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兵王 >

第150章

纨绔兵王-第150章

小说: 纨绔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7 须弥乾坤戒 2() 
ps:差点这一章就要食言了,码好这一章之后,就在保存的那一刹那,这个破电脑竟然死机了,好在在备份中找到了,要不然这一个多小时就白花不说,还成了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了,真是急出我一声汗啊,各位给点鲜花安慰一下吧,谢谢了。

    ………………………………………………

    “真的有这么大?”玉虚子惊讶的合不拢追,十二分不信的问道。

    “呵呵,师叔要是不信,那你就自己看看。”金昊天笑着从右手上在下戒指递给玉虚子。

    玉虚子将信将疑的接过戒指,然后注入到戒指上,那一刻他是彻底的惊呆了,北立面的浩瀚惊呆了,果真是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啊,刚才金昊天说的天地有多大它就有多大,还只是一个比较含蓄的说法,至少此刻给玉虚子的感受就仿佛孤身一人之声茫茫宇宙中一样,那是一种触碰不到边际的浩瀚,但是里面的东西又仿佛近在咫尺,这是一种很奇妙很矛盾的感受。

    而且玉虚子还惊讶的发现这个戒指竟然被金昊天设置了禁忌,自己此刻竟然无法从里面拿出任何东西来。

    当玉虚子看到静静躺在里面的那一包特殊炮制的茶叶的时候,他的心不由的动了,他这一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茶叶了,所以当他看到这个茶叶他他的心不由的起了偷盗之心,虽然这些原本就是他的东西。

    玉虚子自从懂事开始就已经和茶叶打交道了,他们家原先有一个巨大的茶庄,里面有各种的茶叶,可以说是茶叶陪伴着他走过人生的各个阶段,而且也是通过茶道他领悟到了这个自然之道,成为一代圣人。

    可以说对茶叶他是有着充沛的感情的,尤其是看到这自己特殊炮制的,为数不多的香茗是更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魔,于是乎很不要脸的起了偷盗之心。

    但是当他想把那些东西带出来时他却碉堡的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像往常一样轻松自如的把东西拿出来了。

    “好小子,竟然设置了禁忌了。”玉虚子心底无奈的笑骂一句,然后非常的好奇,这小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不行,这次就是搭上这个老脸,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搞到这个心法。”玉虚子心中暗暗的说道,想到此处他就退了出来。

    “怎么样?”其实从玉虚子的脸上的表情上悟道大和尚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徒弟所言不虚,但是还是非常问了一句,他想从玉虚子的嘴中听到一句明确的答复。

    “真不知道你哪辈子修来的福分,找到这么一个好徒弟,自己看吧。”玉虚子酸溜溜的说了一句,然后把戒指递给悟道大和尚,让他自己去看,有些事情不亲自感受一番,光靠言语是无法描述的。

    悟道大和尚带着几分好奇接过戒指,然后照猫画虎的进入戒指当中去亲自体会一番,这个暂且不表。

    再说玉虚子把戒指交给悟道大和尚之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小子,你是怎么做到的。”

    “呵呵,师叔想知道?”金昊天笑着说道。

    “废话,不想知道还问你啊。”玉虚子没有好气的说道。

    “师叔拿包茶叶是什么好东西,这么多奇珍异宝你都不留恋,唯独对拿包茶叶念念不忘?”金昊天不由好奇的问道,刚才玉虚子在里面的小动作他都知晓的非常的详细,毕竟此刻的这个须弥乾坤戒和自己是血脉相通,两者之间已经达到了不分彼此的境界,所以里面的一切都是瞒不过他的眼睛的。

    听到金昊天这么一问,玉虚子不好意思的红着脸,然后又奇迹的说道:“老道今天算是着了你们这对无耻的师徒的道了,一念之差竟然把全部身家就送人了。”

    “呵呵,小子还是真的感谢师叔的慷慨啊。”金昊天稽首施礼说道。

    “别他娘的来这套虚头巴脑的玩意。”玉虚子非常不爽的暴起了粗口。

    “呵呵呵。”金昊天不好意思的笑笑。

    “算了,算老道我倒霉,不过你小子可得把这个乾坤戒制作方法教给我,算是对老道我的补偿了,我保证绝不传给第二人。”玉虚子厚着脸皮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此刻他已经豁出去了,再也没有什么比的上乾坤戒的制作方法了。

    “呵呵,师叔,交给你也未尝不可,不过小子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金昊天笑着说道,一副磨刀霍霍的样子,看的玉虚子一阵肝疼。

    “说吧,什么事。”玉虚子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大义凛然的说道。

    “呵呵,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就是那茶叶以后每年得分我一半。”金昊天笑着说道,虽然自己不喜欢喝茶,但是有好茶自己还是不会拒绝的,再说了像玉虚子这样的高人喝得茶肯定不是什么凡品,这玩意对身体肯定是有绝对的好处的,家里的老爷子年岁也大了,稍微的喝点正合适。

    “你说的倒轻松,知道老子每年才炒制多少吗?”一听这话,玉虚子就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顿时叫了起来。

    “呵呵,那我不管。”金昊天有点无赖的说道。

    “你小子还真是个无赖啊,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玉虚子没有好气的说道。

    “哈哈哈哈。”金昊天得意的笑着,他把玉虚子对他的评价当做了褒扬了,确实对于他来说君子和无赖之间的选择他更喜欢无赖这个称呼。

    他始终认为君子活的太累,远不如无赖来的潇洒自在,人活在世讲究的就是一个逍遥自在随心所欲,要不然这人生就太无趣了。

    “行,成交,碰到你老道士我算是倒了八辈子没了,一点也没有做晚辈的自觉性。”玉虚子不爽的嘟囔道。

    “哈哈哈哈。”金昊天很无良的开怀大笑,丝毫不理会这个便宜师叔的郁闷的心情。

    “啪。”两人重重的击掌为誓。

    然后金昊天双唇亲启,通过传音入密的方式把须弥乾坤借的制作法门传授给了玉虚子。

    这玉虚子不愧是领悟到自然大道的圣人,这个制作法门金昊天只说了一边,他就已经完全记住并深刻理会和掌握了,看来这圣人的名头果真不是盖得。

    玉虚子在心里细细的品味了法门的奥义,精深的法门蕴含着自然大道,通过对这个法门的研究,玉虚子发现原先那些参悟不透的地方在此刻全都豁然开朗,修为也不由的精进不少。

    想到此处,玉虚子不由十分恭敬的朝金昊天鞠躬致谢,吓得金昊天连忙跳开,已经占了玉虚子这么大的一个便宜,要是再受这么一个重礼的话,那可真是天理难容了,再怎么说玉虚子都是自己的师叔。

    看到金昊天灵活的闪过一边,玉虚子心里非常明白的金昊天心里的想法,于是开言说道:“小子,看来你也是好茶之人,老道我就把那制茶的法门传授于你吧。”

    “那就感谢师叔的厚爱饿了。”金昊天感谢的说道。

    “呵呵,有了这们手艺,以后要是没饭吃了,可以去当一个制茶师傅了。”学到玉虚子制茶的传承之后,金昊天不由笑着调侃道。

    “哈哈哈,你小子还真是一个妙人啊。”玉虚子不由笑着说道。

    “呦,你们怎么笑的这么开心啊。”悟道大和尚这时也从戒指中出来了。

    “呵呵,感觉怎么样?”玉虚子笑着问道。

    “恩果然是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悟道大和尚笑着说道。

    “果然是得道高僧,一语道破真谛啊。”玉虚子竖着大拇指赞道。

    悟道大和尚说的这句话是出自《祖堂集·归宗和尚中的一句话。——“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

    这里说的芥子就是芥菜子,须弥就是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佛家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正所谓: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

    关于芥子和须弥这两个词有一个典故: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这个就是须弥纳芥子这个词的又来了。

    也许有人会有疑惑,这个芥子、须弥的不是佛家的用语吗,那为什么会出现在道家的修真法宝上?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的简单的,套用梦入神机大大一本大作的书名这就叫做“佛本是道”。

    佛道之间其实是没有那么大的区别的,尤其是天朝的宗教史不想西方那样充满了血腥,天朝宗教史虽也有斗争,但是更多的是一部宗教融合是,三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哪怕就是当今,很多的禅师既精通佛法,但是对于道教的教义的了解也是非常的深刻,他们的讲经弘法的时候,有时还甚至会引用道教经典上的句子为自己讲解的佛经做一个解释。

    同时一个出色的道士,同样也是非常精通佛法的,有的人甚至比学佛的人都还精通,这确实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啰哩八嗦又扯远了,还请各位原谅则个。

208 品茶论道() 
松林禅院内。

    悟道、玉虚子还有金昊天三人围坐在石桌上。

    在玉虚子的强烈要求下,金昊天从须弥乾坤戒中拿出了一些蒙山青峰甘露茶。

    这个蒙山茶,是天朝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顾旧,名茶先驱。

    这个茶叶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文人墨客的钟爱,他们也留下了一些流传千古的佳句,如: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众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唐代黎阳《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若教陆羽持公论,应诗人间地一茶。”

    宋代文人《谢人寄蒙顶新茶诗》:“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彦博在《谢人惠寄蒙顶茶》诗中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腋胜醒醐。”

    清朝赵恒叶留油甚至“色淡香长自仙”的佳句。

    关于蒙山的名句真是数不胜数,这个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蒙山茶在大众心目中的位置。

    据史料记载,蒙山产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在西汉末年,蒙山寺院中有位普慧禅师,在上清峰上栽种了七棵茶树。

    这七棵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年长日久,春生秋枯,岁岁采茶,年年发芽,虽产量极微,但采用者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人称“仙茶”。

    此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仙茶、贡茶,古往今来均为我国名茶珍品,古往今来均为我国名茶珍品,蒙山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主要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传统名茶,及特级绿茶,各级烘青、炒青,各种茉莉花茶,沱茶,南路边茶等。

    这其中最为著名最珍贵的要当属甘露一种。

    那是因为甘露是采自上青峰上普惠禅师种的拿起可古茶树上,历经几千年的风霜雨露,他们汲取了大量的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同时每天被山脚下寺庙里晨钟暮鼓和菩提梵唱的滋养下,这七棵古茶树更平添了几分仙气、佛气。

    说其珍贵更主要的是其采摘的难度。

    千百年前上青峰山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质运动,据史料记载,那场运动来的非常的突然,持续的时间非常的短,一阵地动山摇之后,种有七棵仙茶的上青峰山四周的土石突然崩塌下去,形成一个百米峭壁的孤峰。

    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享受到那七棵仙茶。

    千百年来有多少的爱茶之人为了一尝这七棵仙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好茶的玉虚子也是一样,在还不能御剑飞行的时候,他就到哪里尝试过了恩多次但是每次总是九死一生一声徒劳而返,但是越是这样,那七棵仙茶越是对他充满了吸引力和诱惑力。

    直至有一天,他终于能够御剑飞行的时候,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御剑飞上了上青峰顶上,在春分那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采摘了上面充满灵气的仙茶嫩叶。

    谁也奇怪,这七棵仙茶虽千百年来无人打理,但是依旧生命旺盛。

    从此之后这七棵仙茶就几乎成了玉虚子的后花园了。每年春风时节采茶准时采茶,雷打不动,几十年如一日。

    再配合他独特的炒制手法,更使这个甘露茶充满了几分仙气。

    寻常人炒制茶叶用明火甚至是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但是玉虚子为了享受绝妙仙茶,他不惜使用体内三味真火来炒制,这对修真者来说简直就是败家行为啊,要知道炒制一次茶叶至少要消耗他半年的修为,不过为了这个仙茶,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茶痴了,其疯狂程度有甚于茶仙陆羽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高统帅部的那几位首长会不顾身份尽可能多的想他要这些茶叶了。一切都是因为这个茶叶太过美妙了太过生气了。

    那种感觉就如同卢仝在他的七碗茶诗里所描写的几乎是一模一样。

    另外这个青峰甘露仙茶只有用青峰山顶上那清冽甘甜的山泉水冲泡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特性和味道,于是对茶一道要求苛刻的玉虚子,不惜耗费真元,特地的用一块玉髓炼制了一个须弥乾坤水桶,用来山泉水。

    他发现拔山泉水放进须弥桶之中,无论时间过了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