自己活不了了,她这才给张宪写了那么一封绝笔信。把张宪吓的赶紧派人带着御医千里迢迢往泽州去给冰凌霜看病。

    泽州留守大将徐庆,知道冰凌霜和张宪的关系。不敢怠慢,遍请名医,总算是止住了病情的恶化,把冰凌霜从死神线上拉了回来!

    冰凌霜想起她写的上一封信,有点儿后悔,她害怕吓着张宪了,这才又写了这么一封报平安的信。有关儿女私情的事,这封信上倒是一个字没提。仅仅是讲述自己病体已经康复,让张宪不必太担心。

    等银瓶念完了,张宪也坐起来了。

    “夫君,你可是要亲自看信?”见张宪点头,银瓶把信递了过去。“冰妹子对夫君可真是一片痴心,夫君你准备怎么报答人家呀?”

    面对银瓶的调笑,张宪毫不在意,“怎么报答?给她好吃的好喝的,多给钱,还能怎么报答?她是女人,你也是女人,该怎么报答就请夫人替为夫拿主意吧。”

    “还用我拿主意吗?”银瓶嬉笑着给了丈夫一个媚眼,“你不是已经派芦团长去接人家过来了吗?只可惜呀,人接过来了,你却又要离开了。唉,我都替冰妹子着急。莫非,还让人家追你到福建去吗?”

    张宪已经把他要去福建的想法告诉了银瓶等人。女人们虽然不舍,但却更知道自家男人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大英雄,绝对不是那些只会守着老婆孩子的寻常男子。

    再加上认识冰凌霜的时间早,大家在泽州的时候就彼此很熟悉了。因此,银瓶并不介意那冰凌霜和张宪开开玩笑。其实在她的意识里,冰凌霜基本上就已经算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了。

    算算时间,芦鹏应该已经赶到泽州了。就是不知道信鸽还得在路上飞几天?

    这一天,张宪在院子里走了几圈之后感觉力气仿佛重新回到了身上。打了一套拳,又去喂了喂他的黄骠马,明天就是大朝会了。只是不知道,自己答应去福建,会在朝廷上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呢?

    “啪!”忽然一声响,张宪赶紧蹲下身子往四周围看,就见拴马的桩子上查了一支箭,箭尾的羽毛正在随风乱颤。

    谁射来的一支箭?张宪转身四顾,就见马厩旁边的房顶上站着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张弓。是金陵!

    金陵见张宪看她,把弓往肩膀上一背,“宪哥,小妹特地来祝贺你病体康复的。要说的话都在那封信上。看见宪哥身体恢复如初,我也就放心了。宪哥保重,小妹告辞了。咱们福州再见!”话一说完人就不见了。

    张宪揉了揉眼睛,再看看拴马桩上插的那支箭,要不是这箭,他差点儿以为刚才出现幻觉了呢。

    拔出箭,接下箭杆上绑的信,展开一看,就见上头写着:宪哥:我已经知道南宋朝廷让你去福建当节度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