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炊事兵 >

第54章

舌尖上的炊事兵-第54章

小说: 舌尖上的炊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范小冰的开导,原本紧张到眼眶都开始泛红的沈丹丹和吴小妹,心里的压力得到了很大的释放,三人抱在一起小声的说着窃窃私语。

    等范小兵冰走向二楼时,释然的微笑暂时回到了两女的脸上。

    至于她们说了啥子,这就没人知道了。

    ……

    晚上10点钟!

    成熟善谈的舞蹈老师沈丹丹,成为了小团队中第一个被淘汰的选手,这件事让谢清风等剩下的人都很遗憾。

    加上明后天还有节目录制任务,过几天还需要去外景比赛。

    心情本就有点失落的梅涛等人,没有了之前聚在一起嘻闹的兴致,早早的就回到了各自的房里休息。

    谢清风和张大东打了通电话,了解了一下开店准备的进度后,本想洗完澡也早点上床休息,哪成想这边电话刚挂断,突然就接到小表姐的电话查岗。

    谢清风这边啥都来不及说,小表姐就以表姐的身份,声情并茂加有理有据,连珠炮一般“严厉”的教育了他一顿。

    从年纪不小了该成家了,有空多打电话给伯伯和伯母,到别整天只顾着和小妖精眉来眼去,不专心好好比赛等等,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小表姐这突如其来的无厘头,搞得谢清风哭笑不得“之”一头雾水,睡意全无只能去酒店花园溜达。

    碰巧在花园里撞到了方流光,这个小团队里的好丈夫好爸爸,刚好和他的小娇妻和两个小天使女儿,煲完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粥,两个大老爷们闲来无事,就坐在一起聊了起来。

    比赛的心得,人生的经历,对未来的展望等等,两人聊得很投机,转眼就到了晚上11点钟。

    在一起回到酒店套间楼层里,各自回房分开时,方流光突然叫住谢清风:“小谢,我听说,昨天的火灾意外中,出现了一个穿军装的无名救火英雄,我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个人就是你吧。”

    “呃……”谢清风开门的手顿了顿,转头微笑看向方流光:“方哥,这只是一件小事,帮我保密好吗?谢谢!”

    谢清风如此爽快的承认,完全就不按常理出牌,心里准备了一堆福尔摩斯推理说辞的方流光,老半天才反应过来,很好奇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说出来,冒着危险救人本就是值得宣扬的好事,而且还能够给你带来很大的人气,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对你接下来的比赛也有很大的好处。”

    “我是一名军人,习惯了!”谢清风咧嘴一笑,挥了挥手,“晚安,明天见。”

    “啪嗒!”房门关闭。

    “习惯了?”

    方流光看着关闭的房门,愣了很久很久后,忽然间眉宇散开,笑着喃喃自语道:“好一个习惯了,有你们……真好!”

    谢清风这“习惯了”三个简单的字,概括了军人的一生。

    习惯了恪守“红旗下”的宣誓,习惯了守家为国,习惯了有危险冲在前面,习惯了保护人民。

    为什么会养成这个习惯呢?

    因为……他们是人民子弟兵,不管有没有穿上橄榄色的军装,他们都是军人,而且永远都是。

    只要祖国和人民有需要,一声召唤,头也不回,第一个往前冲。

    这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那一群人!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8点钟!

    踏入全国14强的选手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老地方——顶级厨房。

    相比之前走进这个地方,就会给选手们带来一种无形的赛场压力,今天的14位选手都一身轻松。

    脸上都挂着笑容,浑身都透着轻松,风趣幽默的交谈,清脆或健朗的笑声,此起彼伏飘扬在这个顶级厨房里。

    今天所有选手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配合拍摄后期的视屏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比赛插播小视频,以及节目宣传部需要的各种广告小短片、海报、个人资料图等等。

    这些都是节目组成的元素,在比赛中不方便进行,只能在现在来补拍。

    在场这些家庭厨师出身的选手,虽然知道在直播平台上,他们都一直有出现,但是上电视和上直播,这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完全就是两个等级。

    能够上尚海的东方电视台,这对所有选手来说,都是一件既新鲜又激动的事情。

    用梅涛的话来说:“我们村里的人如果能在电视上看到我,而且是大电视台,肯定不会再说我不务正业,不好好读书瞎搞这些东西,我爸爸妈妈也会倍有面子,走在村里都有派头。”

    谢清风虽然不是爱慕虚荣之人,可他通过这短暂的小半个月比赛,现在已经充分感受到,名气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在这种愉悦的心情下,他昨晚专程打电话给了家中的父母,让他们注意观看东方卫视这个台。

    目的很纯粹,很真实,就是为了给两位老人脸上添光。

    26年以来,谢清风没有给辛苦种地、上工地打工供他上学的父母,带来任何一点值得他们高兴的事。

    部队上拿过的荣誉,也因为保密条例的关系没办法详细说。

    现在他通过这届《顶级大厨》,获得了上电视台的机会,作为一个儿子,谢清风觉得是时候让父母,和他一起分享这份值得高兴的好事。

第113章 『恐怖的600名评委』() 
选手们配合节目组的录制工作,整整持续了两天的时间。

    第一天的上午录制,一众选手各个都激情似火充满干劲,可到了下午,热情就瀑布式的下跌。

    到了第二天更是不如,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完全就没了之前的热情,只剩下身心疲惫的提神配合。

    之所以会变得如此,主要还是在于录制有严格的要求,选手们还得全力配合。

    这么多比赛的插播视屏和小短片,全部集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叠加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耗费的体力和精力,简直比参加比赛还要多。

    好在累死累活也就两天,经过一天时间的休息调整后,选手们终于迎来了至关重要的团队赛。

    这次的比赛主题是什么,评审和组委会都没有提前透露。

    选手们早上8点钟乘坐大巴车,被一车拉倒了靠近繁华的外滩,一处有数千平方的比赛场。

    严格说来,这是一片平整出来,还没有正式开工的工地。

    不过,在这片空地的四周,已经可以看到正在开工,各种机械设备轰隆隆响,已经开始修建的高楼大厦

    以这片空地搭建的比赛场上,一共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方是上面打着棚子,里面摆着各种烹饪厨具的烹调区,中间有明显的空地作为隔断。

    左边最前方竖着一面红色的旗子,右边前方竖着一面蓝色的旗子。

    后方位置为就餐区,地上铺着油布和泥土地进行隔离,上面摆了超过60张圆桌,看上去颇为壮观华丽。

    在场边还停了很多卡车,每一辆卡车后面的大货柜上,都喷着变形“m”图案,里面有什么东西,暂时不得而知。

    从大巴车上下来的选手们,直接被现场主持人带到了两个区域的中间。

    “我们这是要干什么?难道团队赛的主题是做宴席吗?”梅涛看着这50多张整齐摆放的圆桌,第一时间想到了农村宴席。

    “这里环境也太差了吧,到处都是泥土地和杂草,难道我们要在这个荒郊野外的鬼地方做菜?”习惯了豪华的顶级厨房,杨魏对于这个地方很不喜欢。

    “兵哥,你能不能猜出来,我们今天的比赛主题是什么呢?”钟美琪像个好奇宝宝,双眼不停的左瞄右看。

    “根据以往比赛的规则,这次的团队应该还是老样子,只是看这个场地,估计这次的食客数量……”

    谢清风数了下圆桌,再根据圆桌的数量相乘,心里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大锅菜对谢清风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人数太过于多的话……

    这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就在选手们都纷纷猜测时,三位美食评审出现了。

    三台大型挖土机如同坦克一般,轰轰轰的从场地外开了过来,三维美食评审一人坐一个驾驶室,如领导视察工作一样,站在上面高高的挥手。

    如此奇葩的出场方式,引得在场的选手们,以及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全都合不拢嘴的大笑。

    这出场设计也是没谁了!

    奇葩欢乐的开场过后,三位美食评审来到选手们的前方,几名工作人员放了两个台子走上来,新一轮的团队赛正式开始。

    “努力吧,我的梦想,欢迎来到有老干妈独家冠名播出的《顶级大厨》,本节目的刀剪锅炉由双立人提供,登陆东方卫视网可同步观看最新直播,参与节目互动还可以获得神秘礼包。”

    专业主持人曹柯凡巴拉拉一堆,每个电视节目都会出现的广告,接下来由周华建来做比赛的开场白。

    “今天你们离开了顶级厨房,来到了荒郊野外的工地上,在这个地方比赛,难度会比专业厨房高出很多,非常考验你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周华建介绍完场地,刘一帆接话:“在三个小时后,会有600名建筑工人,前来这个地方享受一顿美味的中餐。”

    “我的天,600名建筑工人?”听到这个恐怖的食客数量,包括自信的谢清风在内,全都被吓了一大跳。

    600人同时就餐,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在场的其他选手就不说了,估计最多也就一个家庭宴会,做个两三桌菜,给二三十名亲友品尝。

    工具也就是一口家里的小锅,最多食材也就堆得满一点,翻起来比较费劲,并没有形成量变到质变。

    给600名每天干体力活,饥肠辘辘的建筑工人做中饭,这饭菜的数量会有多么的庞大,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这已经突破了选手们的想象极限!

    部队大锅菜厨师出身的谢清风,虽然曾经部队年度全团大比武的时候,最多同时给400名士兵做过伙食保障,而且还连续干了一个星期。

    但是当时连队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可是给他派了10名公差帮厨,加上炊事班原本的4人,总人数足足达到了14人。

    这次团队赛每一队只有七人,即便是七个都是有经验的家庭厨师。

    可这人数不是6个或者60个,而是达到了吓人的600个,600个人的饭和菜,注定了每一道菜的分量,一口大锅都装不下,必须用两口大锅来同时烹调。

    算上其中的切菜和配菜,先不说口味和菜品卖相,光是这个分量就能累死人。

    作为上一场比赛的获胜者,黄蓉和谢清风这两个新任队长,心里都倍感压力,同时想到了比赛的某些关键重点,提前暗自做起了设想安排。

    很明显,这场比赛的重点只有两个,那就是“耐力”和“速度”。

    选手都被这《顶级大厨》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食客数量吓得蒙圈,三位美食评审嘴角都泛起了计谋得逞的笑容。

    刘一凡接着公布赛制:“你们今天的任务很通俗易懂,就是为这600位经过一上午的辛苦劳作,饥肠辘辘急需食物补充体力的工人,准备一道主菜,一道面食,一份蔬菜和一份点心。

    最后的比赛结果,今天我们三位都不会做评价,全都交给工人们来选择,哪一队获得的安全帽数量最多,就能获得这场团队赛的最后胜利。”

    两个队个准备这一套料理,加起来就是每一桌有八道菜。

    菜的分量虽然没有限制,但是裁判变成了这600位工人,如果来对提供的菜品分量太少,必然会拉低工人们的评价。

    这也就在无形之中,要求每一对制作的菜品分量,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满足。

第114章节 『羊来,蓝队小队长』() 
比赛菜品和食客的数量,由刘一帆做了详细解释,14位选手的组队规则,则交给曹柯凡来进行解答。

    “你们将被分为红蓝两队,每一队都有不同的指定菜谱,你们只能按照菜谱上的菜名来制作,不得私自改变菜谱,你们的制作时间只有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看起来很长,可需要准备600人份的四道菜,时间其实非常的紧凑。

    周华建最后补充道:“得到安全帽更多的团队获胜,可以直接晋级下一轮,落败的团队全员需要面临技巧测试,其中表现不达标的选手,会再进行一次压力测试,在这两轮测试过程中,随时都会有选手被淘汰。”

    “哇,不要吧,这么恐怖?”听到团队赛失败的小队,需要进行两轮随时都会被淘汰的比赛,选手们都吓了一大跳。

    同时也都暗自卯足干劲,期待尽可能拿下这场团队赛,避免陷入淘汰的危机。

    作为队长的谢清风和黄蓉,肩负着6名同队选手的命运,压力更是大如山岳,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一定要赢,必须要赢!

    在正式比赛开始前,还有一项常规程序需要走,那就是抽取上一轮比赛中,人气最高的榜首选手。

    在上一轮的比赛中,谢清风虽然用一道手法高超的“雕花菜”——中华龙腾鳝,为他顺利拿到了队长之位。

    可毕竟缺席了第一场神秘盒比拼,人气积累时间缺少一半。

    最终在两场中都表现不错,却因为评委没有看到他的进步,意外失掉队长位置的杨魏,以128万9千多的总票数,仅仅领先谢清风不到5万票,勉强拔到了人气榜首。

    能够得到这个难得的机会,杨魏心里的自信再添几分。

    只不过他的运气一般,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太坏,抽到了一个菜谱交换权。

    这个特权非常的奇特,可以在任意一场比赛中,把自己的菜和任意一名选手,进行强制性的交换。

    也就是在某个菜品自由选择,选手可以自行挑选主配料比赛的环节,杨魏可以凭借这个特权,强行和某个选手换菜,达到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手有害的作用,甚至直接把选手害出局的作用。

    比如谢清风挑选好了自己的主配料,杨魏弄一套高级海鲜的主配料,用特权和谢清风做交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