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炊事兵 >

第82章

舌尖上的炊事兵-第82章

小说: 舌尖上的炊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化最大的属于烹饪区!

    之前这里是长条型烹饪台,一排一排的整齐排列下来,每一个烹饪台的空间和区域都不是很大,也就刚好够用而已。

    可现在完全变了个样,成了上下左右四个烹饪台,而且是圆弧的香蕉型,外面贴着黑色的玻璃,上面是镶边的银白色,看起来非常的奢华有排面。

    在配上烹饪立的蒸柜、烤箱、微波炉等等,足以对得上顶级厨房的名头。

    六名选手带着惊艳的目光,从大门口走向烹饪区前,“咔咔咔”灯光全部打亮,三名美食评审走在通道上,气势十足。

    开场依旧是“钱大爷”们的广告语,接着就是获胜的蓝队,走向二楼“休息看戏”。

    二楼也同样有了很大变化,之前选手们上来看戏只能站着,而现在这里布置了一排沙发,谢清风等三人可以坐下来,悠哉悠哉的享受胜利者的优待。

    规则宣读依旧是刘一帆:“本场比赛的技巧压力测试,将在你们三人中进行,而只有一位能够安全的上楼。”

    周华建接过话筒说道:“现在我们这个节气呢,正好是阳光明媚的夏日,我们需要来点有激情的,有挑战的主题,所以我们为你们精心挑选了一项测试。”

    曹柯凡来到双方之间的台子前,打开上面的不锈钢菜罩,笑眯眯的说道:“技能测试的题目就是这个,菊花豆腐。”

    “卧槽!”

    看到摄像机的特写画面,直播间顿时一片弹幕爆炸。

    只见一个装着水的玻璃汤钵里面,有一朵用豆腐切的黄色菊花,那一根根只有牙签大小的豆腐丝中间,还点缀者半片鲜红的圣女果。

    “我的天老爷,又是考刀工啊。”红队三名选手看着这朵美丽的菊花,五官都挤成了一朵菊花,看上去非常的无奈。

    刀工这种厨艺基本功,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唯有大量的重复动作,让双手形成肌肉记忆,大脑没积累本能反射记忆。

    可练习刀工又是一件很枯燥,很需要持久恒心的事情。

    参加《顶级大厨》的全部选手,都属于家庭厨师或者普通厨师中的新人,除了谢清风的环境特殊,造就了他的过人刀工。

    其他选手在这方面,都属于自己最大的软肋,每一次刀工方面的比赛,场面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现在这个菊花豆腐测试主题,无疑是中式刀工中的高难度技法之一。

    虽说刘一帆肯定会降低难度,但即便是降低了一些难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切出来的花刀。

    难度究竟有多高,菊花豆腐还需要放到水里面才行,这就足以说明一切。

    因为,不借助水的浮力,切成丝还必须连在一起的菊花豆腐,根本就散不开,用手一动就会断掉。

    “之所以用这个作为测试主题,我们是为了考验你们作为一名厨师,所需要的耐心和细心,少一份专注多一分毛躁,都可能让你前功尽弃。”

    刘一帆说到这笑了起来,抬头向二楼的谢清风招了招手,说道:“谢清风,你现在下来。”

    “我?”突然被点名的谢清风,一头雾水的指着自己,以为听错了名字。

    “刘一帆总喜欢不按套路出牌,这次又是要搞什么东西?”其他选手和直播间的观众们,也完全想不明白,刘一帆这个时候叫谢清风下去,究竟是为了搞什么事情。

    集体懵逼中……

    “对,就是你!”刘一帆嘴角上扬,很肯定的点头。

    “好吧,这货又要玩什么把戏了。”谢清风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被甩进压力测试的可能性应该不高,带着满脑子的黑人问号,从二楼走了下来。

    “顶级大厨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厨艺爱好者展现自己,并学习成长的平台,谢清风的刀工远胜在座各位,必定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我认为他是值得你们学习的榜样,所以……”

    刘一帆短暂的停顿了几个呼吸,嘴角带笑的宣布道:“所以,这一场技能测试的刀工演示环节,将有谢清风来做示范。”

    根据谢清风的个人比赛资料,其他选手可能不太清楚,可三位美食评审都知道,他当初在海选初赛的时候,也就是参加顶级大厨的第一场比赛,第一道菜就是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需要切成银针大小,而菊花豆腐只需要牙签大小,前者的刀工难度明显比后者要高。

    谢清风能够切出标准的文思豆腐,加上在这些比赛中的出色刀工表现,三名每次评审都一致认为,菊花豆腐难不倒它。

    “呃……”

    美食评审作出的这个决定,三名红队的选手顿时集体自闭,尤其是杨魏和于晓婷,更是感觉心口被狠狠扎了一刀。

    可刀工上的实力差距摆在这,两人心里又不得不服气。

    “竟然还有这种吸人气的好机会?”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谢清风也被砸得有点晕晕乎。

    二楼的吴小妹和方流光,这时候啥也没说,就是一顿疯狂的鼓掌。

    而直播间就更不用说了,各种“刀神牛逼克拉斯”、“7777777”、“大佬,这波是在下输了,确实吊炸天”等等之类的弹幕,像狂风暴雨一般铺满整个屏幕。

    刘一帆把上面摆着的菊花豆腐拿开,空出下面的竹砧板便于接下来演示,接着向谢清风说道:“舞台现在交给你,来吧,让所有人看看,年轻并不是刀工差的理由。”

    “清风哥好帅,加油,爱你么么哒!”吴小妹秒变小迷妹,在二楼举起双手为刑风摇旗呐喊。

    “呃,我尽力吧!”

    这个逼装的确实够大,而且还是被人强迫装逼,谢清风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揉了揉鼻子尽量调整情绪。

第176章 『菊花盛开的那一刻……炸了』() 
“很感谢评审老师们给我这个机会,现在我给大家来献个丑,演示一次菊花豆腐的刀工技法,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谅解。”

    谢清风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谦虚客套话结束便来到台前,把案台上的菜刀在磨刀棍打好刀刃,拿起一袋圆筒型呈黄色的日本豆腐,深呼吸两次调整情绪。

    “菊花豆腐讲究手稳动作轻柔,动作不能太快太猛,首先我们把两头切掉,这样中间的豆腐就能完整的倒出来。

    四边各切一刀去边,把圆筒形变成标准的长方条,过程中一定要轻柔,日本豆腐的含水量非常很高,导致质地很软很嫩,稍微力量过大它就会破损,当然,这也是它的特色所在。”

    谢清风进入状态后,整个人的神态都发生了变化,而多年刻苦练习的熟练刀工,让他的动作行云流水,看起来很缓慢其实速度非常快。

    不到20秒便完成了去边,开始转入下一个环节。

    “菊花豆腐一定要采用水刀法,也就是每切一刀,都需要把刀在水里打湿,或者用手给刀身浇水,避免在切的过程中,豆腐粘住刀身,把豆腐拉扯断了。”

    谢清风说的很仔细,台下三位红队的选手看得很传神,生怕漏掉了某个细节,毕竟这可是生死局。

    整个切菊花花刀的过程,就在于一个眼到手到,手稳呼吸平稳,直刀垂直下去切到底,刀片端切到豆腐条的十分之八,剩下一点作为连接的菊花底座。

    “刀身沾上的水珠,会向下滑落聚集到刀刃位置,刀刃破开豆腐的同时,水就去渗透进去,形成一层隔离膜,可以减少表面张力跟豆腐之间的摩擦。

    让你在切豆腐的过程中,提刀干净利落,不会拖泥带水,导致豆腐片沾在刀身上被拉扯断。

    每一刀的距离标准是0。5毫米,如果要呈现到极致,也可以切到0。2毫米,不过那个难度有点太高,我演示的为0。5毫米。”

    谢清风切的动作很柔,边说边切很快完成了切片的第一道。

    表面光滑的物品,即便切开了,由于两片之间严丝合缝形成了一个真空,依然会紧紧贴合在一起,已经切成片的豆腐,此时看上去依然是一整块。

    “现在我们开始切丝,刀身从案板下方抄底托起,和手配合小心反转90度,刀具一就是0。5毫米。”

    谢清风边说边操作,平缓不失利落干脆的把豆腐翻转,保持呼吸的匀称,双手之间的稳定协调,一刀又一刀的切了下去。

    没有哒哒的刀声,没有切下去的那种沙沙声,一切都那么的安静。

    就如刘一帆刚才所说,菊花豆腐考验的就是耐心和专注,一味求快没用,会把豆腐给拉扯坏,太慢也不行,水珠形成的隔膜并不会很久,要在它流失前把刀抽出来。

    这就像打太极,看似缓慢,实则稳中有快。

    切丝的最后一刀落下,砧板上的日本豆腐依旧是长方条,看上去就是个整体,仿佛完全没有经过处理一样。

    当刑风用刀前段挑起豆腐长条,小心的放入水中,用筷子夹着留下来没有动刀的那个“菊花底座”,轻柔地左右晃动之后。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就像是最美的鲜花盛开一样,原本的长条型豆腐,在水的浮力托浮下,向着四边呈扇形开始飘散开,变成了一朵有着无数花瓣的美丽菊花。

    最后一小个圣女果尖,用筷子夹着小心放置豆腐丝的中间,菊花豆腐全部完成。

    刀工展示的视频网上很多,可全程直播观看的机会,却很少人能够看到,看到这菊花盛开的那一刻,直播间的弹幕顿时就炸炸翻了天。

    “我勒个操,这个画面牛逼爆炸。”

    “?_?是在下输了!”

    “美如古画,甚似真花。”

    “大神,请收下我的360度外加托马斯回旋膝盖。”

    “刀神股+1,舌头怪股…1。”

    “现场怪现身,大爱刀神,我要和你生猴子,么么哒。”

    ……

    二楼的吴小妹就不用说了,此刻满眼都是被某种魅力吸引的小心心,如果她现在就在谢清风身边的话,估计以她现在的迷妹状态,绝对会跑上去抱住男神送上香吻。

    “都说部队炊事班怪物多,看来这句话还真不假,这小谢的刀工,确实是比我们强太多了,或许……以后能够合作的话,我这一把年纪还真有可能焕发第二春。”

    方流光这回是真服气了,同时对于谢清风提到过的加盟开店,内心中突然有了一份火热的期待。

    这时候台下的三名红队选手,眼睛都瞪的很圆,难受的在那里猛抓脑壳。

    “我能做到吗?这是豆腐切的?这也太难了吧。”这是三人心里共同的想法,因为谢清风切的菊花豆腐,比之前展示的那一份,每一根豆腐丝更细更均匀,显然难度更高。

    三名美食评审也是满眼异色,本来想着谢清风能切出来就行,可没想到结果竟然是切的这么好。

    好在台上之前展示的那一份,并不是刘一帆切的,而是组委会的专业工作助理,在后台贴出来的展示品,否则刘一帆估计会满脸尴尬。

    当然,这不是说刘一帆技术不好!

    而是在于之前展示那一份,是组委会要求三位红队选手做的标准,在难度上明显降了好几个级别,切的时候自然没有像谢清风这么难度高。

    “基本功扎实稳重,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如果他有想法的话,带一带他或许大有可为。”

    刘一帆暗自感叹了一番,心中对于谢清风的评价更上一层楼,心中更是萌生了带学生的想法。

    带学生是西式厨师行业的说法,放到国内就是收为徒弟。

    谢清风的演示很完美,各种看不见的收获也很多,等他重新回到二楼观赛,观众们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强烈期待三名红队的选手,究竟会切出什么样的菊花豆腐。

    这是一种反差期待的心理现象,究竟三位红队选手的表现,属于菊花残满地伤,还是菊花开满山。

    答案很快就将揭晓!

第177章 『半决赛的压力』() 
刀工演示环节结束,中间的台子被工作人员快速清理,只留下谢清风切好的这一盘菊花豆腐。

    刘一帆向三位红队选手说道:“刀工是一个厨师的基本之一,但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不同,掌握的技巧成熟度也有差别,你们这场测试没有标准,也可以说有标准,因为只有切得最好的那一位才能留下。”

    周华建接话说道:“你们每一个人,都将拥有五块玉脂豆腐,也就是说,你们有五次机会去完成这项技能挑战,最后选择其中最好的一块,作为最终的呈现作品。”

    最后曹柯凡公布道:“时间,只有5分钟,测试现在开始。”

    这场技能测试不是挑战规则,而是挑战自己的潜力,谁能做到最好,谁就会成为这场比赛的优胜者。

    三名红队成员蹭蹭蹭跑向烹调区,脑海中尽可能回想谢清风的演示,以及过程中提到的各种重点,尽量避免出现问题。

    可很多事情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从切豆腐这件事来说,它本就是一向很难的厨艺基本功,别的难点先不提,就保证每一刀下去刀身都垂直向下,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

    05毫米或者更难的02毫米,刀身只要向左或者向右,偏斜了哪怕一毫米,这一刀下去就会把左右两边的豆腐片切断,最终没有办法切成丝。

    即便日本豆腐加入了鸡蛋成份,韧性比其他嫩豆腐更好,可并不能给这个刀身的稳定提供帮助。

    更别提各种切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范小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性格,做事风风火火很麻利干脆,这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在这一场技能测试中,就成了她最大的问题。

    连续两块日本豆腐的食材,都是因为下刀和收刀太快,结果把切出来很嫩很脆弱的豆腐片,被刀身带动着移位。

    导致连接菊花底座的位置,因为豆腐片的移动而折断。

    豆腐片脱离了菊花底座,不能够再继续连在一起,不再是一个整体的状态,这肯定是不符合最低标准的。

    谢清风在二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大声的提醒她。

    可比赛有比赛的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