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炊事兵 >

第12章

舌尖上的炊事兵-第12章

小说: 舌尖上的炊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东收起了笑容,很疑惑的看着谢清风问道:“为什么呢?你不是准备做火爆地三鲜吗?我觉得这个菜绝对没问题啊。”

    “你注意看那个举着手机的马尾男,和第二赛区评委席中间的那个妇女,有没有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被谢清风这么一提醒,张大东瞅了眼马尾男身份牌上的0901,愕然的说道:“这家伙明明被我们俩赶走了,怎么他的身份牌数字还排在你前面?这特么……”

    就在这时,评委席上的中年妇女看似无意的,微笑着冲马尾男点了点头,这一幕正好被有心关注的张大东收在眼里。

    “班长,这两人难道准备整你?艹,老子要去组委会举报他们。”张大东看出了两人之间的猫腻,回想着之前发生的矛盾,顿时变得怒不可遏。

    “没用的,那女人是主裁判!”

    谢清风拉住了张大东,淡淡的笑了笑,自信的说道:“随他们去玩吧,到了尚海才是比赛的真正开始,在这里耍小把戏毫无用处,而且,想整我可没那么容易。”

第21章 『神菜之一苇渡江』() 
海选比赛开场的第一批选手,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有点急躁紧张,但是正式进入烹调环节后,每个选手表现都可圈可点,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节奏之中。

    能够报名成功的选手,要么有一手自己认为过人的绝活,要么背后有着“高人”帮着指点运作。

    速度赛该怎么去获胜,所有选手很明显都在比赛之前,有过一番精心的准备。

    烹调工序复杂的大鱼大肉、热加工很费时间的蒸烧菜、需要大量刀工整理定型的食材等等,这些和“费时”搭边的菜品,所有选手都理智的排除在外。

    切好或者配完之后,就能上锅进行热加工的菜品,成为了这场比赛的主流。

    湘菜中比较招牌的酸辣鸡杂、小炒牛肉、一碗香、青椒肉片、双煎两面黄、家乡外婆菜。比较普遍的西红柿炒鸡蛋、蒜香煎豆腐、清炒土豆丝等等。

    在这个由60名民间厨艺选手,所组成的海选比赛场上,都能够找到这些菜品。

    海选的选手厨艺参差不齐,性格也各有所异,对比赛的菜品选择,有人表现得中规中矩,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奇葩选手,拿出奇奇怪怪却自认为很有胜算的菜品。

    其中就有个30岁左右、身材偏胖、头发染成淡紫色的女人,或许她穿的是鞋子是美特斯邦威。

    不走寻常路!

    她从主裁判举牌示意比赛开始,到把菜品送到评委席,全程只用了不到2分钟,把速度表现到了极致。

    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选手,还在紧张的埋头一通猛切菜。

    而评委席上的三名美食评委,看着眼前这碗清汤寡水上面飘着几粒葱花,还把鸡蛋在里面搅得稀烂,仿佛给小朋友吃的小葱蛋花汤。

    不仅彻底都没了食欲,甚至连试菜的欲望都没了,一脸囧样的三名评委,直接举起了三块淘汰牌。

    同时还在心里吐槽道:“尽管这是一场速度赛,可也不能啥玩意都往上端,你真把比赛当成了过家家?”

    这个女选手脑洞就已经够奇特,不过和另外一名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似乎还在读初中的小男孩,“独具匠心”制作的特色菜品相比,那就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小男孩整个比赛菜品的烹调时间,也在两分钟左右,准备的菜品名字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当时这个小男孩报出菜名时,脸上挂满了得意和自信,仿佛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可惜,当摄像师把镜头转到菜品上,整个待定区的数百名选手和亲友,全部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三名美食评委的反应,比打哈欠吃到一只苍蝇还难受,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强烈的鄙视,如果不是这个选手的年纪还太小,估计都要跳起来打人了。

    坐在中间的美食评委,压抑着内心狂躁的爆笑,嘴角抽搐的问道:“一晚连水都没烧开的白水,上面漂着一根小葱,这就是你的达摩一苇渡江?”

    “对啊,这可是我的独创菜式,全国独此此一家别无分号,是不是非常的有创意?我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说我的才华世间少有,绝对是未来的顶级大厨,华国的厨艺界必将由我来做扛鼎之人,为了华国厨艺界的欣欣向荣发展,走出亚洲冲向世界,我想,三位叔叔肯定会让我通过的对吧。”无视全场的哄堂大笑,小男孩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依旧处于自己的天才世界中。

    仿佛厨艺界未来的发展,没了他将彻底的玩不转!

    年纪小可不是瞎**扯的理由,三名美食评委无声之中对了一次眼神,为了不被小男孩气死,为了保证自己的智商不被拉低,果断的齐刷刷送给他三张淘汰牌。

    通过是不可能通过,这辈子都不可能让你通过。

    “你们这是要淘汰我吗?”

    小男孩无视三张淘汰牌,内心中的自信稳如老狗,一本正经的说道:“你们这是在犯罪,在毁灭一个未来的顶级厨师,一个可以享誉全世界的天才级厨师,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一次机会,重新给我举牌。”

    “……”三名美食评委被彻底打败,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只能无奈的求助保安,将这个在蜜罐中长大的熊孩子,给礼貌的从赛场中请出去。

    “别拉我,我自己能走,你们一定会后悔的,10年以后,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你们只能站在山脚底下仰望。”小男孩气势澎湃等说完这番话,头也不回的大步走出了比赛场地。

    而目睹这一幕的众人,被这个自信到狂妄的熊孩子逗得不行,再次爆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憋了半天没笑的谢清风,这时候也终于忍不住了,哈哈大笑道:“这小屁孩果然不是一般人,这迷一样的自信,恐怕连他自己都给骗了。”

    从小就这么不要脸,长大了还得了?这是要翻天的节奏!

    “人才,确实是个人才,没有人请他去拍搞笑电影,真的是喜剧界的一大损失,只可惜,这孩子玄幻小说看多了,中毒太深,还特么10年后,要站到世界之巅,你真以为是废材复仇流小说?”张大东觉得自己的脸皮已经够厚,可现在他才发现,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动不动就复仇,惹不起!

    经过熊孩子这么一闹,原本非常紧张压抑的比赛场,随之变得轻松了不少。

    随着选手们一个个完成比赛菜品,有的失望着垂头丧气离开,有的激动到当场大声高呼,只过了不到10分钟,第一场比赛便正式宣布结束。

    四名选手被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陆续带到后方的入选休息室集合,等待20名入选选手全部到位之后,将会统一通知接下来的比赛行程。

    剩下的不到30名选手,因为烹调菜品的速度太慢,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就一脸遗憾的全部离场。

    中间等待了5分钟,十几名酒店的工作人员入场,将比赛所用的食材进行补充,厨具进行清理和统一规划。

    有了第一场选手的亲身示范,第二场的参加比赛60名选手,明显脑袋要比之前的选手清晰了很多,紧张的情绪也在这个过程中放松了不少,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混乱。

    整个第二场的比赛程序加起来,只用了不到9分钟,就角逐出了四位可以前往上海进行海选复赛的选手。

    随着一组组的选手进场,很快就来到了第五场,也就是最后的一场海选初赛。

    这时候停止了直播的马尾男,发现了同样站在入场通道的谢清风,不仅一脸得意的挑衅的竖了个中指,还用嘴型无声的说了淘汰两个字。

    谢清风知道这其中肯定会出猫腻,不过他已经决定放一个大招,用一手拿手绝活通过这次考核,让他们想耍猫腻也没机会。

    “班长,加油加油加油,你绝对是最棒的。”已经被谢清风的美食,彻底征服的张大东,妥妥的小迷弟形象,捏着拳头给刑风来了个加油三连击。

    “几分钟时间就能搞定!”谢清风摸了摸手中,已经陪伴他6年的宝贝,浑身充满自信的走进了比赛场中。

第22章 『刀法巅峰—文思豆腐』() 
有了前面四组的比赛过程,最后一组选手的入场很有秩序,不到2分钟便全部各就各位完毕。

    这是海选初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属于高手“鸟人”云集的压轴之战,在一种无形的气场笼罩下,整个赛场开始弥漫起既激情期待,又带着紧张压抑的澎湃气氛。

    身前摆着自带钛合金菜刀,上面用钢印刻着“中华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配发,全军个人才艺第一名”字体的谢清风。

    目光如水、呼吸平稳、面色淡然、身体肌肉松而不弛,已经完全沉浸到了多年锻炼出来的专注世界中。

    而他接下来要烹调的菜品,属于世界顶尖刀工的巅峰之作,只有把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才能在比赛有限的时间里,将它完美的呈现出来。

    “你们有三分钟赛前准备时间,各位选手,都准备好了吗?”主持人的话经过音响效果的放大,清晰的传遍整个赛场。

    “准备好了!”所有选手都按照标准的比赛过程,回答主持人的问话。

    “很好,现在我开始倒计时。”主持人右手伸出三根手指,“三、二、一,开始!”

    主持人的话音落下,如同在战场中吹起了进攻号角,整整60名海选初赛选手集体轰然而动,纷纷大步跑向各自在心里预算好的区域。

    谢清风同样没有落后!

    他首先来到了食材配料区,拿上一个钢丝制成的小菜篮子,开始快速选取自己所需的烹饪食材。

    制作菜品有三类必不可少,它们分别是调料、配料、主料。

    调料在于精准,而不在于多味,谢清风只选取了“百味之母”盐巴,和一包用于勾芡挂浆的精选小生粉。

    与其他选手酱油、鸡汁、蚝油、食用油等等,动则七八样,多则十几样相比,完全就属于一个另类中的另类。

    并不是说调料选的多就厨艺不行,而是根据所烹调的菜品而言。

    像谢清风这种只用盐巴的菜品,那么在口感的复合刺激上,肯定要比使用调料的差很多,必须依靠其他物质来补充,否则就会菜品变得清汤寡水,食而无味。

    那依靠什么来调味道呢?

    在烹调中,一共有两种调味方式,调料和食材都可以提高主料的口感,可以称之为“料调”和“食调”,为的都是让主料达到口味的强化和升级。

    就以肉类食材的去腥提味来说,其中代表“料调”的就是料酒和黄酒,“食调”的葱姜基本每个人都很熟悉。

    “食调”味道源自于食材本身,没有经过任何的化学或发酵处理,更符合现代的饮食文气和食补养生学。

    不过食材不同于调料那般,经过工业处理精确的提取其中的单味道,前者需要厨师自己去完美平衡,去糟粕取精华,才能让菜品所需要的味道凸显出来。

    在难度上,“食调”要远远高于基本的“料调”,也更加考验一个专业厨师,对于味道的敏觉性和把控能力。

    若是没有大量的烹调经验积累,很难调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从古至今烹饪界的菜品,绝大多数的厨师都是采用“食调”和“料调”双管齐下,以降低菜品调味的难度。

    只有极少数的特殊“经典”菜式,或者汤品一类的菜肴,才会因为菜式的特殊,从而仅仅只采用食调来调出味道。

    谢清风准备制作的菜式,正是中华美食中极具特色的经典巅峰之作。

    怎么选择“食调”需要的配料,当年在部队中花了足足6个月,才烹调出完美味道的谢清风,早就已经熟记于心。

    配料不仅能起到食调的作用,还需要能够搭配菜品中的主料,凸显出中华菜肴所需要具备的四大基本要素——色、香、味、形。

    配料的作用如此之大,挑选起来必然就需要去精心选取。

    大步跑到右侧食材区的谢清风,一共挑选了三样“食调”所需要的配料。

    一块婴儿拳头大小的冬笋、一个手表盘大小的鲜香菇、一颗青葱碧绿的上海青,也就是南方常见的小白菜品种。

    冬笋的脆爽、香菇的鲜嫩、上海青的清香,再加上三种食材不同的颜色,这些都是谢清风所需要的。

    最后剩下的主料方面,谢清风只拿了一块水豆腐!

    豆腐源自于华国古代的先辈结晶,被缺少肉食的古人称之为“素肉”,现代同样给它冠名为“植物肉”,在厨艺界的地位不亚于军工业的火药。

    水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之一,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

    主要的生产过程有两个,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

    在口感上面,嫩滑爽口、入口即化是水豆腐的主要特点,这也是谢清风即将烹调的这道菜品中,需要尽可能凸显的口感。

    所有食材配料选定完毕,谢清风马不停蹄的跑向另一边,挑选了自己所需要的厨具和餐具。

    三分钟时间刚刚好!

    作为主评委的中年妇女,看到谢清风选取了这些食材,立马就猜出了他想要制作什么菜品,嘴角不禁露出了明显的讥笑。

    “在速度比赛里制作文思豆腐,真不知道该说你是狂妄还是自信过头,这可是需要顶级刀工才能制作的菜品,每一根豆腐丝都必须达到头发的标准,即便是我亲自上场烹调制作,没有10分钟也根本做不出来,就你泛泛平庸的厨艺,恐怕比赛已经结束时,你连豆腐丝都没办法切出来。”

    中年妇女完全不相信,谢清风能够在比赛中完成文思豆腐,不屑的轻声哼道:“我准备的手段都不用拿出来了,这小混蛋已经注定要被淘汰,亏我之前还以为他有多厉害,现在看来是白准备了大半天。”

    自信谢清风会被淘汰的中年妇女,不再像之前那样紧盯,冲站在最前排的马尾男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