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炊事兵 >

第61章

舌尖上的炊事兵-第61章

小说: 舌尖上的炊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清风的动作很夸张,也很富力量感。

    左手一个锅铲,右手还是一个锅铲,双手像螃蟹一样张开,把锅铲从锅子的左右两边,贴边铲向锅子底部,两个锅铲的前端在下面相互碰触。

第128章 『被玩坏了』第1更,求月票() 
两个锅铲抄底后,双臂同时发力搂住往上提,把中间在锅底受了热的包菜,腾空掏抬到上面。

    锅底中间腾出了一个空间,锅内四边的包菜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往锅底下放滑落移动,重新把这个区域填满。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翻炒动作!

    不断快速重复这个动作,就能达到翻炒锅内所有包菜,达到所有食材可以受热均匀的作用。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锅里的包菜刚下锅时很蓬松,总体重量又超过了40斤,再加上大火猛烧的锅底,受热会非常的快,翻炒动作动作快了,菜会洒出去,慢了下面的就糊了。

    怎么把握一个平衡,很考验大锅菜的翻炒功夫。

    更何况持续不断蒸发的水汽,会一阵阵的往脸上扑,温度会非常高,加上消耗大量体力的内火中烧温,配上这“美妙”的艳阳高照天气。

    没有几分抗热的忍耐力,要想完成这个爆炒过程也会很困难。

    好在谢清风是一个老大锅菜厨子,在这方面早就身经百战,在爆炒的过程中,还有空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掉脸上的汗水避免掉进锅里。

    至于顺着脖子一路直下,穿过胸膛和腹部,最终给小兄弟泡澡的汗水,那就没工夫去管了。

    快火爆炒了三分钟左右,锅内的包菜开始变软,凸起的小山包消失,只剩下大半锅的分量,这时候就需要来加入第一种调味料——老陈醋。

    白醋和老陈醋都能起酸,和食材一起爆炒都能够让菜更脆口,可两者完全不能够当成一种调味料来用。

    白醋是人工合成醋,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

    其醋味虽然很大,但是不具备任何营养元素,更没有特有的醋香味,也没有任何的颜色。

    老陈醋是酿造醋,采用传统工艺通过发酵五谷杂粮或者豆类而来,含有乙酸、氨基酸和许多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这也是酿造醋可以用来做中药,具有一定的散瘀、止血、解毒等作用的原因。

    谢清风做糖醋包菜必须用老陈醋,除了它比白醋更营养,主要还需要陈醋特有的淡棕颜色,让包菜不那么惨白,能够在色泽上更加诱人。

    其次是陈醋特有的焦香味,能够中和糖醋包菜中,辣、麻、甜、酸、辛等气味,让它们能够完美的融合成一种混合菜香。

    这些加入菜肴中的作用,都是白醋所不具备的。

    特定只需要光溜溜的“酸”,不再需要任何醋的特点的菜品,可以优先使用白醋,除此之外的所有调味情况,陈醋炒菜的好处远远优于白醋,做的菜也更加营养。

    毕竟,白醋是人工合成的醋,在任何方面都比不上天然发酵的酿造醋。

    在家里做菜的话,尽量多用酿造醋,山西老陈醋、果醋、酒醋等等,都是不错的家用炒菜选择。

    大锅菜倒醋的姿势也很特别,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很粗暴,直接整个瓶盖拧掉,四指扣住瓶颈,拇指压住瓶口一半,瓶子倒过来对着锅里就是一通撒。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左手往锅里撒醋的同时,右手锅铲翻锅动作同样要保持,爆炒这种方式锅内的温度非常高,多余的水分都已经被蒸发,翻炒的动作几乎一刻都不能停。

    大量老陈醋倒进去,锅内会随着嗤嗤的烧水声,蒸发出大量的醋蒸汽,散发出陈醋特有的焦香味。

    一瓶半老陈醋洒进去,整个菜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锅里那些原本白哒哒,看起来毫无食欲的包菜,都被裹上了一层亮的淡棕色,视觉效果瞬间就起来了,再配上那本身就能够让人自动分泌唾液的开胃醋酸。

    说实在话,累了两个多小时的谢清风,这时候突然觉得很饿。

    伸手捏了两片放到口中,嘎吱嘎吱的咀嚼吞咽,尽管还没有任何的盐味,还有一点点的夹生,可包菜上沾上的淡淡醋酸,混合着花椒、辣椒和姜蒜带来的独特混合香,已经有了几分勾人馋舌的诱惑。

    现在锅里的包菜还有一点夹生,不过达到谢清风需要的那个点,接下来还要倒入碗汁进行调味,翻炒均匀之后刚好恰如其分。

    当谢清风把碗汁倒入锅内时,三位美食评审再一次喊话。

    “时间只剩最后五分钟,我站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入口处,我们今天的食客兼大众美食评委们,正在陆陆续续朝着这边走来,你们的目标就是征服他们的味蕾。”

    周华建这边说完,曹柯凡接着喊道:“顺便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接下来上菜的顺序将会由我们三个来定,现在我公布,工人们在抵达这里就上桌位后,蓝队第一道美食是面食,红对第一道菜是点心。”

    “⊙o⊙啥?”

    曹柯凡这话一出来,不管是红队还是蓝队的成员,集体都有点发懵。

    在比赛开始的时候,三位美食评审都没有说这方面的事情,两个队的成员都本能的认为,上菜的顺序由自己安排,也就是把做好的菜全都尽快端上去。

    再不济,按照标准的上菜流程,也是先上主菜后上主食,最后才是饭后点心。

    现在曹柯凡临时公布新的规则,直接就打乱了两队的布局,非常考验两队的临场应变能力。

    临场应变效果如何先不说,反正现在两队是瞬间原地爆炸。

    两队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都是按照先菜后主食点心的方式,预先安排自己的上菜顺序。

    因此两队仅有的案板和桌子上,摆放的都是用来装主菜、素菜的盘子。

    现在根据曹可凡的这个规定,蓝队需要先把后上的两道主食,第一批拿上去给建筑工人们吃,红队则把原本打算后上的点心转换到最前面来。

    这样一来,不管是蓝队还是红队,现在摆放的盘子都需要收起来,把地方腾出来摆放指定的菜品。

    时间只剩下最后五分钟,曹可凡的一个临时规则,等于把两队半个小时的努力,一下子全部给变成了无用功。

    甚至可以说是比赛障碍!

第129章 『饕餮大军的震撼入场』第2章,求月票() 
两队遇上这个临时比赛规则,蓝队这边的两道主食,用的都是一次性纸碗,情况比红队还稍微好一点。

    糖醋包菜还在锅里面,关火直接放到锅里就好,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已经摆到盘子里的羊排,重新拿出来放到烤架上面去热着,避免温度下降造成的羊肉发硬,影响上菜后的口感。

    剩下来占着位置的瓷碟,和糖醋包菜的盘子一起挪开,找个地方挤一挤就行。

    红队这边要麻烦很多。

    四道菜全是瓷碟装不说,仗着工作量少人手充沛的优势,这时候已经装好了素菜和主菜。

    120盘菜摆满了所有台案位置,必须腾出足够的位置摆点心碟,两道点心的120个盘子,从摆碟、装盘饰、装菜,到最后的上菜,所有这些加起来仅仅只有5分钟。

    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短的时间,红队比赛前的优势,现在反而变成了劣势。

    “黄蓉,我之前就说了让你慢一点摆,你偏不听,现在看你闹的。”

    杨魏恼怒的指责黄蓉,接着干脆自己作死了对象,大声指挥道:“廖瀚宣,快,把案板腾出来摆盘,于晓婷,椅子和凳子也都搬过了,其他人一起动手,先把这两道菜往边上挪一挪……”

    碟子放到地上肯定不行,不卫生,杨魏只能想办法腾出空间。

    黄蓉这时候也有点慌了,她虽然是一家连锁餐饮公司的ceo,可她并没有带过底层的厨师团队,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她开始有点发觉心有余力不足。

    既然杨魏想要主导大局,而自己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她索性就借坡下驴,任由杨魏来当团队的指挥。

    黄蓉的放权代表一方的妥协,对团队协作有一定程度帮助,可惜比赛已经进行到这一个地步,这种改变已经有点晚了。

    红队前面因为没有太大的比赛压力,一直都是较为轻松的状态,而且还因为矛盾分成两个小组各自为政,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团队默契。

    现在突然横生变故,不得不加速到压力环节,需要整个团队进行协同运作,队员们一时间很难适应。

    手忙脚乱的动作下,不到10秒钟就有人连盘子带菜掉在地上。

    这下好了,60盘菜变成了59盘,这边的点心上菜还没整好,就要想办法怎么变出一道菜出来。

    场面变得更加乱了!

    相比红队那边的乱成稀粥,蓝队这边在谢清风的安排下,虽然同样忙的飞起,但是明显要有序许多。

    “美琪,范大姐,你们两负责把羊肉重新放回烤架,忙完了就过来煮面,一人负责一口面锅,不用等,过来就开始,煮到九成熟就倒进大盆里面。”

    “小妹、雨晴,两道菜的碟子,你们放到左边上菜台交叉叠起来,右边空出来的摆上一些纸碗,不用全部摆好,后面边上面边摆也来得及。纸碗摆完,小妹,你负责去打面汤,雨晴,你负责分面。”

    “梅涛,面臊子的工作交给你,一定要控制好臊子分量,我们有1200道面,臊子一旦少了会非常的麻烦。”

    “方大哥,你去找两个大托盘来,等下你和我负责面条上桌,我们两力气比较大,一次可以多拿几碗面。”

    大锅菜短时间供应的菜数太多,上菜方式完全不同于小锅。

    不可能直接从锅里就到碗里,因为太耽误煮面的时间,来不及供应600人份,中间需要一个过度环节进行缓冲。

    也就是一次性煮5到10斤手工面,煮好用漏勺再一次性打出来,装到事先加了冷矿泉水的大盆里面,接下来由另外的人接收工作,负责分到每一个纸碗中。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个是分面的人可以很快进行,自由调整自己的节奏,最快速度把面均匀的分到每个碗里。

    第二个是可以“冷却”手工面,避免出锅后的余热导致面条糊掉,或者一大坨变形粘在一起。

    降温的面条摆到台子上,第三批负责加面汤的人手,可以和放面臊子的人,根据上面的速度自由调整。

    上菜的人一轮回来,第三批人手加上热乎面汤,摆上牛羊肉臊子,就能再次把手工面送上餐桌。

    和工厂里面的流水线生产,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谢清风设计的标准上面流程,在第二阶段擀面切面的时候,他趁着中间的空隙已经向队员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得到谢清风的统一安排,团队和谐配合默契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

    完全不同于红队的混乱,工作量更多的蓝队,临场修改布局的进度更快,快节奏下的场面更加有序,每一个队员都梦保证头脑清晰,快速完成谢清风安排的任务。

    而没有给自己安排任务的谢清风,此时已经关火停止炒菜,充当了团队机动队员的角色。

    哪里需要帮助,他就及时出现在哪。

    在两队的高强度忙碌下,最后5分钟时间过去,在工地负责人带领下的600名建筑工人,在几十米名外场保安和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下,根据组委会事先发放的桌位号牌,分成了左右两队缓缓入场。

    两条长龙一起入场的场面,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统一戴着红色安全帽的监工、工头,以及戴着黄色安全帽,身穿建筑集团统一灰色制服的工人们,都是接到集团总部的下达通知,带着猎奇的心态过来吃饭的。

    看着前方红蓝两色的烹饪区,以及四周的各种大小摄像机,原本一路就交谈过来的声音,顿时越发的热切喧嚣。

    毕竟是由东方卫视出现,在本地的影响力很大,对普通的工人来说,不仅能够上电视,还能免费吃一顿大餐,这可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600个人的交谈声叠加在一起,让这个原本很安静的赛场,也变得沸沸扬扬,颇有大宴席的气势。

    虽然工人们工作了一上午,衣服都有点汗渍和脏乱,没有大宴席的衣冠整整,但是他们脸和手都很干净,明显是特意在工地里清洗了一番才过来。

    不难看出,工人们对于这餐比较特殊的中饭,还是很看重的。

第130章 『争分夺秒』第三章,求月票() 
对于红蓝两对的选手来说,600名工人呼啦啦涌进来的场面,除了谢清风这个大锅菜厨师,其他人都被狠狠的震撼到了。

    哪怕是在餐厅里做过厨工,有一定的杨魏,也从来没有直面过600位食客。

    在深受震撼的同时,红蓝两队的成员都倍感压力,不禁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毕竟他们在这里累了三个小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服这600名工人的味蕾

    最终队伍的命运是胜利还是失败,决定权都在这些工人手上。

    忙碌到脚不沾地的选手们,尚且被这群饕餮大军的入场整的心里压力大增,直播间里“看戏”的观众同样深受影响,各种起哄的弹幕火速飙升。

    “前方高能预警,非战斗人员请撤离!”

    “蓝队要做1200碗手工面,惹不起,赶紧发条弹幕压压惊。”

    “您的好友【饕餮大军】已上线,红蓝两队请接收。”

    ……

    600名工人数量虽然很多,但是组委会的经验很丰富,针对每一个人的座位安排方式,加上场地很大并不拥挤,分坐60桌的速度很快。

    不到5分钟时间,所有工人入座!

    周华建和刘一帆分别走向红蓝两对,监督两队的上菜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食物的卫生。

    红蓝两队选手还不是专业厨师,两队也不是专业的大锅菜后厨团队。

    而这些前来就餐的建筑工人,却是实实在在的食客,三名评审必须保证菜谱不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