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跃马回明 >

第3章

跃马回明-第3章

小说: 跃马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上任的奉集堡总兵李秉诚坐在正中,副将朱万良坐在他的左手侧,朱副将是昨晚赶到的,和李总兵一样,都是紧急调到奉集堡充实辽阳和沈阳防线的将领。

    在半年之内,全国各地将会有十余万大明军人被调到这里,包括南方的浙兵和川兵,中枢六部会慢慢补齐饷械和马匹,辽镇已经失血重创,大明在持续的输血,虽然萨尔浒一战大明军人战死四万多军人,损失了几百个千总到总兵一级的将领,损失了几万匹战马,百年来积储军械一扫而空,辽东百姓被屠杀数十万,但相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这损失就显的微不足道,不到半年时间,辽镇就会比萨尔浒一战时还要强大的多。

    对眼前的事,高级将领们兴趣其实不大,眼前这些军汉虽然不错,不过这时候各人都没有招家丁的打算,养家丁要不少银子,现在饷械均不足,不是时候。招成夜不收充为哨骑,只是在经略大人到来之前,各人要有所动作,免得上头问起来时,不好回话。

    辽镇虽在补血,但所有的将领都被八旗兵打怕了,想到要与虏做战便感觉心里沉甸甸的,眼前这些人,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去送死的炮灰而已。

    “开始吧。”李秉诚与几个高级将领眼神一对视,点一点头,清清嗓门下了令。

    号炮声又响,一个长相漂亮的千总衔的中军大步向前,站在台上向下道:“各人策马绕行一圈,马上射箭中靶三次为合格,留下来腰牌刻字,不中者各回本队!”

    骑马射箭对一般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坐在马上移动要掌握好重心,人的腰劲与马一纵一下的力道要相与结合,在移动的同时,张弓搭箭,同时瞄准目标撒手出箭,有这么一手的都是罕有的人才,虽则射固定靶和射移动目标是两回事,不过能做到固定靶连中三箭也就很不错了。

    明军到此时已经走在发展重型火器的歪路上,大炮越铸越大,各步兵营的火器配给也越来越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也谈不上什么训练,各营中的弓手却如熊猫般越来越稀少,有限的弓箭手都被集中使用,不过明军射手的精锐程度远不能和八旗比,总是被反射的灰头土脸,这使得将领越来越重火器,普通的营兵中,弓手的数量已经不值一提了。

    不过家丁和精锐骑兵仍然是需得骑射俱佳才够资格,宣布开始后各人开始在校场排队等着上马,韩旭等人排在中间,安心等别人先测试。

    校场中间竖了几块木靶,开始有人骑马在两侧绕行,到得靶前百步之内便有人下令张弓,到八十步内必须发箭,这样的考核才算小有难度,若是几十步内,怕是这里人人都能达标。

    一轮几十人测下来,多半的人都算合格,有一小半脱靶不中的,脸色也是难看的很。

    到韩旭上马时,他分明看到将台上李总兵打了个呵欠,其余的将领们也是兴致不高,韩旭没有理会,专心感受跨下的战马。

    他曾经在内蒙踏实骑过两年马,骑射并不陌生,只一小会儿功夫就摆脱了长久不骑马的生疏感,人马合一,到这时已经接近百步,约摸还有百二十步左右,韩旭也不再等了,箭早就上弦,箭弦拉的满满的,他用的是标准的蒙古射法,手指一松,弓弦从满绷到猛然弹出,巨大的推力将箭矢疾推向前,弓弦发出“崩”的一声巨响,便是箭矢也发出嗡的一声,再下来,便是“啪”的一声巨响,那箭正中红心不说,巨大的力道还将木制箭靶射的摇摇晃晃,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嗯,射的好。”

    李秉诚原本昏昏欲睡,此时也睁开了眼,面露赞许之色,一旁的朱万良却是忍不住赞了一声出来。

    韩旭自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惊动了那些高级将领,他将箭壶背在自己的背上,一箭射出,顺手往背后一取,又一箭在手,几乎前箭刚中,第二箭便又是射中靶心,照例又是一声巨响,那箭靶连续吃了两箭,摇晃的更加厉害了。

    他射中第二箭是如此的快捷,力道仍然如此之大,已经叫所有人为之吃惊。速射之法会的人不少,但速射的一般是软弓和骑弓,北虏十分擅长,象韩旭用这般硬弓大力而射又这般快捷的几乎是没有人做到过。

    第三箭又是被韩旭取出,这一箭韩旭拉的更满,箭杆贴紧弓弦,与弓弦切合的十分紧密,韩旭没有戴扳指,他感觉弓弦与自己的拇指还有箭矢均是血肉相连,连为一体,一切尽在掌握,到这时他猛然松开手指,箭矢猛然飞出,眨眼间就射中靶心,原本已经摇摇欲倒的木靶轰然一声,竟是被这一箭给射倒了!

    “好,好,好!”

    李秉诚猛然站起,大声叫起好来。

    朱万良等人则是一脸的羡慕,这一次招募哨骑是李秉诚的主张,人手也归他调配,发觉这般身手的人,一定被这老李直接挑到自己的家丁队里头,旁人是没有机会了。

    李秉诚叫过好,平复了一下心情,吩咐道:“一会将那人叫过来。”

    “是,总爷!”

    中军响亮的答应了一声,语调也十分欢快。

    身为李秉诚的助手,这个中军知道总兵的心思,辽镇这里兵凶战危,总兵副将已经死了十来个,各人都有家丁,关键时都没有保住性命,一个优秀的家丁,却是比招募什么夜不收哨骑重要的多了。

第五章 伍长() 
在韩旭的风光之后,旁人的表现就无足轻重了,众将官心不在焉的看着,又过了半个时辰,过关的和涮下来的分成两队,一起到台下行礼。

    李秉诚站在台前,先看了一眼韩旭,然后方向众人道:“过关的均射的好,一会佩了腰牌,搬取行李到新住处去,马匹,兵器,过几日便都有了。没有过关的,各回本队安心效力,终有出头一天。”

    这总兵倒也好口才,那些没挑中的原是垂头丧气,此时终于回过劲来,各人纷纷叩谢了,被挑中的欢天喜地的去领腰牌。

    韩旭被人领着往将台上去,杨国勇和高小三也都过关了,他两人实力也够,这时看着韩旭被人带上将台,高小三万分羡慕的道:“这一下怕是韩大个要被挑成家丁了,这厮好运道啊。”

    杨国勇摇头道:“这怎能说是运道,他的射术我还不曾见过更强的,这样的人不出头才是奇怪。只是他以前在开原时,却不知怎地没有给人发觉。”

    两人说话时韩旭已经上了高台,将台上最低一级的也是游击将军,只有领路的中军是个千总,韩旭到了台上,赶紧跪下行礼,口中道:“小人韩旭拜见总爷并各位将爷,总爷公侯万代,将爷们步步高升。”

    “哈哈,”李秉诚笑道:“还是个会说话的,瞧着也甚是伶俐。”

    韩旭虽不是帅哥,但容貌也过的去,算是相貌堂堂,加上身高过人,骑射更是万中选一,口彩也好,李秉诚越看越欢喜,当下直接就要打算收为家丁。

    这时一个胖大身形的千总小跑上台,凑在一个穿官袍的游击将军身旁,轻声说了几句。

    那游击轻咳一声,抢在李秉诚话头之前说道:“这韩旭倒是末将麾下,听下头人说脾气不是太好,经常与队官争执,还曾当众殴打同僚。”

    其实明军军纪甚严,在营中不要说打架,便是晚上咳的声音大些也是犯军法,轻则插箭游营,稍重些便砍头,后世只道明军军纪崩坏,其实将领平时砍的人头也不少,只是万历之后朝廷财政破产,军饷一拖就是半年,没军饷当然只能放纵军队去抢百姓,明末的军事问题,根子上其实是朝廷的财政问题而已。

    此时一听说韩旭是这般人,李秉诚便是有些犹豫,说话的游击叫王文鼎,是从萨尔游战场逃回来的老资格将领,他亦不便驳对方的面子,再怎么说也就是一个家丁而已。

    李秉诚犹豫一下,说道:“既然如此,韩旭还是回本队去,叫队官好生约束管教吧。”

    听着这话,中军便上前对韩旭道:“还不赶紧下去!”

    韩旭没有下去的打算,机会稍纵即逝,他叩了个头,沉声道:“游击大人说的小的不敢驳回,不过敢问总爷,此番招募小的等,岂不就是要募集壮士?纵算小的脾气不好,但小的不怕死,愿为哨骑去阵前效力!”

    李秉诚适才说的只是给王游击面子,一个小军家丁,不必和同僚生份了,但王游击当众抢他话头,坏他的事,心里也是一阵不舒服,韩旭答话十分得体,李秉诚闻言故意哈哈一笑,说道:“这小军倒也有趣,况且也确实骁勇,本官看就叫他去当个哨骑伍长,诸位看怎样?”

    朱万良瞟了王文鼎一眼,凑趣道:“其实他的身手当个队官也成了。”

    王文鼎有些难堪,但这回却不好再说什么,也是微笑赞同。

    “既是这般,”李秉诚面色威严,吩咐道:“下去领伍长腰牌,待军械齐备,本官自会叫你们去哨探军情,若有畏怯怕死,违抗军纪之事,定斩不饶。”

    “是,小的万万不敢。”

    韩旭又对众人嗑个头,这才毕恭毕敬的转身下去。

    众将也不怎将此事放在心上,东虏军威正盛,辽沈整个防线都很不稳固,旧经略朝议已经获罪,只待新经略来就会处置,这时候谁有心思理会什么哨骑之事,无非是做个样子,对上对下都好交待而已。

    韩旭下来,杨国勇和高小三都迎上来,待他说了不曾被选入家丁,只授给伍长一职之后,杨国勇叹气道:“也好,总比在王大利手下当个小军强。”

    高小三脸上倒有些高兴,笑道:“韩大个当了伍长,俺们当然跟着一并厮混,好歹有人照顾着。”

    韩旭点头道:“大家一起,搏个功名富贵出来。”

    两人被他这话鼓起兴头,都是笑出声来。

    ……

    李秉诚此回一共才挑了五十来个哨骑出来,交给一个千总统一管理,各人领取腰牌之后就到堡中居住,福利待遇肯定比普通的营兵强的多了。塘马,夜不收,哨骑,架梁,这些兵种比普通的骑兵还要高一格,只在将领的亲兵家丁之下,多是悍勇敢死之辈,不仅要有过人的身手,胆气也得过人才行。

    每日三顿顿顿管饱也果然不曾食言,这些日天天有军粮送来,军中渐渐不缺粮食,肉食也有,大肥肉片子炖酸菜粉条,每顿都是管够,吃得几日,韩旭便不怎能吃的下肥肉,高小三等人却还是视之如宝。

    只是军械战马却迟迟不到,若是韩旭等人能看到邸报就能知道,大明首辅方从哲在月前曾经上疏,言明中枢六部已经有五部没有正印堂官,户部因为没有正印堂官,在诸多事务上拖延不办,或是敷衍了事,此时辽东情形严重,断不可再如此前那般因循了事,而疏入之后,神宗不报。

    好在万历虽怠政已成积习,在辽东事上还是知道厉害的,耽搁一阵后,大明生了锈的中枢又动作起来,军前物资渐渐拨发,新任经略定了熊廷弼,此人曾任辽东巡按,以敢于任事和知兵闻名,万历任用此人为新任经略也算众望所归,用首辅方从哲的话来说便是:“庶可遏其长驱之势,而边事犹可为也。”此人也是有名的臭脾气,听闻他前来,李秉诚等人方才紧张起来。

    到七月下旬时,邸报每日均有朝廷调度兵马的消息传来,熊廷弼上《敬陈战守大略疏》,请调边军十八万,马九万,军饷三百二十四万两白银,在清河、抚顺、镇江、金州、复州等地分布重兵,划地而守,联络东西,分合奇正,以成全局。无警就地操练,小警自为堵御,大警互相应援,挑选精悍士卒为游骑,乘间捉哨探,扑零骑,扰耕牧,轮番迭出,使其疲于奔命,时久则后金就不复为虑。

    又用李怀信为辽东新任总兵官,提贺世贤为沈阳总兵,调总兵柴国柱,李秉诚,朱万良等分段驻守信地,此外九边重镇,甘肃、宁夏、延绥、宣府、大同,还有浙兵,川兵等各部均往辽东开拔。

    新经略未至,已经雷霆大作,调兵集饷,调来辽沈的总兵就有多位,为激励将士之心,副将陈策和朱万良均奏补升为总兵官,预计虽不至于有十八万边军主力,十万以上的兵马还是能凑起来的,这般的情形之下,已经先至奉集堡的李秉诚等人,自是压力倍增。

第六章 打服() 
“韩旭率麾下一伍,前往王大人屯一带哨探!”

    “是,小的遵令。”

    熊廷弼已经在路上,轻车简从,不似别的大员出行那般慢吞吞的在路上耗着,每日都有塘马来报经略大人已至何处,算算再过几日便能赶到沈阳,李秉诚等人再坐不住,虽然畏惧八旗,不过新经略也不是好玩的,虽不知有没有带尚方宝剑,不过肯定有王命旗牌,若是这风口浪尖上叫经略盯住了,丢官罢职是小事,丢了脑袋就冤枉了。

    对这些事韩旭略有耳闻,他的历史水平当然不能和专业人士比,不过明亡清兴的大事稍微对历史感兴趣点便能知道不少,熊廷弼他也听说过,知道是个能臣,不比孙承宗等明末知名人物差,此人前来,对韩旭而言是一个好机会。

    熊廷弼虽然厉害,各地的驻军将领却也没有胆气率兵去找后金的麻烦,八旗连战连胜,辽东明军已经丧胆,不复当初万余人就敢追砍八旗的勇气,好在熊经略的上疏中很重视哨骑骚扰,李秉诚等人估计私下合计过,大打肯定不敢,真把八旗主力招来就惨了,不过派点哨骑小打小闹还是好的,没成绩也能吹嘘一番,若是撞个大运,真有哪支哨骑弄出点动静出来,对上便是好交代了。

    这般情形下,韩旭等人被召集起来,先下军令,韩旭自是领命,接着发给兵器配给弓箭,当然也有马匹,现在战马数量还严重不足,哨骑的马都是各将捏着鼻子凑起来的,加上武器弓箭,这是不小的开销,各位大佬也是出了血本了。

    韩旭是伍长,分得一领对襟棉甲和铁盔,这甲厚实笨重,外层镶嵌铁钉增加防护,内层是生牛皮等物,加上厚实棉布制成,用来防刺砍肯定不行,也就能防防远距离的弓箭。

    不过有甲肯定是比无甲强的多,韩旭也是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