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跃马回明 >

第8章

跃马回明-第8章

小说: 跃马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脾气倒也强直,韩旭虽是软语相求,他却一句句的顶回来。

    韩旭气涌上来,沉声道:“大夫你好生无理,我这兄弟也是与东虏厮杀受的伤,我等五人斩首十一级,杀的俱是东虏,若无我等,大夫能在这里安居否?”

    “呵呵,”蒋大夫冷笑两声,看着韩旭道:“我这里每日看得无数流民自开原铁岭过来,饥寒交迫,每日俱有无数人死在荒郊野外,你等领军饷的好汉,在开原被屠时却在哪里?再者战守大事,自有朝廷和士大夫做主,哪轮着武夫和你这小兵说三道四。”

    韩旭被他说的无语,高小三也过来,轻轻扯着他袖子,示意他不要再说,韩旭只得闭口不语。好在这蒋大夫虽然无礼,用的药也是细瓷小瓶中倒出来的,装药的器物精致,想来药也不差,用了药之后,贺庆雷便沉沉睡去,大致是不碍了。

    “他此后伤口会渐渐愈合,不过能不能活下来,得看他能不能熬过风疾。”

    韩旭一听便知这医生还算内行,破伤风的潜伏期六到十日,象贺庆雷这样的伤势虽未引起腹部大面积坏死,但创口很深,破伤风的风险还在,熬过去便好,熬不过去在这年代,神仙也没有办法。

    当下深深一揖,肃容道:“我等虽是小军,却也知大义道理,请大夫看我等日后表现便是。今日药费,等斩首赏赐一下来,便来还给先生。”

    “嗯。”

    蒋大夫脸上有明显的疲惫之色,不过听了韩旭的话,眼神还是一亮,只是他这人轻易不夸赞人,更不提社会地位在底层的小兵,当下只轻轻一点头,说道:“这人今晚宿在这里,明日你们来搬他回去,药费不必急,这点担待我还是有的。”

    众人不便再留,齐齐一揖出来,待韩旭等人离开后,一直躲在暗影中的女孩子笑着道:“父亲,看着姓韩的确实人还不错,你用了好药偏嘴巴不饶人,何苦来。”

    蒋大夫冷哼一声,说道:“听说这人进了堡就让了功劳给王大勇几个,那王大勇是王文鼎的侄儿,王文鼎在萨尔浒一战时率部先逃,什么样人?王家和辽阳张家,沈阳的杨家,卢家那几家过从甚密,这几家平素都做什么样事?谁不知道!这姓韩的就算能战,将来也未必是什么好人,不过,看他言行还不错,姑且再看看吧。”

    ……

    韩旭四人虽不大放心,但贺庆雷已经沉沉睡去,也只得先按蒋大夫所说先行出来,待明日寻一副担架再过来,将人抬回营房里休养才是。

    众人一起折返,韩旭看看身边三人,忍不住问道:“这蒋大夫好生厉害,不过我看你们有怕他的模样,这是为何?”

    杨国勇闻言扭头,看了韩旭一眼,奇道:“怎地你看不出来么?”

    高小三道:“蒋大夫身上穿着儒衫,头上有四方平定巾,这是个秀才相公,咱们是什么身份,怎敢与相公老爷争执。再者说秀才相公就不是文曲星君,也是肚里有文墨的人,俺们哪够资格同他理论。只是韩头儿你真是厉害,居然敢和秀才相公说长论短。”

    贺庆云闷声道:“若真吵闹厮打起来,人家一封书子可以直接递给总兵,总兵若不军法处治俺们,再一封信给监军大老爷,到时俺们丢了性命也是有的……韩哥你以前做何营生,怎地连秀才也认不得?”

    韩旭大汗,自己的历史水平有限也罢了,穿越过来一路逃亡,那些秀才儒生也混在平民之中,看不出什么身份,就算真有身份也早就坐马车跑了,哪会和平民百姓一起逃难,是以他虽知明朝生员身份贵重,刚刚还真没认得出来。

    当下只得含糊说道:“我以前在开原卫没出过门,俺们那里没有进学的相公,是以倒还真是没见过。”

    高小三松了口气,说道:“这便好,俺还以为韩哥你心气太高,秀才也不放在眼中。俺们吃兵粮的,还是不要和生员老爷们顶牛的好。纵是俺们有理,旁人听说了,也只说是俺们的不是。”

    旁人虽未说话,神情却显然赞同高小三所说,刚刚蒋大夫几乎指着他们鼻子骂街,这些人却没有丝毫不服气的感觉,韩旭心中渐渐明白,所谓文贵武贱,大抵如是了。

    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笑着对贺庆云道:“你们哥俩是不是犯了事来辽东的?”

    黑暗中贺庆云脸似乎一红,答说道:“俺们在榆林与人斗气争执,重伤了一人,轻伤几个,充军辽东……”

    “国雄呢?”

    “俺去年儿子重病,没办法偷了东主家的银钱……”

    “高小三?”

    “韩哥俺可是老实人,真是东虏进逼,大募营兵进来的。”

    韩旭叹了口气,自己果然领着的是一个犯罪集团,明军除了军户入营和募兵外,相当一部份是各地的犯罪份子充军入营,军队社会地位低下,形象恶劣,没有高压就军纪崩坏,变成一群人形野兽,果然也并非由来无因。

    他沉声道:“过往之事不提,日后在我麾下,军纪为第一,凡违纪不遵军令者,纵武勇过人我亦不用,各人听清了没有?”

    “是,听清了。”

    “俺跟着韩哥走。”

    夜色之中,各人参差不齐的答应下来。

第十五章 进步() 
其后十数日韩旭都没有接到出战的任务,安心在堡中带着两个伤患养伤,其余的各部夜不收眼红韩旭等人的好运气,出战之心猛然高涨,汇集而来的明军将领和士兵也越来越多,新任辽东总兵又换了柴国柱,近期就会赶到奉集堡,大大小小的明军各部分别赶赴辽阳沈阳和沿辽沈防线的各堡各处驻扎,奉集堡驻军很快就超过万人。

    夜不收哨骑的数字也从几十人猛涨到数百人之多,新勇营成为正式编制,游击鲍承先奉命接管这个新立的营,王大勇在韩旭的军功上捞了一点好处,被任命为坐营千总,韩旭的军功却不是李秉政等人能做主的,朝廷那边还没有决定,他们自然也不会敢拿韩旭去冒险,总不能朝廷赏赐下来,受赏人却战死了……好在别的夜不收胆气大增,这些天来各总兵接连派人出去邀战东虏,希望再次瞎猫撞到死耗子……怎奈战况不佳。

    东虏死了一个小队的人,当时一个牛录不过二百来丁,十几个做战人员是一个牛录可贵的财富,死了这么多人,还叫明军赶走了马,割走了首级,想想东虏高层也会震怒,新派出的夜不收多半受挫而归,有几队遭遇大股东虏甲骑,损失惨重。

    这些事暂且与韩旭无关,他已经声名鹊起,等待的就是进一步的封赏,究竟能到何种地步,现在没有谁能说的清。

    最低也是一个百户管队官,也可能一步到把总,甚至是千总,再往上便不可能了。

    在嘈杂的议论声中,韩旭等人安心住在原本的营房中,夜不收增多了,上头却没有往他这里加人,一排坐北朝南的房子之中只住着他们五人和十来匹马,贺庆雷和杨国勇安心养伤,韩旭等人每日练武不缀……更激烈的战事还在后头,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

    “韩哥,他这般刺来,你便这么一让,嗯,对,就是这样闪法。”

    “这般刺不行,刺的太深枪杆必定陷在人身里,拔不出来,人家还有兵器,你却空手了。”

    “不需这般花巧,要紧的就是力气和快捷这两样,然后便是借马错位,相中机会,相信自己手上的力道,也要相信自己别旁人快!”

    “若是平地交战,其实道理也是一样,你的力比他大,眼神来的快,出手更快,不要说一对一,纵是一对十也有机会杀得数人,赶跑更多。”

    军队的营房是与百姓家的小庭院不同,成排成片,大明的边境防御体系中,最小的是火路墩,驻有墩军和夜不收,再就是军台,比火路墩大些,再下来便是各防御堡,大小不一,一般都是南北长六七百步,东西二三百步,可驻数百军人连同家属,再上便是卫城和镇城了。眼前这排房舍,因是设计驻军,前后排相隔甚宽,虽是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用来给韩旭等人折腾倒是最为合宜。

    两排房舍之间,韩旭等人放了不少草人,地上扔了不少刀枪铁矛大刀等兵器,韩旭几个时而长兵,时而短兵相接,每日由早及晚,要么打熬力气,要么就是彼此对练,提高战场格斗的本事,每日傍晚,各人还会骑马出堡,在空旷处练习骑战骑射,十几天下来,各人的本事又都精进不少。

    贺庆雷伤势渐好,每日倚在门前提点众人,他这般将门世家出身的子弟,不论是理论还是经验都不是韩旭等人能比的,十几天下来,不仅韩旭获益极多,杨国勇和高小三几人也是有了很大的提升。

    高小三嘴甜,每常相谢,贺庆雷总是漫不在意的一挥手,笑道:“我等同列一伍杀虏,这点小事算什么,庆云太拘泥迂腐了!”

    贺家诸多战场杀伐之法确为当时一绝,众人当时不知的是贺世贤在沈阳一役中,以总兵身份冲杀在前,固然鲁莽无智,但在身上中了多箭以后,以一支铁鞭在马上连杀十余人,多为东虏披重甲的精锐,这般武勇,非世家武将不能为。

    韩旭几人,能得到贺家人的悉心指点,确实是不小的机缘。

    而在贺家兄弟眼中,韩旭的表现才真正令他们诧异。

    武将不论用什么招式,马上反应有多快,格斗技巧有多强悍,终归是要有一副好身体,懂得蓄力发力之法,这般锤炼出来的,才是一等勇武。

    韩旭只是普通卫所军兵出身,精妙绝伦的射术还可说是射猎练出来的,只是射箭天赋过人而已,而十几天下来,韩旭的身体蓄力之强,进步之快,已经远远超出贺家兄弟的想象。

    “韩头儿你再练几个月,我兄弟二人马上争战,加起来也不是你对手了。”

    若是马上近身搏斗,韩旭练过散打搏击的人,贺家兄弟原就不是对手,只是马上使用兵器厮杀韩旭差上一些,这十几天练下来,韩旭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贺庆雷每每出声,话音刚落,韩旭已经按着他所说来改变,到了现在,看韩旭练习时,贺庆雷已经快无话可说了。

    “庆雷,庆云,”响午了,高小三和杨国勇去打饭,韩旭用毛巾擦着脸上身上的汗水,对着贺家兄弟问道:“马上厮杀,究竟是什么最为要紧?甲胃坚实,还是兵器轻捷,或是笨重有力?”

    贺庆云道:“俺喜欢披坚甲,执重铁鞭,庆雷却喜欢用铁枪。”

    贺庆雷道:“又不是人人都有庆云的身手反应,俺就不及些,还是用大铁枪,一寸长,一寸强。”

    韩旭点点头,又问道:“什么办法制敌最猛,最为见效?”

    贺庆雷答道:“若是普通骑兵,当然是长矛铁枪,刺敌之法也不外两种,一种是长枪刺敌身或战马,中时需以腕力抬高枪杆,借着冲力刺敌的同时,枪杆折断,不会力伤自身,再就是纹眉刀和剑、刀等物,以战马交错时,伤敌要害,一擦而过,却须致伤人命!这般,杀敌同时,仍可保留自己的兵器。象俺家庆云那样用重铁鞭也是类似第二种,只是用的兵器沉重,使用时需有更强的力气和技巧,非常人能用。”

    他又道:“不过现在骑战之法,其实都远不如早年讲究,北虏早就不成了,东虏虽然人人有马,其实并不是以骑射之法败我大明军伍,而是以下马步战催锋,他们兵器均用精铁打造,甲胃精良,步阵向前,所向披靡!以步射乱我军心,扰我阵形,步阵催锋,破我阵伍,最后骑兵追斩,前几次大军失败,几乎无人能逃生,原因就在这里了!”

第十六章 密议() 
韩旭在迅速成长。

    有时候他很庆幸,还好自己是一个射箭高手和拥有着运动员的体格,这使得在穿越之初能多次死里逃生,又在此时能够在明军中崭露头角。

    若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明末辽东,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经历些什么,他不敢去想。

    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却还嫌不够,韩旭在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着。

    夜晚,没有办法再练武,他却在屋中挑灯夜读。

    高小三奉命跑了一次辽阳,在辽阳搜罗了大量的书籍。

    韩旭给他交代下来,只要不是戏曲,诗,八股文章,凡史事,笔记,特别是兵书武备一类的书籍,一律不要放过,统统买回来。

    各人现在手头的银钱是从那十来个死去东虏身上搜罗出来的,凑了几十两银子去办这事,高小三做这样的事很内行,花钱不多,事情办的很漂亮。

    大摞的书摆在东屋,码起来有大半人高,韩旭每晚点着油灯,夜读不缀。

    开始时看的时候十分吃力,古人没有标点,句读要功力,文字晦涩的很,韩旭运动员出身,后来退役后恶补了多年的文化,这才勉强能看懂,多日之后,才越看越顺畅,只是想要舒服方便的是别想了。

    看的最多的,当然是兵书和史书。

    本朝的最出名的是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都是儒帅,能文善诗,写的兵书也详细得当,对韩旭的帮助很大。

    还有《火龙经》这样的讲火器的书籍,不仅是文字,还配着图画,看起来很方便。

    《武备志》当然也要看。

    除了兵书,便是史书,看的最多的是资治通鉴,以前韩旭看这书只是以史鉴今,今日却努力看那些字里行间的权谋和政争。

    书中那些战争,以往韩旭只是扫一眼,现在却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多少名将的心血,在文人的笔下可能就寥寥百十个字,语焉不详的就把细节给忽略过去了。可能几十个字中,就是几万几十万的军人抛洒热血,斩首建功。

    练武,,夸功游街后的风光似乎离韩旭而去,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只是再次踏上征程前的一次等候,可能时间也不需要太久了!

    ……

    奉集堡中的一处大宅之中,有人先幽幽开口说话:“新任经略要到了。”

    一转眼,已经是万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奉集堡在这些天人马越来越多,堡中各处都乱的可以,不过以各总兵副将为主居住的中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